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农7师和乌苏市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南缘,这里属温带干旱区域,具有典型的大陆气候特征。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春季升温快且冷暖波动大,秋季降温迅速,无霜期短,年降水量稀少,昼夜温差大,光照、积温充沛,是农业气象灾害多发区,其中干热风是该地区主要气象灾害之一。  相似文献   

2.
根据冬小麦干热风的国家气象行业标准,利用洛阳市9个县(区)观测站1961—2020年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冬小麦干热风的时空变化特征;确定气象要素对气象产量的影响,分离不同时段的气象产量,构建产量模型,评估干热风灾害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热风灾害平均每年发生1.5 d,发生天数总体上是降低的,但是近20年来又呈现增加趋势,新安、孟津、宜阳是洛阳市干热风灾害高发区。对比干热风灾害发生的气象要素,温度条件是制约洛阳市干热风形成的最主要的气象因子。灾损评估表明,干热风灾害造成小麦减产率在1.28%~8.66%,平均为4.63%。  相似文献   

3.
近57年来河北省冬小麦干热风时空分布及突变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河北省24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60—2016年逐日气象资料,以日最高气温、14:00相对湿度和14:00风速等3个气象因素作为分析依据,得到全省冬麦区近57年来干热风发生日数,通过线性趋势、Mann-Kendall检验法和滑动t检验法等方法,研究河北省冬小麦干热风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近57年来河北省干热风发生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重度干热风下降趋势显著;轻度干热风和干热风总次数在近57年来并没有发生突变,而重度干热风的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了突变性下降;干热风的空间分布呈东北部低、南部高的趋势,河北省邯郸市、邢台市的太行山山前地带以及黑龙港流域的中西部为干热风的重灾区。  相似文献   

4.
<正>5月底华北中南部冬麦区持续晴热,最高气温达35℃以上,许多地区出现干热风灾害,冬小麦大面积早衰早黄。然而山东宁津县城关镇孟合村王振山等农户施用钾硅钙多元素微孔矿物肥料麦田仍然保持正常绿色,且长势喜人,其配肥方案:底施40斤多微孔矿物肥+50斤磷酸二铵,追施80-100斤尿素。而同一地块没  相似文献   

5.
濮阳市2010~2011年冬小麦全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楠 《农技服务》2011,28(12):1716-1716
为指导小麦生产,对2010~2011年濮阳市冬小麦全生育期(播种期、出苗—分蘖期、越冬期、返青—拔节期、拔节—抽穗期、开花—灌浆期、成熟期)的气象条件进行了简要分析。结果表明:2010~2011年冬小麦生育期间,总体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日照充足。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小麦干热风灾害预评估流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学所  周礼清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7):197-198,91
本文探讨了安徽省小麦干热风灾害预评估的方法步骤,给出了较具体的评估流程和评估依据,并讨论指出:气象灾害预评估与灾后(或灾中)评估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们互为补充,各有千秋,是提升气象服务能力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7.
干热风是影响小麦高产稳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经常给小麦生产带来较大损失。本文对目前国内小麦干热风的气候指标、特征及变化规律,小麦干热风的气候成因及预测预报研究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小麦干热风研究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小麦干热风灾害研究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濮阳市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捷  冯杉  姚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531-17533
[目的]分析近51年濮阳市日照时数变化特征。[方法]利用濮阳市所辖5个气象站1960~2010年逐月日照时数资料,采用气候趋势系数、气候倾向率、滑动平均法、信噪比等方法,对日照的年、四季和月的变化趋势以及突变时间节点进行较为详尽的分析,揭示近51年来濮阳日照变化的客观事实和变化规律。[结果]近51年濮阳市年日照时数呈现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为-14.30 h/a;历年各季日照时数均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为-0.66~-1.89 h/a,最大降幅为夏季的-1.89 h/a;历年各月日照时数均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为-21.51~-2.13 h/a,最大下降月份为7月的-21.51 h/a;年日照时数在1983年发生了一次突变,20世纪60、70年代为日照时数相对偏多时期,80年代中后期为相对偏少期。[结论]该研究为濮阳市的种植结构调整、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
黄淮海平原作为我国小麦主产区之一,小麦播种面积和总产分别占全国的59.2%和68.3%,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战略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干热风是危害本小麦主产区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之一,其危害面积大,发生频率高[1-4]。20世纪60~90年代冬小麦干热风发生的频数总体呈减少趋势,但近几十年来小麦干热风灾害发生频次、强度增加,区域扩大,危害加重[5-7]。  相似文献   

10.
过去50年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干热风发生的时空演变规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研究近50年来中国黄淮海麦区小麦干热风时空变化特征,针对其变化趋势,提出有效防御干热风的科学对策。【方法】基于黄淮海地区68个气象台站1961-2010年的逐日气象资料,采用中国气象局发布的气象行业标准“小麦干热风灾害等级”指标,系统分析近50年来黄淮海冬小麦高温低湿型干热风年平均发生日数与过程次数的时空分布特征,针对其变化趋势,提出有效防御干热风的主要途径和技术措施。【结果】(1)1961-2010年,黄淮海地区冬小麦轻度、重度高温低湿型干热风出现的平均日数和过程次数随时间的变化总体呈减少趋势,其中1960-1980年和2001-2010年均为缓慢减少时期,1981-2000年变化则不太明显。1968年各地干热风危害均最为严重,1987年危害均最轻;(2)近50年来,该区轻度、重度干热风灾害的年际变化很大,这和该时期气象要素匹配程度有关。各地20世纪60年代干热风发生最严重。其次,为20世纪70年代和最近10年。20世纪80、90年代危害较轻;(3)就空间平均分布状况而言,该区轻度和重度干热风年平均发生日数和干热风过程次数分布具有一致性,总体呈中间高、两头低的趋势,且地区间差异都很显著,同纬度地区的内陆高于沿海。河北省的北部和西北部、河南省的东南部一带等地干热风危害最轻,河北省南部、河南省西北部等地危害最重,该地作物产量受到冲击很大,生产相对更脆弱。【结论】1961-2010年,中国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干热风灾害总体表现为减少趋势,但由于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气象要素温度、水分、风速等匹配组合的差异,干热风灾害年际变化很大,地区间差异显著,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仍有可能发生。实际生产中,必须重视小麦干热风灾害的防御,可从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和化学措施着手来减少干热风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和危害。  相似文献   

11.
一、干热风危害的气象指标 干热风是小麦生长发育中后期的一种常发性气象灾害,一般可使小麦减产5%~10%,严重时可达20%,而且影响小麦品质及出粉率;由于干热风危害的气象指标冬麦、春麦不同,地区之间也不一致;以下是北方冬麦区小麦干热风日气象指标:  相似文献   

12.
<正>一、小麦播种期(10月上中旬)小麦播种期是预防控制根茎部病害、地下害虫的关键时期,要综合实施种子处理、土壤药剂处理等技术,重点防控全纹枯病、根腐病、地下害虫(蛴螬、蝼蛄、金针虫)等。(一)小麦纹枯病麦播期预防纹枯病,主要采用种子药剂处理方法,可选用3%苯醚甲环唑(敌萎丹)悬浮种衣剂(药剂用量为种子质量的0.2%~0.3%)拌种,或用6%戊唑醇种子处理悬浮剂(药剂用量为种子质量的0.05%~0.07%)拌种,拌后堆闷  相似文献   

13.
李松平  娄伟平  吴利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207-3209,3211
2005年先后有海棠、麦莎、泰利、卡努4个强台风登陆或严重影响浙江省.台风带来的特大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和诱发的气象次生灾害,给该省带来了严重的损失,造成死亡失踪67人,直接经济损失286亿元.针对台风灾害的特征,提出了相应的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14.
雷暴日是濮阳常见的一种气候,给人们的生活、生命与财产安全带来了一定威胁。以濮阳市1971—2010年雷暴观测资料为数据支撑,从雷暴的初、终日及绝对变率入手对当地雷暴日的年、月分布以及变化趋势,雷暴初、终日的候平均气温阈值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性气候对人民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5.
蔡冬梅  秦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4,(31):11035-11036
通过对1967~2011年桐城市气象观测站逐日、逐月、逐年雷暴的观测资料进行数理统计,分析了桐城市雷暴气候的特征。结果表明,近55年来桐城市年平均雷暴日为42.8 d,属于多雷区;雷暴日数的年际变化幅度大,最多年份73 d(1963年)与最少年份25 d(1988和2001年),相差48 d,将近3倍之多;55年来雷暴的发生有逐渐减少的趋势,并以3.51 d/10a的气候倾向率递减;桐城雷暴集中出现在3~9月,共出现2 264 d,占全年雷暴日数的96.1%,尤以7月突出;有明显的季、月变化,冬季雷暴出现的概率较低。  相似文献   

16.
李汉浸  高翀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209-1210
[目的]分析2012年濮阳市冬小麦全生育期气象条件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通过系统分析和实地调查,分析了2012年度濮阳市冬小麦各生育期的气象条件,总体上概括了小麦发育期内的有利、不利气象条件,探讨其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2011年10~11月份气温偏高,越冬期推迟,冬前分蘖多,小麦苗情发育较充分;越冬后,小麦苗情转化升级较快,对小麦高产、稳产有一定贡献。2012年小麦播种—成熟前期,日照偏少,降水分布不均,气温波动较大。[结论]2012年濮阳冬小麦全生育期气象因素对全市冬小麦各发育期的生长需求和产量贡献有利有弊,从总体气象因素来看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17.
根据西昌市1951~2015年65年的气温资料,对西昌各季节及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与异常年度进行分析,求出各时段气温的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西昌年平均气温于1982年发生突变,变化趋势由下降转为上升,年平均气温以每10年0.306℃的速度替代0.114℃的速度上升。用1982年后年气温资料建立自回归跳点方程组预测气温,误差最大为0.8℃,平均误差为0.1℃,能够满足气象中、长期预报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气候变化背景下灵璧县农业气候资源特征,利用灵璧县国家气象站1957—2020年的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和农业保证率方法,分析灵璧县农业气候资源特征。结果表明:80%保证率下,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和≥10℃的初日均呈提前趋势,终日均呈后推趋势,持续日数均呈增加趋势;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和≥10℃的初、终日间降水量均呈增加趋势,积温呈明显增加趋势,日照时数则呈明显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19.
针对本地小麦种植以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对人力、物力、财力都造成了巨大浪费的现实,笔者特制定了濮阳市冬小麦抗旱节水高效栽培技术规程。本规程利用一系列小麦节水栽培技术,包括藉秆还田、精细整地、品种选择、种子包衣、适期晚播、增加播量、播后镇压等措施,通过"倡晚播、密行距、少浇水"实现苗齐苗匀、分蘖粗壮、根系发达、粒重增加、提高抗旱和稳产能力,最终达到抗旱节水高效小麦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高建英  王国华  安明  高学芹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9):139-139,192
干热风是青州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对冬小麦生产影响很大。本文依据干热风的指标,分析统计了70年代以来我市干热风发生情况,明确了干热风的发生频率以及对冬小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青州干热风灾害的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