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玉米育种与杂优模式利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中国玉米育种和利用杂优模式研究的状况,主要总结了玉米自交系选育的重要性、在选育自交系主要采用了二环系、回交改良和群体改良;明确了杂优模式的概念和利用的几种主体杂优模式;重点阐述了杂种优势群构建方法:包括系谱分析法、形态标记法、数量遗传学方法、同工酶标记法、分子标记法。 相似文献
2.
3.
通过对铁单12号选育思路分析,阐述了同列单交,集优互补,姊妹系替换在选育过程中提高选育效率,缩短育种年限,延长品种使用寿命等方面的作用,希望能为从事玉米育种工作的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5.
6.
根据目前许多育种工作者对商业化育种的理解,提出了商业化育种概念,同时结合玉米育种实际,提出进行玉米商业化育种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宜采用的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8.
玉米育种的反思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育种目标,本着成中选优、优劣互补原则组成的单交种和直接利用国外优良杂交种分离二环系,是当前选育自交系广泛应用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在选育过程中,增加种植株数、扩大选择范围,增强选择挤压力和采用多种环境鉴定是搞好选育效果的重要手段。今后育种工作要重要种质资源研究与创新,也是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二十年来辽宁省玉米种质基础及杂优模式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辽宁省近二十年来审定的玉米品种种质基础及杂优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玉米育种中应用的种质主要有旅系、改良Reid、Lancaster、外杂选、黄改等类群,改良Reid×旅系杂优模式占主导地位。辽宁省玉米育种仍存在遗传基础狭窄问题。因此,需加强与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引进外来种质,拓宽种质资源,同时不断更新观念,明确今后的育种目标,采用先进的育种技术与传统育种方法相结合,创造新的种质,不断提高玉米育种水平,以适应玉米生产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产量只能叫做产量表现。那么它是由什么内在矛盾所决定的呢?一个品种有一定的生产潜力(产量潜力或产量能力),只有满足该品种最适宜的条件时,由群体产量因素构成的产量能力才可被充分地发挥出来。但在实际上,往往处在相对不利的条件下,这时品种又有对这种条件的适应能力。产量能力与适应能力构成一对矛盾,环境条件通过这对矛盾起作用,形成一定的产量表现犤2犦,即:根据这个理论,优良品种应该既有高的产量能力又要有强的适应能力,也就是说提高品种的产量(表现)有两条途径:一是提高产量能力,二是提高适应能力。品种的产量能力与适应能力之间的矛…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赖氨酸玉米育种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我国高赖氨酸玉米育种的进展王建革(山东省农科院玉米所济南250100)Merts(1964)首先报道了粉质胚乳突变(o2)的研究结果,发现o2玉米具有较高的赖氨酸和色氨酸含量。人们常说的高赖氨酸玉米育种实际上是指o2玉米育种。国际上高赖氨酸玉米育种始...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生物技术在玉米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生物技术在玉米育种上的应用史桂荣(黑龙江省农科院玉米研究中心,哈尔滨150086)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自从50年代应用杂交种以来,玉米的单产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然而,近10年来玉米的单产虽有提高,但幅度不大,不如杂种优势利用初期那样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选育和加速推广具有改良品质性状的高产杂交种在许多国家生产中,都是最活跃的因素之一。美国依阿华州1930~1980年玉米增产中,推广高产杂交种起60~65%的作用。当然近年来随着高产杂交种的推广栽培技术也成为决定性的因素。世界玉米的创纪录产量证明了这一点。保加利亚由于栽培技术贯彻得不好,杂交种的丰产性没有获得充分发挥,许多地方的杂交种遗传潜力只发挥出60~70%。玉米畜种是一个长期过程,育种计划要求 相似文献
18.
19.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年播种面积2000多万hm2.仅次于小麦、水稻.总产量居第二位.年产玉米1.2亿t,我国玉米约75%以上用作饲料,约15%用于食品的发酵工业原料.在猪、鸡等配合饲料中60%以上原料来自玉米.因此,玉米是名副其实的饲料之王,畜牧养殖业的支柱.抓好无公害玉米的生产不仅关系到玉米产品本身的食用安全,还将为生产绿色无公害肉、蛋、奶等产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密植型玉米新品种辽单565的选育及其对玉米育种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选育的玉米新品种辽单565具有矮秆、耐密、高产、优质、高抗倒伏、高抗病虫害、适应性广等优点。2007年1月该品种通过辽宁省科技厅专家组鉴定,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从其选育技术及迅速扩大的应用面积,得到如下玉米育种启示:要以市场需求确定选育方向;要注重资源创新;选育矮秆耐密型品种可能是玉米产量再上新台阶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