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昆虫抗菌肽及其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抗菌肽是昆虫体液免疫中重要的抗菌因子,具有广谱抗菌性。不仅能杀死革兰氏阳性及阴性菌,还有抗真菌、病毒、原虫及抑制癌细胞的活性。本文简述国内外抗菌肽的研究状况以及抗菌肽在转基因植物、动物方面的应用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昆虫免疫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昆虫是自然界中最大的类群,遍布陆地、江河、海洋和天空,且有惊人的繁殖力和对环境的适应性,在长期的生存进化中,发展了自己独特的免疫防御系统。昆虫对细菌等外源物的防御系统可大致归纳如下:昆虫的防御反应自然抵抗力消化道的防御消化液中的抗菌抗病毒物质体壁的防...  相似文献   

3.
昆虫视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虫是地球上种类最为繁多的生物,具有发达和敏感的视觉系统。昆虫视蛋白是一种膜蛋白,是昆虫视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是否直接参与视觉成像,可将昆虫视蛋白分为视觉视蛋白和非视觉视蛋白两大类。昆虫视蛋白在视觉成像和生物钟昼夜节律同步调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在系统分析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主要对目前已报道的昆虫视蛋白的种类、表达特征、分子结构、生物学功能、吸收光谱的分子机制和分子进化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昆虫线虫抑制植物线虫的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斯氏科(Steinernematidae)、异小杆科(Heterorhabditidae)、索科(Mermithidae)和小杆科(Rhabditidae)线虫为几类较有生物防治前景的昆虫线虫。一些昆虫线虫除了能够有效地防治有害昆虫,还具有抑制植物线虫的作用,本课题组研究发现小杆科、小杆属Rhabditis(Oscheius)的某些昆虫线虫品系也有抑制植物线虫的作用。国内在这方面报道很少,国外许多线虫研究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过一些研究。本文着重报道昆虫线虫抑制植物线虫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植物线虫的生物防治途径和昆虫线虫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5.
昆虫内共生菌-昆虫-植物互作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在长期的协同进化过程中,昆虫与其体内的共生菌建立了密切的互利共生关系。昆虫内共生菌不仅能调控宿主昆虫的营养代谢和生殖代谢,还能协助昆虫抵御生物、非生物胁迫,提高昆虫对化学农药的抗性及对寄主植物的适应性等。因此,内共生菌是宿主昆虫生长发育及适应性的重要调控因子。目前,随着组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内共生菌在宿主昆虫和寄主植物中的原位功能不断被挖掘,通过对内共生菌-昆虫-植物互作模型的研究,将进一步揭示昆虫内共生菌与昆虫、植物的互作机理,加深对昆虫适应性机制的理解并推进新型害虫防控和靶标技术的研发。本文就昆虫内共生菌的起源、特点、分布和传递,昆虫内共生菌在昆虫-植物-环境互作中的作用,以及昆虫内共生菌研究的方法和新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昆虫内共生菌介导的防御效应及昆虫适应性机理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通过大孔吸附树脂、葡聚糖凝胶、薄层制备硅胶板(TLC)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HPLC)从哈茨木霉菌Trichoderma harzianum发酵液中分离、纯化出 4 种由 20 个氨基酸组成的线性peptaibols 抗菌肽FD1、FD2、FD3、FD4.经ESI-IT-MS串联质谱鉴定,其分别为抗菌肽Alamethicin F-50、Atroviridin B、Alamethicin II和Atroviridin C.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实验表明其对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AG4、黄瓜立枯病菌R. solani、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cumerinum、西瓜枯萎病菌F. oxysporum f. sp. niveum、水稻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同时发现木霉素Trichodermin与peptaibols抗菌肽Alamethicin F-50联合作用时对菌丝生长具有协同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昆虫化学生态学是化学生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和应用上都有重要意义,是植物保护的重要理论基础。国际昆虫化学生态学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应用,化学生态学已经进入分子时代。我国昆虫化学生态学在昆虫化学感受机理、昆虫信息素的鉴定和利用、植物信息化学物质对昆虫行为的调控机理和利用、植物与昆虫互作化合物的开发利用等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从系统性、深入性和延续性来说,与国际水平尚有一定差距。本文在综述国内外昆虫化学生态学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昆虫化学生态学研究的几个发展方向及措施。  相似文献   

8.
昆虫天敌抗药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冯涛  王荫长等 《昆虫天敌》2002,24(4):180-184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抗药性昆虫天敌的种类,抗性机制,抗性筛选,抗性遗传及抗性发展假说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昆虫病原线虫的致病机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概述了昆虫病原线虫及其共生细菌对寄主昆虫致病机理的研究及进展。  相似文献   

10.
神经肽是昆虫体内仅次于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的重要肽类激素。而速激肽与其他神经肽一样,属于典型的脑-肠肽,具有神经调节、神经递质或激素功能,其首先在粗糙型内质网中合成前体多肽,前体蛋白(多肽)在其N端具疏水结构的信号肽的引导下进入内质网后切除信号肽,然后经过一系列修饰后以颗粒状小分子多肽释放出来。在昆虫生长发育及生理行为方面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昆虫速激肽的发现、命名、分子特性、分离鉴定方法以及最新相关研究进展等做了全面的总结,为深入研究其复杂的生物学功能及在微生物-昆虫-植物三级营养中的作用,进一步探索害虫综合治理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食草昆虫蓼蓝齿胫叶甲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蓼蓝齿胫叶甲在政治一年发生一代,以成虫在土壤中越冬。成虫、幼虫均以蓼科杂草为食,是麦田中扁蓄,水蓼等有害杂草的重要天敌。本文对蓼蓝齿胫叶甲各虫态形态特征,年生活史与生活习性,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田间发生动态,发生与环境的关系,寄主范围、成虫与幼虫食量及在田间对蓼科杂草的封闭和了报道。  相似文献   

12.
新蕉园的昆虫种类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报道了新蕉园的益、害虫种类,及主要害虫的发生消长,对入侵新蕉黑的害虫的发生特点和潜在威胁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3.
取食葛藤的昆虫种类调查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取食葛藤的昆虫种类进行了系统调查和初步鉴定,共获得110种,其主种类有豆突眼长蝽Chauliops bisontula Scott、筛豆龟蝽Megacopta cribraria (Fabricius)、紫茎甲Sagra femorata Lichtenstein、斑鞘豆叶甲Colposcelis signata(Motschulsky)、黄守瓜Anlacophora femoralis (Motschulsky)、豆芫菁Epicauta obscurocephala Peitter、大白叶蝉Tettigoniella spetra (Kalrenbach)、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idiaus)、棉红蜘蛛Tetranychus urtica(Kock)、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 Trybom)等。调查结果表明,鞘翅目的昆虫种类最为丰富,有8科46种,其次是半翅目,5科24种,最少的是蜱螨目,仅1科1种。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报道了广东东莞绿韵生态园有害昆虫、天敌昆虫10目46科81种。  相似文献   

16.
非嗜食植物中的昆虫产卵驱避物及其利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产卵是植物性昆虫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反映昆虫与植物相互作用的某些特点以及植食性昆虫对植物利用的策略。植物中的驱避物质在调节昆虫产卵行为过程中超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许多非嗜食植物含有对昆虫产卵有驱避作用的次生化合物。研究植物中的昆虫产卵驱避物质不仅能在理论上加深对植食性昆虫产卵机制,植食性昆虫与植物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昆虫群落构建机制等的认识,同时在害虫综合治理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苏云金芽孢杆菌LSZ9408虫体复壮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利用敏感寄主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进行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Berliner LSZ9408的虫体复壮。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小菜蛾虫体培养1次和2次后, LSZ9408的产晶率由0.0%分别提高至25.8%和39,4%,对小菜蛾72h的毒力由42.7%分别提高至83.4%和100.0%;经过发酵培养基的筛选,培养2代产晶率又可提高至49.7%;经70L发酵罐发酵48h时,活芽孢数可达54.5×108cfu/ml。  相似文献   

18.
植物抗虫性鉴定的模糊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9.
应用辐射不育技术田间防治野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剂量为250Gy的^6^0γ射线辐照处理野蚕蛹,可使野蚕雌蛾达到全部绝育,雄蛾当代呈亚不育状态,其F1代的雌雄蛾则表现为全不育。在田间释放经不育处理的野蚕蛹,应选择在桑树夏伐后的第一代幼虫开始全面化蛹时,连续释放至第二代幼虫全面化蛹为止。按不育虫与生虫之比为20:1的比例连续分批释放,释放区第二代的防治效果可达77.21%,第三代(越冬代)达82.35%,成功地抑制了田间野蚕自然种群的增长,可挽  相似文献   

20.
栽培制度对麦田昆虫群落组成及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群落生态学和害虫综合治理角度出发,1992~1993年连续2年对河南省修武县3种小麦主要栽培制度麦田即单作麦田、麦油菜间作田、麦套棉田的昆虫群落组成及结构进行系统调查研究,并加以分析比较,为组建小麦害虫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和提高防治策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