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了筛选出适宜云南昭通地区防治苹果黑星病的优良杀菌剂,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进行了6种杀菌剂(组合)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6种杀菌剂(组合)在推荐剂量使用时,对苹果生长发育均无不良影响。且6种药剂对苹果黑星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施药10d后保护效果均在60%以上,其中20%氟唑菌酰羟胺SC和200g/L氟酰羟﹒苯甲唑SC对苹果叶片和果实的保护效果均高于90%,防效显著,生产上可作为首选药剂广泛推广使用。其次是40%苯醚甲环唑SC和40%腈菌唑SC对苹果黑星病的防治效果较理想,对苹果叶片和果实的防治效果在80%以上,可作为防治苹果黑星病的有效药剂与首选药剂交替喷施。  相似文献   

2.
《中国蜂业》2021,(4):47-48
纽约州是美国最大的苹果种植区,每年产值约3.2亿美元,其中90%以上苹果依赖蜜蜂等授粉昆虫进行授粉。据报道,每年蜜蜂授粉在纽约苹果产业的贡献值高达2.88亿美元。目前,蜜蜂授粉已成为纽约地区苹果种植者的主要授粉方式,每当苹果开花时期,便能够看到蜜蜂在苹果花间忙碌穿梭、积极采集的情形。苹果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许多害虫(欧洲苹果叶蜂、玫瑰色苹果蚜等)和疾病(苹果黑星病、火疫病等)的侵害,为了保持苹果树的健康生长,果农们每年都会在春季开花前和秋季使用大量的杀虫剂(杀菌剂)来进行有效防治。但多数杀虫剂(杀菌剂)属于内吸传导性杀虫剂(杀菌剂),会在苹果花粉和花蜜中大量残留,使得蜜蜂在授粉过程中接触到这些有害化学物质。在春季开花前以及秋季喷洒杀虫剂或杀菌剂对蜜蜂来说是否安全?这一问题值得所有蜂农和苹果种植者深思。  相似文献   

3.
据《Hortscicence》2013年2月的一篇研究报道,来自加拿大安大略省农业部的研究人员研究了采后快速连续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苹果果实品质和贮存期病理的影响。试材为"McIntosh"和"Spartan"苹果,分两次采收,采后1天或1~2天用1-MCP(1μL/L)处理两个苹果品种,再用1-MCP2μL/L处理"McIntosh"苹果,空白处理作对照。处理后果实分别冷藏(0.5℃)3~6个月以及气调贮藏(CA)6~9个月。  相似文献   

4.
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2012年5月)的一篇研究报道,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Chang-Sheng Chen等人对苹果套袋对金冠、红冠和皇家嘎拉苹果果皮和果肉酚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比较了套袋和不套袋的金冠、红冠和皇家嘎拉三种苹果果皮和果肉中18种酚类物质含量。结果表明,果实套袋显著降低了苹果果皮酚类物质含量,红冠中的五倍子酸和绿原酸除外。检测的果皮酚  相似文献   

5.
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报道(2012年8月),来自匈牙利科学院植物保护学院的研究人员调查了苹果集成栽培和有机苹果园内抗疮痂病和易感疮痂病品种的产量、虫害发生和果实质量参数。此项研究在匈牙利进行,为期4年,研究人员评估了高密度集成栽培苹果  相似文献   

6.
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报道(2012年7月),来自波兰科学院农业物理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用生物斑点法监测苹果果实采收前的发育进程。这项方法基于分析样品发散出的激光变化,不损坏果实。研究人员检测了"Ligol"和"Szampion"两个品种果实的4个发育成熟阶段,测定了每个果实的生物斑点活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生长期喷施氨基酸硒叶面肥对果树抗性作用的影响,以苹果斑点落叶病和梨黑星病为防治对象进行2年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氨基酸硒叶面肥对2种病害有防治效果可达50%左右,虽不能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和流行,但能明显提高杀菌剂的防治效果,与10%多抗霉素WP 100mg/kg对苹果斑点落叶病、400g/L氟硅唑EC 50mg/kg 对梨黑星病的联合防治效果均达90%以上,高于单独使用杀菌剂防效的80%左右,防效提高近10%,差异显著,且不会使病菌产生抗药性,有效的降低杀菌剂的使用量,降低富硒果品农药残留,减少对环境污染和对人体的伤害。  相似文献   

8.
正据《中国农学通报》2016年第4期《不同植物细胞分裂素对"红富士"苹果果实抗氧化活性及品质的影响》(作者辛艳伟等)报道,为了提高红富士苹果(Malus pumila Mill.)果实内总抗氧化物质含量,增强其营养价值,开发功能保健苹果,试验通过在果实膨大期,以新鲜采摘的成熟红富士苹果的果实为研究对象,对苹果叶片喷  相似文献   

9.
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s://doi.Org/10.1016/j.scienta.2021.109945),来自智利圣地亚哥智利天主教大学农学与林业工程学院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近红外光谱模型用于无症状“富士”苹果苦痘病的早期检测o苦痘病(BP)是一种生理性病害,主要在苹果贮藏过程中发生。研究人员试图开发NIR光谱模型,以使用收获和贮藏期间收集的光谱数据来预测“富士”苹果苦痘病发病率和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0.
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2012.12.007)的一篇研究报道,来自智利塔尔卡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了两个不同嘎拉苹果株系("Baigent"和"Galaxy")不同冠层果实的着色模式以及与色素、酚和黄酮含量的关系。色素、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是影响苹果色泽和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11.
据《HortScience》(2013年4月)的一篇研究报道,来自加拿大园艺研究与发展中心的研究人员研究了采前天气状况对"旭"苹果采收期间硬度的影响。果实硬度是衡量苹果采收品质的主要特征之一,在整个生长季中受很多因  相似文献   

12.
据《Plant Physiology》(2013年2月)的一篇研究报道,来自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了苹果小果脱落的早期特征。苹果小果脱落是研究脱落过程的有趣模式,在小果脱落过程中果实会发生转录组变化和代谢调整。对于苹果,可以通过苄基腺嘌呤和苯嗪草酮等化学落果剂提高不同位置的落果率。本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  相似文献   

13.
据《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3.01.025)的一篇研究报道,来自德国波恩大学作物科学、资源保护和园艺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研究了1-MCP处理对长期贮藏的苹果中过敏原的影响。食用苹果会引起过敏反应,引起中欧和北美人这种过敏反应的主要过敏原是苹果过敏原Mald1,它的合成决定于苹果品种且随着贮藏期延长而增多。一些研究表明,品种和贮藏环境对苹果果实Mald1含量有影响。然而,很少数据表明在长期贮藏过程中甲基环丙烯(1-MCP)对Mald1合成的影响。本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几个  相似文献   

14.
据日本名古屋大学生物农业科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在《Scientia Horticulturae》(2012年4月)上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该研究组研究了重复授粉对富士苹果种子数量和果实形状的影响。研究人员对苹果花雌蕊群里其中一个柱头进行人工授粉,观察不均匀授粉与种子数  相似文献   

15.
据《Hortscience》(2012年9月)的一篇研究报道,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的研究人员比较了25个苹果品种和39个苹果砧木品种在田间对苹果褐斑病和致病型链格孢菌的抗性。虽然许多中国的苹果品种对这两种病原菌易感,但品种间对两种病原菌的抗性仍存在很大差异。仅秦冠、金冠和向阳红3个品种对这两种病原菌表现出抗性。研究的砧木中,39个品种中有30个品种(77%)  相似文献   

16.
正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s://doi.org/10.1016/j.scienta.2020.109585),来自巴西的研究人员比较研究了富士系列苹果采后和贮藏后的果实特性。商业苹果主要根据外观进行分级,由于果皮红色着色程度增强,许多新的"富士"苹果株系已在商业果园中种植。选择的大多数苹果株系的果实果皮色泽没有差异;但是,某些苹果株系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SSC)可能有差异。这项研究比较了巴西南部实验果园中种植的3个"富士"苹果系列("富士至尊""Mishima"和"富士精选")的果实品质和  相似文献   

17.
《中国果业信息》2006,23(3):55-55
据《果树学报》2006年第1期报道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的科技人员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采用1-MCP和热处理两者结合对红富士苹果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果实置于(0±0.5)℃条件冷藏4个月,然后置于20℃条件下7天,研究几种处理对红富士苹果贮藏期的果实品质及货架期的影响。试验共设4  相似文献   

18.
据《北方园艺》2019年第10期《氨基酸硒叶面肥提高苹果果实对轮纹病抗性作用》(作者李敏等)报道,为探索生长期喷施氨基酸硒叶面肥对苹果果实轮纹病的防治作用,以盛果期长富2号苹果为试材,通过田间连续喷施氨基酸硒叶面肥,调查苹果果实轮纹病的发病情况并测定果实相关抗性酶活性,明确氨基酸硒叶面肥对苹果轮纹病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果业信息》2007,24(10):53-53
据《果树学报》2007年第4期报道青岛农业大学青岛市现代农业质量与安全工程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对不同套袋条件下的苹果果实进行钙素营养吸收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20.
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2012年)的一篇研究报告,来自土耳其的研究人员研究了漫灌转变为滴灌对新红星苹果果实品质和生长的影响。考虑到几十年来苹果种植一直使用漫灌的方式浇水,该文研究了用滴灌代替漫灌对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果实直径、长度、重量、颜色、硬度和等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