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虽然我国水产养殖行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养殖技术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在先进的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和应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这就要求水产养殖管理部门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大先进水产养殖技术应用推广力度,在促进先进水产养殖技术推广效率全面提升的同时,为我国水产养殖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水产养殖业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也是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当前,随着高产高效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和名特优水产养殖的强劲发展,对增氧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水产养殖发展的新变化新特点,简要地分析了机械增氧装备的结构特点、增氧方式和应用现状,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生产实际,探讨机械增氧装备与技术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各地·动态     
北京市:合作打造缺水地区渔业模式日前,北京市农业局与中国水产科学院渔机所签订合作协议,重点围绕北京渔业简易工厂化设计及机械配套方案制定、"南鱼北养"工厂化实现路径与关键技术应用、水循环处理与节水工艺推广、标准化养殖池塘渔业装备推广和生态高效健康养殖模式等五方面全方位的合作,打造缺水地区渔业示范模式。此次为期五年的合作,将依靠科技着力发展工厂化养殖,建设高标准  相似文献   

4.
中国渔业之所以能发展如此之快,除改革开放和确定了正确的渔业发展策略及政策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科技进步对渔业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外水产养殖专家们十分关注水产养殖产业的发展趋势,出现“五化”:即水产养殖机械化,养殖品种良种化,养殖管理自动化,养殖经营专业化,养殖产品服务社会化。我国人口多、耕地少、水资源缺乏,因此开发具有占地面积小、用水量少、无污染、不受地域、环境和气候影响等优点的新型养殖模式,以代替传统的粗放型养殖方式势在必行。切实发展设施渔业,将有利于我国水产养殖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是我国水产…  相似文献   

5.
实行标准化生产是发展现代渔业和市场渔业的客观要求,也是提升我市渔业产业层次、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镇江市水产技术指导站,在丹徒区和丹阳市实施了省水产三项工程——“池塘健康养殖长江青虾技术规程的推广与应用”项目。2006年至2007年实施面积分别是0.027万hm^2、  相似文献   

6.
为加快现代渔业发展,结合国内外工厂化水产养殖装备技术及其设备使用现状,提出目前工厂化水产养殖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供工厂化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总结分析中国2021年水产养殖机械化发展概况,主要包括产业发展情况,池塘养殖、网箱养殖、工厂化养殖、筏式吊笼与底播养殖4种主要养殖模式全程机械化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4种主要养殖模式的主要作业环节存在机械化水平整体较低且发展不平衡,技术体系基础薄弱,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不够,高效适用设施、设备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推动水产养殖设施装备制造转型升级、建立水产健康养殖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加快绿色实用和高效智能装备的示范应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水产养殖耗时耗力,江西省水产养殖(渔业)全程机械化水平仅22.14%,比周边省份低.本研究对江西省水产养殖机械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该省养殖装备发展滞后、装备与工艺融合不紧密、基础设施不完善、养殖机械生产企业缺乏等问题.为此,提出加强政策引导、扩大农机补贴政策覆盖面、补齐养殖装备使用短板、扶持本地农机生产企业、加快...  相似文献   

9.
人工智能在水产养殖中研究应用分析与未来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水产养殖的生产模式已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生产结构不断调整升级,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但较低的劳动生产率、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低质量的水产品以及缺乏安全保障等问题都严重制约中国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智能设备来实现精确、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水产养殖,提高渔业生产力和资源利用率是解决上述矛盾的主要途径。水产养殖中的人工智能是研究利用计算机实现水产养殖的过程,也就是利用机器和计算机监视水下生物的生长,进行问题判断、讨论和分析,提出养殖相关决策,完成自动化养殖。为深入了解人工智能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研究发展现状,本文从水产养殖的生命信息获取、水产生物生长调控与决策、鱼类疾病预测与诊断、水产养殖环境感知与调控,以及水产养殖水下机器人5个具体方面入手,结合生产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分析了人工智能在水产养殖中的研究应用现状和技术特点;阐述了人工智能应用的主要技术手段和原理,总结了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最新应用研究进展,分析了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水产养殖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推动水产养殖转型的主要建议,以期为加速推进中国渔业数字化、精准化和智慧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渔业机械是水产养殖业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养殖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对国内外渔业机械研究现状、北京市渔业机械装备应用情况以及水产养殖情况进行了简要的统计及分析。针对北京市水产养殖机械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京郊水产机械化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调查内蒙古土默特右旗全株青贮玉米产业发展和收获调制机械化生产技术应用现状,与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对比,并对内蒙古中西部青贮玉米产业及装备发展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地青贮玉米产业发展趋势将转向调整结构、增加订单青贮种植规模和增大优质青贮比例,而现代收获调制机械化技术应用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因素。因此,建议通过政策支持、标准建设、技术推广和机具补贴等手段,加快大型集成和高质高效机具的推广,推动现代收获调制机械化技术普及,促进青贮玉米产业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水质净化技术与设备对淡水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列举了目前应用于淡水养殖的水质净化设备的种类、用途及其发展现状;针对我国现阶段设备存在的问题做出了小结与建议,同时介绍了国内外针对水产养殖尾水处理的新型技术与工艺,为未来更科学地设计水产养殖废水处理系统提供了多角度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市农业发展以高新技术型、集约化、标准化、生态化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为目标,建设农业机械化全国农机科技新高地。采用走访调研、文献资料对比分析等方法,将北京市目前拥有的农业机械分为生态、粮经、蔬菜、林果、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农产品初加工七大产业类,论述各产业机械化技术发展现状,研究各自的发展特点,总体处于减速稳定、减量提质发展阶段。目前存在区域、产业间不均衡,装备结构性过剩,利用率低,先进智能农机装备发展不足等问题。未来发展趋势是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智慧农业等方面智能化技术及装备的推广应用。以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信息化融合为发展方向,提供全程机械化技术装备集成技术方案,提高薄弱环节农机装备水平。  相似文献   

14.
无人机施药技术具有快速、高效、适应性广和操控人员安全等显著特点,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猛,已成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兴产业。无人机精准施药技术针对田间作物的生长发育阶段和病虫草害状况,按需对作物喷施农药,可显著提高施药作业效率、增加农药的有效利用率,并减少对人体的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精准施药技术得到了植保行业的高度重视。该文从无人机机体、无人机飞控导航避障技术、田间作物信息获取和航空变量施药技术方面,综述实现无人机精准施药的关键技术及其发展现状,分析目前在指导实际田间无人机精准施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即缺乏针对具体作物和病虫害的药剂及药量配方指导、所需雾化特性参数和应有的飞行参数的系统研究,提出应将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技术有效引入无人机精准施药系统中,提高系统的自适应性和鲁棒性,使农业从业者容易操纵植保无人机精准施药系统,推动无人机精准施药技术尽快得到应用、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世界工业进入信息数字化化时代,数控机床已经成为工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的主要生产设备,其高效率、高精度、高可靠性等特点也符合现代制造业的要求,但是数控机床应用过程中也会受到自然条件,生产环境,操作技术的因素影响。在实践工作过程中,应结合现场条件,分析存在的不稳定因素,有针对性地设计抗干扰措施,重点在硬件设计中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软件方面的设计可作为硬件的补充,进一步提高数控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数字孪生是一种实现虚实融合的先进理念,能够解决农业装备全生命周期中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问题,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业装备产业的转型升级。目前,农业装备数字孪生尚处起步阶段,缺乏实用解决方案和典型应用案例。为此,基于数字孪生和农业装备的特点,融合五维模型和移动边缘计算技术,提出一种云-雾-边-端协同的数字孪生系统架构与运行机制。以籽粒直收型玉米联合收获机为对象,针对脱粒过程中籽粒破碎率高的问题,开发大型联合收获机的数字孪生原型系统,实现模型预测、模型更新、实时监测和优化决策等功能,并开展田间试验。试验结果显示:数字孪生系统有效提高了虚拟模型的适应能力,使虚拟模型保持良好的预测效果;基于数字孪生的决策优化方法有效降低了籽粒破碎率,相较于手动收获模式,籽粒破碎率平均值降低24.24%;相较于反馈控制模式,籽粒破碎率平均值降低15.78%,说明原型系统能够有效改善玉米籽粒收获质量,所提出的系统架构和实现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7.
张成林  刘晃  张宇雷 《农业工程》2019,9(10):128-132
在渔业方面,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渔业“走出去,引进来”战略,促进我国水产养殖业和周边国家地区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区域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型升级,是现代渔业发展的必然方向。泰国作为“一带一路”之东盟国家,从泰国的渔业资源现状、渔业产业发展、渔业现阶段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以及中泰渔业协作发展探索等多个方面进行阐述,通过研究泰国渔业现状及探索中泰渔业协作发展之路,提出技术支撑、资源引进、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等相对应的策略与建议,为中国-东盟国家在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渔业层面战略发展提供样本。   相似文献   

18.
脱壳是核桃采后加工处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对我国核桃产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核桃采收后主要以初加工为主,费时费力,机械化程度低,脱壳环节存在露仁率低、破损率高等问题,已成为影响核桃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问题。在分析现有6种类型核桃脱壳设备结构、脱壳原理以及优缺点等基础上,阐述目前国内外核桃脱壳设备的发展概况,总结出我国核桃脱壳设备存在功能单一、作业成本高、性能不稳定、脱壳效率低、通用性差、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今后应根据我国实际优化提升脱壳关键技术与结构,加强核桃脱壳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的应用研究,研发大型核桃脱壳设备,提升企业加工能力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