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981-2000年,我们进行了麦长管蚜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麦长管蚜种群增长呈指数型Y=0.2673e^0.193x;百株蚜量与有蚜株率的关系是指数型Y=5.4068e^0.0864x。并探讨了黑光灯下有翅麦长管蚜的高峰与田间蚜量突增的内涵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探讨旅游活动对植物种群动态的影响及其管理策略。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查,发现旅游活动对植物种群结构、数量、繁殖和传播等方面产生了显著影响。游客活动对植物生境的改变、生理和生态过程的干扰,以及种群遗传结构的变化,都对植物种群动态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减轻这些负面影响,本研究提出了一些管理策略,包括规划和控制旅游活动的强度和范围、提供适当的游客教育和行为指导、设立保护措施和建立保护区等。通过合理的管理和保护措施,可以实现旅游活动与植物种群动态的平衡发展,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植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4.
5.
6.
转Bt基因棉对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53,自引:8,他引:53
在室内和田间小区研究了转基因棉对棉田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基因棉对捕食性天敌无不良影响,田间种群数量减少不明显;但严重影响寄生性天敌的质量,表现为寄生蜂的寄生率和蜂的羽化率明显下降,茧重和蜂重明显减轻,故田间寄生性天敌的种群数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7.
麦长管蚜(荻草谷网蚜)是中国北方麦田发生范围最广、小麦灌浆期常年需要化学防治的蚜虫种类。麦长管蚜种群田间时空发生发展动态受地理区域、气象因素、天敌、农事操作、农田生物多样性、以及小麦品种抗蚜特异性及生长发育阶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般年份,麦长管蚜种群发展的时间动态是随春季小麦的生长发育和田间气温的回升,由拔节起身期的零星发生,到孕穗期的快速增长,抽穗后种群数量的急速增加,至灌浆中后期达到高峰,乳熟期急剧下降;空间分布型的动态变化则按随机-核心-聚集(嵌纹)-均匀-聚集(嵌纹)-消失的规律变动。小麦抽穗前受蚜虫为害主要影响穗粒数,但由于田间种群数量小,对产量影响不大;抽穗后蚜虫种群数量增加,主要影响千粒重。本研究提出了针对麦长管蚜的分段生态防控策略,依据麦蚜的为害特点、小麦发育阶段及品种抗/耐蚜特性制定动态防治指标,抽穗前生防为主,防治指标宜严,抽穗后化防为主,防治指标宜宽的建议。同时提出植保无人机结合人工智能自动寻查病虫害发生中心,实时“一喷三防”精准施药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江汉平原地膜棉田二代红铃虫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86~1995年历时10a的系统观察资料,以同期移栽露地棉田为对照,对江汉平原地膜棉田二代红铃虫的种群动态进行了统计分析及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地膜、露地两类棉田二代红铃虫的种群数量及田间发生动态均存在显著差异。10a平均,地膜棉田二代红铃虫累计卵量是露地棉田的3.4倍;平均有卵株率是露地棉田的2.8倍;年发生程度较露地棉田提高1.7级;每年7次调查达到防治指标的次数年平均比露地棉田多2次,有些年份多达4~5次;实际需要用药防治的次数平均每年比露地棉田增加1次,有些年份增加2~3次。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火烧迹地上红松种群(Pinus koraiensis population)自然更新格局的动态变化和趋势.从传统的2×2(m~2)更新样方的系统抽样资料统计分析中,清晰地显示出,更新格局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着规律性的变化.处在进展演替状态的新生群落,当红松种群在群落中自然更新发生时,其格局将由群团型格局向随机型格局发展,过程可能十分复杂,主要决定于种群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转双价基因棉田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的种群动态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2002—2003年在田间小区研究了转双价基因(Cry1Ac+CpTI)棉田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2、3、4代棉铃虫平均百株幼虫数量分别比常规棉减少81.4%、87.1%和87.0%,比Bt棉田减少11.1%、33.3%和57.1%,比常规棉用药田减少20.0%、66.7%和40.0%;百株棉苗蚜数量比Bt棉田减少4.0%,但分别比常规棉田和常规棉用药田增加21.6%和153.9%;百株伏蚜、棉粉虱数量分别比Bt棉田和常规棉田减少5.5%和23.3%、16.7%和13.0%,但比常规棉用药田增加61.7%和33.3%;百株棉叶螨、棉盲蝽和棉蓟马的数量比Bt棉减少34.0%、39.6%和5.9%,但分别比常规棉田和常规棉用药田增加158.3%和287.5%、20.8%和52.6%、23.1%和60.0%。百株草间小黑蛛、龟纹瓢虫和小花蝽的数量均明显高于常规棉用药田,与Bt棉和常规棉田差异不显著;百株棉蚜茧蜂和中红侧沟茧蜂数量均明显低于常规棉田,与Bt棉和常规棉用药田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12.
淮北棉田节肢动物优势种群时空生态位及天敌对棉蚜控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淮北棉田节肢动物优势种群组成和时空生态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棉蚜、烟粉虱、棉叶螨、棉盲蝽、四点亮腹蛛、龟纹瓢虫、T-纹豹蛛、草间小黑蛛、八斑球腹蛛、华姬猎蝽、小花蝽和青翅隐翅虫为优势种群;时间和空间生态位宽度值都是以龟纹瓢虫最大,捕食性天敌优势种群与棉蚜时间生态位重叠值以八斑球腹蛛最大,空间生态位重叠值以T-纹豹蛛最大。综合分析了捕食性天敌优势种群的数量、与棉蚜发生在时间上同步性和空间上同域性以及捕食量大小,建立了捕食性天敌优势种群对棉蚜控制作用模型,以龟纹瓢虫控制作用指数最大,达19.82%。 相似文献
13.
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棉蚜抗药性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研究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棉蚜的抗药性现状,利用吡虫啉、吡蚜酮、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5种杀虫剂对新疆玛纳斯河流域的122团、143团、145团、147团、新湖农场等5个试验点的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种群采用FAO推荐的浸渍法进行了抗性测定,并与敏感棉蚜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玛纳斯河流域棉蚜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倍数为4.54~9.04,对高效氯氟氰菊酯抗性倍数为8.56~9.07,对吡虫啉的抗性倍数为2.32~3.6,对吡蚜酮的抗性倍数为1.37~1.57、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倍数为1.12~1.31,表明利用菊酯类农药防治棉蚜可能加快棉蚜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14.
室内研究了5个温度条件(15、20、25、30和35±0.5℃)下,七星瓢虫(Cocinelaseptempunctata)5个捕食虫态对棉蚜(Aphisgosypi)3个体积组的功能反应。测试温度范围内,瞬时攻击率(searchrate)和处置时间(han-dlingtime)随捕食者龄期的增长而增加;每一捕食者虫态内,搜索率随猎物体积的增加而上升,而处置率则下降;搜索率随温度增加直线上升,而处置率则呈曲线上升。田间罩笼内研究了5个捕食者虫态对棉蚜混合种群的捕食功能,其捕食率远远低于室内实验。应用复合捕食方程并结合叶面积的影响对七星瓢虫捕食棉蚜的功能进行了模拟研究,且模拟值与观察值吻合程度较好。本研究表明,虽然七星瓢虫—棉蚜系统比较复杂,可以应用本研究探讨的方法建立模拟模型,以准确预测田间棉蚜的种群动态。 相似文献
15.
试验表明,25%异丙抗蚜烟剂对黄瓜蚜虫有良好防效,且施用方便,生产中适宜用量为3.0~4.5㎏/hm2。在推荐用量范围内对黄瓜安全。 相似文献
16.
An experiment to assess advantages of different tillage and their effects on Aphis gossypii Glov. and Thrips tabaci Lind was conducted during the 2000 and 2001 cotton growing seasons in cotton fields at Adnan Menderes University, Agricultural Faculty Research Center, located in Ayd?n Province, Turkey. The tillage systems examined were conventional, strip, precision and ridge tillage. Two insect population densities were not affected by the type of tillage systems during either year. However,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opulations were observed in thrips populations on 31 May 2000 and 18 May 2001 and aphid populations on 24 May 2000 and 11 May 2001.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ighest yield was observed in all conservation tillage systems in 2000 and ridge tillage system in 2001. Early maturity was higher in both precision and ridge tillage systems. In addition, tillage systems did not affect fibre properties. As a result, the application of conservation tillage is more advantageous in cotton in respect of early maturity and total yield. 相似文献
17.
18.
20%高渗毒死蜱乳油防治棉花棉铃虫田间药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高渗毒死蜱乳油在二代棉铃虫发生盛期防治,每公顷施用有效成分270g时药后1、3和7d的矫正防效分别达83.99%、89.08%和89.73%,速效性和持久性均显著优于12%路路通乳油每公顷施用量1800ml效果(67.63%、74.61%、76.54%)。从保顶效果看,20%高渗毒死蜱乳油每公顷施用有效成分270g时为89.30%,显著优于对照12%路路通乳油1800ml每公顷施用效果80.70%。 相似文献
19.
44%谷友WP对谷田杂草的防除及其对谷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为了解决44%谷友WP在推广中的药效不佳或药害问题,采用四因素四水平和三因素二水平的正交试验和新复极差法统计分析,针对施药剂量、喷灌水量、整地质量、土壤墒情等影响因素进行了44%谷友(单嘧?扑灭)WP防控杂草及其对谷子产量影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7个实验因素对44%谷友WP防控杂草效果均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中,施药剂量、灌溉水量、整地质量、土壤墒情还是影响谷子产量的最重要因素。根据谷子产量和经济效益,确定了44%谷友WP经济、安全、高效防控谷田杂草技术的最优方案:44%谷友WP的剂量为1800 g/hm2,在播种后出苗前进行土壤处理;耕耙地要坚实;土壤含水量要达到15%;药后不进行喷灌;在45天高药效持续期内能有效控制谷田杂草,尤其是双子叶杂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