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在不考虑测量不确定度的前提条件下,GB/T 8170-2008《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规定了在判定测定值或其计算值(下称"检测值")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时,采用将检测值与标准规定的极限数值作比较,比较的方法可采用全数值比较法和修约值比较法。全数值比较法是将检测值不经修约处理,用该数值与规定的极限数值作比较,只要超出极限数值规定的范围都判定为不符合要求;修约值比较法是将检测值进行修约,修约数位应与规定的极限数值数位一致。将修约后的数值与规定的极限数值作比较,只要超出极限数值规定的范围都判定为不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2.
玉米收获机国标检测条件规定存在的问题及正确表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现行有效的玉米收获机国家标准有GB/T21962-2008《玉米收获机械技术条件》和GB/T21961-2008《玉米收获机械试验方法》。在GB/T21962-2008中规定:收获机在标定持续作业量、籽粒含水率为25%-35%(适用于果穗收获)、籽粒含水率为15%-25%(适用于直接  相似文献   

3.
以莲藕淀粉为原料,以抗性淀粉制备率为评价标准,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的方法确定了莲藕抗性淀粉酶法的最佳工艺参数:淀粉乳浓度为35%、耐热α-淀粉酶添加量2U/g干淀粉和普鲁兰酶添加量2.4U/g干淀粉,抗性淀粉得率为13.90%。  相似文献   

4.
米曲霉固态发酵啤酒糟产α-淀粉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啤酒糟为主要原料,采用Box-Benhken响应曲面法对影响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NRRL 6270固态发酵啤酒糟产α-淀粉酶的关键培养条件:发酵温度、培养基初始含水率和接种量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发酵温度为29.15~35 ℃、培养基初始含水率为68%~71.26%和每克培养基接种孢子数为2.6×106~1.38×107条件下,α-淀粉酶活性可达6 342.60 U/g;通过对二次多项回归方程解逆矩阵得知,在上述自变量分别为32.96℃、71.04%和1.0×107时,α-淀粉酶活性最大预测值为6 581.63 U/g,在上述自变量分别为32℃、71%和1.0×107左右时,通过试验验证α-淀粉酶活性可达到6 445 U/g,证实该方程的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具有较好的拟合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小麦加工中的系统粉为原料,研究面粉降落数值及淀粉损伤与糊化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损伤淀粉的含量与糊化特性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降落数值与糊化温度、峰值黏度、最低黏度和最终黏度存在一定的负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0.179、-0.228、-0.274和-0.195;糊化温度与峰值黏度、最低黏度、最终黏度、降落值和回升值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600、-0.557、-0.600、-0.564和-0.549。糊化峰值黏度与最低黏度、最终黏度、降落值和回升值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陈潆 《福建农机》2022,(3):42-46
人造板产品释放游离甲醛会危害人身健康,国家标准规定了人造板产品甲醛释放量限值和检测方法。依据GB/T 17657—2013测定人造板中甲醛释放量气候箱法和干燥器法,进行空白样品测试,按GB/T 27417—2017和HJ 168—2020中规定的空白标准偏差法评定干燥器法和气候箱法测定甲醛释放量的方法检出限。结果表明:干燥器法LOD为0.08 mg/L、MDL为0.02 mg/L,气候箱法LOD为0.007 mg/m3、MDL为0.001 mg/m3,2种方法均能很好地评定人造板甲醛释放量方法检出限。  相似文献   

7.
亚硝酸盐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过量摄入能够造成人体缺氧中毒;诱发组织器官产生癌变和畸变。基于NO2-氧化I-生成I2与淀粉显色的原理,样品采用GB/T5009.33中的处理方法,探讨I2~淀粉显色法测定的最优条件,对两者的测定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样品测定数据接近,数据准确性和回收率方面相差较小,I2~淀粉显色法试验操作简单,药品廉价易得,适宜于基层试验室低含量亚硝酸盐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通过采用两种国标方法测定油脂中过氧化值含量,经对比分析发现,GB/T5009.37-2003法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加标回收率96.06%~106.24%,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GB/T5538-2005法易受油脂颜色和样液浑浊乳化的干扰,滴定终点难判断,测定结果重现性差,相对标准偏差大于5.0%,结果可信度差。为此对GB/T5538法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方法加标回收率88.46%~108.3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0%,且与GB/T5009.37法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既可满足实验室日常检测油脂过氧化值工作需求,又可减少对操作者和环境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甘薯淀粉水解产物诱导B.subtilisZJF-1A5产α-淀粉酶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甘薯淀粉酶解产物淀粉主要成分是麦芽糖,其次是麦芽糊精,葡萄糖含量极微。以甘薯淀粉的复合酶系酶解产物为碳源,B.subtilisZJF-1A5产α-淀粉酶的摇床培养单因素最佳条件:温度为37℃、初始pH值为7.0、摇床转速为210r/min和培养时间为54~60h。此条件下酶活可达280~290U/mL。  相似文献   

10.
本课题研究不同添加量的α-淀粉酶对鲜湿面条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添加量的增加,鲜湿面的最佳蒸煮时间随之变短,吸水率也随之变小。α-淀粉酶的添加使鲜湿面的L*值减小,a*值减小,b*值增大。由于α-淀粉酶水解面条中的淀粉,使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比例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了鲜湿面条的品质。  相似文献   

11.
按照GB/T14488.1-2008《植物油料含油量测定》和GB/T5530-2005《动植物油脂酸值和酸度的测定》,对大豆粗脂肪酸值进行测定,对测试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量化了影响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分量。结果表明:当大豆粗脂肪酸值为1.1(KOH)/(mg/g)时,扩展不确定度为0.032(KOH)/(mg/g)(K=2)。  相似文献   

12.
添加耐高温α-淀粉酶脱胚玉米挤出物经过液化、糖化后制得葡萄糖浆,此糖化液经过滤得到的滤饼中含有少量的抗性淀粉。未被水解的淀粉影响糖浆的收率,因而需要控制挤压—糖化系统参数,使滤饼中的抗性淀粉含量降低到最低程度,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经频数选优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为:挤压原料淀粉酶添加量0.80 L/t,螺杆转速140.0 r/min,液化时耐高温淀粉酶添加酶量0.50 L/t,液化时间20.0 min,糖化时葡萄糖淀粉酶添加量1.50L/t。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内一些拖拉机灯具性能还不能完全达到规定的要求,而且与汽车和国外拖拉机灯具在性能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对照标准GB 20949-2007,GB 18447-2008,JB/T 6701-2008的有关规定,本文提出了我国拖拉机灯具在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建议进一步完善适合国内拖拉机安全性能要求的各类灯具标准,以便引导拖拉机灯具性能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4.
以青稞为原料,采用高温α-淀粉酶和葡萄糖淀粉酶对其进行酶法提汁,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确定青稞谷物饮料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高温α-淀粉酶酶解提汁的优化料液比1∶10、酶用量100U/g原料、pH值7.0、酶解温度80℃和酶解时间60min,液化完成后继续添加葡萄糖淀粉酶150U/g原料、反应pH值为4.5、酶解温度65℃和酶解时间5h。在此条件下酶解的DE值为91.44%,青稞提取液颜色黄亮,具有麦香味,香甜适口。  相似文献   

15.
将苦荞麦萌发之后的苦荞麦芽剥离成种子部分和芽部分,分别测定它们的含水量、粗蛋白含量、油脂含量、淀粉含量、α-淀粉酶活力、β-淀粉酶活力、还原糖含量以及总黄酮类含量等的营养物质变化分布。同时综合所有的营养物质,苦荞麦芽最佳的取材时间应在4d之后。  相似文献   

16.
超微粉碎对苦瓜渣理化性质与体外降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超微粉碎处理对苦瓜膳食纤维的理化性质与体外降糖活性的影响。分析了超微细苦瓜膳食纤维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持水率和溶胀性随粉碎时间的变化,并测定膳食纤维组分对葡萄糖扩散、α-淀粉酶及α-葡萄糖苷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超微粉碎膳食纤维d50达到20μm时,苦瓜纤维的持水率为17.04%、溶胀性为16.29 mL/g,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达到17.20%。X射线衍射图谱表明,超微粉碎后苦瓜纤维非结晶区比例增加。相对未处理样品,超微粉碎具有提高苦瓜膳食纤维抑制葡萄糖扩散、降低α-淀粉酶和α-糖苷酶酶解效果的作用。苦瓜膳食纤维中的各组分具有不同程度的降血糖活性,其中以果胶的效果较好。超微粉碎处理可有效提高苦瓜纤维理化性质及体外降糖活性。  相似文献   

17.
<正>由中国农科院耕整地机械创新团队举办的旋耕机械类标准修订研讨会于12月2日在江苏南京顺利召开,并取得圆满成功。本次标准修订会主要针对国家标准GB/T 5668-2008《旋耕机》、GB/T 5669-2008《旋耕机械刀和刀座》和机械行业标准JB/T 8401.1-2007《旋耕联合作业机械中的旋耕施肥播种机》、JB/T 8401.2-2007《旋耕联合作业机械中的旋耕深松灭茬起垄机》中需要修改的内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根据GB/T20569—2006《稻谷储存品质判定规则》测定稻谷脂肪值时,存在着滴定时滴定终点色差变化不明显、终点不易观察的弊病,造成检测结果出现较大误差。电位法用仪器通过电动势的变化判断终点,其优点是避免了人为因素对结果的影响,重复性好,能更早、更准确地判定终点,从而能够更精确测得稻谷脂肪酸值。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淡水资源不足地区微咸水与再生水的合理利用方式,通过盆栽试验,以当地地下水灌溉为对照(CK),研究了3种不同比例微咸水与再生水混合灌溉(再生水灌溉T1,5 g/L微咸水与再生水等量混合灌溉T2,5 g/L微咸水灌溉T3)对土壤水盐、水溶性离子离子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并利用第2代生物综合响应(IBRv2)指数法评估土壤酶活性对微咸水与再生水混合灌溉效应的响应.结果表明,(1)随着微咸水与再生水混合液中微咸水占比提升,土壤含水率和含盐量越高.(2)微咸水-再生水混合灌溉处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不同,土壤碱性磷酸酶和脲酶活性较微咸水和再生水灌溉处理均有所提升,土壤蔗糖酶活性较再生水灌溉略低,但却高于微咸水灌溉.(3)基于IBRv2指数法,与CK相比较,处理T1引起的酶活性偏差最低,IBRv2值为2.12;处理T2次之,值为2.42;处理T3最高,值为2.92.处理T3中S-AKP/ALP,S-SC,S-UE活性均受到抑制;处理T2对S-AKP/ALP,S-UE活性具有诱导作用,但对S-SC略有抑制;处理T1对S-AKP/ALP,S-SC活性具有诱导作用,但对S-UE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因此,基于IBRv2,并综合考虑土壤酶活性指标以及再生水资源量量大、日排放量小等自身局限性,在干旱缺水地区,可以考虑用再生水与微咸水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搅拌球磨机对木薯淀粉进行机械活化,利用α-淀粉酶和糖化酶对活化淀粉进行双酶水解反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对酶解产物组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糊化木薯原淀粉、糊化与未糊化的活化60min木薯淀粉液化产物的还原糖含量分别为6.06%、12.31%、11.46%,活化淀粉可不经糊化直接进行酶解。说明机械活化预处理能有效提高淀粉的酶解反应活性,活化淀粉双酶水解强度高于原淀粉。这为淀粉不经糊化直接进行酶解提出了创新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