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其思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问题一直是从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临重大课题,目前高职教育面临形势、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学生特点和原有“两课”的现状,要求原有“两课”教学必须改革。我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探索确定了新的教改思路,主要对原来“两课”的教学体系和内容进行整合,即把原来的“两课”整合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借鉴CBE教育理论和方法,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模块式教学结构,开发教师教学包;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借助多种教学媒体,加大VCD等影像资料的辅助作用,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新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教学环节的缺陷 ,教师水平参差不齐 ,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不足是影响学生“两课”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为提高学生“两课”学习兴趣 ,必须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 ,改进教学方法 ,完善考核方法 ,不断提高教师素质。  相似文献   

3.
在高校“两课”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科学化知识,而且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教师的人格魅力如何直接关系着“两课”的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的效果。作为一名“两课”教师,应该从道德、化、教育三方面不断加强修养,提高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 ,不少高校在“两课”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改革 ,积累了不少的经验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存在的问题不少 ,主要表现在 :(1)重专业课轻“两课”。有些专业性很强的院校比如医学院校、理工院校 ,学生对“两课”明显重视不够。有些高校由于缺少足够的“两课”教师 ,就采取专业课开小班 ,“两课”等公共课上大课的办法来应付 ,于是一个教室里往往有一两百人 ,甚至三四百人上课 ,老师既不能和学生交流 ,也无法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 ,甚至有的教师连课堂秩序也难维持 ,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 )学生的“需求”与教师的“供…  相似文献   

5.
“两课”是系统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是社会主义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我国高校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因此,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思想动态出发,研究教学方法,探索教学规律,使受教育者真正得到启发,是“两课”教学的重要任务。本人结合对学生“两课”的问卷调查,就如何搞好“两课”教学提一些粗浅见解。1 教师应从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高度认识“两课”教学的重要性教师是办学的主力,他们站在教学第一线,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教师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品德作风等对…  相似文献   

6.
“两课”教师是学生政治、思想上的引路人,学习上的榜样行动上的表率。其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学识水平、业务能力、职业道德等将对大学生的各个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将直接影响着“两课”教学的质量和实效。着力探讨、研究高校“两课”教师紧跟时代发展前沿、适应新形势需要而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与修养,为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而积极努力。  相似文献   

7.
“两课”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增强抵制错误思潮和拜金主义、亭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两课”教学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作为“两课”教师中后备军和生力军的青年教师,其素质的高低对“两课”教学的开展、两课作用的发挥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可以说“两课”青年教师的队伍建设直接关系着下个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所以,对“两课”青年教师队伍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必…  相似文献   

8.
让“三个代表”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是“两课”教师的重要任务,应当根据“两课”教材特点,把“三个代表”思想融入其中;在讲授中,将“三个代表”思想与原、学生思想实际和社会实际相结合,达到进学生头脑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教师素质与"两课"教学实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课”教学实效性问题,从根本上说是教师素质问题。“两课”教学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更突出,这是其内容和目的的特殊性决定的。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是“两课”教师事业成功的根本,也是“两课”教学具有实效笥的前提。具备较高的学术素养、科研能力、广博的专业知识等业务素质是“两课”教学具有实效性的基础。良好的教学艺术素质也是“两课”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增强“两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0.
目前 ,在“两课”的教育思想、教学管理体制、师资力量、教学方法、经费设施以及法律、制度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尽人意的地方 ,需通过深化改革 ,建立高校“两课”教学质量保障机制。一、思想、观念保障“两课”的改革 ,首先应着重于转变教育思想 ,更新教育观念 ,使“两课”教学真正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承担重任。1.转变“两课”单纯传播知识的观念 ,树立“教书育人”的德育观念即其立足点、归宿点必须落实到育人上 ,落实到有利于培养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否则 ,必然丧失“两课”教育的本质功能。2.转变“两课…  相似文献   

11.
人素质教育与“两课”教学的目标是一致的,“两课”教师的思想道德教育要体现时代特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多年来国家在“两课”建设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我校党委一直高度重视,对“两课”教学和“两课”教师给予政策上的倾斜,马列教学部亦不孚众望,组织“两课”教师在教学中进行了长期探索,针对实际情况,本着重在建设、重在发展、重在创新的指导思想,对“两课”教学进行了脚踏实地的改革。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两课”教学内容的改革要做到:内容反映时代精神;邓小平理论与“两课”具体学科有机结合,建立具有学科特点的教学内容体系;增大人文知识容量,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方法改革要做到:采用多种课堂教学方式教学,注重启发式,加强教学针对性,增强感情色彩。认为“两课”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提高教师的素质,使教师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具有坚实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两课”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有利于推进社会实践深入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明确学生自身专业的学习方向和成才定位。但由于缺乏制度保障,现有评价激励机制难以调动“两课”教师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目前广东医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两课还不能很好地相结合。只有建章立制、提供保障、完善体系,才能形成实效。该文阐述了该校“两课”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存在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5.
针对如何提高高等院校“两课”教学质量,使“两课”的教学内容真正走进学生头脑的问题,本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从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和改进教学方法两个方面作为切入点,进行了理论探索和方法介绍。  相似文献   

16.
结合“两课”教学实际,深化“两课”教学改革,探索教学新模式,以情感人“两课”教学师生互动。激发了大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强“两课”教师责任感和教学实效性、针对性。  相似文献   

17.
“两课”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对于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重要作用。而心理健康教育与“两课”教学都是育人的工作,因此,本文试从学生与老师的心理角度谈一谈“两课”教学,探索如何使“两课”成为学生的“精神大餐”。  相似文献   

18.
高校“两课”教学远未实现“质”和“量”的有机统一。其原因是:有些领导重视不够,部分教师素质偏低,“两保”教学脱离实际,教学方法、手段单一,考核方法不尽科学。有效提高“两课”教学质效,必须合理调整教材内容,转变“两课”教师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手段,建立健全考核体系。尤其要加强“两课”教学管理。  相似文献   

1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两课”,是当前高校“两课”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两课”课程本身增强时代感和实践性的需要。我们要以十六大精神为指针,不断加强“两课”学科建设,努力改进教学方法,积极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的“三进”工作。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十余所高校“两课”教师问卷调查和访谈 ,指出当前高校“两课”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 :个别教师思想道德素质不高 ;队伍不够稳定 ;结构不合理 ;教师进修、培训少 ,学术交流难 ,知识更新缓慢 ;在承担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存在不足。从不同的侧面分析了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