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除草剂研究开发的新进展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3.
<正>1.灭草松:由于玉米田苗前酰胺类除草剂和苗后烟嘧磺隆类除草剂多年大量单一使用,以前一些不常见的阔叶杂草与莎草发展越来越壮大,香附子、田旋花、刺儿菜、马齿苋、苣荬菜等恶性杂草不断涌现。灭草松、唑草酮等触杀性除草剂对磺酰脲类除草剂产生抗性的杂草具有很好的活性,同时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仅为几小时,对下茬作物非常安全。此外,南方部分地区玉米套种大豆的比较多,常规的玉米田苗后除草剂都不能使用,而灭草松可以使用,这是由于禾本  相似文献   

4.
<正>磺酰脲类除草剂由美国杜邦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开发,目前在全球广泛应用。磺酰脲类的销量在除草剂市场仅次于氨基酸类(草甘膦、草胺磷等)位列第2。2009年销售额上亿的品种有苯磺隆、烟嘧磺隆、砜嘧磺隆、氯嘧磺隆、苄嘧磺隆、甲磺隆、碘甲磺隆、甲基二磺隆。  相似文献   

5.
专家指出:除草剂药害需引起重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近日结束的2009中国磺酰脲类除草剂产业论坛上,河南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张玉聚指出,20年前国内由于不能生产农药,作物发生病害时无药可用。如今,中国虽然已能够生产除草剂,却因使用不当致使越来越多的除草剂由于药害被"红牌"罚下,这一  相似文献   

6.
新磺酰脲类除草剂NK#94827的除草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油菜(Brassica napus L.)根长法对NK#94827进行了生物活性筛选,结果表明,NK#94827对油菜的生物活性与氯磺隆和甲磺隆基本相当。室内土壤处理测定结果表明,NK#94827对稗草(Echinochloa phyllopogon (staf) Koss.)的除草活性比氯磺隆低,对苋菜(Acalypha australis L.)的除草活性与氯磺隆相当;NK#94827对玉米(Zea mayz L.)生长的抑制作用比氯磺隆和苯磺隆小,比甲酰胺磺隆大。温室盆栽试验结果表明,NK#94827以15g/hm2和30g/hm2进行土壤处理和茎叶处理时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和水稻(Oryza sativa L.)安全,各种剂量都对大豆(Glycine max)、燕麦(Avena sativa L.)和油菜的生长产生不同程度的药害。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克隆了来自抗磺酰脲类(SU)除草剂油菜种质M342的ALS基因,并用于油菜遗传转化的筛选标记,成功获得转基因耐除草剂油菜植株。研究发现油菜下胚轴外植体愈伤及不定芽的诱导对除草剂氯磺隆高度敏感,大于5 nm浓度的氯磺隆能完全抑制油菜下胚轴愈伤和不定芽的诱导。在甘蓝型油菜的遗传转化中,筛选剂氯磺隆的有效使用浓度范围比较广,从5~100 nm均可以用来筛选抗性愈伤和抗性芽。用10~20 nm的氯磺隆作筛选剂,具有较高的抗性芽诱导率和转基因阳性率。获得的转基因油菜表现出抗磺酰脲类除草剂的能力并能遗传。  相似文献   

8.
<正>未来几年,除草剂中品种最多、研究最深刻、销售市场仅次于氨基酸类除草剂(草甘膦等)的磺酰脲类除草剂将以每年2%以上的增长率发展。应该重点关注和解决磺酰脲类除草剂的药害、混配(不同作用机理)以及合成中的"三废"等问题、这是在12月11日上海召开的2009中国磺酰脲类  相似文献   

9.
<正>麦类作物的种植在我国的时间很长,其中小麦是第二大粮食作物,在我国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但麦田杂草通过与小麦争夺水分、养分、侵占生态空间以及作为一些麦田病虫害的越冬载体和中间寄主等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农田应用化学除草剂已经成为消灭农田杂草、战胜草荒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小麦返青期,在河北省小麦-夏播作物一年两熟地区冬小麦田施用醚苯磺隆,对其除草效果及其在土壤中的残留在不同耕作方式下对后茬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醚苯磺隆可湿性粉剂对小麦田主要阔叶杂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对小麦产量无影响。10%醚苯磺隆在小麦田的施药剂量为60 g/hm2,对下茬作物玉米、谷子幼苗的生长及产量无影响,对大豆、花生、油菜的药害轻;随用药剂量增加药害加重,480 g/hm2处理对下茬参试作物均有较重的药害,不同作物对醚苯磺隆在土壤中残留量的敏感性有差异,其顺序为:油菜>大豆>花生>谷子>玉米。播种前进行旋耕比免耕对后茬参试作物幼苗生长及大豆和油菜产量影响要轻。  相似文献   

11.
多年生作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多年生作物是指生活周期年复一年,能多年生长,或地上部分在冬季枯萎,来年继续生长和开花结实的作物。多年生作物对于保持和改善农业生态系统,提高粮食产量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多年生作物在农业生产中的优势,探讨了多年生作物在农业生态环境中的利用价值,综述了多年生作物的创造途径,并对多年生作物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禾谷类作物原生质体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植物原生质体在品种改良、基因遗传转化、远缘杂交的应用研究以及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为了给禾谷类作物原生质体培养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推动禾谷类作物品种遗传改良工作的开展,从原生质体制备、培养、再生、应用四个方面对禾谷类作物原生质体的培养研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分析了禾谷类作物原生质体制备和培养的主要影响因素,归纳了禾谷类作物原生质体再生的3种途径,对其在遗传改良和理论研究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禾谷类作物原生质体培养、遗传转化、细胞融合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作物打顶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打顶是作物栽培过程中一项重要而又特殊的技术措施。近年来,打顶栽培技术广泛应用于棉花、烟草、芝麻、中药材、花卉等作物栽培当中,已成为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打顶对作物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和增产增质的内在机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作物打顶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麦类作物水肥耦合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简述了国内外近些年麦类作物水肥耦合研究的结果,总结了水肥耦合的含义、水肥耦合效应对麦类作物生长发育、产量,水肥利用率,光合及生理特性、土壤养分变化及作物品质的影响。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李嘉慧 《中国农学通报》2019,35(10):148-157
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分别以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和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为检索对象,从发文量、发文期刊、关键词、核心文章等方面对1997—2017年茶叶农药残留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国内茶叶农药残留的发文量随时间逐渐增加,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厦门大学是主要发文机构,陈宗懋、汪庆华、刘新的发文量最多,《中国茶叶》、《中国卫生检验标志》是主要的发文期刊,未来研究倾向于检测方法的优化和改进。(2)国外茶叶农药残留的发文量随时间逐渐增加,中国、印度是研究的主要贡献国家,Liu Xin、Chen H P、Fang C L的发文量最多,《Food Chemistry》、《Journal of Aoac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是主要的发文期刊,未来研究倾向于检测方法的优化改进及茶叶冲泡过程农药的转移。  相似文献   

16.
探讨中国农作物气候适宜性研究现状,为更好地利用气候资源,以及为农作物种植方案和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总结了目前农作物气候适宜性研究的常用方法,讨论了各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并在此基础上综述了中国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烟草等5种农作物气候适宜性的研究进展。结果发现,中国农作物气候适宜性研究已逐渐深入,在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合理安排生产措施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MAXENT模型、GIS技术、积分回归法、层次分析法等技术各有优缺点,现有方法的综合运用及新技术的不断完善将为农作物气候适宜性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精异丙甲草胺在菜豆上的残留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样品经正己烷提取,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气相色谱仪检测。对菜豆和土壤中的精异丙甲草胺进行不同水平的添加回收率实验,方法的回收率为84.47%~105.92%,变异系数为0.87%~7.81%。精异丙甲草胺的最小检知量为1×10-11 g,它在土壤、植株、菜豆上的最低检出质量分数为0.01mg?kg-1。方法的精密度、灵敏度和准确度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牛乳中农药残留的安全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牛乳中农药污染的严重状况及农药检测的必要性,进一步阐述了农药残留分析技术研究的进展,并对牛乳中农药残留检测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为农药残留的检测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9.
缩短杂交后代生长周期、加快加代纯合速度是提高育种效率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影响作物生长周期的环境和遗传因素,总结了利用自然环境或人工光温控制措施加快作物育种进程的研究进展,并评估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在快速育种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