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十五年电费结零──奥秘何在沈家越浙江绍兴市用电管理所用户拖欠电费,致使电力部门不能按期将电费收交国库已成为一项全电力部门十分头痛的工作。但是,绍兴用电管理所却创造了连续二十五年电费回收结零的纪录,1994年1至10月份,该所又取得了电费回收率和上缴...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信阳市电业局泗河港乡供电所 ,已连续 6个月对局电费结零。同时还回收用户老欠电费一万多元。职工们说 :“以前收电费 ,挨家挨户催缴 ,软的硬的都用上 ,结果还是不结零 ,现在是坐在家里 ,用户把电费送上门 ,收电费不难了”。该乡地处大山深处 ,山高路难走 ,电工翻山越岭十几里 ,也只有几户人家 ,自然条件给电费收缴带来了许多困难 ,面对这一实际问题 ,一些职工思想上产生了畏难情绪 ,服务也跟不上 ,由于用户不懂电 ,电灯有时几天不亮 ,电工迟迟不到 ,用户交费不积极。 2 0 0 0年 10月 ,新任所长丁少辉上任后 ,首先是对全乡电力设施和…  相似文献   

3.
张文斌  马大风 《农村电工》2006,14(10):15-15
电费回收是供电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工作环节,现如今,尽管供电企业电费回收手段日臻完善,然而拖欠电费的现象却还是时有发生。面对供电企业要求电费当月结零,电费回收考核办法不断规范,然而拖欠电费现象又屡禁不止的客观现实,于是,对在规定时间内没有交清电费的用户,开展电活、短信或上门提醒等特别服务则应运而生。更有甚者,将此种服务“创造性”地延伸:对提醒后仍不按期交费的用户(主要是一些农村用户),索性自己掏腰包先垫上,待考核期过后再向用户收取,由此便滋生了“垫费”服务现象。  相似文献   

4.
“门难进、脸难看、用户缠、收费难 ,月月电费没收完。”这是电工收费自编的一句顺口溜。然而在河南省信阳市泗河区东双河镇电管所收电费早已不是一件难事。该镇每月电费高达 30多万元 ,数年如一日 ,却始终月月结零。所长晏清富三次被河南省电力工业局评为优秀电管所长 ,一次被评为全国优秀电工。东双河电管所也多次受到省、市的表彰。那么 ,这“零”的奥秘究竟何在 ?一、优质服务 ,把用户当“上帝”晏所长说 :“电是商品 ,我们要象厂家那样 ,把用户当‘上帝’,搞好优质服务 ,从而带动电费回收工作。”该所每月电费结零 ,与热情周到的服务有…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诸暨市供电局通过建立电费回收责任制、推行风险预警机制、加大抄核收力度等措施,连续10年实现了电费回收双结零目标电费回收是供售电工作的最后一道环节,也是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直接体现。近几年来,各地供电企业在实现当年电费结零、陈欠电费结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浙江省诸暨市供电局通过建立电费回收责任制、  相似文献   

6.
电费回收是供电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工作环节,现如今,尽管供电企业电费回收手段日臻完善,然而拖欠电费的现象却还是时有发生.面对供电企业要求电费当月结零,电费回收考核办法不断规范,然而拖欠电费现象又屡禁不止的客观现实,于是,对在规定时间内没有交清电费的用户,开展电话、短信或上门提醒等特别服务则应运而生.更有甚者,将此种服务"创造性"地延伸:对提醒后仍不按期交费的用户(主要是一些农村用户),索性自己掏腰包先垫上,待考核期过后再向用户收取,由此便滋生了"垫费"服务现象.  相似文献   

7.
<正>7月6日,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2019年上半年电费回收结零,这是国网西藏电力首次达到电费回收半年结零的目标,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国网西藏电力营销战线广大干部员工认真贯彻落实公司党委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当月电费次月结零、半年电费务必结零"的工作目标,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周密部署,抓管理、强业务,做到全流程管控,有序推进电费回收工作。  相似文献   

8.
程必宏 《农村电工》2006,14(7):17-18
传统的收费模式,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容易出现电工截留挪用电费现象,还存在假钞、找零等麻烦,给电费结零带来诸多困难。为了防范电费安全风险,我局在城区用户与专用变压器用户实行银行电费代扣的基础上,克服了农村客户点多、钱少、用户多、收费难的困难,对全市18.42万户农村用户也全面实行了电费信用社代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保证了电费回收率100%。现将我局的做法简单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受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企业效益不够景气,破产转轨变制等情况日益增多,用户拖欠电费也相应增加,其欠费事由不断翻新,手段也有所变化,电费回收已成为电力系统的头等大事。可永康市供电局的电费回收工作却不是沉重的话题。1998年该局售电量35602.3028万千瓦时,共收电费2.753亿元,电费回收率100%,做到连续15年,年年电费结零。建机立制:四级一体化体系多年来,电费回收率都作为该局的最主要考核指标。为了增强职工的责任意识和经济意识,该局制定了《电费回收结零考核规定)。成立电费回收领导小组,建立局、用电科、供电…  相似文献   

10.
任藕 《农村电工》2009,17(8):17-17
电费回收是供电企业效益的最终体现.2008年,在全体营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盐湖供电支公司首次实现了有史以来陈欠电费"结零"和当年电费回收"结零".具体的做法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1电费回收考核到位是电费结零的可行措施对每月未100%完成电费回收的供电所按所欠电费金额扣责任供电所工资总额的40%,按月考核兑现。同时,县供电局还与全县21个供电所签订了《电费回收责任状》,不同岗位的农电职工交纳不同数额的风险抵押金,年终结零电费除退还风险抵押金外,再给予交纳抵押金的同等数额奖励。2宣传到位使客户理解是电费结零的基础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全方位、形式多样的宣传,增强用户对“电是商品,用电必须按时交费”的意识,得到了绝大多数客户的理解和支持,没有一个用电企业扛“红伞”,没有一个用电企业拿“影响社会稳定”相…  相似文献   

12.
<正>至2016年底,笔者所在的县供电公司电费回收已连续20年结零。但是,电费结零的背后有许多的辛酸苦辣,特别是作为电费回收最重要手段的电费预结算,无论其法律地位、客户认知,还是收费方式、管理考核  相似文献   

13.
2001年,河北省曲周县电力局把电费回收工作融入“电力市场整顿和优质服务年”活动中,靠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工作作风,用“四招”促进了电费回收,取得了电费结零的好成绩。第一招:宣传当先,用政策舆论引导用户交费由于客观因素的制约,老百姓的素质千差万别,部分群众对用电政策有模糊认识,不愿配合电力部门工作,拖欠电费现象时有发生。针对这一现状,该局多渠道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广大用户的思想认识。一是在各村刷写用电政策和省批电价标准宣传标语,创造依法用电、用明白电的良好氛围;二是利用农电工的言传身教,让交费是义…  相似文献   

14.
我是安徽巢湖供电局用电管理所收费员,叫钱茂文,32岁。同事叫我小钱,可不少用户却叫我“钱如命”。我1983年参加工作,电费已收了快15年了。前7年跑四乡一镇,成绩不错,电费连年结零,得了个“讨债鬼”的雅号。1990年我调地区局,改收大宗用户。大概是工作对象层次高了点,雅号随之变为“钱如命”。说我收电费没日没夜,忘了妻儿,心里只有钱。开始我总也想不通,认为自己一年跑到头,磨破鞋子,说尽好话,竟落了臭名声。后一想,“钱如命”有什么不好2心里只有钱就对了,电费可都是国家的钱啊!思想通了,工作也顺了。问我收费的秘诀?…  相似文献   

15.
龚喜章 《农村电工》2004,12(5):16-16
自农村供电营业所成立以来,我一直负责近400户用户的电费走收工作。在收费期间,我负责的电费月月回收结零。同事们颇感惊讶,纷纷找我传授诀窍。其实,我并没有什么成套的“收费理论”,只是在收费的过程中,贯注了以下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滨海县供电局抄表员王成中,从事抄收工作至今已整20个年头。20年来,他抄收电费年年结零,先后16次被评为先进生产(工作)者,为电费及时足额收回做出了突出贡献。 1985年,正是农村电价“三高一乱”比较突出的一个时期,滨海县供电局为了减轻农民负担,掌握农村用电的实际情况,在全县最大的八滩镇和经济条件处于中游水平的新港乡进行试点,电费由供电部门直抄直收。王成中凭借对抄收工作的谙熟,毅然揭了“榜”,一个人负责一乡一镇的抄收工作。一年中,他只回了一趟家,天天在乡村转,电费月月结零,为局里实行农电站…  相似文献   

17.
小王负责管理长河路供电区,在这个辖区内,线损率年年下降,电费回收率月月结零。由于他对客户热忱服务,辖区的群众都夸他是个热心人。  相似文献   

18.
跨越村界收电费李增俊江苏宝应县供电局(225800)截止1995年9月30日宝应县望直港电力管理站电费15年结零。1~9月份,该站售电339.2万kW·h,电费总额173万元,全部通过银行进入国库。在“一乡一价”的市场经济新形势下,收取电费的难度是可...  相似文献   

19.
王鹏  赵莹 《农村电工》2012,20(9):16-16
河南省商丘市郊区供电公司坞墙供电所全体人员,紧紧围绕电费“双结零”目标,不断强化管理,细化措施,确保了电费的“颗粒归仓”,创造了40年电费月月结零的辉煌业绩.  相似文献   

20.
2008年,江苏省沛县供电公司运用"文明礼貌法、形象感染法、情感沟通法、服务赢得法"4个法宝,确保了全年电费回收结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