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炜博 《中国猪业》2021,16(3):26-28
近年来,农产品“保险+期货”业务多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传统的生猪养殖保险在一定程度上转移了生猪的养殖风险,但保障程度较低,而随着生猪期货的上市,生猪“保险+期货”为我国的生猪产业带来了新的风险分散方式。本文力图在分析生猪“保险+期货”模式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生猪“保险+期货”模式面临的问题,并给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2021年伴随着猪周期进入下行阶段,生猪养殖行业出现大面积亏损,尤其是中小生猪养殖企业亏损严重,同时该群体融资渠道少,融资成本高,缺乏有效地规避风险和对冲风险的金融工具。为此,本文基于促进生猪产业平稳发展、提升中小养猪企业融资能力为目标,在生猪“保险+期货”的模式基础上,构建银行、保险公司、期货公司的合作机制,探索生猪“保险+期货+银行”的合作模式。通过保单收益权优先赔付银行和保险公司利用期权规避风险的方式,提升银行的放贷意愿、放贷规模和保险公司的担保意愿,以期助力中小养猪企业探索融资新方式的目的。随着该模式的发展,在未来或能够对我国生猪行业的产能稳定和价格维稳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3.
“保险+期货”模式是期货行业和保险行业为解决农户收入保障,而进行合作探索的一种新模式。在该模式中,保险公司为农户提供农产品价格保险,如生猪价格保险;而期货公司则为保险公司提供类似于“再保险”的风险转移方案,并在期货市场中进行风险对冲。从落地的生猪“保险+期货”项目来看,不同地区保险费用的补贴方式存在差异。有些地区由政府部分承担保险费用,还有些地区则由养殖企业全额负担保险费用,这就导致保险费用在一些地区偏高,不利于生猪“保险+期货”项目在我国的全面推广。为了提高生猪养殖企业参与生猪“保险+期货”的意愿并减轻其购买保险所增加的经营成本,政府应从农业补贴政策入手,将其落实到生猪“保险+期货”项目中。此外,政府还可以为参与项目的企业提供信用“备书”,进一步推动银行信贷的支持。这样能够促进生猪“保险+期货”项目的发展,并在更广泛的地区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4.
生猪期货的上市给生猪产业带来一种风险分散方式,生猪期货相关的保险+期货业务也将重新改变现有的生猪类保险产品格局。从养猪户角度来看,保险+期货可以为农户饲养的生猪上价格保险,让农户卖猪有保障,帮助化解农户面临的生猪价格下跌风险。同时农户可以根据保险价格来设计未来生产、经营的规划以控制成本,卖猪的价格有了保障,才能极大地促进生猪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从保险公司角度来看,保险公司可通过保险+期货的形式,与期货公司合作,实现风险共担或转嫁,形成风险对冲机制,降低生猪价格保险的经营风险,提升保险公司开展此类产品的积极性。从政府角度来看,政府相关机构根据保险+期货项目对参与相关项目的农户提供政策支持或资金支持,不仅有利于巩固扶贫工作成果、夯实脱贫成效,也将促进财政资金有效利用,从整体上减轻财政负担。  相似文献   

5.
摘要:长期以来“猪周期”给我国生猪产业链相关的养殖企业和上游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而具有价格发现和规避风险功能的生猪期货合约能够很好地对冲一些生猪市场上的不确定性。生猪期货的上市将为我国生猪养殖业带来积极和深远的影响;同时“保险+期货”项目的迭代升级也将促进生猪期货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姜振飞 《中国猪业》2021,16(6):19-21
2021年国庆节后,生猪现货价格在国家二次收储,进入冬季家庭消费增加以及腊肉制作提前等情绪及消费因素刺激下,开启了反弹之路。从农业农村部的数据观点看,消化完2021年生猪产能过剩的情况,至少要到2022年4月份,养殖企业担忧春节会因近期的压栏导致2022年1月现货价格回落风险增加,因此不少企业考虑在生猪LH2201合约上做套期保值。本文将结合当前行情,用期货以及场外期权2种方案探讨分析可行的套期保值方案,以期为期货投资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做好生猪重大疫病强制免疫工作,探索生猪便捷有效的强制免疫方式,有效降低生猪强制免疫劳动强度,提高生猪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研究验证生猪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强制免疫“三针同免”的可行性、实用性、有效性,并在泰州地区进行推广应用,旨在为国内猪场疫苗的联合免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科技的日新月异, 互联网在各领域被广泛应用,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互联网+”教学模式在教育领域的发展, 为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为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无缝对接的人才培养方略, 针对当今宠物诊疗行业发展和学生特点的变化, 对小动物疾病防治课程的资源建设、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等进行了改革, 探索互联网技术如何融入课程教学,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岗位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保险公司根据期货市场玉米、豆粕的期货价格开发保险产品,养猪户购买该产品降低生猪饲养的价格波动,保险公司通过购买期货公司专业运作的场外期权产品来对冲风险,期货公司利用其业务优势在期货市场上复制关联的看跌期权,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风险被稀释。赣州市南康区为生猪保险+期货试点地区,项目总承保头数1.8万头猪,总赔款47.19万元,稳定了养殖户的饲料成本。  相似文献   

10.
猪肉是我国人民最常食用的肉类食品,其在CPI统计中的权重高达9%,因而将猪价稳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就显得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生猪价格一直处于大幅的波动中,已严重制约了我国生猪行业的发展,而现有的调控手段大多都是"治标不治本"。在此情况下,本文分析了我国生猪价格现状及影响其波动的因素,并对生猪期货作为生猪价格调控手段的作用及其推出条件作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1.
<正>猪肉价格猛涨猛跌,搞得农户、企业心慌慌,肉价涨跌怎没个谱?日前有媒体发表了《肉价还将持续跌一年》的报道后,引起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他们纷纷建议:及早推出生猪期货,给生猪价格一个"晴雨"表,这样农户和企业就可以利用这一工具对冲价格风险。  相似文献   

12.
杨林  何高飞 《中国猪业》2023,18(1):25-29
近年来,在“非洲猪瘟”与“环境规制”的双重影响下,中国生猪价格大幅度波动,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同时,“猪周期”供需错配导致生猪价格剧烈波动。生猪产业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且我国的猪肉消费量和产能占据世界“半壁江山”,但国内生猪养殖以分散养殖为主,生产条件较差,使得生猪产品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与定价权严重缺位。为了推进生猪养殖的规模化、市场化,提升产业集中度、抵御价格风险、平抑生猪价格波动、享有国际生猪定价话语权,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以期货为基础对生猪价格风险治理协同效应进行研究,从而达到现货市场风险转移的目的,实现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猪肉有效供给,跳出“猪周期”的怪圈。  相似文献   

13.
2021年生猪期货合约上市,保险+期货模式在国内各个省(市、区)落地。本文介绍了生猪市场价格波动的特征以及通过该模式转移生猪市场风险的运行机制和重要意义。目前生猪保险+期货 正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存在生猪期货市场交易容量不足、风险管理公司代交易风险高等问题,同时交易所和地方政府针对项目的补贴目标各不相同,国家层面缺乏补贴指导政策等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叶玉聪  韩雯  饶海峰 《养猪》2021,(1):78-80
2018年以来,非洲猪瘟叠加生猪产业周期影响,我国的生猪市场价格剧烈波动,生猪价格不断刷新上限,贵州省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经济欠发达省份之一,生猪产业更为明显.贵州省2015年开展生猪价格保险试点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文章以此为出发点,梳理贵州省生猪价格保险的发展脉络,理清贵州省生猪目标价格保险的...  相似文献   

15.
猪价低的时候,圈里一大批猪等待出栏,结果是亏了;价格高时,圈里又无几头猪可卖,结果是没钱赚。这就是养猪的风险!究竟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象,让自己圈里猪的可出栏量与市场价格相一致呢?这就需要相对准确价格预期,而发现价格正是生猪期货的功能之一。  相似文献   

16.
以“互联网+”为背景,对毛皮动物饲养学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毛皮动物饲养学在线开放课程的主要特色和创新点,以及该课程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一套完善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7.
赵崇钧  陈彦晖 《猪业科学》2020,37(8):126-130
猪肉作为我国人民的主要肉类消费品,其剧烈的价格波动会给养殖户、屠宰及加工户、零售商带来较大风险。文章首先分析了生猪期货市场实现稳定现货价格的作用机制。笔者认为,生猪期货主要将通过促进养殖规模化、提升现货市场标准化、发挥套期保值功能、发挥价格发现功能四种机制,稳定生猪产业供给端和需求端。最后该文结合我国生猪市场情况,针对如何帮助生猪期货更好地发挥其功能,从规模化养殖,提高疫病防控水平,养殖户期货知识普及,市场标准化,交割方式等五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张飞  吴海港 《中国猪业》2021,16(1):52-54
我国畜牧生产企业的曾祖代或祖代种源始终依靠进口,国外引种不但存在成本高、传播国外动物疫病的风险,而且受国外发生疫情或国际关系变化的影响,时刻受制于人。几十年来,育种科研人员也一直在努力解决该问题,但截至目前效果改善不明显。本文就畜禽育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畜牧企业、科研院所育种人员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
随着动物医学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及专业认证标准建议稿的出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已成为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动物医学专业“3+1”培养模式的实施有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其中的“1”即生产实习则成为重中之重。因此,为保障相应的生产实习教学质量,必须确立“3+1”培养模式下动物医学专业生产实习教学培养体系和生产实习教学评价考核体系。同时,建立适应“3+1”培养模式下的教学生产实习基地及管理模式。通过加强生产实习教学环节的建设和管理,既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又顺应了社会变革需要和教育部相关要求,极大地增强了毕业生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