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究60%(质量分数,下同)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Wettable granule,WG)对棉花枯黄萎病的防效及其促生长增产作用,在阿拉尔选择棉花枯黄萎病发生田进行叶面喷雾试验。结果表明,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WG 1 080 g·hm-2对棉花枯萎病防效达62.84%,显著高于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200 g·hm-2与250 g·L-1吡唑醚菌酯乳油135 g·hm-2处理,对棉花黄萎病防效可达35.56%,明显优于其他药剂。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WG对棉花具有明显的促进生长作用,可增加棉花单株花数和铃数,防止早衰,提高产量。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WG可用于防治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并具有促生长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2.
10%恶霉灵纳米乳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10%恶霉灵纳米乳对棉花黄萎病进行全程高效控制技术研究,即用1000倍液药剂和棉籽按质量比1︰1进行拌种处理24~48 h,药剂和种子用量均为22.5~37.5 g·hm-2(主动防治);现蕾初期用1000倍液灌根,药剂用量450 g·hm-2(被动防治);秋桃盖顶时用1000倍液叶面喷施,药剂用量900 g·hm-2(补救防治)。示范面积78.47 hm2,技术辐射面积666.67 hm2。结果表明,应用10%恶霉灵纳米乳对棉花黄萎病进行灌根和叶面喷施处理的防效分别达96%和88%以上,优于对照药剂50%多菌灵WP 67%和53%的防效。测产结果表明,示范田、技术辐射田皮棉产量分别为1987.35 kg·hm-2和1801.35 kg·hm-2,比对照田增产369.15 kg·hm-2和183.15 kg·hm-2,增幅达22.81%和11.32%。  相似文献   

3.
为了确定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 CEF-082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防效)及对棉花的促生效果,制备孢子含量为5×108 g-1的CEF-082菌剂,采用底肥法、灌根法和包衣法3种处理方式,分别设置不同剂量处理的温室和田间试验。温室试验结果表明:3种处理方式下CEF-082均能不同程度减轻棉花黄萎病发生;灌根法下,CEF-082菌剂稀释50倍时的防效最高,达到77.15%;底肥法剂量为灭菌蛭石沙土基质的5‰(质量分数)时对棉花黄萎病防效达到43.08%;包衣剂量为300 g·kg-1时防效达78.08%;此外,该菌剂在3种处理方式下对棉花的株高、根长和总鲜物质质量等生长指标均有促进作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每666.7 m2分别用CEF-082菌剂1 kg灌根、300 g·kg-1包衣或2 kg撒施处理,在播种后80 d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效分别为49.41%、46.74%、47.63%,籽棉产量较相应对照分别增加10.01%、6.19%和4.89%。综上,底肥法、灌根法和包衣法处理下,适宜剂量的CEF-082菌剂对棉花黄萎病均具有一定的防效,其中灌根法处理的防效和促生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田旋花的防除效果,明确脱叶剂混配草甘膦异丙胺盐对棉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在棉花收获期开展第二次叶面喷施脱叶剂(540 g·L-1噻苯·敌草隆)时加入41%(质量分数)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7 500 mL·hm-2的效果试验,以常规喷施脱叶剂为对照。结果表明:第二次药后7 d,处理对田旋花株防效为40.14%,药后15 d株防效在80.15%;药后15 d,处理和对照的棉花铃重、衣分无显著差异,棉纤维的马克隆值、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断裂伸长率均无显著性差异。可见,第二次喷施脱叶剂噻苯·敌草隆时加入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7 500 mL·hm-2对田旋花有较好的防效,且对棉花安全。  相似文献   

5.
棉花苗期枯萎病的防治是保证棉花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以冀棉11为供试材料,设置0.5%(质量分数,下同)嘧菌酯·口恶霉灵颗粒剂3个不同剂量进行播种前土壤处理(混土撒施)。结果表明,2016年和2017年使用0.5%嘧菌酯·口恶霉灵颗粒剂200 g·hm-2(有效成分,下同)防治棉花苗期枯萎病药后3周时的防治效果均超过36.0%,与单一使用25%嘧菌酯悬浮剂135 g·hm-2和15%口恶霉灵颗粒剂150 g·hm-2相当;该药剂处理对棉花出苗没有显著影响。而且使用该混剂可降低使用单一药剂导致棉花枯萎病菌产生抗药性的风险。推荐使用方法和剂量:先用该药剂与土壤按质量比1∶3混匀,然后均匀撒施土壤中,制剂用量为40.0 kg·hm-2(有效成分用量200 g·hm-2)。  相似文献   

6.
以非抗除草剂棉花品种豫068为材料,选用4种市场常见茎叶除草剂,设6个药剂处理(乙草胺90%乳油、异丙草莠40%悬乳剂、草甘膦异丙胺盐41%水剂、乙氧氟草醚20%乳油、乙氧氟草醚+乙草胺、乙氧氟草醚+草甘膦)和1个清水对照,在棉花苗期四叶一心期定向喷施,研究其对棉苗安全性及对杂草防效。结果表明:6个药剂处理对禾本科杂草都有较好的防效,持效期较长,而且对棉花安全。草甘膦异丙胺盐41%(质量分数,下同)水剂1 350 g·hm-2(有效成分用量,下同)的杂草防效最好,可作为棉花茎叶期的理想除草剂。乙氧氟草醚36 g·hm-2 +乙草胺380 g·hm-2和乙氧氟草醚20%乳油36 g·hm-2 +草甘膦异丙胺盐41%水剂680 g·hm-2处理对棉田杂草的总防效也较好,可作为辅助除草剂。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在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背景下的植保无人机对江西棉田中后期危害较重的刺吸式害虫棉盲蝽、叶蝉、烟粉虱的防治效果,在各类刺吸式害虫发生偏重的棉田,使用大疆无人机喷施15%(质量分数,下同)阿维·螺虫悬浮剂750 mL·hm-2(简称阿维·螺虫)、1.8%阿维菌素450 mL·hm-2+5%啶虫脒乳油450 mL·hm-2(简称阿维+啶虫脒)防治各类害虫,以清水为对照,分别调查药前各处理成虫、若虫基数和药后1、5、14 d傍晚棉株上残存成虫、若虫活虫数。结果显示:无人机喷施阿维+啶虫脒防治盲蝽的速效性相对较好,药后1 d校正防效即达到45.1%,但阿维·螺虫后期防效较好,药后14 d校正防效高于前者38.7百分点;阿维·螺虫防治棉叶蝉药后5 d的校正防效与阿维+啶虫脒药后1 d相当,后期防效高于阿维+啶虫脒;2种药剂无人机喷施防治烟粉虱效果均较差。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吡虫啉在新疆地区环境和农业条件下合理、科学的应用方法,测定了70%(质量分数)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在棉花叶片和土壤中的残留和消解动态,并进行了其对田间棉蚜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根据所建立的分析方法的测定结果,在用药量(有效成分,下同)10.50~47.25 g·hm-2范围内,吡虫啉的靶向原始沉积量为0.53~1.99 mg·kg-1,施药后的第7天,吡虫啉的残留量为0.18~0.53 mg·kg-1,消解率在65.9%~75.7%。棉花叶片中吡虫啉的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消解半衰期为3.17~3.85 d。防效的调查结果显示,高剂量处理对棉蚜虫的校正防效显著高于低剂量;施药后3 d,药剂各处理的校正防效均达到最大;药后7 d,21.0~47.25 g·hm-2剂量处理的校正防效仍超过85%。叶片中吡虫啉的残留量(x)与防效(y)存在正相关关系,线性方程为y =8.07x + 54.11,R2=0.886 8。建议在本地区应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防治棉蚜的安全有效用药量为21.0~31.5 g·hm-2。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11%(质量分数,下同)精甲·咯·嘧菌悬浮种衣剂对棉花立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以3种单剂即350 g·L-1精甲霜灵种子处理乳剂、10%嘧菌酯悬浮种衣剂和25 g·L-1咯菌腈悬浮种衣剂的高、中、低常用剂量作为药剂对照,以清水处理为空白对照,开展11%精甲·咯·嘧菌悬浮种衣剂制剂高(4.4 g·kg-1)、中(3.3 g·kg-1)、低(2.2 g·kg-1)用量的种子包衣处理防治棉花立枯病试验。结果表明:4种杀菌剂3个剂量的防治效果表现为11%精甲·咯·嘧菌悬浮种衣剂>25 g·L-1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0%嘧菌酯悬浮种衣剂>350 g·L-1精甲霜灵种子处理乳剂,其中11%精甲·咯·嘧菌悬浮种衣剂在高剂量时防治效果达到84.03%;各处理对棉苗生长安全。以上结果可为应用该类药剂防治棉花立枯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新疆存在的大面积多年连作、种植耐病品种仍不能有效控制黄萎病发生的重病棉田,于2016―2018年,在新疆阿克苏开展试验和示范,建立了“三联绿色防控法”棉花黄萎病控制技术方案,即“耐病品种+微生物有机肥+诱抗剂”。结果表明,采用新疆棉花耐病品种中棉所49,底肥每666.7 m2施自制的CEF08111微生物有机肥3 m3左右,在发病前期叶面喷施诱抗剂棉萎克3次,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在60%以上,显著高于单项技术的防病和增产效果。依据该技术方案,生产中采用抗病性好且丰产优质的棉花品种,利用CEF08111、芽孢杆菌等生防菌剂和新鲜羊粪发酵,自制微生物菌肥作底肥,并于发病早期喷施棉萎克、氨基寡糖素等诱抗剂,可有效控制黄萎病的发生为害。该技术在新疆多年连作、黄萎病重病田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出在温室育苗情况下能有效防治棉花枯萎病的化学药剂组合,解决棉花温室育苗苗病频发问题,保障温室内培育出棉花壮苗和后续的分子生物学试验,选取5种杀菌剂嘧菌环胺、宁南霉素、吡唑醚菌酯、乙蒜素和春雷霉素,分别对棉花枯萎病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7号生理小种菌株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室内盆栽试验防治效果(防效)测定;筛选出防效较好的宁南霉素和乙蒜素分别和乙烯利、萘乙酸、苄氨基嘌呤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混配拌种,进行室内盆栽试验测定防效。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宁南霉素毒力最强,致死中浓度(EC50)为8.034 mg·L-1;乙蒜素次之,EC50为16.048 mg·L-1。盆栽试验的防效测定结果也表明,单用杀菌剂拌种时,宁南霉素和乙蒜素的防效较好(出苗后7 d时分别为68.24%和50.88%)。在与3种生长调节剂混配时,出苗后15 d时组合防效达到高峰,其中萘乙酸与宁南霉素组合的防效最好,可达84.65%,且具有很好的增效作用。综上,在温室育苗时可使用萘乙酸与宁南霉素组合拌种防治棉花枯萎病。  相似文献   

12.
以中棉425为材料,2018―2019年设置缩节胺不同用量、不同施用方式处理,探讨长江流域缩节胺运筹对小麦后直播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缩节胺在用量180 g·hm-2于盛蕾期+初花期(施用比例为1∶2)或盛蕾期+初花期+盛花期(施用比例为1∶2∶3)运筹条件下最有利于小麦后直播棉果节的形成和产量提高;产量构成因素分析结果则进一步表明,产量提高是铃数和铃重共同增加的结果。在上述运筹方式下结铃强度高,比对照提高38.0%~47.4%。因此,适宜的缩节胺运筹——用量180 g·hm-2,于盛蕾期(60 g·hm-2)和初花期(120 g·hm-2)或盛蕾期(30 g·hm-2)、初花期(60 g·hm-2)和盛花期(90 g·hm-2)施用有利于小麦后直播棉集中结铃,为集中吐絮和机械采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在南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矮壮素(质量分数为50%,水剂)在棉花控旺防徒长、增产等方面的调控效果,于2020年以新陆中82 号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对照药剂25%(质量分数)甲哌水剂180 mL·hm-2、人工打顶和清水喷雾为对照处理,研究了喷施矮壮素60(低剂量)、90(中剂量)、120(高剂量)、180(超高剂量)mL·hm-2,对棉花顶芽、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矮壮素处理均能抑制顶点生长,降低株高,使棉花株型紧凑。其中,使用50%矮壮素水剂120和180 mL·hm-2处理对控制棉花旺长的效果最明显:棉花顶芽枯死率达到100%,采收期棉花株高为74~79 cm,显著低于对照药剂处理,与人工打顶效果无显著差异。50%矮壮素高剂量和超高剂量处理可以使棉花株型更紧凑,并且均具有增产效果。因此,在生产应用中,可以使用50%矮壮素水剂120~180 mL·hm-2对棉花进行化控。  相似文献   

14.
棉萎克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控效果及使用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2015年于河南安阳黄萎病人工病圃和新疆黄萎病重病田研究了棉萎克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人工病圃黄萎病发生的中期,连续喷施600倍棉萎克2次后,处理区的病情指数下降14.3%,标记病株的平均病级由4.0下降到2.8;而对照区病情指数增长92.6%,标记病株的平均病级由4.2上升到5.9,对黄萎病的防治效果为55.4%。在新疆阿拉尔和石河子重病田黄萎病发生初期,连续喷施棉萎克3次后,对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6.1%和73.1%。本研究表明,在棉花黄萎病发生初期喷施棉萎克对棉花黄萎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防控甘蔗大螟和绵蚜的复合高效配方药剂组合及精准高效施药技术,选用70%导向增效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46%杀单·苏云菌可湿性粉剂不同配方组合在两个试点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0%导向增效噻虫嗪ZF 450 g/hm2+46%杀单·苏云菌WP 2 250 g/hm2对甘蔗大螟和绵蚜均具有良好的防控效果,是防控甘蔗大螟和绵蚜理想的复合高效配方药剂组合,可在1—5月结合新植蔗种植或宿根蔗管理,将70%导向增效噻虫嗪ZF 450 g/hm2与公顷施肥量混合均匀后,均匀撒施于蔗沟、蔗蔸及时覆土,于3—5月第1、2代大螟卵孵化盛期,将46%杀单·苏云菌WP 2 250 g/hm2兑水675 kg,采用电动背负式喷雾器人工叶面喷施,对大螟枯心苗的防效可达89.8%以上,对甘蔗绵蚜的防效可达100%;两试点该组合甘蔗实测产量和糖分分别较空白对照增加29 310、35 310 kg/hm2(增产35.6%、41.3%)和5.9个百分点;比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药剂处理节省600~1...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转基因抗虫常规棉品种国欣棉32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和栽培技术要点。国欣棉32在河北植棉区春播生育期123 d,植株紧凑,铃重6.6 g,霜前花率93.9%。2019―2020年河北省春播常规棉组区域试验中,2019年多点平均籽棉、皮棉、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4 529.0 kg·hm-2、1 843.0 kg·hm-2、1 734.6 kg·hm-2;2020年多点平均籽棉、皮棉、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 886.4 kg·hm-2、1 627.8 kg·hm-2、1 524.8 kg·hm-2;2年纤维品质检测结果为上半部平均长度30.6 mm,断裂比强度31.0 cN·tex-1,马克隆值5.0;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  相似文献   

17.
中棉所135在四川省植棉区生育期132 d,株型松散,呈塔形,铃长卵圆形;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高抗红铃虫。2018―2019年四川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该品种平均籽棉和皮棉产量分别为3 797.88 kg·hm-2和1 541.19 kg·hm-2。介绍了中棉所135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纤维品质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以不施富磷有机肥为对照,以富磷有机肥施用量900 kg·hm-2、1 800 kg·hm-2和2 700 kg·hm-2为处理,研究富磷有机肥施用对北疆棉花出苗率、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富磷有机肥施肥水平对北疆棉花出苗率无显著影响。(2)900 kg·hm-2的富磷有机肥处理对棉花增产最为显著,其余2个处理对棉花产量无显著影响;富磷有机肥处理间棉花产量差异不显著。(3)富磷有机肥不同施肥水平对不同土层(0~20 cm、20~40 cm)土壤速效氮磷钾与有机质含量、pH和土壤总盐含量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棉所100是2016年通过国家审定的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2016―2017年对中棉所100进行了不同的栽培密度和整枝方式探讨。结果表明,中棉所100是一个易于管理的棉花品种,在4.50万株·hm-2、6.75万株·hm-2、9.00万株·hm-2、11.25万株·hm-2的种植密度下,均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在9.00万株·hm-2的种植密度下,减少整枝或者不整枝,均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并且产量和纤维品质相关性状变化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棉花苗期病害、黄萎病和铃病进行综合防控,明确供试药剂对各种病害的防控效果,以及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11%(质量分数,下同)精甲·咯·嘧菌包衣种子对棉花苗病的防治效果为88.5%~96.6%;黄萎病发生初期分别使用99植保和棉萎克对黄萎病的防治效果为33.6%~59.3%,棉萎克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99植保;铃期分别使用50%多菌灵和75%代森锰锌与高脂膜喷雾防治铃病,前者防治效果优于后者,防治效果最高达54%;上述综合防病措施,可使棉花增产籽棉4.1%~11.9%。该研究可为棉花病害的有效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