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公司+农户"合作模式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一种重要的组织模式,从这种合作模式产生的背景出发,对公司与农户之间的契约关系进行分析,对如何促进公司与农户之间的良性合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黄蕾  马卫  宋颖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30-331
借助联盟博弈的沙普利值求解,对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组织形式:农户、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公司的合作利益分配模式进行研究,从利益分配的有效性表明公司+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户是适合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正按照优势产业区域化、优势产品规模化的基本要求,耿马县蔬菜产业已基本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格局,已成为全县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通过招商引资,培育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种植大户+农户"的发展模式,形成以孟定镇、勐简乡为代表的冬早蔬菜基地和以耿马镇、勐撒镇、勐永  相似文献   

4.
<正>一、临颍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一)临颍县龙头企业基本情况截至2015年,临颍县共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9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15家,市级31家。各级龙头企业自建基地0.33万hm2,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大户、农户合作联建基地1.73万hm2,基地建设方式采用"公司+基地""公司+基地+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利益连接方式:一种是公司与合作社签订合同,订单收购;另一种是公司与农户签订合同,订单收购。自建基地每667m2经营性收入平均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地调查,发现泰州农业产业化存在经营模式单一、利益联结和风险分担机制不合理、产业化经营一体化程度不高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农户缺乏利益代言人,处于产业价值链的末端,风险识别和预防机制缺乏,农户仍是风险的主要承担者,传统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运行成本高昂;针对上述分析,认为现阶段宜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运行模式,通过培育农民自己的专业合作组织,组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农民公司,引入强契约和强关系治理农民与农民公司之间的利益关系,有助于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业产业化的主要载体,在农业发展的实践中已经显示出强盛的生命力。目前其组织形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从外部表现形式看,主要有:公司+农户、基地(农户)+工商企业、农业专业技术协会+农户、专业批发市场+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十农户,还有农忙合作、股份合作、服务合作等模式。  相似文献   

7.
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业产业化的主要载体,在农业发展的实践中已经显示出强盛的生命力.目前其组织形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从外部表现形式看,主要有:公司+农户、基地(农户)+工商企业、农业专业技术协会+农户、专业批发市场+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十农户,还有农忙合作、股份合作、服务合作等模式.  相似文献   

8.
正靖宇县在发展农村特色产业过程中,围绕产前、产中、产后生产经营特点,不断创新产业发展模式,逐步强化服务体系建设。构建了"龙头企业+农户"、"合作组织+农户"、"协会+农户"、"专业市场+农户"四个产业化经营模式,为产业经营户积极开展系列服务,推进了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林德荣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383-8385
对现阶段国内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2种基本形式——"龙头企业+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以“公司+农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对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充实、完善和发展 农户家庭承包经营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使农户找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联合与合作的形式,是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农业经营形式,是我国农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改革探索的新飞跃。 “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这样一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形式有可能是现阶段合作社经济在中国的一种实现形式。产业化组织采用什么模式,归根到底要看是否有利于增强企业和整个农业的实力和竞争力。农业产业化能够在中国发展起来,其深层的历史背……  相似文献   

11.
<正>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业产业化的主要载体,在农业发展的实践中已经显示出强盛的生命力。目前其组织形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从外部表现形式看,主要有:公司+农户、基地(农户)+工商企业、农业专业技术协会+农户、专业批发市场+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农户,还有农忙  相似文献   

12.
农业产业化中公司+农户模式合作困境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司+农户合作模式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一种重要的组织模式.在公司与农户的合作中,合同履约率低和履约成本高已成为公司与农户之间合作的两大主要困境.从公司+农户合作模式产生的背景出发,借助博弈模型对公司与农户之间合作的两大困境进行了分析,对如何促进公司与农户之间的良性合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正湖南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茶叶科研、种植、加工、销售、茶文化传播于一体,专业制茶、全产业链经营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该公司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建设了规模化的原料生产基地。通过投资、参股、订单、包销、返利等形式,采用"公司+基地(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化模式与基地茶农建立起密切的利益联  相似文献   

14.
正澄城县以现代设施农业为载体,以万亩樱桃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樱桃产业,成效显著、前景良好,2016年总产值突破1亿元,大樱桃产业已成为该县富民强县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一是组织化程度不断提升。积极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在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上向园区群众提供种苗、物资、技术及销售等服务,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科学内涵及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五种有效实现形式:"专业市场+农户"模式;"龙头企业+农户"模式;"中介组织+农户"模式;"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一、我国以"公司+农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对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充实、完善和发展 农户家庭承包经营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使农户找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联合与合作的形式,是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农业经营形式,是我国农村杜会主义集体经济改革探索的新飞跃.  相似文献   

17.
忻州市各级党委、政府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当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来抓,着力改善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环境,围绕全市抓"优质特色种植业、生态畜牧养殖业、绿色安全加工业"的发展思路,推进区域布局调整,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实行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专业营销组织、农民经纪人队伍,推行龙头带基地、公司连农户、产加销一条龙的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搞活农产品流通,有力地推动了忻州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  相似文献   

18.
湖南银光粮油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6年,位于祁阳县大村甸镇,是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近年来,公司坚持"科技创新、服务三农"的经营理念,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0年,公司实现粮油销售收入近8亿元.敞开收购,让农户吃下"定心丸". 1.以社为媒.与农"联姻"办基地一是组织成立专业合作社.公司组织成立了祁阳县优质粮油生产经营合作社,在各乡镇成立了合作社服务站,在各村设立合作社服务点,配备了专职、兼职技术人员.二是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实行农企联姻,通过签订优质稻订单合同,始终做到优质优价,  相似文献   

19.
小金县酿酒葡萄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0):107-108
为实现农村经济新的发展,小金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并根据县内的优势资源和条件,依托九寨沟天然葡萄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良好发展,采取"支部+协会+公司""公司+农户+基地"的产业化模式,大力发展葡萄酿酒产业。  相似文献   

20.
公司+农户型经营组织违约预防机制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咸春龙  江帆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11):211-213
公司与农户之间高违约率的事实,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的难题.通过指出"公司+农户"型经营组织违约现状及危害性,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违约率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公司+农户"型经营组织的对策,力求构建有效的预防违约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