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涂序才 《农业考古》2005,(5):136-138
苏轼一生写出了许多关心政绩、关爱民生,抒发自己旷达情怀的优秀作品.其中,咏茶诗集中体现了他的超凡脱俗的旷达情怀.苏轼咏茶诗的旷达情怀主要体现为四方面:一、追求清淡闲适的生活;二、表达以茶会友的真情;三、寄寓以茶养生的情趣;四、抒发失意遣愁的人生感慨.  相似文献   

2.
北宋时期,茶已成为居家必备之物,茶饮之风广泛流行。茶与社会生活有着诸多联系,出现了不少与茶相关的社会现象和习俗。宋人留下的众多茶诗,是我们了解宋人茶俗的重要窗口。苏轼的茶诗,具体而形象地反映了以茶待客、以茶赠友、以茶孝亲、以茶赐臣、以茶为乐等宋代茶俗茶情。挖掘苏轼茶诗中的宋代茶俗及其蕴涵的文化意蕴,具有较高的文学和民俗学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3.
赖功欧 《农业考古》2001,(2):200-208
在热爱茶与茶文化的中国历代皇帝中 ,乾隆皇帝以茶诗最多而著称。他一生写下的四万多首诗歌中 ,涉及茶字的 ,大略有一千多首 ;而专门的茶诗也有近三百首。可见 ,“君不可一日无茶”这句人人皆知的名言出自乾隆之口 ,决非戏言 ,它融入了乾隆的一种文化意识。尤其值得称道的是 ,正是这些日常生活的茶诗 ,最贴切于他的生命意识 ,从而恰如其分地体现了他的“心声” ,表征了他的人生哲学与儒、释、道理趣。明清时期的学者 ,多主儒、释、道三教合一 ,从而形成一种文化风气 ,这即便对乾隆也不无影响。他的人生哲学正是建基并构筑于对儒、释、道思想…  相似文献   

4.
茶诗在唐代开始兴起,唐代茶诗奠定了中国茶文化基本的生命情调和审美情趣,而随着时代精神的不同,茶诗的审美情趣也有一个从自然俭约到精新细繁、从超尘脱俗到近俗乐俗、从宁静淡泊到文化品闲、从以茶悟道到茶禅一味的渐变过程。唐代茶诗反映了中国人独特的生活之美、生命之乐,传达出中国文人清高、白适的人格气质,并昭示了古代文人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哲学思想,对于民族精神的塑造、社会的谐调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刘军丽 《农业考古》2012,(5):170-174
在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中,饮茶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茶作为历代文人寄托精神、涵咏性灵的载体,表现其风骨人格和文心雅趣,品茗与文人精神紧密联系,成为代表中国古典文人文化精神的符号。自古以来,诗书画为中国文人生活的重要内容,而茶与文人书画则有了一种天然的默契,正如苏轼对茶与书画的精辟之论,"上茶妙墨俱香,是其德同也;皆坚,是其操同也;譬如贤  相似文献   

6.
杨昇 《农业考古》2019,(2):132-136
苏轼一生多难,由于屡遭贬谪,他不停地进行地域迁徙,其间创作了大量茶诗,这部分作品,无论是谢茶、种茶还是煎茶诗,都本于茶事而高于茶事,且颇具地方特色,是苏轼文学创作中值得关注的内容。相关作品往往折射出苏轼达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表现出其与命运抗争时的精神特质,并承载了作者非凡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7.
唐宋时期,隐逸文化与茶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复合系统的两个子系统,同处特定历史时空,共存共融、互动互构:一方面,隐逸文化重心向“生活之隐”转向,其物化载体的选择、社交需求,促进了茶诗、茶礼、茶事等茶文化的全面发展,使得茶成为真正的国饮;另一方面,茶以“南方之嘉木”的自然物质属性、“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的人格化精神属性,成为推动“生活之隐”的最佳媒介,最终使得隐逸精神沁入国民人格之中。  相似文献   

8.
肖正广 《农业考古》2021,(2):118-121
生于贵州黔南独山县的清代"西南巨儒"莫友芝才华横溢,一生著述颇丰,同郑珍合撰的《遵义府志》,茶史资料丰富,填补贵州茶史记载空白;撰写的茶诗反映茶事生活状态,表现对茶农的关怀;茶联集取于唐诗宋词,并革故鼎新,另辟蹊径。总之,于历史、文化方面,他为贵州茶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9.
闫茂华 《农业考古》2019,(2):137-142
北宋文学家苏轼宦海沉浮、命运多舛,颠沛流离中留下海量文献。挖掘梳理其茶诗词资源不难发现,苏轼一生与茶为伴,对茶有着独特体悟,以茶安命,是他的生存智慧。他品茶、种茶、斗茶、写茶,表现非凡茶意人生,是中国茶艺术之魂和中国茶文化推动者。  相似文献   

10.
苏轼的几首茶诗浙江湖州罗家庆有篇文章说:“苏轼不爱饮茶,唯饭后以茶漱口而已。”这似乎是偏见。我认为苏轼爱茶,而且对茶有一定研究,有他的诗为证。移植野茶松间旅生茶,已与松俱瘦;茨荆尚未容,蒙翳争交构。天公所遗弃,百岁仍幼稚,紫芽虽不长,孤根乃独寿。移植...  相似文献   

11.
中国封建帝王的生活方式多与茶结下不解之缘 ,其中乾隆皇帝《御制诗集》收录有近 2 0 0首茶诗 ,为中国历代茶诗之最者。文章从乾隆皇帝茶诗说起 ,纵论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 ,开拓了中国茶诗与茶学研究的文化视野 ,认为茶诗是中国诗文化与中国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是中国文人饮茶之习的生活情趣和审美理想的诗化 ,是中国茶文化美学的艺术结晶与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2.
《农业考古》2021,(2):131-137
皎然(720—789),湖州长城(今长兴)人,是一位集儒释道为一身的文化大师。皎然诞生1300周年以来,皎然茶诗、皎然茶道、皎然诗禅人生研究在当代正深入人心。学习、探讨于頔《皎然杼山集·序》和皎然茶诗、赞宁《唐湖州杼山皎然传》所呈现的"释门伟器""道合性同",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认知诗僧皎然成为茶道始祖的根本,从而深化茶道和茶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13.
对于饮茶的历史发展进程,历来人们有茶兴于唐而盛于宋的说法.宋人蔡条《铁围山丛谈》中曾说:"茶之尚,盖自唐人始,至本朝为盛,而本朝又至佑陵(即宋徽宗)时盖穷极新出,而无以加矣."(1)历代文人爱茶,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茶诗词.与宋代品茗风尚的广为盛行相呼应的,是此际有370多位爱茶人写过与茶有关的诗、词、散文、理论专著等相关著述,其中茶诗、茶词有一千多首,是唐代的两倍.众多的茶诗、茶词之作,从茶的制作、茶艺、茶道等诸多方面,反映了宋代的品茗风尚,本文拟以茶诗词为辅证,从一个侧面来看宋代之品茗风尚.  相似文献   

14.
湖北茶诗     
湖北是我国茶树原产地之一,饮茶历史因为悠久。以茶为饮,传说起自于随州神农氏部落,盛于唐宋,普及于明清。随着时序的更易,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的昌明,饮茶风尚的盛行,社会对茶叶需求量的增加,茶价上涨,刺激了农民种茶的积极性。茶业生产的发展,这就为茶诗创作提供了广阔的题材。历代著名的诗人,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交往中,以自己独特的感受,不同的艺术风格,从不同的内容,兴题茶诗。在所有茶诗中,所吟的事物,大都以茶为主题,或与茶有关。诗人以清逸的风吟,质朴的语言,描述茶农的劳动、生活、痛苦和欢乐,或寄寓自己的理…  相似文献   

15.
苏轼融会儒、释、道三家思想建构成三教相辅相成的文化整体结构,并以此作为自己文化人格的坚实基座。这种人生思考的多元化取向最终落实到对个体生命、独立人格价值的不倦追求上,从而形成其乐观旷达的性格,使苏轼能够在人生苦痛面前保持超然尘外的心境,真正达到了精神归隐的境界。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的爱茶咏茶由来已久,<诗经>即有"采荼薪樗,食我农夫","谁谓茶苦,其甘如荠","周原朊朊,堇荼始饴"之吟咏.千百年的文化传承和文人墨客的渲染演绎,使得"茶"的意义早已超越单纯物质层面的属性而获得了文化层面的意义,从而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茶"不仅被赋予颇多文化内涵,也与文学结下不解之缘."茶"的丰富内涵和象征意义,使之逐渐成为文学作品中重要的书写"物象",伴随着文学的发展演进,"茶"的审美意义不断得到开掘、生发、丰富和提升,从而跻身于"松竹梅兰菊荷"等富于主观人格色彩和意趣的"类意象"群落,在文人的笔下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17.
黄建华 《农业考古》2008,(6):167-170
茶因其习性品格和"天人合一"、"君子人格"等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思想内涵相谐相通,与文人的精神活动密切沟通起来.唐宋文人以荼修身怡情,明道励志,体悟人生,表现清高脱俗等品格.品茶成为一种高雅的精神活动.  相似文献   

18.
邹勇  何舒婷 《农业考古》2015,(2):210-213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作为中国茶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茶诗数量多,内容广泛,而茶诗中对于茶艺、茶道的描写,又有助于我们了解、研究中国古代茶文化,因此,在现代茶文化旅游开发中,可以将茶诗及其文化蕴涵运用进来,在营销宣传、旅游产品设计等方面发挥茶诗的作用,使茶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结合,从而促进茶文化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作为文化现象的"朱湘之死"的现象学阐释可能有多种,但主要与四个方面紧密相关融注了边缘、焦虑、精美、悲剧的文化身份;诗与人的清醒悖逆;"救赎诗"的自觉营构与乌托邦话语;"诗的救赎"的自为献祭."朱湘之死"是一种"理性死亡",也是一种"意向死亡",最终完成了诗人朱湘从"救赎诗"到"诗的救赎"的诗学之旅.  相似文献   

20.
中国历代文人,多与茶结缘。或以茶助神思清爽,或以茶寄闲适超脱,或以茶交清谈之友,或以茶悟佛道禅理,甚至达到爱茶如命,嗜之如饴,一日不可无此君的地步。诸如皎然、卢仝、白居易、皮日休、黄庭坚、梅尧臣、苏轼、陆游等,都是茶痴级别的文人,竟日饮茶不说,还写下了很多与茶有关的诗篇,留下很多佳话。其中,尤以苏轼为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