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农技队伍现状目前,清涧县农技体系改革已完成。从县级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情况看,设有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园艺站、蔬菜服务中心等15个单位,都有固定的办公场所,人员配备齐全,有明确的工作职责;从乡镇农技推广体系情况看,成立5个区域农业技术推广站。虽然存在人员配置不齐等问题,但各单位的工作都以展开,在区域农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据调查了解,县乡两级农技推广机构(含种植业、农机和农检等)实有事业  相似文献   

2.
<正>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负责技术培训,技术指导,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等工作,是农业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核心部门。多年来,充分发挥农技推广的职能作用,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诸多贡献。1、推广机构现状1.1、机构设置:区里有农业技术推广中心1个,乡镇(街道)有27个推广机构。双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创建于1983年。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内部设置:"七站二室"。即:推广站、土肥站、植保站、  相似文献   

3.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湖南省安化县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设置和服务现状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对安化县县镇两级农业推广机构设置、经费、人员编制、人员构成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现有农技推广体系中面临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并提出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全面了解湖北省荆州市县乡两级农技推广人员的基本情况,进一步完善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2022年7—8月对全市县乡两级农技人员的基本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走访调研。结果表明,荆州市县乡两级农技推广人员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技术职称偏低且结构不合理、管理模式多样化、劳动报酬较低、兼职较多等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重要性的认识,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落实相关政策,提高农技人推广员待遇,稳定乡级农技推广队伍;畅通基层农技人员职级晋升通道,充分调动农技推广人员工作积极性;创新农技服务模式,拓展“一主多元”新路径等建议,对完善荆州市县乡两级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其他地区县乡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与发展浅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学荣 《甘肃农业》2005,(12):33-33
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省已初步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实现粮食和其它农产品的高产稳产和解决温饱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农业新阶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一些地方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出现了经费短缺、装备落后、机制不活、队伍不稳等突出问题。如何解决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是摆在“三农”工作面前的新课题。在调查的基础上,就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与发展问题谈一些认识,仅供参考。一、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多年来,各级政府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在农技推广机构建设方面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初步形成了上下相通、左右相连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根据 2004年统计,全省共有省、地、县、乡农技推广机构6227个,其中:省级5个; 地级推广机构111个;县级753个;乡级5358个(农技站1225个,畜牧兽医站1406个,农机站1237个,渔业站4个,经营管理站1237个,综合站249 个)。实有职工28761人,其中:省级317人;地级2010人;县乡两级26434  相似文献   

6.
正一、基本现状2013年以来,漯河市共规划建设26个基层农技推广区域站,市农业局加大督促力度,通过制定工作台账及召开推进、巡回观摩现场督导等方式,于2014年底全部建成并正常运行,硬件设施配备比较完善,各种制度上墙,人员到岗到位,农技推广工作正常有序开展。(一)建设区域站的意义漯河市农业局按照"合理设置、综合服务,统筹规划、科学布局,统一标准,分步实施,充实一线、分级保障"的原则,力争用3年时间,在全省建设一批农技推广区域站和乡镇农技推广站,确保服务范围覆盖所有乡镇,为基层农技人员到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推广服务提供必要  相似文献   

7.
关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探讨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2001年起,辽宁省辽阳市积极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改变了原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体制,重新设置并精简基层机构,建设并明确了区域站是国家设在基层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并通过竞聘、招聘等形式,改革了用人机制;通过依靠社会力量,建立了多元化的农技服务体系。在总结分析改革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应因地制宜设置农技推广机构、剥离农技推广机构的经营性职能、修订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法》、进一步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2013年,湖南省各级农业部门要以贯彻实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以下简称《推广法》)为契机,依法完善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稳定农技推广队伍,改善农技服务手段,提升农技服务能力,为现代农业构筑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一、依法完善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改革 《推广法》实施20年后重新修订并颁布实施,这是我国农技推广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新法首次明确国家农技推广机构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对农技推广机构设置、管理体制、人员编制、岗位比例、上岗条件、考评制度、人员的待遇和工作条件等做出了明确规定,为进一步加强农技推广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制保障.各地要以此为契机,在2013年4月底前,认真开展"回头看",严格对照法律和湘政办发[2010171号文件的规定要求,采取有效措施,依法完善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改革.  相似文献   

9.
昌吉州通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实现了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在7县市、65个乡镇站全覆盖;通过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科研院校、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等涉农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一主多元"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完善农技推广运行机制,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提升了农技推广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0.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然而在历次机构改革中,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撤建更迭,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不但没有发展壮大反而被边缘化,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有名无实。临颍县农业局通过区域站运作模式的探索,较好地解决了有站无人、有人无事的问题,很好地使农业资源、人力优势得到了深度融合,解决了基层农技推广"线断、网破、人散"的不利局面,使农技人员的潜能和技术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1.
正1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状黑河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由市、县、乡、村四级组成,其中市、县和乡三级推广机构为国家公益性事业单位,村级技术员定报酬补贴。截至2016年底,黑河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有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1个、县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7个、乡镇农村经济技术服务中心(内有农技人员)65个。市、县、乡三级农技推广机构在编人员452人,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441人。  相似文献   

12.
<正>农业技术推广区域站是整个农技推广体系落实国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基本节点,是真正实现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最强保证。石家庄市鹿泉区作为农业部第3批基层农技推广运行机制创新试点,宜安农业技术推广区域站从服务区域农业生产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工作从点到面整体推进,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机制模式基本成熟,特别是全国农技中心开展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星级服务创建工  相似文献   

13.
文章阐述了黑龙江省拜泉县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基本情况,通过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的深入实施,全县农技推广体系逐步形成与完善,技术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文章总结了拜泉县农技推广机构出色完成农技推广工作各项任务,开创农技推广工作新局面的经验和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4.
根据泰安市农技推广机构设置情况及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农技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探讨符合新型职业农民意愿的农业技术推广途径。  相似文献   

15.
正一、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现状1、农技推广机构现状按照省市要求,我县明确了农技推广体系的职能,完善了机构,落实了编制。做到了基层推广机构职能明确,机构设置合理,管理体制顺畅,编制、人员落实顺利。农业局设县农技推广中心1个,跨乡镇设农技推广区域站4个。农技推广服务对象主要是南和县内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广大农户。2、推广机制建设一是健全工作机制。为调动农技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建立健全了"竞聘上  相似文献   

16.
对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建设,山东省各级各地立足本地实际,在机构设置、职能界定、管理体制、服务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许多积极有益地尝试、探索。 在机构设置上,主要是按行政区划分专业单独设置和综合设置两种形式。在职能界定上,大多数是管理、执法、经营、服务混合,只有极少部分实行了执法、管理和经营、服务的分离。在管理体制上,先后尝试了条条管理、条块共同管理和块块管理三种形式。在服务方式上,形式多种多样,五花八门,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截至2001年底,全省县乡两级共设立农技推广机构10020个,从业人员69736人;其中县级1460个,22227人,134个农业县(市、区)平均每县(市、区)11个,166人。乡镇8560个,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省农技推广体系“断奶”、“脱轨”等突出问题,省委书记姜 春云和省长赵志浩分别就进一步加强和稳定农技推广体系问题作了重要批 示,省编委、人事厅、农业厅、财政厅、农委等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对 全省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并针对基层存在的问 题向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如下建议: 进一步提高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全面贯彻落实好 农业 两法 理顺管理体制,恢复和健全农技推广体系。按照农业部、人事部 关于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人员编制标准,于今年完成乡镇五站的“三 定”工作:农技推广机构是国家在基层的事业单位,不能随意改变其事业 性质,更不能转为经济实体:已撤销农技推广机构的要限期恢复,平调、 挪用其财产的要尽快归还 增加农业技术推广经费,确保农技推广事业发展,按照《农业技 术推广法的要求,农技推广机构所需经费由政府财政拨给各级财政用 于农业技术推广事业的经费,不但不能减少,还应逐步增加,其增长幅度 要高于同期财政支农投入增长幅度,目前对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人员已经 “脱钩”“断奶”的要限期纠正、补发 采取得力措施,稳定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上述建议如能被决策机 关采纳,我省农技推广体系重振雄风将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18.
陈丽 《现代农业》2012,(1):80-81
对巴彦淖尔市七个旗县区12个镇级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建设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与市、旗县区、镇、村干部和科技人员、农牧民代表进行了座谈,调查了解了基层农牧业技术推广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职能发挥等情况,分析了存在的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黑龙江省拜泉县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基本情况,通过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的深入实施,我县农技推广体系逐步形成与完善,技术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本文总结了我县农技推广机构出色完成农技推广工作各项任务,开创农技推广工作新局面的经验和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20.
正一、乡镇农技推广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管理制度薄弱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变革中,道路比较漫长,地区间、专业站所之间具有较大差别,而且多数地域不同的农业技术推广站直属上级机关也迥然不同。与此同时,有些乡镇共用一个农业推广站;而有些则是一个乡镇配套一个专业站所;还有将4、5个站所兼并而成等。以上这些现象都说明农业技术推广组织没有统一的形式,管理制度薄弱。(二)推广手段匮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