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9):6468-6475
为提高现代月季的抗逆性和多样性,建立月季远缘杂交未成熟胚培养体系,本研究以综合性状优良的现代月季品种‘犹太花环’‘メアリローズ’‘夏日芬芳’和古老月季品种‘月月粉’为母本,以抗逆性强的野生蔷薇黄刺玫(Rosa xanthina Lindl.)为父本进行远缘杂交,以杂交后的未成熟胚为材料进行胚挽救,分析不同消毒方法、胚龄、胚剥离方法以及培养方法对未成熟胚挽救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月季远缘杂交未成熟胚用0.1%氯化汞对胚珠进行消毒效果最好且不影响胚的萌发;胚挽救的最早胚龄为30 d,未成熟胚可以在添加1 g/L活性炭的培养基MS+GA_3 0.5 mg/L+NAA 0.05 mg/L+6-BA 1.0 mg/L上萌发,其萌发率与杂交组合相关,所有杂交组合中,‘犹太花环’×黄刺玫萌发率最好,可达46.7%;去除果皮有助于胚的萌发,去除全部果皮未成熟胚萌发率最高,可达46.7%;采用两步培养法能提高月季未成熟杂交胚成苗率。月季远缘杂交未成熟胚培养体系的建立,为培育性状优异、抗性突出月季新品种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
SSR分子标记技术以其多态性高、重复性好和检测方便快捷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植物F1代真假杂种的鉴定。为了长期有效的开展葡萄杂交育种工作,本研究以葡萄杂交组合‘北冰红’伊‘贵人香’F1代159个单株及‘双红’伊‘贵人香’F1代121个单株为试验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结合田间形态学性状对葡萄杂交后代的真伪进行鉴定。在12对SSR引物中筛选出同时在亲本间具有特异性位点的引物,对F1代进行扩增检测,结果表明:‘北冰红’伊‘贵人香’及‘双红’伊‘贵人香’2个杂交组合中分别有63和94个单株具有双亲特异性条带,结合田间形态学鉴定,认为其为真杂种,故2个杂交群体的杂种率分别为40.38%和77.69%,该结果可为今后开展葡萄遗传连锁图铺构建及数量性状的QTL定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3个传统月季品种的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传统月季品种具备适应性广、四季开花、芳香等优点.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6-BA及NAA对传统月季品种“一品朱衣”、“春水绿波”及“软香红”的腋芽增值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MS +6-BA 0.50 mg/L+ NAA 0.10 mg/L(B7处理)是最适合的增值培养基配方.  相似文献   

4.
为得到参试品种果肉脆度的遗传传递力指数和估算组合传递力及狭义遗传力,用‘瑰宝’作测试品种,计算每个参试品种的遗传传递力指数,用亲子回归系数估算法,计算不同组合脆肉性状的组合传递力和狭义遗传力。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瑰宝’作父本时,3个品种的脆肉性状遗传传递力指数为‘秋红’最大,‘奥山红宝石’次之,‘玫瑰香’最小;‘瑰宝’作母本时,其后代果肉脆度与父本关系较大,7个品种的脆肉性状遗传传递力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秋红’、‘皇家秋天’、‘粉红太妃’、‘粉红葡萄’、‘无核白鸡心’、‘达米娜’、‘玫瑰香’;通过不同杂交组合的组合传递力比较发现,软肉品种和特脆品种杂交>脆肉品种和较脆品种杂交>较脆品种和软肉品种杂交,亲子回归系数估算,葡萄脆肉质地的狭义遗传力h2=0.9816,说明脆肉性状遗传能力较强。葡萄品种脆肉性状的遗传力和杂交组合传递力的估算对葡萄育种选择选配亲本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花卉产业稳步发展的20年中,花卉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新品种选育、品种登录、审定和保护工作都得到了加强,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的观赏植物新品种已有259个,其中‘中国红’月季、‘风华绝代’菊花等均是由我国自主培育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出版的各种月季书籍大都提及我国古老月季历史情况和我国月季对世界月季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但还未见详细介绍我国现存的古老月季品种情况。这里将我市月季园已鉴定的软香红、双翠鸟、飞阁流丹、四面镜、玉芙蓉、金粉莲、思春、银烛秋光、金鸥泛绿(附照片)等二十多种古老月季,经我市月季园张龙春师傅多年悉心观察记载的特征、性状介绍给大家,以供各地搜集古老月季的专家和爱好者参考(见附表)。  相似文献   

7.
《中国花卉园艺》2006,(6):46-47
在2005年的岁末,有关月季新品种研发的喜讯相继传来:11月28日,通海丽都花卉有限公司培育的5个月季新品种‘雅苏娜’、‘雅美’、‘云熙’、‘艾丽’和‘米雅’获得了由国家林业局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颁发的植物新品种权证书;接着在12月12日,昆明杨月季园艺有限责任公司申报的4个月季新品种‘粉钻’、‘红宝石’、‘往日情怀’、‘友谊’也获得了同样的植物新品种权证书。为了让读者对这些新品种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本期新品栏目对此作一个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8.
正芍药栽培品种较多,习性各异,花色有纯白、微红、深红、紫红、淡红、金黄等,花瓣有单瓣和重瓣之分,通常栽培供观赏的为重瓣品种。品种和植株选择在选择催花品种时,需选择成花率高、花态端庄、花色艳丽、株形中矮、健壮、直立、抗逆性强的品种,如‘粉玉奴’、‘朱砂判’、‘大富贵’、‘莲台’、‘英雄花’、‘大红袍’、‘红茶花’等。芍药催花成花率的高低、花朵大小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讯近日,经国家林业局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审查,86个植物新品种被授予植物新品种权,其中云南省培育的10个切花月季新品种位列其中。据了解,获得植物新品种权的10个切花月季新品种分别是锦苑公司培育的‘锦辉’、‘蝶恋’、‘粉娜’、‘碧妆’,云科公司、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培育的‘曙光1号’、‘海韵’,  相似文献   

10.
资讯     
<正>云南8个切花月季新品种获植物新品种权本刊讯国家林业局去年分两批公布了195个授予植物新品种权名单,其中云南有8个切花月季新品种位列其中,分别是昆明杨月季园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杨玉勇等人培育的‘粉晶石’、‘天河石’、‘萤石’、‘瑞云’、‘天枢星’,云南尚美嘉花卉有限公司赵家清等人培育的‘少女之心’,通海锦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春富等人培育的‘吻别’和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汉克·德·格罗特培育的‘瑞克1632A’。截至目前,杨月季公司培育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月季新品种达41个,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月  相似文献   

11.
为分析小麦品种抗倒春寒能力与其柱头活力及花粉活性间的关联性,以5个黄淮麦区主导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杂交时互为母本和父本,去雄后1、3、5、7、9天进行饱和授粉,成熟收获后统计各杂交组合的杂交结实率,以各品种作为母本、父本时的平均杂交结实率分别代表该品种柱头活力及花粉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当5个小麦品种为母本时:平均杂交结实率由高到低依次是‘周麦18’、‘百农207’、‘西农979’、‘良星99’和‘偃师4110’,‘周麦18’的平均杂交结实率最高为72.13%,柱头活力最强;‘百农207’的平均杂交结实率居第2位,与‘周麦18’的平均杂交结实率差异不显著;‘周麦18’的平均杂交结实率与‘西农979’、‘良星99’和‘偃师4110’的平均杂交结实率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当5个小麦品种为父本时:平均杂交结实率由高到低依次是‘百农207’、‘周麦18’、‘偃师4110’、‘西农979’和‘良星99’,‘百农207’的平均杂交结实率最高为72.00%,花粉活性最强;‘周麦18’的平均杂交结实率居第2位,与‘百农207’的平均杂交结实率差异不显著;‘百农207’、‘周麦18’的平均杂交结实率与‘偃师4110’、‘西农979’和‘良星99’的平均杂交结实率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盐胁迫对苜蓿种子发芽性状的影响及其耐盐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阐明盐胁迫条件下紫花苜蓿种子的发芽性状表现和种子萌发期耐盐性能强弱,同时为改良盐碱化土壤提供更加耐盐碱的植物品种,提高盐碱化土地资源利用率,本试验以5个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NaCl处理(0、0.4%、0.8%、1.2%),研究了不同盐浓度对苜蓿种子发芽率、发芽势、苗高、根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对苜蓿种子发芽性状均有较大影响,随着NaCl浓度的提高,苜蓿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降低,苗长和根长明显缩短,而且,高质量浓度盐胁迫对苜蓿种子发芽性状的影响尤为显著。不同苜蓿品种在不同盐浓度间的差异显著;品种间各指标的表现不尽相同,发芽势与发芽率指标在品种间的差异显著,苗高和幼根长指标在品种间的差异不显著。综合单项指标耐盐系数和品种综合耐盐指数来看,5个苜蓿品种的耐盐性能强弱顺序为‘Magnum salt’>‘中苜1号’>‘维多利亚’>‘巨人201T’>‘皇冠’。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谷子杂交种和常规品种进行耐盐性筛选与研究,选用山西、陕西、河北等地的27个常用谷子品种进行了芽期耐盐性筛选试验,对筛选出的芽期耐盐性品种进行了苗期耐盐性鉴定试验,对部分品种进行了盐胁迫条件下出苗和生长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谷子品种芽期在0 mmol L-1和150 mmol L-1盐胁迫下,相差很小,在200 mmol L-1盐胁迫下,差距明显。在200 mmol L-1NaCI溶液的环境下,张杂谷3号达到3级耐盐标准、张杂谷DH3达到5级耐盐标准。不同谷子品种在盐胁迫下随着盐浓度的提高,出苗率逐渐下降;随着盐浓度的提高,谷苗生长高度逐渐下降。个别不耐盐的谷子父母本,通过杂交获得的杂交种,耐盐能力得到显著增强。经结果分析,土壤盐度大于千分之三,不适宜谷子的正常生长,含盐量在千分之三以下的轻度盐碱地,是将来选育耐盐谷子品种的重点利用领域。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比不同品种水稻发芽阶段的耐盐性,筛选出耐盐性更强的品种,以0、0.3%、0.5%NaCl处理水稻种子,分析不同程度盐胁迫下9个水稻品种生长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水稻发芽阶段,0.3%和0.5%NaCl处理下显著抑制其出芽和生长,其中‘9311’水稻品种变化最小。与无盐处理相比,仅在0.5%NaCl处理下的芽长和根长显著降低,降幅分别为11.9%和11.5%。盐分胁迫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抑制程度高低顺序为‘G1’>‘银香38’>‘津原U99’>‘软香粳’>‘金稻919’>‘津原77’>‘津原E28’>‘天隆粳2号’>‘9311’。综合分析结果显示,随着盐浓度的升高,水稻的生长发育受到明显抑制,在9个水稻品种中‘9311’的耐盐性最强。  相似文献   

15.
不同引发剂对老化粳稻种子活力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引发对老化粳稻种子萌发的影响,发掘老化粳稻种子再利用的方法。用自然老化3年的5个粳稻品种‘晚洋稻’、‘红芒沙粳’、‘345号’、‘C堡’和‘秀水79’为实验材料,分别以壳聚糖、砂和PEG为引发剂对种子进行引发处理,测定引发前后种子活力和生理特性相关指标。引发处理能改善老化粳稻种子生物膜的透性,降低老化粳稻种子细胞内物质的外渗;显著提高老化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POD酶的活性,降低MDA的含量。不同引发剂引发效果差异显著,3种引发剂中壳聚糖的引发效果最好,其次为砂。壳聚糖和砂引发老化粳稻种子能提高种子活力,促进萌发。  相似文献   

16.
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亚麻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决亚麻在干旱环境下的有效存活问题,以四种亚麻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研究亚麻种子在萌发期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态响应及抗旱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的模拟干旱胁迫能促进种子的萌发速度和数量,其中5%处理下四种供试材料的种子发芽率均高于对照。随干旱胁迫的增加,四种亚麻品种的株高明显降低,根长变化不大,地上部和地下部含水率均呈下降趋势。根据隶属函数值法计算出四种亚麻品种在种子萌发期的抗旱性为轮选3号>定亚23号>轮选2号>陇亚8号,各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发芽率与地上部含水率显著负相关,根鲜重与抗旱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不同含盐量的田间自然土下甜高粱耐盐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合理利用盐碱地发展生物质能源作物甜高粱的产业化种植,为甜高粱耐盐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支持,以‘六环美迪’、‘醇甜1号’和‘辽甜1号’3个甜高粱品种的种子为材料,同时选择了0.43 g/kg、2.88 g/kg、4.06 g/kg、6.10g g/kg 4个含盐量不同的田间自然土,进行了甜高粱耐盐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含盐量为0.43 g/kg、2.88 g/kg时,对甜高粱种子的萌发没有明显的抑制;随土壤含盐量的增加,甜高粱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株高降低,种子萌发受到抑制,土壤含盐量为4.06 g/kg、6.10g g/kg时,甜高粱种子的发芽率均低于60%。通过分析发芽期的相对发芽率和相对幼苗株高,表明3个甜高粱品种的耐盐性存在一定差异。甜高粱种子萌发阶段耐盐范围为土壤含盐量0~2.88 g/kg,土壤含盐量达到4.06 g/kg以上,甜高粱种子萌发受到盐胁迫抑制作用。3个甜高粱品种耐盐强弱顺序为:‘六环美迪’>‘醇甜1号’和‘辽甜1号’。  相似文献   

18.
研究干旱胁迫条件下新疆春小麦不同品种间抗旱性的差异。以20% PEG-6000 作为水分胁迫剂,对10个新疆春小麦品种的发芽率、发芽势、相对芽长、相对根长、相对发芽率、萌发抗旱指数进行研究分析,并通过加权隶属函数法对供试材料的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20%浓度的PEG胁迫后,发芽率、发芽势、相对芽长、相对根长、相对发芽率均受到抑制,不同品种降幅不同;2) 通过隶属函数法对上述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分析,10份春小麦的综合评价值(D值)在0.01~0.82之间,中国春为强抗旱品种(1级),新春3号、新春6号、新旱688等3个品种为中抗品种(2级),新春2号、新春26号等2个品种为弱抗旱品种(3级),新春7号、新春17号、新春20号、新春21号等4个品种为不抗旱品种(4级)。因此,新旱688、新春3号、新春6号可作为新疆小麦抗旱育种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9.
大麦β-淀粉酶活性对其种子在干旱胁迫下萌发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鉴选出抗旱性较强的大麦品种,并以期找出β-淀粉酶活性对大麦抗旱性的影响,对β-淀粉酶活性不同的9个啤酒大麦品(系)种进行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通过对种子发芽率及发芽势的测定来评价参试品种的抗旱性,并对β-淀粉酶活性与不同PEG浓度下的发芽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麦β-淀粉酶活性与大麦抗旱性在PEG浓度为15%时,在0.01水平上达显著正相关。大麦种子发芽率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而降低。5%浓度的PEG对大麦种子的萌发影响较小,10%、15%浓度显著抑制大麦种子萌发,20%浓度下,大麦个别品种发芽停止。处理样品间,‘沪麦16’综合表现出较好的抗旱性,其次A7-30,而‘邯98-58’、‘盐95137’为最差。由此得出,10%的PEG干旱胁迫剂浓度可作为大麦发芽期判断大麦抗旱性的适宜胁迫浓度,β-淀粉酶活性可作为大麦抗旱性早期筛选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穗发芽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受到生长环境、种皮颜色和遗传基因的共同控制。由于四川地区在小麦收获季节容易出现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是小麦穗发芽的常发和重发区。依据材料的穗发芽抗性,有目的性地配制杂交组合选育抗性品种是控制小麦穗发芽的重要策略,而系统鉴定分析各优良品种及品系的穗发芽抗性是亲本选配的重要依据。本研究调查分析了242份2000年来四川省审定小麦品种及即将成为未来几年新品种的2017—2018 年四川省区试品系的田间穗发芽情况,发现分别有23(9.5%)和67 (27.7%)份材料具有强(穗发芽率低于5%)和高(穗发芽率介于5%~15%)的穗发芽抗性。这为穗发芽抗性育种亲本的选择提供了参考;并且发现穗发芽抗性在不同类型材料中存在差异:2000 年来审定品种<区试普通小麦品系<区试早播早熟小麦品系<区试特殊用途小麦品系,穗发芽抗性在未来几年品种中将有所增强;种皮颜色对穗发芽抗性具有强烈影响,随着种皮颜色加深,穗发芽抗性越强,但仍发现3 份(‘川育26’、‘川辐9 号’、‘川辐17 号’)白皮小麦材料具有强的穗发芽抗性,为白皮小麦抗穗发芽育种提供参考。其次发现在四川环境下,早播可能会提高小麦品种的穗发芽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