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齐鲁渔业》2011,(6):59-60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位于大西洋马尾海百慕大群岛、迈阿密(美国佛罗里达)和圣胡安(波多黎各)为三角顶点的大西洋三角地带海域,曾出现过神秘海难事故。经过媒体的宣传报道,—传十,十传百,认为这—海域存在着“超自然力”,把这一地区称作为“百慕大魔鬼三角”。  相似文献   

2.
主养沙蚕滩涂套养贝类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充分利用沙蚕与贝类互为有利的生态学特性,我们开展了沙蚕—贝类生态养殖技术研究课题,以期探索“滩涂蓄水养殖沙蚕、套养贝类”的生态养殖新模式,经过两年试验,取得良好的经济、生态效益。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点、规模养殖塘选择在浙江温岭市滨海镇五一塘外的新街沙蚕水产养殖场。共10口塘进行沙蚕贝类生态混养生产性试验,面积51亩。养殖滩涂地处高潮区,涂地长有互花米草,濒临大港洋湾,为半开放性海域,潮流畅通,海区水质良好,无污染,海水比重稳定,饵料生物丰富。每潮汛能进水2~4天。2.养殖前的准备工作(1)养…  相似文献   

3.
沙蚕(Nereis)俗称“砂子蚕”或“沙蛆”,是一种海洋无脊椎动物;钓钩的好鱼饵。沙蚕不仅在延绳钓渔业生产上使用,钓鱼爱好者的用量也很大。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达,沿海国家,尤其是日本国大力开发钓鱼旅游事业,因此作为钓钩鱼饵的沙蚕,用量在逐年增加,日本每年都由国外进口沙蚕。由于天然资源有限,远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多年来  相似文献   

4.
蒋霞敏 《海洋渔业》2002,24(1):31-32
沙蚕俗称“海蜈蚣”、“海蚂蝗”,在我国沿海分布广泛,且生长迅速、营养丰富,据分析测定,氨基酸含量占干重的52.62%;粗脂肪含量占干重的23.24%;热量高达4494~5578卡。沙蚕除作为鱼、虾、蟹等优质饵料和钓饵外,还有如下用途:其一,沙蚕味道鲜美,日本沿海以及东南亚各国居民都有吃沙蚕的习惯,我国闽、粤、桂及浙江玉环一带居民也将其作为美味佳肴;其二,沙蚕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其三,其体腔液是一种天然的杀虫  相似文献   

5.
许星鸿 《内陆水产》2004,29(6):15-16
沙蚕类隶属于环节动物门、多毛纲,又名海蚂蝗、海虫、海蜈蚣、水百脚等,经济价值较大的是围沙蚕属(Perinereis Kinberg)和刺沙蚕属(Neanthes Kinberg)。沙蚕是海产鱼、虾、鳖、贝等的主要饵料,还可作为鳗鱼及其它特种水产类配合饲料极好的添加剂和诱食剂。沙蚕被誉为“万能钓饵”,日本、美国等每年都从我国进口大量的沙蚕供旅游业垂钓用,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需求量也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沙蚕是中国对虾最喜食的饵料生物之一。建立“生态系”养虾模式的主要内容,就是在虾池中直接繁殖起以沙蚕为主的饵料生物。即:在沙蚕的繁殖期,把一定数量的亲体移入虾池进行繁殖或依靠进水使大量沙蚕卵及幼体进入池内寄居、生长。为6cm 以后的对虾提前准备好了鲜活饵料。除此之外,沙蚕还能及时清除池底的残饵和其他有机质,对保持虾池水质、改造生态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经对比实验,同等条件的虾  相似文献   

7.
发展沙蚕增养殖前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蚕俗名“海蜈蚣”、“水百脚”,是属于海洋环节动物多毛纲的一个科,种类多达80多种,而且数量大。但其自然资源已满足不了日渐发展的市场需求。 一、发展沙蚕增养殖的经济效益 1.沙蚕养殖技术简单、周期短、见效快 由于沙蚕具有很强的自繁能力,投放的沙蚕种经3~4个月即繁育幼体。因此,沙蚕养殖具有一次放种,多次捕获,根据市场行情适时起捕、捕大留小的特点。具体操作:选择个大、无伤的沙蚕种,放养前投施经腐熟的有机肥40~50kg/亩,以作培养沙蚕的饵料生物。如放养的密度为12~15条/m2,可不投喂饲料,轮捕轮养,产量可达800~1100kg/hm2,以40元/kg计算,扣除苗种费、滩涂  相似文献   

8.
双齿围沙蚕的研究——生活史及异沙蚕体形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洪秀云  谭克非 《水产学报》1982,6(2):165-172
本文报导了双齿围沙蚕这个种的生活史。文中描述异型体(性成熟体)及受精卵、卵裂期、担轮幼虫期、刚节疣足幼体及刚节幼虫至幼沙蚕等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为沙蚕人工育苗及增养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沙蚕(Nereid),俗名“海蜈蚣”、“水百脚”是属于海洋环节动物多毛纲的一个科。其种类多达80多种,而且数量大。但其自  相似文献   

10.
双齿围沙蚕生态养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滩涂高潮区进行双齿围沙蚕单养与改造涂面和平涂的双齿围沙蚕与贝类生态混养试验,结果表明:改造涂面进行沙蚕与贝类混养效果最好,其次是沙蚕单养,平涂沙蚕与贝类混养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1.
《海洋与渔业》2013,(6):85-85
禾虫是“疣吻沙蚕”的俗称,形似蜈蚣,生活在珠三角咸淡水交界处稻田的表层土里,以腐烂的禾根为食,在早晚两造水稻孕穗扬花之时破土而出,故得“禾虫”之名。  相似文献   

12.
底内动物不仅具有较强的适应沉积环境的生理耐受能力, 还具有适应沉积环境的行为策略, 而且其行为策略与周围微环境关系密切, 研究两者的关系可以从行为学角度阐释生物扰动的生态学意义。本研究利用底内动物行为学观察装置研究温度(15 ℃、20 ℃和 25 ℃)对不同规格[大规格(2.2±0.2) g、中规格(1.5±0.2) g、小规格 (0.7±0.2) g]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 Grube)行为特征的影响, 探究了不同行为过程对洞穴水交换、营养盐和溶解氧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 双齿围沙蚕的径向起伏频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P<0.05)。不同规格双齿围沙蚕的轴向爬行速度差异显著(P<0.05), 大规格沙蚕的轴向爬行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慢, 而中规格和小规格沙蚕的轴向爬行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温度和规格对双齿围沙蚕的径向起伏和轴向爬行时间影响不显著 (P>0.05)。规格对双齿围沙蚕的泵水量、泵水速率、轴向爬行速度及营养盐溶出效率影响显著(P<0.05)。泵水量和营养盐溶出效率均随着规格的增加而增大, 大规格沙蚕的泵水量最高可达 10.01 L/d; 径向起伏是双齿围沙蚕在洞穴中的主要运动方式和泵水方式 , 其洞穴中磷酸盐、亚硝酸盐、氨氮和硫化物的溶出效率分别可达 109.80 μg/(cm2?d)、6.02 μg/(cm2?d)、60.56 μg/(cm2?d)和 15.40 μg/(cm2?d)。双齿围沙蚕泵水溶解氧阈值随着温度的升高和规格的增大呈上升趋势。结果表明, 小规格双齿围沙蚕对高温和低氧环境的适应能力强于大规格沙蚕; 双齿围沙蚕的泵水运动(生物灌溉)随温度的升高和规格的增大而增强, 其主要驱动因子是洞穴微环境的溶解氧含量; 双齿围沙蚕的泵水溶解氧阈值可使其消耗最少的能量获得最高的溶氧收益, 符合“最佳性理论”, 可称之为“最佳溶氧收益策略”。通过生物灌溉作用加速沉积物营养盐释放的现象是双齿围沙蚕为获得充足溶氧而产生的连带效应。  相似文献   

13.
亚甲基蓝等药物控制双齿围沙蚕育苗期病害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建新  邵营泽 《齐鲁渔业》2003,20(12):27-28
沙蚕(Nereid)是生长在海边滩涂的多毛类环节动物。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 Grub)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经济种类,世界上只有中、韩、日等少数国家有分布,经济价值极高。首先,肉肥体大,属上乘饵料,有“万能钓饵”之称,也是出口创汇的好品种,每吨1万美元左右;其次,它是鱼类和虾蟹类等的优质鲜活饵料,  相似文献   

14.
《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禾虫,闽、广、浙沿海滨多有之,形如蚯蚓,闽人以蒸蛋食,或作膏食,饷客为馐,云食之补脾健胃”。禾虫是沙蚕的一种,学名为疣吻沙蚕,主产于珠江口成淡水交汇一带的稻田和河滩淤泥中,每年只在农历4~5月、9~10月,早晚两造水稻孕穗扬花,  相似文献   

15.
沙蚕,隶属环节动物门,多毛纲,游行多毛目,沙蚕科,围沙蚕属。体呈长蠕虫形,最大者环节数可达230多节,体长27cm,体宽1cm,横断面为圆形或略扁,俗称海蜈蚣或海蚂蝗,又称“万能钓饵”。它含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和二十碳五烯酸,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15年9月和2016年5月采集的曹妃甸近岸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数据,对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等进行研究,利用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法、AMBI指数法和M-AMBI指数法对研究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健康和生境质量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9月和2016年5月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73种,其中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物种数占据较大比例。该海域的优势种为日本大螯蜚、日本刺沙蚕、囊叶齿吻沙蚕、轮双眼钩虾,其中日本大螯蜚具有最大的丰度和优势度。群落结构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表明,2015年9月研究区域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以20%的相似性可以分为4组,2016年5月以10%的相似性可以分为7组,两次调查的群落结构相似性均较低。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法研究结果显示,2015年9月底栖群落受到严重污染扰动,而到2016年5月,底栖动物群落生物量优势显著上升,群落受扰动状况改善,达到未受或受到轻微污染扰动状态。AMBI指数及M-AMBI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曹妃甸海域大部分站位生境质量为良好状态。本研究揭示了曹妃甸近岸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可为该海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沙蚕俗称海虫、海蛆、海蜈蚣、海蚂蝗,长久以来,一直是亲虾的优质饵料,还有"万能钓饵"之美誉,叱咤垂钓界。随着国内外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以及沙蚕内在价值的发现,野生沙蚕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人工养殖应时兴起。湛江腾飞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腾飞"),是南方沙蚕养殖的大企业,主要养殖品种为疣吻沙蚕和双齿围沙蚕,现还着力于开发食品级的沙蚕。除了工厂化养殖,腾飞还模拟野生沙蚕的生态环境,采用一边养殖稻谷、一边养殖疣吻沙蚕的模式,既可以使生产出的疣吻沙蚕安全、  相似文献   

18.
万能钓饵--双齿围沙蚕的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aibuhitensis Grub)隶属环节动物门(Annelida),多毛纲(Polychaeta),游行多毛目(Erranlia),沙蚕科(Nereidae),围沙蚕属,体呈长蠕虫形,最大者环节数可达230多节,体长27cm,体宽1cm,横断面为圆形或略扁,俗称海蜈蚣或海蚂蝗,本种在海水增养殖生产和海洋渔业上都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俗称“万能钓饵”。目前,沿海各地都在招商引资开发滩涂养殖沙蚕,急需苗种,故苗种生产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9.
双齿围沙蚕人工育苗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宝平 《河北渔业》2001,(2):16-17,20
<正> 沙蚕既是经济鱼虾的饵料,又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出口创汇产品。目前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及我国台湾都有专门的沙蚕养殖场,养殖技术居领先地位,但日本每年仍需大量进口沙蚕用于钓鱼业,双齿围沙蚕是我国出口沙蚕的主要种类。 关于沙蚕生物学的研究,国内有不少报道,但人工育苗工作仍停留在试验阶段,大规模的人工育苗尚处在探索之中,我国用于出口的双齿围沙蚕主要依赖于采捕自然资源。1999年6~8月,我们利用围网虾场育苗室的饵料  相似文献   

20.
为比较不同地区养殖与野生双齿围沙蚕营养成分差异,采用生物化学方法对浙江舟山、温岭和江苏盐城三个不同地区沙蚕的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和脂肪酸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盐城野生沙蚕粗蛋白含量显著性高于舟山和温岭养殖沙蚕,而其灰分含量显著性低于舟山和温岭养殖沙蚕(P0.05)。温岭养殖沙蚕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舟山养殖和盐城野生沙蚕(P0.05)。盐城野生沙蚕的必需氨基酸含量高于温岭和舟山养殖沙蚕,盐城野生沙蚕的非必需氨基酸低于温岭和舟山养殖沙蚕。不同地区沙蚕的呈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约39.65%~40.35%。盐城野生沙蚕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含量(53.41%)高于舟山(50.23%)和温岭(48.47%)养殖沙蚕,盐城野生沙蚕体内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3.90±0.15)μg/kg]显著性高于舟山和温岭养殖沙蚕[(0.73±0.03)μg/kg和(0.77±0.03)μg/kg)](P0.05),盐城野生沙蚕体内二十碳五烯酸含量高达(17.30±0.95)μg/kg。研究表明,不同地区的沙蚕营养成分丰富,江苏盐城野生沙蚕的粗蛋白、氨基酸含量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并且在营养组成特征方面优于浙江舟山和温岭养殖沙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