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对小麦秸秆采取切碎器抛撒还田、灭茬全量还田和高茬留田三种不同技术线路,观测分析麦秸不同还田方式各阶段腐殖情况,以及对夏玉米种植出苗、生长以及产量的影响。麦秸高茬留田地块和灭茬全量还田地块玉米的出苗率、平均株高、叶面积指数、叶片光合速率、根系活力均高于切碎机粉碎抛撒还田地块,高茬收割秸秆留田是目前最为经济可行的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前茬稻秸秆采用不同还田方式、小麦采用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本文作者在前茬稻秸秆全量切碎匀抛还田条件下,对犁翻旋耕灭茬人工穴播、犁翻旋耕灭茬机械条播、板茬田机械条播3种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犁翻旋耕灭茬后稻秸秆覆盖率最高,达83.35%。犁翻旋耕灭茬结合人工穴点播不仅成苗率高,对小麦苗体素质和最终产量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在同等基础条件及播种措施下,犁翻旋耕灭茬机条播基本苗12.8万/亩、成苗率92.7%;板茬田机条播基本苗12.5万/亩、成苗率61.9%,相比板茬田机条播提升30.8%。在产量构成三要素中,犁翻旋耕灭茬机条播相比板茬田机条播每亩穗数和每穗粒数高,理论产量提高99.1 kg/亩,实际产量提高85.0 kg/亩,差异显著。综合比较,犁翻旋耕灭茬机条播更有利于稻麦轮作区小麦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3.
不同秸秆还田对土壤特性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养分、微生物量及作物产量的影响,分析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小麦秸秆直接还田、玉米秸秆+牛粪还田、小麦秸秆+牛粪还田及秸秆不还田时土壤碳、氮和小麦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成熟期4种秸秆还田处理提高土壤有机碳3.31%~31.97%、全氮9.48%~28.43%,增加土壤蔗糖酶活性79.48%~178.95%,分别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30.67%~116.24%、微生物量氮29.17%~94.96%,增产6.43%~29.82%,经济效益增加6.74%~19.31%,以小麦秸秆+牛粪还田处理最高.4种秸秆还田方式均能达到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小麦产量的效果,其中以小麦秸秆+牛粪还田综合效应最佳.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秸秆还田的推广应用,试验研究了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后对抛秧水稻生长、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区较移出区和焚烧区的秧苗返青活棵和分蘖起步晚,到达高峰苗的时间也晚,但后期总茎蘖数增速加快,加上降苗速度较平缓,最后有效穗数最多,成穗率也最高,虽然千粒重和结实率低于移出区和焚烧区,但每穗总粒数和实粒数均为最高,最终还田区的产量也为最高。  相似文献   

5.
小麦秸秆还田对小麦、花生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小麦—花生两熟制栽培条件下 ,小麦秸秆还田可显著促进小麦、花生生长发育 ,提高土壤肥力 ;上年度进行小麦秸秆还田 ,下年度小麦增产 6 .4% ,花生增产 9.2 % ;连续两年进行小麦秸秆还田后 ,花生增产 1 4 .2 % ,土壤有机质提高 0 .0 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为减少水稻秸秆还田作业工序、降低作物成本、提高水稻秸秆还田效率,在浅旋灭茬条件下,研究了水稻秸秆直接还田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秸秆还田,特别是全量还田,不仅对小麦出苗影响较大,造成成苗率低、基本苗数少,而且苗体素质较差、抗寒性弱,最终对产量产生较大影响,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导致小麦减产显著。综合考虑,水稻秸秆还田量以在半量(即每667m~2还田量350kg)以内为宜,且须适时镇压麦田,预防寒潮侵袭。  相似文献   

7.
王忠 《农村科技》2013,(9):10-11
秸秆还田能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培肥地力。通过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向日葵的生长及产量影响的研究,以期筛选出在石河子垦区能改善向日葵生长环境、提高产量和效益的最佳秸秆还田方式,为秸秆还田方式选择和向日葵高产栽培技术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概况试验于2012年5~10月在149团9连地块进行。前茬作物为小麦,土壤为灰漠土,土壤质地为壤土,肥力中上。土壤有机质含量15.86克/千克,碱解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秸秆还田对小麦生长及重金属吸收积累的影响。[方法]通过不同花生、水稻、玉米秸秆还田田间试验,对小麦农艺性状及Cd、As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3种处理不同程度地提高小麦叶面积指数(LAI)和小麦株高,显著提高了小麦产量,以花生秸秆增产效果最显著,达11.06%;花生秸秆处理可以显著降低小麦根、茎秆、籽实对Cd的吸收,却促进了As的吸收;水稻秸秆处理对小麦吸收Cd的影响不显著,可降低茎秆、籽实对As的吸收;玉米处理可控制小麦对Cd、As的吸收。[结论]该研究为农艺措施调控Cd、As污染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玉米秸秆还田量对砂姜黑土区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探讨长期秸秆还田适宜用量.[方法]采用田间小区定位试验,设置0、1500、3000、4500和6000 kg/hm2共5个玉米干秸秆还田量,小麦收获期考察产量结构性状,测定籽粒产量.[结果]实施玉米秸秆粉碎直接还田对后季小麦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第一个试验年度产量提高3.50%~7.10%,平均增长4.95%,3000 kg/hm2的中等秸秆量处理小麦产量最高.长期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对后季小麦籽粒产量有重要影响.与对照相比,4个年度试验,4个秸秆还田量处理的增产幅度分别为1.96%~6.31%、1.87%~5.87%、0.76%~8.70%和2.27%~8.58%,平均增产5.12%、3.63%、4.31%和6.27%,幅度逐渐增大,后2个年度的增产效应达显著水平,显示了稳定的增产效果.[结论]当前生产条件下,淮北平原砂姜黑土地区,玉米长期秸秆适宜还田量为450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10.
正通辽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玉米生产的黄金地段,玉米年播种面积有1 500万亩,秸秆的年产量约1 436万t,焚烧和废弃均会造成环境污染及生物资源浪费,秸秆还田技术可充分利用这一农业副产品,改善土壤基本理化性状,减少农户化肥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通过试验分析不同还田方式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今后调整玉米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探讨地力提升,增加玉米产量奠定基础。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以国家土壤有机质提升和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为支撑,研究了秸秆不同还田量及钾肥、腐熟剂不同用量对中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磷钾肥配施条件下,秸秆还田+腐熟剂对中稻分蘖初期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中期促进分蘖,后期增加实粒数,提高产量;腐熟剂推荐使用量以30kg/hm2为宜。不加腐熟剂秸秆还田分蘖初期对中稻生长影响不大,后期能促进分蘖,增穗、增粒、增产。连续几年实施秸秆还田后应调整氮钾施用量,推荐调整氮肥的基追比例,将基肥:分蘖肥:穗肥的比例由2:1:1调整为2.5:1:O.5。在氮磷钾肥配施条件下,实行全量秸秆还田能提高中稻的产量,单产达8100kg/hm2,较氮磷钾肥配施增产310kg/hm2.增幅3.98%:在氮磷钾肥配施条件下,全量秸秆还田+腐熟剂30kg/hm2也能显著增加中稻产量,单产可达8225kg/hm2,较氮磷钾肥配施增产435kg/hm2。增幅5.58%。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适宜小麦生产的种植方式和稻秸秆还田量,以春性小麦品种宁麦14为供试材料,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和稻秸秆还田量对小麦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麦不同种植方式中,以稻秸秆还田播后浅旋方式播种最均匀、最省工省力,生产成本最低,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在试验采用的3种种植方式中,随着稻秸秆还田量的增加,小麦成苗率、基本苗数和成穗数均呈直线下降趋势,特别是稻秸秆还田量达一半以上时,对小麦出苗、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研究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土壤养分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以常规施肥无秸秆还田为对照,设置秸秆还田+常规施肥,秸秆还田+优化施肥,秸秆促腐还田+常规施肥,秸秆促腐还田+优化施肥4种秸秆还田方式,研究了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土壤物理性状和养分含量、经济效益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秸秆还田能够显著提高水稻有效穗数、穗粒数和产量,其中秸秆促腐还田+优化施肥处理的效果最好,产量最高,比对照高出19.20%。秸秆还田能够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含量,秸秆促腐还田+优化施肥处理的土壤容重最低、孔隙度最高、养分含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结论】因此,秸秆促腐还田+优化施肥处理能够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是适合当地的秸秆还田方式。  相似文献   

14.
笔者通过实施盐碱地水稻秸秆还田及腐殖酸施用,来比较各处理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盐碱地秸秆还田降低土壤含盐量46.9%,提高每丛水稻分蘖1.2个。盐碱地秸秆还田的同时,施用硝基腐殖酸可明显降低水稻生长期的含盐量,含盐量较对照下降51.5%,增加水稻分蘖5.1个,提高水稻产量18.8%。由此可知,盐碱地秸秆还田及施用硝基腐殖酸可减低土壤含盐量和促进水稻生长,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5.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秸秆不还田、秸秆混拌还田、秸秆深翻还田、秸秆覆盖还田)对春玉米生长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秸秆深翻还田可促进玉米根系的生长,根冠比、根冠面积比较不还田处理分别高3.4%和4.5%;可以改良玉米群体光合叶面积建成,群体下层叶片的SPAD值比不还田处理高6.8%,净光合速率比不还田处理高27.4%,可以提高群体叶面积指数,降低生育后期叶面积指数的衰减速率,显著地提高全生育期的生物积累量,产量提高8.4%。  相似文献   

16.
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了氮磷钾肥、小麦秸秆还田和播种量对小麦净产值、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氮肥是对各性状影响最大的因素,小麦秸秆还田对小麦产量和净产值影响较小。获得小麦高产的最佳组合是N3P2K2S2D1,即施N 210 kg/hm2,P2O537.5 kg/hm2,K2O 45 kg/hm2,小麦秸秆2 250 kg/hm2,播种量105 kg/hm2。  相似文献   

17.
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稻草秸秆全量还田试验结果表明,稻草还田后的腐烂程度与气温和田间温度呈正相关,随着气温升高,田间温度升高,稻草腐烂进度加快,稻草还田栽培小麦比未还田次生根数和有效分蘖数不断增加,理论产量和实收产量分别增加757.5kg/hm2和709.5kg/hm2。  相似文献   

18.
玉米秸秆还田对不同类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5个不同品质类型(强筋、中筋、弱筋)小麦品种,采用秸秆还田种植模式,以常规栽培方式为对照,研究其对小麦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与传统耕作相比,对分蘖成穗率强的小麦品种产量影响不大,但显著降低了分蘖力弱的大穗型品种产量;秸秆还田能显著提高强筋小麦面粉的蛋白质含量,延长弱筋小麦的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对其加工品质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小麦秸秆还田量(0、1500、3000、4500、6000 kg· hm-2)对水稻生长、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后,水稻分蘖数、株高、SPAD及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秸秆不还田(对照),但是未全部达到显著性差异;50%秸秆还田处理增产效果最显著(P<0.05),与对照相比,理论增产10.2%,实际增产9.0%;秸秆还田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全氮和速效氮含量,对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影响不显著;50%秸秆还田处理对微生物量碳、氮的提高作用最明显(P<0.05),分别较对照提高46.0%和90.0%;25%和50%秸秆还田显著提高了土壤脲酶活性(P<0.05);25%、50%和75%秸秆还田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较对照提高9.3%、12.1%和8.5%(P<0.05);与对照相比,50%秸秆还田土壤蔗糖酶活性提高20.3%(P<0.05).鉴于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长期效应以及对土壤微生物生理代谢影响的复杂性,合理秸秆还田量的选择还需进行长期定位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为全面禁止焚烧秸秆,保护生态环境,开展秸秆综合利用,2014年小麦收获期间颍州区程集镇普遍开展了小麦秸秆还田工作,焚烧小麦秸秆现象得到根本遏制,但小麦秸秆还田对土壤墒情、玉米出苗和病虫草害发生都产生了很大影响。该文主要分析了小麦秸秆还田对土壤墒情、玉米出苗及病虫草害发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