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内蒙古绒山羊不同毛被类型产绒量和体重的遗传参数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内蒙古绒山羊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而成的优秀地方品种。主要产于内蒙古西部地区,分布于二郎山、阿尔巴斯和阿拉善左旗3个地区。产绒量和抓绒后体重均是绒山羊重要经济性状,并且属于数量性状,数量性状受微效多基因控制,本研究通过数量遗传学方法对内蒙古绒山羊产绒量和抓绒后体重进行遗传参数评估,旨在研究内蒙古绒山羊不同毛被类型对产绒量和体重的遗传参数的影响,为绒山羊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内蒙古白绒山羊种羊场1990-2014年间54 044只绒山产绒量、体重和毛长的重复数据为研究材料。按照不同羊毛长度将绒山羊分为3个类型:短毛型(≤13 cm,SSL)、 中间型(13 cm<羊毛长度≤22 cm,ISL)和长毛型(>22 cm,LSL)。利用Excel对不同毛被类型内产绒量和抓绒后体重进行表型分析,然后将处理好的数据利用SAS9.2的REG程序计算不同毛被类型内毛长对产绒量和体重的回归系数,确定不同毛被类型对产绒量和人体重的影响。最后采用WOMBAT软件的AIREML算法对不同毛被类型内产绒量和抓绒后体重进行方差组分分析和遗传参数估计。【结果】对不同类型产绒量和体重进行基本统计分析,发现长毛型毛长均值比中间型和短毛型分别增加了6.20 cm和13.40 cm。长毛型产绒量较中间型和短毛型高105.03 g和59.85 g。长毛型体重较中间型和短毛型分别高8.78 kg和10.06 kg。长毛型的产绒量(721.15 g)最高,体重最大(41.98 kg)。毛长和产绒量的变异系数随着毛长的增加在减小,但是体重的变异系数随着毛长的增加而增加。产绒量和体重的变异系数均在27%以上,说明产绒量和体重均具有较高的提升潜力。经过回归分析发现不同毛被类型内产绒量和体重对毛长的线性回归均存在极显著差异。短毛型、中间型和长毛型毛长对产绒量的回归系数分别为-4.63、1.92和21.07。短毛型、中间型和长毛型毛长对体重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04、0.32和1.94。即长毛型的毛长对产绒量和体重的回归系数最高,说明长毛型个体对产绒量和体重的影响较大。遗传参数估计结果表明短毛型、中间型和长毛型产绒量的遗传力分别是0.14、0.22和0.33,短毛型和中间型的遗传力为低遗传力,长毛型为中等遗传力。短毛型、中间型和长毛型体重的遗传力分别是0.10,0.11和0.12,属于低遗传力。长毛型产绒量和体重遗传力最高。从遗传相关来看,产绒量与体重(-0.20-0.26)、产绒量与毛长(-0.11-0.37)和体重与毛长(0.21-0.43)的遗传相关随着毛长的增加而增加。【结论】长毛型个体产绒量和体重的表型值最高,并且长毛型个体的体重和产绒量的遗传力最高,长毛型产绒量和体重的遗传相关也最大,因此,选择长毛型个体留种可以加快绒山羊产绒量和体重的遗传进展,实现羊毛对产绒量和体重的间接选择。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白绒山羊经济性状遗传参数估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BLUP和AIREMAL法对内蒙古白绒山羊各经济性状的遗传参数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产绒量、绒厚、抓绒后体重、毛长、毛细、绒长、绒细、绒毛比的遗传力分别为0.2807、0.1092、0.2751、0.2237、0.2122、0.2245、0.2373和0.2218,均属于中等遗传力。产绒量与绒厚、绒毛比间呈较大的正向遗传相关,遗传相关系数分别为0.5915和0.4277。产绒量与绒厚、抓绒后体重间呈较高的表型正相关,表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6095、0.4970。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绒山羊若干性状的表型和遗传参数估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内蒙古白绒山羊产绒量、绒长、体重等性状的表型和遗传参数的初步估测结果。产绒量、绒长、体重的平均值分别为0.342kg、4.35cm、26.62kg。产绒量和绒长的重复力分别为0.88和0.18。产绒量与绒长、产绒量与体重、绒长与体重的表型相关分别为0.27、0.47、0.43。产绒量的遗传力用女母回归法的计算结果为0.39±0.11,用公羊内女母回归法为0.31±0.12。用父系半同胞相关法为0.22±0.17,用单元内半同胞相关法为0.59±0.06。体重的遗传力用公羊内女母回归法的计算结果为0.06±0.09,用单元内半同胞相关法为0.26±0.04。产绒量与体重的遗传相关系数用女母回归法为0.28±0.23(几何均数),0.47±0.17(算术均数);用公羊内女母回归法为0.62±0.42(几何均数),0.04±0.68(算术均数):用单元内半同胞相关法为0.77。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绒山羊4个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30个微卫星座位,对内蒙古绒山羊4个种群(阿尔巴斯、二狼山、乌珠穆沁、阿拉善)的176份样本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表明,内蒙古绒山羊4个群体均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4个种群的期望杂合度(He)、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和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0.735 4~0.783 2、0.623 6~0.639 1、2.57~4.92;阿尔巴斯绒山羊与二狼山绒山羊遗传距离较近;阿拉善绒山羊与乌珠穆沁绒山羊遗传距离则较近.此研究为开展内蒙古绒山羊种质特性研究及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200只6月龄、18月龄辽宁绒山羊母羊的皮肤样品,分析了年龄、出生类型、母亲年龄等非遗传因素对毛囊性状的影响,估计了毛囊性状的遗传力及其与产绒量、体重、绒直径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结果表明除次级毛囊/初级毛囊(S/P)值以外其它毛囊性状随年龄的增长变化显著(P<0.01);除次级毛囊密度以外,其它性状在出生类型间无显著差异(P>0.05).S/P值、次级毛囊密度、初级毛囊内径在母亲年龄间差异极显著(P<0.01).S/P值、次级毛囊密度、初级毛囊密度的遗传力分别为0.534,0.137,0.160,次级毛囊外径、初级毛囊外径、次级毛囊内径、初级毛囊内径、次级毛囊深度和初级毛囊深度的遗传力分别为0.584,0.080,0.187,0.496,0.002和0.204.这些毛囊性状与生产性能的表型相关都较低.S/P值与产绒量、体重、绒直径的遗传相关系数分别为0.680,0.423,-0.343,次级毛囊外径与产绒量、绒直径的遗传相关系数分别为0.450和0.489.认为辽宁绒山羊的S/P值受非遗传因素影响较小,遗传力高、与生产性能的遗传相关高,在辽宁绒山羊选育中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性状,选择高S/P值,不仅能够提高产绒量,而且在辽宁绒山羊种群中其后代绒直径不会变粗.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二狼山、阿尔巴斯、辽宁和大青山白绒山羊染色体组型的分析研究,首次证实了内蒙古白绒山羊类型不同,各染色体之间存在着共同的特点即染色体形态均为端着丝点,染色体数目均为2n=60;但各染色体之间的相对长度存在着极显著差异,即绒山羊品种不同,染色体相对长度不同。这一研究结果为今后不同类型绒山羊互相辨别提供了依据,为今后内蒙古绒山羊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辽宁绒山羊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参数的估计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以辽宁绒山羊原种场育种核心群1988--1993年出生羊只及其后代的相关育种调查资料为依据,估计了辽宁绒山羊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力、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分析了其年龄、性别、出生类型和母亲年龄等非遗传因素对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产绒量、净绒量、绒直径、绒长度、绒层高度、出生重、断奶重和体重的遗传力分别为0.357,0.685,0.421,0.263,0.312,0.647,0.337,0.571;产绒量与净绒量的遗传相关为0.718,表型相关为0.823;产绒量与绒层高度的遗传相关为0.623,表型相关为0.475;产绒量与绒直径的遗传相关为0.658,表型相关为0.278;产绒量与体重的遗传相关为0.713,表型相关为0.476;绒直径和体重的遗传相关为0.112,表型相关为0.139;体重与绒层高度、初生重、断奶重的遗传相关分别为-0.726,0.841,0.421,其表型相关分别为0.205,0.138,0.406。  相似文献   

9.
影响内蒙古白绒山羊性状的非遗传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对内蒙古白绒山羊早期生长性状和抓绒性状的非遗传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出生年份、场、性别、出生类型、母亲年龄对出生重、断乳重以及日增重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断乳时期对断乳重和日增重也有显著的影响(p<0.05),出生月份对断乳重有极显著影响(p<0.01),周岁重受测定年份、场和性别的极显著影响(p<0.01)。出生类型对所有抓绒性状影响都不显著(p>0.05),场和年龄对所有抓绒性状都影响极为显著(p<0.01),测定年份对绒长度和毛长影响不显著(p>0.05),而对其他性状影响均显著,性别对绒细度影响不显著(p>0.05),对其他性状影响均显著。有些性状还受到其他非遗传因素互作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二狼山、阿尔巴斯、辽宁和大青山白绒山羊染色体组型的分析研究,首次证实了内蒙古白绒山羊类型不同,各染色体之间存在着共同的特点即染色形态均为端着丝点,染色数目均为2n=60,但各染色体之间的相对长度存在着极显著差异,即绒山羊品种不同,染色体相对长度不同,这一研究结果为今后不同类型绒山羊互相辨别提供了依据,为今后内蒙古绒山羊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光照和褪黑激素对内蒙古绒山羊氮分配和产绒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研究日粮氮营养在绒山羊体内的分配机理,调控氮营养在绒山羊体内的分配,提高舍饲绒山羊的经济效益,减少放牧,保护草原生态。【方法】用缩短光照和埋植褪黑激素的方法调控氮营养向绒毛方向分配。【结果】光照时间和埋植褪黑激素对绒山羊体内相关激素有显著影响,通过相关激素的变化调节绒山羊体内体氮和毛绒氮的分配比例。短光照和埋植褪黑激素使血液中褪黑激素含量升高,毛绒氮分配比例增加而体氮分配比例减少,促进绒毛生长,试验期内绒山羊的产绒量平均增加338.83±72 g,提高73.8%。绒毛各项品质指标均达到纺织工业标准的要求。【结论】绒山羊的绒毛生长可以通过改变光照和埋植褪黑激素进行调控,在非生绒季节诱导产绒,在生产实践中有巨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短期培养方法,对内蒙古白绒山羊染色体进行了核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白绒山羊的二倍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60。其中有29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xy 型)。所有的染色体均为端部着丝点染色体。  相似文献   

13.
利用12条随即引物对27只内蒙古绒山羊基因组DNA进行预扩增,筛选出具有多态性扩增产物的4条引物进行RAPD分析,共得到51个标记,其中可变标记43个,标记条带多态性频率为0.84,扩增片断长度在176~2940bp之间。RAPD标记条带与经济性状关系分析表明:CY0816引物扩增产物的ABCFHO组合、F09引物的INR组合为内蒙古绒山羊产绒量的优势组合型;CY0816引物扩增产物的GIJOPQR条带组合为体重性状标记的优势组合型。  相似文献   

14.
借助透射电镜和光镜,研究了内蒙古阿尔巴斯及辽×蒙杂种白山羊绒皮层及其亚结构,皮质的种类、比例、分布形式,各类皮质细胞的大小及超微结构特点,同时定量分析了皮质分布形式和各类皮质细胞横截面积与皮质直径的相关关系,探讨了山羊绒超微结构与部分纺织或理化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阿尔巴斯绒山羊毛囊结构及形态发生过程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了解绒山羊毛囊的组织结构及毛囊形态发生变化过程,为研究绒山羊绒毛发育的分子调控机理奠定组织学基础。【方法】制作内蒙古阿尔巴斯绒山羊胚胎皮肤组织切片,显微镜下观察照相。【结果】绒山羊的毛囊结构同其它动物一样,由毛球、连接组织鞘、外根鞘、内根鞘和毛干几部分组成。在胎龄55~65 d毛囊开始发生形成毛芽;胎龄135 d,大多数初级毛囊和一部分次级毛囊发育基本成熟;次级毛囊是初级毛囊的一个分支。【结论】了解了绒山羊毛囊的结构组成及毛囊从发生到发育成熟的整个形态变化过程,为相关领域研究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两种绒山羊线粒体细胞色素b序列分析与系统进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梅  白雪  张巍  高文波  王薇 《中国农业科学》2006,39(9):1897-1901
[目的]研究产绒量居全国第一的中国特有种质资源-辽宁新品系绒山羊和产绒质量居全国第一的内蒙古阿尔巴斯绒山羊系统发生地位。[方法]通过PCR方法,对两种绒山羊16个个体的细胞色素b核苷酸同源区进行序列的测定,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序列全长为1140bp,定义了11种单倍型,单倍型比例为68.75%,说明辽宁新品系绒山羊和内蒙古阿尔巴斯绒山羊的遗传多态性比较丰富。利用分子钟,计算物种的分歧时间,绒山羊与山羊属其它山羊的分歧的时间大约是0.4万年,山羊属和岩羊属的分歧时间大约是3~6百万年,山羊属与绵羊属的分歧时间大约是4~7百万年。[结论]本试验成功地测定和分析两种绒山羊的细胞色素b序列,为研究绒山羊的分子进化和遗传特性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阿尔巴斯绒山羊毛囊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内蒙古阿尔巴斯绒山羊为材料,通过石蜡包埋技术制作皮肤组织切片,利用Sacpic染色法分析内蒙古阿尔巴斯绒山羊3月、5月和10月的毛囊结构,得到了3个时期较为清晰和具有明显时期特征的形态学图片,为阐明绒山羊绒毛生长发育提供了组织学基础.  相似文献   

18.
通过基础日粮中 (含铜 7 4 6mg·kg-1)添加不同水平的铜 ( 0 ,10 ,2 0和 30mg·kg-1)对生绒期绒山羊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及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 ,确定其日粮铜的适宜水平。结果表明 :1)基础日粮添加铜对采食量、氮代谢、DM及ADF消化率没有影响 (P >0 0 5 ) ,但NDF的消化率有升高趋势 ,添加 10 ( 5 6 72 %为NDF消化率 ,下同 )和 2 0 ( 5 7 16 % )mg·kg-1铜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 5 0 35 % ) (P <0 0 5 )。 2 )添加 2 0mg·kg-1铜组日增重 ( 4 2 5 0g·d-1)和饲料转化率 ( 6 2 5 6 g·kg-1)与对照组 ( 2 9 17g·d-1,4 3 5 8g·kg-1)和添加 10mg·kg-1铜组 ( 31 39g·d-1,4 6 5 0g·kg-1)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但显著高于添加 30mg·kg-1铜组 ( 2 6 6 7g·d-1,39 86g·kg-1) (P <0 0 5 )。日粮铜水平对绒山羊绒毛的细度没有影响 (P >0 0 5 ) ,但添加 2 0mg·kg-1铜组绒毛生长率 ( 0 4 4mm·d-1)显著高于对照组 ( 0 39mm·d-1)和添加 10mg·kg-1铜组 ( 0 38mm·d-1) (P <0 0 5 ) ,而与添加 30mg·kg-1铜组 ( 0 4 0mm·d-1)之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3)绒山羊生绒期日粮铜的适宜水平为 2 7 4 6mg·k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