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鱼虾营养性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料是鱼虾维持生长所必须的重要物质。在当今高度密养的情况下,天然饲料很少,已不能满足鱼类的生长需求,必须高度依靠人工配合饲料。人工饲料配制必须具备营养全面才能使鱼虾健康、迅速地生长,最适合的饲料应含有适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无机盐等营养成分,并且  相似文献   

2.
水产动物在高度密养的情况下,天然饲料很少,只有投喂营养全面的人工配合饲料,才能使水产动物健康、迅速地生长。若饲料长期不足,则会引发一些鱼病;某种营养成分缺乏或过多,不仅会影响鱼类生长,还会导致饲料系数高,严重时引起鱼类生病死亡。最适合的饲料应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测定鱼类饲料原料营养成分消化率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测定鱼类饲料原料营养成分消化率,C.Y.Cho等人(1979)用被测饲料原料取代一部分基准饲料配制成试验饲料,根据基准饲料和试验饲料营养成分的消化率计算饲料原料营养成分的消化率,这一方法已被一些研究者采用。但C.Y.Cho等人根据他们试验饲料的配比,即被测饲料原料和基准饲  相似文献   

4.
1.定质 饲料要新鲜、不腐烂、不发霉、不变质、没有毒性、鱼类易消化吸收。草类要经过消毒,粪肥要经过发酵,硬、粗饲料要经过切碎或加工。此外,选择饲料时还要考虑饲料营养的全面性,用饲料系数这一最终指标来评定,饲料系数越小越好。  相似文献   

5.
<正> 鱼用饲料的研究已日益受到国内外水产工作者重视。无论是开辟和利用一种新的天然饵料,还是研制人工配合饲料,在评定该饲料的营养价值及养鱼效果时,都离不开要了解饲料的营养组成及鱼类对饲料营养成分消化吸收率(消化率)的测定。用于评定鱼类饲料消化率的方法有多种,但是不是操作繁琐,就是要求条件苛刻,因而应用起来往往难于准确掌握。本文试从通过综述习见各种消化率评定方法,比较其利弊,并参考分析畜禽饲料的“内源指示剂法”,建议以此  相似文献   

6.
在选择鱼类颗粒饲料配方时,首先要考虑到养殖鱼类的食性和对主要营养元素的需求。其次,要了解各种饲料原料营养成分及其相互平衡和这些营养成分的可消化性。还要了解饲料原料的来源。若配制的饲料营养成分不全或不符合鱼类营养的需要,鱼类生长就会受到影响。如果生产的饲料营养成分过多或难以消化,就会造成饲料浪费,增大饲料成本,影响到鱼类的正常生长发育。因此,在选配鱼类颗粒饲料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多种饲料原料的配合 各种饲料原料都有其特性,营养价值也不相同。就蛋白质含量而言,动物性饲料原料较植物性饲料原料为高。在植物性饲料原料中,饼粕类比糠麸类蛋白质含量高。每一种原料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都不可能满足鱼类对营养的需求,而只是某一种或某一部分营养可以满足鱼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鱼类(包括甲壳类等其它投饵养殖的水产动物,下同)对饲料营养成份的利用效率,必须要深入研究鱼类的营养需要,并要弄清鱼类摄食与营养成份消化吸收的关系,这是人所共知的。然而,要合理地经营养鱼业,忽视鱼类对饲料的嗜好性也是饲料问题的一大缺陷。因此,日本、美国、苏联等一些先进的国家在对鱼用配合饲料的研究过程中,既注重研究饲养对象的营养生理,  相似文献   

8.
鱼类的营养需要的研究是配合饲料的理论基础,以最少的饲料和成本换取养殖鱼类的最大增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鱼类营养需要的研究。鱼类营养研究目前在我国虽然还是一个薄弱环节,但是国内外对不同鱼类的营养指标已有不少报导和交流,  相似文献   

9.
鱼类营养与饲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鱼类营养学的深入研究,以鱼类营养与生物学为基础的全价配合饲料的生产与应用技术,在水产养殖业正日益广泛的普及,这突破了传统养殖的旧格局,使池塘渔业向前迈进了一大步。饲料是营养素的载体,含有鱼类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它关系鱼的长势、生产成本和对水质的影响。如何获得优质高效的配合饲料,最大发挥配合饲料的使用效果,降低成本,减少浪费,使养鱼生产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是养鱼户最为关心的问题。本文对鱼用饲料营养原理及营养性疾病、饲料配方及其设计、饲料添加剂在配合饲料中的应用、饲料的加工、投饲的科学技术管理等内容,本着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主的原则,在总结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作一些探讨,以更好地发挥配合饲料的使用效果,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在高密度养殖的情况下,天然饵料很少,人工饲料的配制只有营养全面,才能使鱼类健康、迅速的生长。最适合的饲料应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且要搭配适当,才能使鱼类生长迅速、健康,饵料系数低;否则,某种营养成分缺乏或过多,不仅会影响鱼类的生长,且饵料系数高,鱼类的体质差,严重时还会引起生病甚至死亡。常见的鱼类营养性疾病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1.
金鱼配合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久以来,金鱼的培育多用天然饵料,但随着水质污染的日益加剧,天然饵料锐减,而人工培育活饵的成本又太高,为此,研制营养全面,适口性好的幼鱼配合饲料就成了当务之急。为了使饲料更符合实用性,考虑到饲料中各营养成分之间的相互影响,实验采用了常规的饲料源,并采取正交设计法,以增重率的指标,研究了金鱼幼鱼配合饲料中主要营养成分的适宜含量及在营养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水产动物营养或食物来源有两个途径:水体中天然生物饵料和人工投喂的配合饲料。不同养殖模式、不同养殖密度和不同养殖品种对两种营养来源的依赖性也不一样。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主要以精养为主,鱼类以摄食人工配合饲料为主,或完全依靠人工饵料、以天然饵料作为人工配合饲料的补充,但其补充作用到底多大,至今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13.
鱼类营养与配合饲料第四讲饲料配方计算有了前面介绍的知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计算,即可以选择出供生产鱼类食用的颗粒饲料配方。一、选购饲料原料的最佳方法在选购饲料原料时是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即可以满足某种营养需要的原料有多种,如我们要配合某种鱼饲料时,可以...  相似文献   

14.
饲料是养鱼生产的物质基础。营养效价高、数量足的饲料,是提高水产品质量和产量的重要保证。饲料的种类包括天然饲料和人工饲料。人工饲料又包括植物性饲料、动物性饲料、配合饲料。针对当前淡水养殖户广泛采用配合饲料进行养殖生产的实际情况,本文特提出降低养鱼饲料成本的具体方法,仅供参考。一、配合饲料的特点配合饲料养鱼与单一饲料养鱼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配合饲料是根据养殖鱼类营养需要生产的,配合饲料所含的营养成分比较全面,能够满足鱼  相似文献   

15.
<正> 一、前言研究饲料的营养价值,特别是人工配合饲料,首先必须知道各种饲料的营养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仅靠营养分析的结果还不能说明饲料的真正营养效价。因此需要测定鱼类对饲料的消化率,以正确评价饲料的营养价值。目前,在国外作为测定鱼类对饲料的消化率的方法有多种,但应用较多的是利用三氧化二铬作指标物质及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这些方法虽准确可行,但由于仪器设备要求较高等而有一定困难。近年来,国外  相似文献   

16.
一、水产动物营养饲料研究的发展 水产动物营养饲料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美国学者对大麻哈鱼的营养需求及试验饲料研究。50年代美国学者的鱼类营养研究对日本学者影响较大,在60~70年代日本人对鲤鱼营养进行研究,然后把研究对象扩展到虹鳟、鳗鱼、鳝鱼、罗非鱼、鲫鱼、观赏鱼等。80年代由淡水鱼扩展到海水水产动物,  相似文献   

17.
第二讲 配合饲料中常用原料从上一讲中可见,鱼类要求饲料中提供的东西很多。从现有资料来看,自然界中尚无一种饲料能完全满足其对于营养物质在种类和数量上的需要的。以鱼类营养物质需要量为依据,将多种饲料混合在一起,配制成一种完全能够满足所养鱼类营养需要的新型...  相似文献   

18.
研究鱼类营养的目的,在于了解鱼类健康成长所需的饲料量及其营养组成。由于鱼类生活在水中,因此,鱼类营养学的研究比起哺乳动物要晚且困难得多。  相似文献   

19.
鱼类生长在水中,其生长与饲料、水质、日常管理有关,其中饲料的营养水平与鱼类的生长有密切关系,因而合理配制鱼类的颗粒饲料,是养殖高产高效的重要措施,而配制鱼类的颗粒料,应根据各种养殖鱼类的营养标准以及饲料原料的价格,合理搭配。鉴于目前饲料原料价格大幅度升高,特别是豆粕、花生麸、鱼粉等蛋白质原料,比  相似文献   

20.
鱼类营养和饲料研究始于70年前并借鉴陆生动物营养研究经验形成了研究范式。在过去70年中,鱼类营养和饲料研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这些研究成果推动了水产配合饲料技术的进步,为水产饲料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做出了贡献。然而,随着全球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水产养殖发展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压力日益增加,对水产饲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表明,根据一些鱼类营养和饲料研究成果所配方的饲料在养殖生产实践中往往不能取得预期的应用效果,这意味着在已有范式下取得的研究成果有时难以很好地满足现代鱼类养殖产业的需要。本文叙述了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两种肉食性鱼类大口黑鲈和大黄鱼配合饲料研发与应用的历程,指出对饲料蛋白需求的低估是限制配合饲料长期未能在大口黑鲈和大黄鱼养殖生产中应用的主要原因。早期研究报道大口黑鲈的饲料蛋白需求为400-440 g/kg,大黄鱼的饲料蛋白需求为450-470 g/kg。经过重新评估后将大口黑鲈和大黄鱼的最适饲料蛋白水平分别提高到480-510 g/kg和490-520 g/kg。在适宜的饲料蛋白水平下,投喂配合饲料的大口黑鲈和大黄鱼生长与投喂冰鲜鱼时相当。作者认为对饲料蛋白需求的低估与已有鱼类营养和饲料研究范式存在的不足有关,其表现为:(1)强调食物对鱼类生长的作用,但忽视了实验鱼遗传背景和食物以外的环境条件对生长和摄食的影响;(2)强调鱼类个体生长对评价营养需求和饲料质量的重要性,但忽视了鱼类个体生长差异并不能完全反映养殖产量和效益的事实;(3)强调生长和饲料利用效率作为鱼类营养和饲料研究评价指标的重要性,但忽视了养殖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负面影响是限制水产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4)没有足够重视基础饲料配方在评价营养需求或饲料质量方面的影响,一些研究因基础饲料组成不当而产生没有实际意义的评价结果。针对上述问题,作者建议从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方面对已有的范式做如下修改:(1)重视鱼类遗传背景和食物以外的环境条件对鱼类生长的影响,明确鱼类营养需求取决于其生长需求;(2)重视食物中各种营养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明确不同饲料原料在实现配方的营养平衡方面发挥着不同的作用;(3)重视对实验鱼种质和种群结构的选择,重视对照组和处理组个体生长差异的幅度对判断饲料处理效应的指示作用,重视饲料配方对渔业资源和环境等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内容的影响。经过修改后的研究范式更符合养殖生产实际,在此基础上开展研究所获得的成果也能够更好地指导配合饲料生产,为鱼类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