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研究旨在探索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农民科普信息化服务工作新模式、新路径、新方法,为全国各地各级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及助力乡村振兴方面提供借鉴。在文献研究农业科学普及工作新模式、新方法的基础上,深入剖析辽宁12316“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经验以及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所取得的实际效果。辽宁12316“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开创了“五位一体”农民科普信息化服务新模式,构建了国家、省、市、县、乡五级“三农”综合信息服务体系。2019—2021年间,平台累计向全省提供科学普及服务1130.71万例,现已成为辽宁“互联网+农业”的典型案例,是辽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品牌。各地农业管理部门有必要借鉴辽宁12316平台的建设经验,完善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各级地方农业主管部门应重视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高素质农民队伍;各省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有必要建立“星系式”科普服务体系,跨区域开展科普活动;各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要积极探索多元化信息服务模式,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2.
拓展稻田综合种养殖品种,充分利用稻田资源,丰富市场供应,为山区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稳步发展提供重要基础。在武夷山稻花鱼养殖示范基地,开展了异育银鲫‘中科3号’和中华圆田螺稻田生态种养殖比对试验和成效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养殖周期139天,“稻+鲫+螺”模式总产量达9937.5 kg/hm2,比“稻+鲫”模式高出7.72%,比“稻+螺”模式低7.67%,总利润分别比“稻+鲫”和“稻+螺”模式高出25.83%和77.91%;其产出投入比、成本利润和销售利润率明显高于“稻+螺”模式。“稻+鲫+螺”生态种养模式有效提高了稻田综合种养成效,但还需要优化水产动物放养的协同比例和管理关键技术,进一步提升稻田多品种混养的比较效益。  相似文献   

3.
农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以及科技现代化不断推进,多种现代科学技术逐渐在农业产业中得到应用,其中光伏发电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对于农业产业转型有着重要意义,是中国农业产业发展的强有力推手。光伏农业是将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一种绿色、环保的全新产业模式,是集太阳能光伏发电、智能温控系统、现代高科技种植、养殖为一体的农业产业,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综述了光伏农业中主要的几种结合形式:“光伏+种植业”、“光伏+畜禽业”以及“光伏+渔业”的业态,分析了各结合形式的研究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并对光伏农业发展趋势进行了合理展望,以期为未来光伏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张旭  胡宝贵 《中国农学通报》2021,37(26):153-158
为日后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的研究提供基础,本研究将中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在目前中国农业发展趋势中的不同类型和应用加以梳理,诠释其可持续性发展的真实性,希望为相关研究提供可供参考的方向。借助中国知网数据库,高级检索“主题”=“灌溉技术”、“并含”=“推广应用”、时间为2000—2020年、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法,获得涉及相关信息的文献共679篇。总结中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供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表明,通过分析相关文献的数量及分布来看,中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正处于不断提升的阶段,专家学者应将节水灌溉技术与农业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在中国,微灌是节水效果最好的一种灌溉技术。渠道输水在中国地区普遍适用性强,该技术被开发以来,迅速于全国各地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5.
论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国勤 《中国农学通报》2021,37(30):154-164
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中国正在实施的五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之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已成为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主旋律和鲜明导向。长江经济带农业在中国农业及整个经济发展战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举足轻重的作用。推动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已成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是全国上下共同面临的紧迫任务。当前,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如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灾害频发和农业生态系统退化等。为实现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应针对上述问题采取以下对策与措施:(1)充分利用耕地,全年绿色覆盖;(2)减少化肥施用,扩大生物养地;(3)加强绿色防控,实施生态减灾;(4)发展循环农业,“废物”再生利用;(5)实行“九良”配套,实现综合发展,即将良田、良制、良种、良法、良物、良境、良品、良策、良才相互协调和配合,共同推动长江经济带农业综合发展、全面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有比邻中南半岛“世界米仓”的区位优势且资本和技术领先于周边国家,因此,云南应进一步发挥优势,依托云南系统的粮食生产、加工和储运能力以及与相关国家完善的农业经济贸易合作平台和通道,加快推进区域性粮食产业链和供应链建设,为巩固和提升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保障能力做出云南的贡献。为此,作者采用对比分析等方法,系统分析了2010—2019年云南粮食生产规模、占全国的比重、品种结构变化以及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特点、中南半岛6国粮食出口贸易情况等,找出了云南口粮生产能力下降、种粮比较效益下滑、农业“走出去”支持政策不足等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对内要进一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全省粮食生产能力,对外应以农业投资和储运体系为重点提高获取境外粮食的能力,同时应做大沿边加工物流业、做优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试验以湘潭县杨嘉桥镇原种场轻度污染农田为对象,早稻以‘中嘉早17号’和‘湘早籼24号’为供试品种,晚稻以‘H优518’和‘岳优27’为供试品种,采用“VIP+n”综合降镉技术,开展“VIP+n”修复技术模式区域化研究与示范工作,旨在探究不同“VIP+n”降镉技术组合模式在轻度镉污染区域的适应性,围绕轻度镉污染区域的生态、经济、种植习惯因地制宜地构建最佳“VIP+n”县域本土化技术模式。结果表明:早稻米镉含量低于晚稻;不同“VIP+n”降镉技术组合模式在轻度镉污染区域适应性良好且降镉率至少在40%以上,都能够降低稻米镉含量并使其远低于国家标准0.2 mg/kg。结论 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稻米降镉效果来看,“当地水稻品种+撒施石灰”修复技术组合是降低轻度重金属污染农田稻米镉含量的最佳推广模式。  相似文献   

8.
从高油薰衣草品种“杂花”中克隆得到芳樟醇合酶基因LIS1LIS2,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和表达模式分析、原核表达和酶活性检测,以低油品种“法国蓝”为对照。结果表明,LIS1基因编码602个氨基酸,LIS2基因编码564个氨基酸。LIS1蛋白与阔叶薰衣草、一串红的芳樟醇合酶亲缘关系相近,LIS2蛋白与狭叶薰衣草、杂薰衣草的芳樟醇合酶亲缘关系相近。LIS1基因在“杂花”花器官半开期、盛开期和衰败期的表达量均高于“法国蓝”;LIS1基因在“杂花”花萼中的表达量最高,且仅在“法国蓝”雄蕊中少量表达。LIS2基因在“杂花”花器官不同组织和不同发育时期表达量均低于其在“法国蓝”中表达量,该基因在“杂花”花器官衰败期和“法国蓝”花器官半开期表达量最高,在2个品种花萼中高表达。LIS2基因在2个品种不同发育时期及组织中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LIS1基因。LIS1和LIS2重组蛋白具有单萜合酶活性,且均参与合成芳樟醇。  相似文献   

9.
通过剖析西非地区玉米品种情况及其面临的问题,提出援西非农业项目玉米育种的策略建议:根据不同国家情况确定育种目标,培育不同类型玉米杂交品种,并注重品种耐旱、耐贫瘠等优良性状的选择;按“地方系”与“外来系”的配对模式组配,提高育种效率,并兼顾自交系一般配合力和产量选择;开展示范与配套技术研究以利于新品种推广等。同时对今后的工作思路进行探讨,加强西非地方种质与引进外来种质的研究利用,针对当地生产条件及收获习惯选育品种,以相对简单科学的试验设计获取完整、正确的试验结果,稳定援外项目育种队伍及为育种成果联合开发寻求出路等。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为科学布局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提供技术支持。从分析建设适宜性和空间稳定性入手,提出了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冷热点分析的项目区遴选方法,并在吉林省舒兰市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舒兰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潜力较大,高适宜区和中适宜区合占耕地总面积的74.91%,主要分布在北部乡镇;空间稳定性与建设适宜性的空间分布大致相同,整体呈现“北部高于南部”的特征;高标准农田建设呈现明显的“北部易于南部”特征,其中优良协调类占耕地总面积的52.92%,主要分布在平安镇、金马镇、七里乡、开原镇、水曲柳镇和天德乡等,该类耕地自然禀赋较好、基础设施完备,并且与城镇、交通干线有一定距离,建设占用的可能性较小,高标准农田建设难度最小;高标准农田建设适宜性和空间稳定性耦合协调度的热点区主要分布在法特镇、莲花乡、天德乡、平安镇、七里乡等北部乡镇,是高标准农田项目的优先选择区域。结合研究区实际,确定舒兰市“十三五”期间高标准农田建设区总面积10828.89 hm 2。  相似文献   

11.
简析江苏农业科技服务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简述了新世纪以来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对现代农业建设发展的新要求,指出农业科技服务对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的重要意义。参考比较了国内同类研究成果之后,本文主要分析了近年江苏地区农业科技服务现状,找出在机构组建、人才队伍、服务能力、服务范围、服务成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整合现有科技服务机构、科技服务人才培养、创建科技服务新模式、拓展科技服务范围以及政策资金保障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法。对研究我国科技服务发展情况有较强参考价值,有助于重构我国现代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整体实力。  相似文献   

12.
灾区农民心理对农业重建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建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0):351-353
摘要: 作者根据一年来在地震灾区的农业重建和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工作体会,以及对广大村民认真的分类调查研究,归纳出当前农村尤其是灾区农民的社会心理状态对农业重建和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的影响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这对于今后在广大农村,特别是在灾区从事农业重建及农技推广工作的社会机构和人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中国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若干矛盾与制约因素,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始终需要坚定不移统筹处理好六大关系、实现六大统一的战略与原则,探讨了中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目标和任务,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体制创新、建立完善农民组织、加强政府支持和保护的力度、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国家支持和财政投入的力度、加速集约化经营进程、优化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建设国家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立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立完善农业教育培训体系等方面详细讨论了发展现代农业的优先重点。  相似文献   

14.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融资困境与金融支持体系建设探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周毅  叶会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3):438-442
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支持体系是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村经济社会整体进步的重要前提条件。本文在全面分析农业产业化发展面临的融资困境的基础上,认为必须从确立法律保障系统、创新金融管理体制、完善支农政策体系、健全信用担保体系、构建农业保险体系以及加强金融安全监管六方面构建新型农村金融支持体系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钟大森  张昭  许宁  张凯 《中国农学通报》2020,36(16):156-159
“放管服”改革在科技领域的迅速深入推进,对科研项目管理与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结合专业机构在项目管理中的实践与探索,分析了“放管服”改革的背景和要求,总结了专业机构在农业科研项目管理中落实“放管服”改革精神的经验做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落实改革精神的考虑和建议:正确理解“放管服”改革的精神实质;进一步强化项目承担单位“法人责任”;抓好专项实施的“两定三强”工作;加强专业机构内部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探索专项的专业化、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16.
詹孟于 《中国农学通报》2021,37(35):141-146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和经营体系的构建非常重要,而通过发展形式多样的农业规模化经营,不但可以解决农业生产效率低的问题,还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特殊的经营主体,基本覆盖了目前中国农业的上、中、下游生产组织形式,参与和衔接了农业产业链的不同环节。本文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内涵和现状,功能定位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质量、土地使用规模、金融制度建设、人才培育体系、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服务农户的能力和意识及信息化和数字化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策略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目的是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这四大特征方面发展更加完善,在中国绿色农业发展和推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通信网络的完善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已经成为农民获取信息的主流方式。但由于上网技能的缺失以及文化水平的限制,农民往往很难获取到他们所需的农业信息。有必要研究一套更有效的建立在橡胶树栽培技术推广机构与农户之间的信息服务系统。微信公众平台是公众号运营者通过公众号为微信用户提供资讯和服务的平台,为实现农业信息服务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为此,尝试基于微信公众平台构建一套橡胶树栽培技术服务系统。系统包括橡胶知识和技术服务2 个主要模块,实现了橡胶树栽培管理知识查询、专家对用户的一对一远程技术服务、橡胶树施肥配方查询、橡胶资讯服务的主要功能。橡胶树栽培技术服务系统搭建了专家与农技员、农技员与农民、农民与产业间高效便捷的信息化桥梁,创新了服务模式和渠道,切实解决了科技信息传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市场竞争缺失,市场风险大,金融服务不足,信贷产品与农业生产不符,农村资金外流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放宽市场准入,构建多元化金融机构;完善金融服务功能,增加金融业务产品;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减少农村资金分流;建立健全农村贷款的抵押担保机制;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扶持力度等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关乎中国农业科技进步水平和现代农业发展方式。为客观、全面地评价农业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笔者立足系统科学和管理科学理论,深入分析农业科技创新过程,确定了创新要素,构建了适合农业科研机构的指标评价体系。采取层析分析法与综合评价法相结合,建立其模糊评价模型,并对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将科研机构划分为科技创新型、科学创新型、技术创新型、基础实力型等4种类型,有助于调整科技体制改革的方向和力度,实现分类指导和管理。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业节水技术推广金融保险支持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伟  孟军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3):451-454
为促进农业节水技术推广的发展,必须加强金融保险支持。通过对农业节水技术推广现状和金融保险支持情况分析,我们发现已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金融体系不完善、银财的配套措施不力、涉农贷款数量增长慢、金融服务水平不高和涉农保险机构少、保险覆盖面小、转嫁风险能力弱等问题。鉴于此,必须在金融体系建设、银财配套、提高贷款数量、提高服务效率和开发相应险种进行风险本地转嫁及再保险进行风险区域性或国际性转嫁等方面创新,以支持农业节水技术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