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玉米南方锈病发生区域和玉米品种田间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对河南、山东、安徽等近20个省市的广泛调查以及有关田间发病记载数据的整理,明确了玉米南方锈病的准确发生地区.黄淮海夏玉米区以及海南省是当前我国玉米南方锈病发生的重点区域,病害对生产影响明显,其次为广西、广东等南方玉米区,西南玉米区局部有轻微发生,该区域主要发生的是普通锈病.汇总接种鉴定以及数年田间鉴定和国家玉米区域试验点记载的数据,获得了黄淮海夏玉米区47份推广品种对南方锈病的抗性水平情况,其中登海3号和天泰10号为高抗南方锈病品种,鲁单981、农大108、中科4号等14份也具有较好的田间抗性,但目前在该区域种植面积最大的郑单958和浚单20则属于高感品种.积极推广抗南方锈病品种是有效控制病害,减少生产损失的惟一选择.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近年来河南省主要玉米品种对南方锈病的抗性水平,对 2015 年以来河南省玉米区域试验品种、比较试验品种和联合体试验品种的南方锈病抗性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5-2022 年区域试验共鉴定了 1037 个玉米品种,高抗、抗、中抗、感和高感南方锈病品种比例分别为 7.52%、18.32%、20.35%、21.22% 和 32.59%;比较试验共 2234 个玉米品种参与鉴定,南方锈病高抗品种比例为 1.61%,感及高感品种比例为 53.27% ;2017-2022 年联合体试验共有参试玉米品种 2349 个,南方锈病高抗品种比例为 4.64%,感及高感品种比例为 48.74%。总体上区域试验品种对南方锈病的抗性好于比较试验品种和联合体试验品种。该研究为河南省玉米品种审定和抗病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出适宜临沂市种植的抗锈病玉米品种,采用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的方法,对20个玉米主栽品种的抗锈病能力进行了调查分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不同玉米自交系南方锈病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14个骨干玉米自交系4~5叶期接种南方锈病病原菌,分析了在温室和大田种植条件下,不同自交系在不同发育时期的抗感表现和危害程度。结果表明,自交系齐319表现抗病,其余自交系则表现不同程度的感病;随着玉米的发育进程,南方锈病在感病玉米植株迅速蔓延,开花授粉期叶片被锈菌夏孢子堆覆盖,植株褪绿,不能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5.
6.
近几年南方锈病成为黄淮海地区危害玉米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病害,为了解2021年河南省参试玉米品种(系)中南方锈病的发生情况及对产量的影响,对135份区域试验品种和170份比较试验品种在南阳、商丘、焦作和洛阳4个试验点的南方锈病田间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21年河南省南方锈病整体发生严重,其中商丘试验点病害发生最重,焦作试验点病害发生最轻。参试品种中,区域试验品种南方锈病抗性整体好于比较试验品种。南方锈病显著影响玉米产量,南阳、商丘、焦作和洛阳4个试验点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每667m2平均产量分别高47.6kg、59.6kg、72.0kg和38.4kg。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不同玉米品种对磺胺类抗生素复合污染的抗性,本研究通过对磺胺甲基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复合污染下的玉米幼苗的生长、生理指标进行检测,采用加权隶属函数法结合D值聚类分析,对玉米的抗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对磺胺类抗生素复合污染的抗性不同。丙二醛与可溶性糖,株高与鲜重、干重、POD活性,鲜重与POD活性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可溶性蛋白与POD活性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株高与根长,根长与鲜重、干重,鲜重与干重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CAT活性、鲜重和干重3个指标在不同玉米品种间的变异较大。通过加权隶属函数法对不同玉米品种的D值进行计算,根据D值进行聚类分析,将12个玉米品种分为3类,得到4个低抗品种,7个中抗品种和1个高抗品种。综合评价抗性较高的前3个玉米品种为‘郑单958’、‘伟科702’和‘天塔619’,可作为后续抗性研究的供试材料。  相似文献   

8.
9.
玉米南方锈病作为目前较为流行的气传性叶部病害,近几年来在我国玉米主产区不断蔓延。玉米南方锈病主要危害玉米叶片、叶鞘,在后期影响玉米灌浆,对玉米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培育并推广抗南方锈病的玉米品种,利用多种方法综合防治仍是抑制南方锈病蔓延和爆发的主要手段。阐述了我国玉米品种对南方锈病的抗性水平,进一步分析了国内外抗南方锈病的种质资源,探究了抗病基因的挖掘和功能基因的应用,最后提出了抗病育种、加强病害的监测和预警、适期进行化学防控、加强菌源小种的鉴定等综合防治策略,以期为我国南方锈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收集了河南主栽的20个小麦品种、20个玉米品种,分别接种玉米纹枯病菌进行抗病性鉴定研究.结果表明,未发现对玉米纹枯病免疫的小麦、玉米品种.不同玉米品种、小麦品种对玉米纹枯病的抗性程度不同:不同玉米品种对玉米纹枯病抗性不存在显著差异,相对抗病指数介于0~0.72之间;无高抗品种;中抗类型占品种总量25%;中感类型占25%;高感类型占50%.供试小麦品种抗病性较好,其中国育3号平均发病率最低,只有20.56%,与西农889、徐麦856、新乡9718等12个品种比较,不存在对纹枯病抗性的显著差异,平均发病率均低于40%.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对4个玉米品种小斑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发生小斑病的叶片基本上是从下部第1~3张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的。在小斑病发生的早期,病情指数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发病率的增加所引起的,后期主要是由于病级的增加所引起,且品种的抗病性影响了小斑病发生的早晚、轻重以及流行曲线的增长的快慢,抗小斑病的品种发病晚且轻,并且其流行曲线增长较慢,感病的品种与此相反。  相似文献   

12.
玉米抗南方型锈病基因共分离分子标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玉米(Zea mays L.)抗南方型锈病自交系P25和感病自交系F349的F1与F349回交,并连续回交所得BC5代的F349抗病近等基因系(nearly isogenic lines,NILs)为材料,以RGA(resistance gene analogs)的方法,在抗病自交系中克隆出一条321 bp的特异性DNA条带。根据序列比对的结果,设计出新的引物作为分子标记,在96株BC7、BC4F5NILs及其亲本和杂种F1群体上进行鉴定,其中94株的田间抗感结果与分子检测结果一致,选择的有效率达97.9%。此标记扩增效果清晰,可重复性强,在抗玉米南方型锈病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中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从目前生产中种植的20个玉米品种中筛选出了中抗品种先行3号、振杰2号、费玉3号,中感品种淄玉2号、鲁单984、金海604、郑单958、登海6213、登海6102、聊玉18号、聊玉93-1、浚单20号,高感品种铁单22号、郑单518、海玉1号、富友1号、登海9号、鲁单981、金海702、LN3(菜农3号。为指导以后玉米品种的合理应用,制定合适的防治措施及抗病育种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分子标记辅助玉米自交系京24抗南方锈病的改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南方锈病对中国玉米生产的危害日益严重。本研究选用齐319为供体亲本,利用分子标记辅助前景选择和背景选择,结合回交转育技术,改良骨干系京24的南方锈病抗性。利用荧光毛细管电泳检测系统,从13对引物中最终筛选出与抗病基因遗传距离较近,扩增稳定、分别位于抗病基因上下游的两对引物Phi118和P2,用于目标性状的前景选择,230个BC1代单株室内分子标记检测结果和海南自然发病情况的比较,验证了前景选择标记的有效性。同时,从10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在供受体间具有明显差异的42对引物用于回交群体的背景选择。单色荧光标记引物的多重电泳检测,可显著提高背景选择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普通玉米品种品质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001~2007年辽宁省审定的普通玉米品种的熟期及总淀粉含量、粗脂肪含量、粗蛋白含量、赖氨酸含量和容重等品质的比较和分析,得出辽宁省近年来玉米品种各项品质指标的变化趋势,并结合育种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采用病圃自然感染和温室幼苗接种的方法,鉴定了247份向日葵品种(系)对霜霉病的抗性,测定了感病品种的产量损失和抗病品种的增产效果,筛选出抗病品种39份。在食用向日葵中尚未发现抗病品种;油用向日葵自交系辽1045份、汾3893等可作为杂交育种的抗源,龙葵杂1号、汾葵杂5号等杂交种具有多抗(兼抗锈病、耐菌核病)丰产的特性,可在生产上直接利用。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黑龙江省粳稻品种中稻瘟病抗性基因的类型、评价品种及抗瘟基因利用价值,利用8个已克隆主效抗性基因PitaPiaPiz-tPibPikmPi9PiiPid3的特异性分子标记,结合402个黑龙江省各稻区的菌株接种供试品种的抗性表型,对20个黑龙江省粳稻品种的抗性基因型及抗病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Pia检出率最高,20个粳稻品种均检测到该基因,其次是PitaPiz-t,检出率为80%;PiaPitaPiz-tPikmPi9在不同生态型品种育种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PibPiiPid3在不同生态类型品种间分布存在差异,仅在第1积温带的品种中发挥较好作用;唯一携带Pid3且具有Pita+Pia+Piz-t+Pib+Pii+Pid3基因型的龙洋16抗性表现最好,抗性频率高达93%;携带Pita+Pia+Piz-t基因组合的品种均表现出较好的抗病性,对黑龙江省粳稻品种的抗瘟贡献较大。揭示了黑龙江省20个粳稻品种的稻瘟病主效抗性基因类型及其对稻瘟病抗性的贡献,为寒地水稻种质资源的抗病性筛选和广谱抗病基因的利用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45个糜子育成品种抗倒性进行了田间鉴定,选取其中7份不同倒伏级别的糜子品种统计分析植株农艺、力学性状与田间倒伏级别的关系。结果表明:45个糜子品种中有宁糜13号、陇糜7号、陇糜8号、雁黍8号等7个品种倒伏级别为0级,抗倒伏性较好。对7份不同倒伏级别糜子品种研究表明,倒伏系数与田间倒伏级别相关系数最大,达到极显著水平;植株机械强度、根重、株高是倒伏系数的较大影响因素,其中机械强度的影响最大,根重次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