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求棉花化学打顶是否影响化学脱叶催熟剂使用效果,2014―2015年选择2种化学打顶剂(氟节胺复配剂、缩节胺复配剂),以人工打顶方式为对照,研究不同打顶方式对机采棉脱叶催熟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化学打顶处理棉花在吐絮期喷施脱叶催熟剂8 d后,脱叶率和吐絮率都显著高于人工打顶棉花,2年平均高出约4.6和2.4百分点,挂枝叶(离层形成且脱落但被挂在茎秆、果枝上的叶片)率较人工打顶处理棉花低2.2百分点;喷施脱叶催熟剂16 d后,脱叶率、吐絮率相对人工打顶处理2年分别高1.9、6.4百分点,挂枝叶率相比人工打顶处理棉花少1.5百分点。化学打顶棉花在喷施脱叶催熟剂后8 d,2年脱叶率均在90%以上,喷施脱叶催熟剂后16 d,吐絮率均超过90%;与化学打顶棉花相比,人工打顶棉花脱叶率和吐絮率达到90%所需时间多7~8 d。综上,化学打顶处理可提高叶片脱落率,降低挂枝叶率,提升脱叶质量,使棉铃吐絮时间集中。 相似文献
3.
采用极飞3WWDZ-15A多旋翼植保机喷施棉花脱叶剂“棉田阔笑”(540 g·L-1噻苯隆·敌草隆悬浮剂),通过布置雾滴测试卡研究了雾滴在棉花冠层的沉积分布情况,结合田间脱叶催熟效果调查及棉花纤维品质检测,研究了烷基乙基磺酸盐、农健飞和倍达通3种助剂对棉花脱叶催熟效果、棉花产量主要构成因素和纤维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无人机喷施脱叶剂,雾滴沉积分布满足脱叶剂施药要求。添加助剂的3个处理药后30 d脱叶率达到85.53%~100%,显著高于未添加助剂的处理。添加农健飞、倍达通助剂处理的棉花吐絮率分别为66.22%和60.73%,显著优于未添加助剂的处理。助剂对棉花铃重和衣分及纤维品质主要指标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5.
6.
研究不同海岛棉新品系对脱叶剂欣噻利及其施药频次的响应,分析其脱叶率、吐絮率、品质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差异。2019年以海岛棉品系ZX25、ZX61、ZX85、ZX102、ZX113为对象,经脱叶试验筛选出早熟、絮畅、朵大、对欣噻利敏感的品系ZX102 和ZX113,于2020年开展脱叶剂频次试验。研究表明:ZX102 和ZX113 对脱叶剂敏感,早熟、吐絮集中,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满足机械采收的要求;施药频次试验中,一次性足量喷施脱叶剂处理较2次轻量喷施脱叶剂处理的脱叶率、吐絮率达到机械采收要求的时间提前约3~6 d,且均高于清水对照;喷施脱叶剂后上部棉铃的马克隆值显著降低,对其他品质性状无显著影响;同时,上部棉铃的铃重显著降低,籽指下降,但对衣分和籽棉产量无显著影响,并且一次性足量喷施脱叶剂对纤维品质、产量性状的影响大于2次轻量喷施。2次喷施欣噻利(900 mL·hm-2+900 mL·hm-2)后的脱叶率、吐絮率理想,对纤维品质及产量性状的不利影响较小,可用于指导实际生产,确保原棉质量。 相似文献
7.
探讨适合新疆阿克苏地区长绒棉脱叶剂的喷施次数和剂量,使棉铃提早成熟、集中吐絮,实现机采的目的。选用长绒棉品种新78,使用手动背负式喷雾器在不同时间喷施不同剂量的脱吐隆(540 g·L-1噻苯·敌草隆悬浮剂),并复配40%(质量分数,下同)乙烯利水剂,以清水为对照,探索脱叶剂对长绒棉的脱叶催熟效果及其对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2(每666.7 m2一次性施用脱吐隆15 mL+40%乙烯利水剂100 mL)和T5(施用2次,第1次和第2次每666.7 m2分别用脱吐隆12 mL+40%乙烯利水剂30 mL和脱吐隆8 mL+40%乙烯利水剂70 mL)处理下长绒棉脱叶率和吐絮率较高,T2和T4(施用2次,第1次和第2次每666.7 m2分别用脱吐隆10 mL+40%乙烯利水剂30 mL和脱吐隆5 mL+40%乙烯利水剂70 mL)处理下籽棉产量较高,每666.7 m2分别为360.77 kg和364.33 kg,且T2和T4处理下的纤维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成熟系数总体优于其他处理,短纤维率低。综上,T2和T4处理均可使长绒棉获得较优产量和品质,但从节约成本和节省劳动力方面考虑,每666.7 m2可一次性喷施脱吐隆15 mL+40%乙烯利水剂100 mL。 相似文献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