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芦笋作为崇明县设施菜地主栽品种,因其经济效益高,种植面积逐年稳步增加,目前已达5000多亩。芦笋为多年生作物,其效益主要除取决于芦笋产量、前期芦笋长势和田间施肥水平外,还受病害的影响。三星农技中心与县蔬菜站经  相似文献   

2.
我市芦笋栽培始于80年代初,品种为美国种"玛丽华盛顿".主要用于生产白芦笋,由工厂收购加工成罐头出口.随种植年限延长,病害严重,产量、品质下降,效益变低.为稳定和发展我市的芦笋基地,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我局从1998年开始立题,进行了出口创汇芦笋基地品种的更新及配套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经三年努力,在常规技术运用的基础上,重点创新芦笋增产单项栽培新技术:春提早栽培、深沟高垄栽植、两次留母茎及施用专用肥,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芦笋种植面积的扩大,在北方的冷凉地区的芦笋病害也日益严重,文章就芦笋的茎枯病、褐斑病、根腐病和锈病等主要病害的防治措施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4.
芦笋作为一种新兴的无公害蔬菜,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医药保健功能倍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国际市场十分畅销,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河北省容城县自1997年引种种植以来面积不断扩大,被称为"河北省芦笋之乡".今年芦笋种植面积已超过2 000公顷,经济效益每年可达9 000万元.广大笋农通过多年的田间生产实践,摸索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可广泛推广的芦笋栽培技术,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芦笋学名石刁柏,是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享有“蔬菜之王”的美誉。发展芦笋产业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茎枯病是芦笋的主要病害之一,它使产量降低,质量与效益下降。为有效防治茎枯病,我们进行了大量调查和实验研究,摸索出芦笋茎枯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芦笋又名"石刁柏",是世界名贵蔬菜之一。它不仅有极其丰富的营养,同时还具有防癌抗癌、治疗心血管疾病、排毒利尿、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多种医疗保健功效。芦笋的适应能力非常强,抗酸耐碱,抗旱怕涝,能耐零下36℃的低温和36℃的高温,除了水田外的平原、坡地、沙漠地区都可以种植。南方地区因为积温高、生长期长,产量高于北方,但由于降雨多,相对病害多,管理难度大些;北方地区产量相对低一些,但降雨少,病害发生少,管理简单省事。  相似文献   

7.
贵州铜仁地区芦笋的高产栽培及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小宁  方小宇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642-1643,1661
芦笋是一种高级营养保健蔬菜,种植芦笋有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好路子.在引种试验的基础上对芦笋的选种、选地、播种育苗、定植管理、采收及繁殖等技术作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8.
为指导芦笋病虫害的绿色防控,对芦笋主要病虫种类及发生危害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种植过程中,芦笋的主要病害有茎枯病、褐斑病、炭疽病、根腐病、枯梢病等,主要虫害为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蚜虫、蓟马等.研究了芦笋主要病虫的发生危害规律,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该研究为四川芦笋病虫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为芦笋生产的提质增效和绿色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芦笋低产田的主要特征是单位面积株数不足,缺苗断垄严重.芦笋成茎株数少,生长细弱,产量低,品质差,病害重,经济效益不高.通过对芦笋低产田进行改造,尽量提高产量质量,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芦笋主要病害的为害程度、侵染规律、影响因素分析,以及对芦笋生产中污染因素如盲目用药、大气和酸雨、土壤、肥料等的污染进行分析,提出了芦笋科学种植技术,包括选用抗病品种、选择适宜的定植田、科学合理的病害防治、平衡施肥、合理灌溉、搞好大田昔理以减少发病因素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芦笋茎枯病田间症状、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笋系多年生、单子叶作物,是一种具有独特风味的名贵、高档、食疗兼用的营养保健蔬菜.种植芦笋是出口创汇、振兴经济和农民致富的好门路。芦笋茎枯病是我国目前芦笋产区最重要的病害,危害极为严重,常使大面积笋田干枯,甚至毁于一旦,是造成山东及沿海等老笋区遭毁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正>芦笋营养丰富,富含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特别是芦笋中的天冬酰胺和微量元素硒、钼、铬、锰等,具有调节机体代谢,提高身体免疫力的功效,享有"蔬菜之王"的美称。现将芦笋的标准化栽培技术总结介绍,供广大种植户借鉴。一、芦笋品种的筛选及效益适合邯郸种植的品种有阿波罗、美国骄子、日本王子F1、GL-308杂交芦笋四个品种,通过历年种植统计平均亩产芦笋800公斤,亩产值8000元,亩纯收入5000元。芦笋的种植,带动了相关  相似文献   

13.
芦笋是多年生植物。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蔬菜之王”的美称。市场销售额高,种植成本低.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好项目。2007年。承德县农业开发办扶持芦笋种植基地项目建设,大力发展芦笋基地种植。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笔者发现芦笋茎枯病是芦笋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病害.往往成为产区毁园绝产的主要因素。针对该病在本地区气候条件下的发生特点以及芦笋的田间生长规律。经过实践研究,总结出一条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辅”的方针来预防芦笋茎枯病的发生,从而提高芦笋的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特色农业种植为种植户带来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本文中主要介绍了寒地的芦笋种植技术,芦笋被称为抗癌的保健蔬菜,深受消费者喜爱。  相似文献   

15.
温室芦笋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笋是宿根性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南方种植受到多雨、高温、高湿气候的影响,病虫害非常严重。通过对芦笋温室种植品种的选择、育苗的研究,特别对芦笋种植后的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留养母茎、采收时间及标准等作了深入的研究,生产的芦笋符合国家绿色食品标准,对芦笋的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市种植芦笋的面积越来越大,为了让广大农民更快的提高收入,将芦笋因病虫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小,下面我介绍芦笋五大病害的发生与防治,以供广大农民参考。一、芦笋立枯病1.症状芦笋立枯病又称枯萎病,是土传病害。初见田内个别植株变黄萎蔫,病情扩展后  相似文献   

17.
<正> 芦笋,又名石刁柏,系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宿根性蔬菜作物。1980年前后引入我省,现有种植面积约30万亩。芦笋罐藏及速冻食品是我省蔬菜大宗外销创汇项目。但由于栽培历史短,经验不足,目前芦笋栽培仍存在着收效迟、产量低、质量差、品种混杂、植株早衰、病害重等突出问题,制约着芦笋种植、加工、出口效益的均衡提高。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芦笋主要病虫害及无公害生产关键防控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3,(4):377-380
芦笋素有"蔬菜之王"的美誉,其作为山西省的一项外向型产业,经济效益良好,但病虫害发生严重,并成逐年扩大趋势。针对山西省芦笋主要病虫害(芦笋茎枯病、枯萎病、根腐病)发病规律以及芦笋木蠹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的发生规律进行研究,总结出无公害芦笋生产的关键防控措施:主要是一方面加强田间管理、改善现有的管理栽培方法;另一方面以农业、物理、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控制芦笋病虫害的发生和为害。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芦笋病害现状及无公害生产技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对山西省芦笋主要病害茎枯病和枯萎病的为害程度、病害侵染规律、相关因素以及对芦笋污染因素(如滥用农药的污染、大气和酸雨的污染、土壤的污染、肥料污染等)进行分析,提出了山西省芦笋无公害生产技术,即选用抗病品种、种子消毒、选择适宜的定植田、科学合理进行病害防治、平衡施肥、合理灌溉、搞好大田管理减少发病因素等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从基地情况、芦笋种植情况、产品销售与市场供求等方面,对湖南省宁乡芦笋基地进行调查,并分析了种植芦笋的经济效益。同时,对目前湖南芦笋产业发展起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