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曹丹 《浙江农业科学》2022,63(8):1708-1711
杭白菊是我国传统的茶用菊品种,原产于浙江桐乡,杭白菊干茶色泽淡黄,香气清新,味道清爽回甘,可作为四季茶饮,兼具药用价值。本文对杭白菊传承过程中在品类、加工技艺和种植方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在历史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改进,也对杭白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趋势有了新的认识,杭白菊在品种选育、市场拓展和深加工方面还有很大的技术改良空间。  相似文献   

2.
桐乡杭白菊特征特性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桂泉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7):89-89,107
对桐乡杭白菊种质资源开展调查,选择种植规模较大的4个品种进行大区对比试验。通过对不同品种特征特性的研究,筛选出综合性状最优的品种和组合。  相似文献   

3.
1.杭白菊 浙江省是杭白菊道地主产区,主要分布于桐乡、兰溪等地.目前全省种植5.6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每亩单产200千克左右,总产量1.1万吨,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50%."杭白菊"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桐乡杭白菊"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相似文献   

4.
周建松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7):90-90,171
"金菊2号"为桐乡特产杭白菊传统品种"早小洋菊"优良芽变株系中系统选育而成的杭白菊新品种。该品种熟期早,分枝力强,抗病性好,花瓣鹅黄色,品质佳,丰产性好,作为新型的以饮用为主的菊花新品种,适宜在菊花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该文运用生态系统健康学的相关理论探讨了产业生态系统健康,运用VOR理论分析了桐乡杭白菊产业的相关数据和现象,从活力、组织结构和恢复力3个特征评价了产业发展,并根据评价结果对桐乡杭白菊产业的保护和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桐乡是杭白菊唯一原产地。杭白菊是一种保健饮品,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之功效。总结了杭白菊高产栽培技术和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桐乡杭白菊主要产区种植户和种植合作社的调研,发现在杭白菊产业化种植栽培中存在施肥不合理,种植模式单一以及秸秆利用不充分等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对桐乡和武义的杭白菊病害种类、为害症状和发生特点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杭白菊叶部病害包括黑斑病、斑枯病、病毒病、Didymella属真菌及其他病原菌侵染引起的叶斑病,根茎部病害为枯萎病和白绢病,花部病害为花腐病,同时对这些病害的绿色防控提出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今日科技     
《新农村》2001,(2):32-33
高科技撑起小菊花的大市场在第二届桐乡菊花节上,记者了解到小小的杭白菊,因注进了高科技的神力,撑起了大市场。产品不仅享誉国内各省市,而且走出国门,远销欧美,老外称之为“中国桐乡的茶文化”。  相似文献   

10.
在杭白菊原产地桐乡以当地杭白菊主栽品种小洋菊为试验材料开展田间试验,采集不同生育期杭白菊地上部植株样品,细分为叶片、茎秆、蕾和花,分析不同生育期植株不同部位干物质累积、氮磷钾累积、含量及生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杭白菊整个生育期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量为25.6 t·hm~(-2),氮磷钾养分吸收累积量分别为520、75.8和378 kg·hm~(-2),比例为1:0.34:0.87。不同生育阶段和植株不同部位干物质形成、氮磷钾养分吸收累积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以蕾期至花期和压条3至蕾期2个阶段最大,干物质分别占总量的51.6%和38.6%、氮占41.9%和48.8%、磷占73.4%和14.6%、钾占47.4%和40.4%;整个生育期杭白菊植株不同部位氮磷钾含量:叶片茎秆,蕾和花≥同期叶片和茎秆;地上部磷生理利用效率氮生理利用效率钾生理利用效率。植株不同部位氮磷钾生理利用效率:茎秆叶片,蕾和花≤同期叶片和茎秆。因此,在实际施肥当中,应根据杭白菊不同生育期对氮磷钾肥的需求特性酌情来施。  相似文献   

11.
杭白菊是驰名中外的传统茶用菊,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从其原产地浙江省桐乡市引进 3个杭白菊品种进行观测和试验。结果表明,杭白菊引种到开封后适应较好,确定最适宜开封地区种植的杭白菊品种为早小洋菊,最适宜繁殖方式为扦插繁殖,种植密度采取行距35 cm、株距30 cm为最佳,土地较肥沃可适当密植;并通过实生选种,从杭白菊后代中选育出一个表现优良的品种S18-2,对其物候期和主要表现性状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2009,(1):45
2008年11月1日,中国杭白菊博物馆在桐乡市石门镇农业科技园区菊种园正式开馆。该馆占地近3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建筑面积230平方米,馆内布局共分三个展区,通过实物陈列、图片展示、文字介绍等方式,全面系统介绍了桐乡栽培杭白菊的历史沿革、  相似文献   

13.
从品种选用、育苗管理、大田管理、采收及干制加工等方面介绍了杭白菊无公害栽培技术,以期指导杭白菊原产地和周边地区的杭白菊生产。  相似文献   

14.
该文阐述了大蒜与杭白菊套作试验情况,试验表明,大蒜与杭白菊比单作杭白菊,每667㎡提高经济效益38.14%;还对小洋菊、大洋菊、小黄菊3个品种的进行了试验比较,结果表明小洋菊产量最高,抗病性最好,确定小洋菊为汶上县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15.
杭白菊林下种植试验结果表明,林下种植杭白菊比种植棉花、花生效益明显增加;同时杨树生长情况也较好。通过对小洋菊、大洋菊、小黄菊3个品种进行筛选试验表明,小洋菊分枝能力强,生根多,花朵大,抗病性和丰产性最好,最适宜在汶上栽培,确定其为该县的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16.
2018—2019年调查桐乡石门镇杭白菊产区的叶斑病病原菌种类,分离获得了病原真菌Didymella sp.,研究发现,该病原菌最适宜在PDA或PSA培养基、培养温度25~30 ℃、pH值4~7条件下生长;该病原菌对以棉子糖、甘露糖作为碳源,以酵母提取物(Yeast)、苯丙氨酸(Phe)和牛肉粉为氮源时的利用率最高。  相似文献   

17.
杭白菊金菊1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菊1号从杭白菊传统品种早小洋菊的优良芽变株系中选育而成的杭白菊新品种。该品种熟期早,分枝力强,花瓣紧凑,花瓣金黄色,品质佳,丰产性好,适宜在浙江省菊花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正>一、品种及习性(一)品种分类杭白菊品种有小洋菊和大洋菊两种。小洋菊适应性强,从栽种到盛花期需7个月。大洋菊品质略低于小洋菊。(二)生态习性1.光照。杭白菊喜阳怕阴,光照不足时易开花不良。2.温度。耐寒不耐热,生长期适宜温度为15~25℃。露地栽培条  相似文献   

19.
引进慈溪1号、余姚缩头种和萧山缩头种3个茎瘤芥品种在桐乡高桥镇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产量萧山缩头种余姚缩头种慈溪1号,空心率萧山缩头种余姚缩头种慈溪1号,慈溪1号商品性、抗病性和耐抽薹性最好,适合桐乡栽培。  相似文献   

20.
为完善杭白菊产品农药残留标准体系,确保杭白菊产品质量安全,促进杭白菊产业发展,对现行的杭白菊产品农药残留标准体系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存在的弊端和不足,并依此提出了完善杭白菊产品农药残留标准体系的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