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马铃薯是一种经济价值比较高的农作物,且深受人们的喜爱。旱作覆膜马铃薯栽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可以有效提升马铃薯的抗旱能力,在保障产量的同时提升质量。旱作覆膜马铃薯栽培技术应用目前存在品种单一、种植密度低与不重视轮作倒茬等问题,要合理实施轮作技术,提高机械化水平,解决覆膜污染,创新旱作覆膜栽培技术,推动旱作覆膜马铃薯栽培种植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对于干旱地区来说,马铃薯可以作为主要的栽培作物,一整年都可以播种。但是在旱作环境下,很难提升马铃薯的产能,因为干旱是很大的阻碍,干旱会导致产能的缩减。而旱作覆膜就可以规避干旱对栽培的阻碍,促进马铃薯产能的提升。因此,本文对旱作覆膜马铃薯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找到因地制宜的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技术越来越高,尤其是旱作覆膜集雨节水栽培技术对于农作物提高产量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旱作覆膜集雨节水栽培技术通过在旱作马铃薯栽培中的应用,对改善土壤微环境,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增加商品薯率,实现高产高效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国西北地区应用的非常广泛。本文就旱作覆膜集雨节水栽培技术近年来在马铃薯生产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对于干旱区域,马铃薯被看成可栽培的主体作物,全年都可播种这一作物。在旱作环境之下,栽培马铃薯常常很难提升产能,遇有干旱的阻碍。干旱缩减了可获取的总产能,应当突破障碍。旱作状态下的覆膜新技术规避了偏干旱的栽培干扰,协助增添了马铃薯产能。对于此,要解析旱作覆膜特有的栽培流程,依循因地制宜来摸索更合适的覆膜技术。  相似文献   

5.
正马铃薯是一种人们餐桌中的常见食物,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但是许多农户在种植马铃薯过程中未能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导致产量提升速度缓慢,无法实现增产增收。因此,文章主要针对旱作马铃薯覆膜高产栽培技术及实施要点展开探讨,报道如下。1种植选地马铃薯是一种地下结果的作物,土壤的疏松程度对于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种植地的选择对于马铃薯产量具有重要影响。需要选择土层厚、土质疏松且排水性能好的  相似文献   

6.
旱作覆膜集雨节水栽培技术能够使农作物的产量增加,被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在旱作马铃薯栽培方面,将旱作覆膜集雨节水栽培技术引入其中,包括品种选择、配方施肥、切刀消毒、药剂拌种、合理密植与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点,能够对土壤的微环境加以改善,使得自然降水的利用率不断提高,且商品薯率也会明显增加,使得马铃薯产量与品质得以提升。相关配套措施包括加大宣传力度、因地制宜、技术优化与种植管理等。  相似文献   

7.
乌兰察布市是典型的北方旱作农业区,十年九旱,年年春旱,是该地区的气候特点。马铃薯是全市栽培面积最大的主栽作物,近年来种植面积在26.67万hm2。为发展旱作节水、节肥农业,现在全市覆膜马铃薯达到2.67万hm2,取得了较高的经济、社会效益。覆膜马铃薯节水、节肥的主要原因在于: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活动,改善了土壤  相似文献   

8.
<正>马铃薯是内蒙古地区农作物的主要栽种品种,但是由于该地区的气候特殊,降雨量明显低于全国其他地区,使马铃薯的产能不能得到提升。旱作覆膜马岭薯种植技术,减少了马铃薯生长过程中干旱对植株生长的影响,从而提高马铃薯的产量。本文中,笔者主要对旱作覆膜马铃薯栽培技术的发展及运用进行阐述,旨在为内蒙古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马铃薯由于其营养丰富、植株适应力强,又是菜粮兼用型农产品,经济价值较高等因素备受人们欢迎,种植面积也  相似文献   

9.
西吉县旱地马铃薯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旱作节水农业项目的强力实施,尤其是以秋覆膜的全膜双垄沟播为主的地膜覆盖技术的大力应用,西吉县马铃薯种植区域进一步扩大。根据本县农业生产和旱作节水农业的发展要求,总结提出旱地马铃薯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经过试验与示范,探索出多种适宜山西中部旱作类型区的多作高效种植模式,即粮经结合型的谷豆覆膜条带模式、(鲜食)玉米套种蔬菜模式;纯经型的甘蓝套种苤蓝模式、覆膜番茄套作萝卜模式;经饲结合型的饲草作物套种大豆、饲草作物套种马铃薯模式、饲草作物套种西葫芦模式。重点介绍了几种成型模式的种植方式、经济效益及关键栽培技术。部分模式表现出显著的经济效益,与传统种植模式相比,优势明显,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旱地一年两熟、春膜秋盖综合增产新技术,主要是将春季覆膜改为秋种覆膜,将地膜为春季作物专用改为小麦与套种作物共用,将地膜半年覆盖改为周年覆盖而形成新的旱作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2.
旱作马铃薯微垄覆膜集雨沟播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精细整地,施足农家肥,提早起垄覆膜,集中施化肥,土壤处理,晒种选种,整薯播种,适时播种,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方面论述了旱作马铃薯微垄覆膜集雨沟播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浅议覆膜保墒旱作节水农业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覆膜保墒技术是发展旱作节水农业的重要科技支撑。现代意义上的覆膜保墒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在覆膜时间上包括秋覆膜和早春覆膜,在覆膜方式上包括半膜覆盖和全膜覆盖,在覆盖膜延期利用上包括留膜留茬越冬和一膜两年用。与传统地膜覆盖种植方式相比,现代覆膜保墒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基本实现了“五改”:一是改作物播期覆膜为秋季或早春覆膜。二是改半膜覆盖为全膜覆盖,三是改一膜一年用为一膜两年用,四是改垄面平播为双垄沟播,五是改几乎全部种植玉米为因地制宜种植玉米、马铃薯、向日葵、西甜瓜、谷子等各种特色抗旱作物。  相似文献   

14.
全膜覆盖栽培技术的推广在青海省旱作农业生产中成效显著,为了验证降解地膜在增强作物集雨保墒、避旱抑蒸和生物降解、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能力,2018在青海省主栽作物马铃薯上进行了降解膜试验示范。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地力和施肥水平的条件下,马铃薯产量常规覆膜处理比不覆膜处理平均每666. 7m2增产65. 7千克,常规地膜和常州百利基降解膜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别。通过马铃薯整个生育期肉眼观测,常州百利基降解膜的降解程度不高,膜面完整无破碎,与农户常规地膜相差不大,只是降解膜的韧性和透明度较常规地膜变差。  相似文献   

15.
旱作覆膜马铃薯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是乌兰察布市的第一大作物,全年马铃薯播种面积稳定在27万hm2,90%种植在旱地,由于干旱使马铃薯产量提高缓慢,限制了马铃薯产量和效益的提升,该文章从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效益、存在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乌兰察布市旱作覆膜马铃薯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云南省武定县马铃薯高产栽培关键技术进行总结,重点推广覆膜保墒旱作节水、种薯拌药、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适期收获等标准化栽培技术,实现目标产量。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挖掘旱地全膜秋播大蒜高效栽培技术的增产增收潜力,尤其是秋季全覆膜的抗旱增产潜力,推动了旱作农业全覆膜技术向多种作物更加广泛应用和可持续地良性循环发展,从2007年起,农技中心技术人员在油料、蔬菜等经济作物上进行了全覆膜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力求探索全膜技术多种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在中国已经主粮化,种植面积较广。为了提高种植效益,可积极推广旱作覆膜种植技术,提高种植质量。该文基于山西省大同市马铃薯种植实际情况,分析旱作马铃薯种植综合效益,重点从地块选择、施肥与覆膜处理、品种选取与处理、播种与田间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控、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旱作覆膜马铃薯种植技术要点,以加快该技术的推广及应用,提升当地马铃薯种植整体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旱作雨养区,长期进行播期半膜覆盖种植,仍然解决不了水分亏欠的矛盾,为此,在降雨量400.00 mm左右的原州区开城镇深沟村,以马铃薯晋薯七号为栽培作物,进行不同覆膜栽培模式研究,分别测定0.00~20.00 cm土层地温和0.00~100.00 cm土壤含水量,以探索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栽培技术对土壤温度和含水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塞北覆膜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塞北马铃薯作为一种主产作物,产量提高对提高农民收益具有重大的意义。近年来为了提高马铃薯产量,很多新栽培技术和农业机械都运用到生产实践当中,为了解决耕作过程中的问题,生产上采用了新型的马铃薯播种机、覆膜机,如:覆膜栽培技术更是塞北地区马铃薯高产的一项核心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