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农机合作组织是解决我国农业实现机械化问题的出路之一,本文归纳了目前农机合作组织的主要类型,分析了在农机合作组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推动内蒙古农机合作组织有序快速发展,为农业生产力和农业经济跨越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菲律宾由七千多个岛屿组成,总面积为29.97万平方公里。菲律宾地属热带海洋气候,国民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部门GDP占总量的40%。农业不仅提供国民食物来源,还为其他产业提供原料。农业产值主要由种养业构成。2003年农业总产值为119亿美元。其中,种植业年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9.74%  相似文献   

3.
党的二十大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攻方向,提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任务。要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准确把握其内涵要义,推进耕地保护建设全方面加强、农业科技装备全领域突破、农业绿色发展全过程转型、农业社会化服务全环节覆盖、农业产业全链条升级、农业对外合作全方位展开。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政府提供500万美元无偿援助与菲律宾政府联合建成的中菲农业技术中心是一个以中方提供杂交水稻技术与农机技术为主的科研、试验、示范、推广基地。中心地处菲律宾吕宋岛中部的新怡诗夏省,这里被称为菲国的主要粮仓,不仅有广袤肥沃的农田,而且菲律宾大部分农业科研机构都集中于此。国际水稻研究所、  相似文献   

5.
应菲律宾农业部、泰国农业部农机推广局的邀请.由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丁翔文站长率领的农业机械化技术考察团一行7人,于2004年12月4-19日对菲律宾、泰国进行了为期15天的访问考察。考察团由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农业部办公厅、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北京市农业机械鉴定推广站有关人员组成。  相似文献   

6.
二、发展双边农业合作的前景中埃两国都是文明古国,有悠久的农业发展史。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在农业体制、农业教育、农牧渔业、农垦、农产品采集、加工和储藏技术、农机化技术等方面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中国在农业基础设施、农业装备制造、农机化技术推广等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业是世界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农业发展曾做出而且也正在做出重大的贡献,世界农业发展离不开中国农业。同时,我国农业发展也不可能游离于世界农业之外。借鉴其他国家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一部世界农业发展史,所展现的其实就是各国农业相互借鉴、互相融合、共同进步的历程。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各国之间农业交流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也盛况空前。  相似文献   

8.
晓峰 《农业工程》2021,(1):81-81
在日前由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共同主办的第5届中国-东盟农业国际合作展上,广西集中展示了最新农产品品种、出口基地建设和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建设等成果,与东盟各国的农业合作引起重要关注.  相似文献   

9.
今年2月,农业部路明副部长率团考察了泰国农业部农业局、渔业局、技术推广局等单位,并专门访问了泰国农业部的农业工程处,参观了农机修造企业,就泰国的农机管理和农业机械化情况做了了解。现将考察情况整理成文,供参考。泰国的农机管理泰国的农机管理部门是农业工程处。该处是泰国农业与合作组织部农业局下属的一个处,成立于1955年。其主要职能有:管理农业机械和农业加工的研究和发展;向政府和社会提供机械和技术服务;协调各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研究并提供相关技术支持;向农业部内其他部门提供服务。农业工程处处下设4个科,…  相似文献   

10.
应菲律宾农业部农产品产后推广局的邀请,我们就菲律宾农业机械化现状进行了考察,先后考察了菲律宾产后推广局、菲律宾国家水稻所等单位。本文就菲律宾的农业机械化现状和今后的发展趋势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宋毅 《农业工程》2017,7(1):1-6
农业工程学科发轫于欧美,迄今有100多年的历史,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传入中国。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多种原因,农业工程学科于50年代初期被取缔,以农业机械化所代替,直到改革开放初期,才被国家列为急需加强和振兴的25门重点学科之一得到重新构建。30多年过去,农业工程作为“建设农业的工程”的学科,为我国“四化”同步发展宏伟战略做出巨大贡献。由于历史的原因,农业工程早期发展状况一直模糊不清,近年来才开始以口述历史为抓手,收集、整理这门学科发展的历史轨迹。结合为农业工程学科做口述历史的实践,介绍了农业工程学科的特点,已做口述史研究的基本情况,目前在实践中面临的困惑,提出了做好农业工程口述史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潘浩 《农业工程》2018,8(12):24-26
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举措,通过分析在“互联网+”背景下陕西省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存在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物流信息资源匮乏和物流信息服务水平不高等原因,提出政府应当在信息化建设中的起主导地位、优化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以及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牛玮  王洁莲 《农业工程》2016,6(6):34-36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日益得到提高,农产品的安全质量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直接关系社会稳定,以及人们的身体健康,更是政府发展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然而就当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在实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些许问题,农产品安全风险隐患仍相对较大。为此,如何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于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山西省为探究对象,分析了山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其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质量安全监管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4.
刘玉红 《农业工程》2016,6(2):130-131
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突飞猛进。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迅速,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迅猛发展。如今,低碳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为我国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低碳经济以其“能耗低”、“污染小”和“循环环保”等特点,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方向。我国现处于农业经济发展转化的重要时期,就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进行探讨,对低碳经济的概念及该时代下农业经济发展的方向、重要性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5.
魏平娟 《农业工程》2018,8(11):133-136
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农业产业化组织应运而生,并以各种形式在农业发展中发挥作用。因此,在现代农业的指导下,如何发挥农业产业化组织的优势,促进农业的发展,是当前思考的一个重点。针对农业产业化组织在发展中存在的法律制度缺失、发展重点不突出和缺乏监管的问题,提出通过重点发展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产业化组织,同时辅以专业合作社等形式,另外加强对利益协调机制的探索,并且构建农户监督和政府监督的产业化组织监督机制。通过上述的探索,为当前农业产业化组织的法律完善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彭志敏 《农业工程》2018,8(12):115-117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我国农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依赖于政府的财政支持。因此,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是使我国农业向着现代化农业强国的目标迈进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在此时代背景下,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分析了财政支农支出规模与结构的变化趋势,以及不同层级政府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从而在增加财政支出的同时,加强不同层级政府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王珍 《农业工程》2018,8(10):158-160
随着互联网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力推进“互联网+”在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应用,借助“互联网+”的形态发展经济,是我国农村地区在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该文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农村发展的困境,并提出相关对策,旨在通过“互联网+”来深化我国农业的发展进程,从而使农村电子商务与时俱进,与时代接轨。   相似文献   

18.
陈卫峰  王馨瑶 《农业工程》2020,10(2):120-124
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农业经济的发展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陕西省地处中国西部,是“一带一路”倡议建设的节点区域,也是中国向西开放的高地。加强与沿线国家农业领域的合作,有助于实现陕西经济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目标。该文阐释了“一带一路”与陕西农业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关系,对“一带一路”背景下陕西农业经济增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就“一带一路”背景下陕西农业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梳理,提出“一带一路”背景下陕西农业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杨娟  于朝  李伟娟 《农业工程》2020,10(2):13-16
强化农业机械化发展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东营市虽然是工业强市,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在整个山东省处于落后状态。为更好地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倡导,该文结合东营市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农机装备结构、资金投入、教育培训体系、社会服务体系和政府政策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推进东营市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把握高等教育新发展阶段的农业工程内涵,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的农业工程类专业高质量人才,是农业高校服务国家战略、对接农业产业需求、深化工程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阐述了新发展阶段下高校农业工程类专业学科交叉、工农融合的发展内涵,顺应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对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质量人才的需求,结合华中农业大学工农融合校本特色与新工科专业建设背景,开展教学规模与质量平衡途径、虚实并存育人条件、产学研融合实践平台、专产协作培育机制、交叉耦合培养范式、全人教育创新文化等探索与实践,总结分析华中农业大学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对深化农业工程类专业教育的改革成效,提出了革新质量育人理念、创新多维育人模式、优化完善育人体制等农业工程类专业高质量人才培养实现路径,为乡村振兴战略、未来农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流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