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我国马铃薯去皮机存在的问题,介绍了马铃薯机械式清洗机及离心式机械切屑去皮机的设计和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我国马铃薯去皮机存在的问题,介绍了马铃薯机械式清洗机及离心式机械切屑去皮机的设计和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针对马铃薯去皮过程中存在的一次性去皮率不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马铃薯清洗去皮一体机,建立了马铃薯清洗去皮机的三维模型,重点对去皮装置和渣水过滤循环系统的关键部件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以实现马铃薯去皮机的高效低耗作业。该设备结构形式适用于我国南方冬种马铃薯的去皮加工作业,去皮效果好,能对马铃薯去皮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过滤回收,具有节约用水和便于操作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去皮机是加二马铃薯干片不可缺少的设备之一。目前,国内尚无大型适合工厂化生产的马铃薯去皮机,因而,研制马铃薯去皮机很有必要。 一、去皮原理 这种去皮机靠旋转的毛刷辊与马铃薯相揉擦达到去皮目的。这种去皮机器是利用毛刷辊作为工作部件,由数个毛刷辊围成槽形,马铃薯放入槽内,每个毛刷辊的旋转,带动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一种新型马铃薯去皮机,该去皮机主要包括:清洗装置、去皮装置、传输装置、喷淋装置、摩擦装置、进出料装置等。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去皮效果好的优点,实现了高效、高质量去皮的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去皮已成为加工马铃薯制品必须的工艺环节,针对目前马铃薯产业迅速发展,但是马铃薯深加工技术跟不上市场需求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马铃薯去皮机,重点研究介绍了该机器工作原理。马铃薯去皮机的成功运用有效解决了费时费力的加工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以及增加了产业利润。  相似文献   

7.
滚筒式茶叶热风复干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茶叶复干机热能利用率低、茶叶受热不均匀及生产率低等问题,为提高茶叶加工的品质及产量,设计了一种滚筒式茶叶热风复干机。阐述了复干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并对其关键部件进行了理论分析,确定了滚筒、传动系统、热风控制柜等关键部件参数。运用CFD-DEM耦合仿真方法分析了滚筒不同转速下筒体内茶叶颗粒的分离比率及温度变化情况,得出滚筒转速为15 r/min时,茶叶颗粒分离比率及温度变化最优,复干效果最佳。在设计与仿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组传统的滚筒式茶叶复干机试验,并与本文所设计的复干机试验相对照,结果表明:当滚筒转速为15 r/min、选用三级鲜叶作为原料时,复干机的生产率、含水率、碎茶率、电耗率及有效工作温度分别为65 kg/h、3. 5%、0. 8%、0. 6 kW·h/kg、130℃,复干机加工的茶叶感官达到特级标准,各项指标均优于传统机器,且满足复干机的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南方山地丘陵地区机械化水平低、传统马铃薯收获机消耗大及结构复杂等问题,结合国内外对马铃薯收获机械的研究,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山地丘陵地区的滚筒式马铃薯收获机,该机具主要包括挖掘装置、分离输送滚筒筛及角度调节副等部件。运用SolidWorks完成了关键部件的构建和虚拟装配,研制了分离输送部件的样机,并进行了台架试验。试验表明:该结构可以完成马铃薯的分离输送工作,当切削角度为10°~20°、转速为20~40r/min时,马铃薯的平均损伤率为4.7%。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了机械离心式马铃薯去皮机主轴转速的理论分析,并根据理论分析和实际经验确定了主轴转速,同时还介绍了生产率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茶鲜叶分级效果,设计了一种参数可调的等直径滚筒式分级机。在计算确定滚筒主要结构参数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滚筒倾角、进料率和滚筒转速等工作参数。用正交表L 25 (5 6 )安排试验,分析了茶鲜叶分级过程中的滚筒倾角、进料率、滚筒转速对茶鲜叶总体分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总体分级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滚筒倾角、进料率和滚筒转速。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分级率和生产率,工作参数的最优组合为:滚筒倾角6°、进料率3.0 kg/min和滚筒转速16 r/min。  相似文献   

11.
针对荞麦脱皮机脱皮率低、整仁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卧式滚筒荞麦脱皮装置。采用柔性脱皮元件,与滚筒间形成大间隙配合,来实现对荞麦籽粒的撞击、揉搓和挤压作用,完成脱皮过程。在对甜荞籽粒结构参数和破皮压力进行测试的基础上,分析了该装置的脱皮过程及机理。以转速和喂入量为试验因素,荞麦籽粒脱皮率、半仁率和整仁率为试验指标,完成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单因素试验表明:转速1 200 ~1 300 r/min时,脱皮率达到80%以上;喂入量0.09~0.11 kg/s时,半仁率和整仁率分别为45%和15%。运用Design-expert 8.0软件对正交试验进行数据处理和响应面分析,确定最优参数为转速1 200 r/min、喂入量0.09 kg/s。对最优参数重复3次验证试验,结果取平均值得到脱皮率82.5%、半仁率50.8%、整仁率16.3%,误差较小,模型预测可靠。   相似文献   

12.
去皮是薯类作物加工过程中重要工序之一,对于后续加工产品的质量有重大影响。综述了国内外去皮技术现状,分析比较常见去皮方法的特点,详细介绍4种可用于薯类作物的削皮设备结构及原理,并分析削皮设备的优缺点,提出该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国内马铃薯净菜和鲜切产品的需求巨大,针对我国马铃薯加工和机械化去皮技术发展滞后的问题,设计了一款刀盘式马铃薯削皮装置,可实现马铃薯的切削、排屑和排料等作业。利用该装置进行削皮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削皮效果影响程度依次为刀盘转速>削皮时间>尺寸规格>单次喂入量。最佳切削工艺参数为中型马铃薯(90 mm<长径≤120 mm,200 g<单个质量m≤400 g),一次喂入4 kg,以325 r/min加工50 s,在此加工参数下,基于图像处理的削皮评分94.1,损耗评分89.6,损伤评分99.3,综合评分94.3。   相似文献   

14.
随着畜禽业的发展,畜禽粪污的处理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为了解决目前粪污处理低效化、高功耗的问题,针对滚筒式粪污处理设备,对其工作时处理效率和功率消耗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首先,根据滚筒式粪污处理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和技术参数,使用SolidWorks对滚筒系统、进出料系统、机架系统进行虚拟样机分析,构建了滚筒式粪污处理设备整机模型。其次,采用正交试验法,分析了滚筒温度、滚筒转速、滚筒装料量3个因素对设备处理效率、电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滚筒处理效率试验指标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装料量、发酵温度、滚筒转速,最优组合为C1A3B3,即装料量50%、发酵温度70 ℃、滚筒转速0.4 r/min;影响滚筒处理电耗试验指标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装料量、滚筒转速、发酵温度,最优组合为C2B2A1,即装料量60%、滚筒转速0.3 r/min、发酵温度60 ℃。通过综合分析,滚筒装料量是对设备处理效率和处理成本影响最大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刘京蕊 《农业工程》2020,10(8):29-31
京郊地区甘薯种植中耕环节一直以人工除草为主,为解决人工作业强度大、效率低和成本高的问题,结合北京市密云区甘薯种植模式及农艺要求,开展2TD-S2型中耕除草机作业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此台甘薯中耕除草机可一次性实现垄沟除草、覆土等作业,采用悬挂式作业,能够有效解决田间管理过程中土垄塌陷的问题。在甘薯缓苗期垄沟及垄坡面高度10 cm以内杂草除净率可达80%。若遇草害严重,可多次进行中耕作业以达到灭除草害的作用,该机劳动生产率较人工移栽有大幅度提高,且生产作业成本较低,适宜在京郊进行薯苗移栽作业,可以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拨辊推送式马铃薯清选分选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现有马铃薯清选分选机的薯土分离效果差、伤薯率较高、工作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拨辊推送式马铃薯清选分选机。对该机器的工作机理进行了阐述,确定了清选装置、分选装置的结构参数,分析了马铃薯在清选分选过程中的力学特性。选取机组的转速、上料量、机组提升角度作为试验因素,伤薯率、分选清洁率为试验性能指标进行正交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伤薯率影响的主次因素顺序为:机组提升角度、机组转速和上料量;对分选清洁率的影响主次因素顺序为:上料量、机组转速和机组提升角度。按照以马铃薯的伤薯率较低,兼顾分选清洁率较高的原则,确定较优组合,即机组转速为145 r/min,上料量为20 t/h,机组提升角度为12°,并对该参数组合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该条件下机器伤薯率为0.773%,分选清洁率为95.42%,符合基本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17.
根据仿生学和烟草花叶病毒的摩擦接种原理,设计了以微创机构为核心的接种设备。应用电机带动800目的砂布条,由砂布条对烟苗进行摩擦微创,为避免对娇嫩的烟苗造成严重损伤,通过试验确定砂布条宽度3 mm,微创滚筒转速70 r/min。为方便烟苗的日常管理,设计了集接种、施肥和喷洒药物功能为一体的烟苗接种喷药施肥机。该接种喷药施肥机由机架、微创机构、控制系统、供药机构和行走系统组成。由基于Eclipse开发的手机APP作为上位机,STM32作为下位机,通过Bluetooth实现控制指令在上、下位机之间的传输,实现一体机喷药、施肥和接种3种功能的转换和一体机前进、转向的控制。试验表明,该苗床接种喷药施肥机达到87.3%的接种率,指标优秀。相比于生产中应用的烟草花叶病毒人工接种方式而言,该一体机实现了一机多用,突破了传统人工接种方式的限制,微创小,适应性更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8.
针对苎麻剥麻机山区搬运困难的问题,采用整机动力部分与剥麻部分可快速拆卸组装的方式,设计一款轻便小巧的单滚筒反拉式剥麻机。首先,通过对纤维剥制过程进行受力分析,确定剥麻机的喂料斗倾角为30°;然后,对剥麻滚筒的结构进行设计与理论分析,确定影响剥麻质量的关键因素以及作业参数范围。最后,以滚筒转速、凹板圆心角和剥麻间隙为影响因素,鲜茎出麻率和原麻含杂率为评价指标,利用响应曲面方法进行优化试验设计。试验结果表明:影响鲜茎出麻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剥麻间隙、凹板圆心角、滚筒转速,影响纤维含杂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剥麻间隙、滚筒转速、凹板圆心角;剥麻机最佳工作参数组合是滚筒转速为956 r/min、凹板圆心角为38°及剥麻间隙为2 mm。基于优化参数进行苎麻剥麻的生产验证试验,试验结果为鲜茎出麻率为4.48%,纤维含杂率为1.03%,各指标与模型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均小于5%。  相似文献   

19.
帆布带式马铃薯挖掘-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解决西北旱区大面积推广马铃薯大垄双行覆膜栽培模式所造成的田间残膜污染问题,设计了帆布带式马铃薯挖掘-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实现了马铃薯挖掘收获与残膜回收的一体化作业。通过对样机防缠绕装置、帆布带式送膜装置及浮动卷膜装置关键工作参数进行计算分析,确定影响联合回收机残膜回收率的相关试验因素及其取值范围。依照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四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方法,建立了作业机前进速度、卷膜驱动辊转速、输膜轴转速和输膜板倾角与残膜回收率之间的数学模型,并对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残膜回收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卷膜驱动辊转速、作业机前进速度、输膜轴转速和输膜板倾角;联合回收机最佳工作参数为:作业机前进速度0.72 m/s、卷膜驱动辊转速303 r/min、输膜轴转速499 r/min、输膜板倾角29°。验证试验表明,联合回收机残膜回收率均值为92.1%,较优化前有明显提升;同时在此工作参数条件下,作业机明薯率为96.6%、伤薯率为2.2%,各项作业指标均达到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