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氮素在紫色土中的迁移及小麦利用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品种的氮肥(尿素、氯化铵)在紫色土中的迁移与小麦吸N试验在池内进行。结果表明:在小麦生长期中,淋溶的N以NO3-N为主,且主要分布在40-60cm深度、并随时间的延伸而下移。氮肥施用量的啬提高了NO3-N淋深量,但小麦吸氮却反而下降,且产量并无显著提高。NH4CL处理者的NO3-N淋溶量较尿素处理者低,且小麦的产量提高了,对N素的利用率二者相当。  相似文献   

2.
通过节能温室利用稳定性同位素^15N示踪方法,对氮素化肥不同施用量与芹菜对其氮素利用率的关系和氮素化肥不同施用量对芹菜产量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氮素化肥施用量与氮素利用率呈直线负相关关系,与芹菜产量呈二次曲线关系。都达到极显著水平。在该试验条件和土壤肥力情况下,所得出的氮素肥料效应方程模拟的硫铵最佳施用量约为85kg/亩,取得芹菜最高产量。为实际生产确定氮素化肥的施用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大田条件下,研究播期与施氮量对不同类型花生产量、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及利用的影响,为花生高产和养分资源高效利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选择普通型大花生品种'花育22号'和高油酸花生品种'冀花16号'为材料,设3个施氮水平:0、120、240?kg/hm2?(分别表示为N0、N120、N240);4个播期:4月3...  相似文献   

4.
我国主要麦区小麦氮素吸收及其产量效应   总被引:3,自引:8,他引:3  
【目的】掌握小麦氮素的吸收特征及区域差异性有利于指导小麦区域合理施肥,提高氮肥肥效,维持小麦增产稳产。本研究旨在探讨我国小麦氮素吸收特征的区域性差异及其产量效应。【方法】收集了2000年以后我国小麦田间试验产量、 籽粒和秸秆氮含量的文献数据,统计分析了黄淮海冬麦区、 西北冬春兼播麦区和长江中下游麦区的小麦产量、 地上部氮吸收、 籽粒氮含量、 秸秆氮含量、 100 kg籽粒需氮量的区域差异,并进一步分析了小麦不同产量水平下100 kg籽粒需氮量、 籽粒氮含量和秸秆氮含量。【结果】小麦产量、 籽粒氮含量、 秸秆氮含量、 地上部吸氮总量和生产100 kg籽粒需氮量的波动范围大,变异性较高,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我国田间试验的小麦平均产量为6.18 t/hm2(n=5484,变异系数34.37%),其中以黄淮海冬麦区最高(7.06 t/hm2),西北冬春兼播麦区最低(4.71 t/hm2),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居中(5.60 t/hm2); 生产100 kg籽粒需氮量的全国平均为2.87 kg (n=5073,变异系数25.43%),其中以黄淮海冬麦区最高(2.98 kg),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和西北冬春兼播麦区偏低(分别为2.60 kg和2.84 kg); 籽粒氮含量、 秸秆氮含量、 地上部吸氮总量全国平均分别为2.17%(n=3456)、 0.55%(n=2460)、 180.9 kg/hm2(n=4962),变异系数分别为23.96%、 38.18%、 44.50%。籽粒氮含量、 秸秆氮含量、 地上部吸氮总量均以黄淮海麦区居高,分别为2.24%、 0.56%、 211.1 kg/hm2,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和西北冬春兼播麦区偏低,分别为1.92%、 0.5%、 146.7 kg/hm2和2.14%、 0.53%、 138.0 kg/hm2。生产100 kg小麦籽粒需氮量、 籽粒氮含量和秸秆氮含量随小麦产量水平的增加而呈增加趋势,产量范围4.5、 4.5~6.5、 6.5~8.5、 8.5~10.5、 10.5 t/hm2,生产100 kg籽粒需氮量分别为2.79、 2.80、 2.91、 3.03和3.05 kg, 对应的籽粒氮含量分别为2.01%、 2.11%、 2.27%、 2.26%和2.40%,秸秆氮含量分别为0.46%、 0.53%、 0.58%、 0.61%和0.63%。【结论】温度、 水分等气候条件、 土壤类型、 主栽品种及田间管理技术等差异,造成了小麦氮素吸收特性的区域间差异,因此小麦施肥应根据各区域的小麦产量、 小麦氮素需求规律因地制宜地科学施肥。  相似文献   

5.
适宜播期提高农牧交错带春小麦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为了明确农牧交错带播种期对春小麦的产量、生育期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从2011年到2012年在内蒙古进行了小麦分期播种试验。试验共设置了5个播种期,从4月26日开始至6月5日结束,每播期间隔10 d。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5月6日之后播种的各处理小麦产量显著降低,最后播种的小麦产量相比4月26日播种的减产63.3%~72.3%,对应的收获指数和千粒质量也大幅下降,主要是由于小麦晚播后抽穗至成熟阶段日平均温度降低所致。播期导致各生育阶段所需要的天数特别是播种到出苗期产生差异,但全生育期所需要的生理发育时间(发育最低温度Tb为0,最适温度To为20℃)在不同年份和播种期处理下均没有显著差异,稳定为95.3个生理日数(当每日平均温度均为最适温度时所需要的发育天数)。水分利用效率随着播期推迟呈现明显降低的趋势,与4月26日播种处理相比,最后播种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降低了68.8%~74.3%,主要是晚播小麦麦穗干物质质量占地上部干物质质量的比例降低,营养体生长过旺,增加了各生育期内的日耗水量。不同播期下,春小麦地上部植株氮素累积吸收量为14.0~17.0 g/m2。播种期对春小麦氮素累积吸收量没有显著影响。但由于早播处理小麦的收获指数和产量较高,所以氮素的吸收转化利用效率显著高于晚播处理。在农牧交错带适时早播春小麦不但可提高产量,而且还能大幅度提高水氮资源的吸收利用效率,这对该区域实现春小麦高产和稳产有着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白银市胡麻生产现已基本实现良种普及,但与之相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试验及推广相对滞后。为了充分挖掘胡麻新品种的增产潜力,以白银市当前主栽胡麻品种陇亚10号、定亚24号、陇亚13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播期对胡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胡麻生长发育影响显著,生育期随着播期的延后而缩短,生育进程则加快,播期每推迟7 d,生育期则缩短3~4 d。播期延后对胡麻出苗率、株高、单株分茎数、主茎分枝数、单株果数、单株粒重等主要农艺性状影响较大,且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而对蒴果大小、千粒重影响则不显著。不同播期处理对胡麻品种的折合产量影响显著,陇亚10号、定亚24号、陇亚13号的折合产量均以3月24日播期处理最高,分别为2 493.3、2 533.3、2 433.3 kg/hm2。综合考虑认为,陇亚10号最适播期为3月24 — 31日,陇亚13号最适播期为3月17 — 24日,定亚24号最适播期为3月24日。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提高旱地麦田休闲期土壤蓄水保水能力、保证旱地小麦稳产高产的有效途径,本研究采用双因素裂区试验,主区为耕作方式(深松、深翻和旋耕),副区为保水剂施用量(0、45、90 kg·hm-2),研究了耕作方式和施用保水剂对土壤含水量、土壤养分、旱地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并分析了土壤含水量、生育期耗水量与旱地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水分利用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与休闲期旋耕相比,休闲期深松提高了播前20~16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休闲期深翻提高了播前0~20 cm和60~14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加速了收获期20~200 cm土层的水分利用;并通过增加穗数和穗粒数使旱地小麦产量分别提高了12.63%和6.88%,显著提高了水分利用率和降水利用率,20~40 cm土层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含量总体提高。休闲期耕作,配施保水剂45 kg·hm-2显著提高了旱地小麦休闲期蓄水保水能力、水分利用率和产量。休闲期深松增产效果和提高水分利用率效果优于休闲期深翻。旱地小麦产量和降水利用率与播前60~120 cm土层含水量呈正相关。本研究结果为晋南旱地小麦优化耕作方式和保水剂施用量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率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旱地小麦稳产高产、减小年际间产量波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不同播期对春小麦产量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试验研究春小麦分期播种不同发育阶段气候因子对其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哈尔滨地区春小麦适宜播期为 4月中旬后期 (4月 14~ 2 1日 ) ,此时播种有利于春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以江麦869、徐麦178为供试品种,通过设置不同播期与春季追肥方式的互作处理,探究不同播期条件下缓释肥替代尿素的增产效果,以期为江苏淮北地区实现小麦高产高效轻简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江麦869和徐麦178的适宜播期分别为10月10~25日和10月10日前后。推迟播期,2个品种孕穗期最大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高峰苗均呈下降趋势,而收获指数有所增加,茎蘖成穗率在播期10月25日条件下最高。各春季追肥方式中,返青期施用缓释肥可有效增加最大叶面积指数,促进小麦干物质积累,因而增产效果显著优于其他3种处理,且不必等雨或灌水施肥,简化了春季追肥程序。  相似文献   

10.
春玉米产量和施氮量对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氮素利用率是提高氮素收益、降低氮肥施用所带来的环境风险的重要途径。采用同一品种春玉米丰田6号,以无灌溉黑土为供试土壤,采用“3414”试验设计,经3年试验,对春玉米氮素利用效率与玉米产量和施氮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氮肥利用率与产量呈显著的正相关,而与施氮量呈显著负相关。当玉米产量大于11 t/hm2,施氮水平控制在当地推荐施肥量时,氮肥利用率可高达45%以上;超过当地推荐施肥量,氮肥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增加急剧下降。当玉米产量低于6 t/hm2时,氮肥利用率徘徊在17%左右,并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施氮时期对超高产夏玉米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选用登海661(DH661)和郑单958(ZD958)为试材,研究了超高产条件下施氮时期对夏玉米子粒产量、氮素利用率以及转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期一次性施氮较不施氮增产不显著;随着施氮次数的增加产量显著提高,灌浆期施氮可以显著提高粒重,从而提高产量。拔节期、大口期、花后10d按2:4:4施氮,DH661产量可达14188.9 kg/hm2;基肥、拔节期、大口期、花后10d按1:2:5:2施氮,ZD958产量可达14529.6 kg/hm2。生长期内分次施氮及灌浆期施氮可显著提高植株和子粒中氮素积累,延长氮素积累活跃期;同时可以显著提高氮素收获指数、氮肥农学利用率、氮素表观回收率和氮肥偏生产力。DH661和ZD958在2:4:4和3:5:2施肥方式下开花前和开花后氮素吸收比例分别为51:49和60:40。开花前分次施氮可显著提高氮素转运量和转运效率,灌浆期施氮可显著提高花后子粒氮素同化。DH661和ZD958在2:4:4和3:5:2施肥方式下花后氮素同化量分别占子粒吸氮量63.0%和50.5%。本试验条件下,DH661采用拔节期、大口期、花后10d按2:4:4施入,ZD958基肥、拔节期、大口期、花后10d按1:2:5:2施入或拔节期、大口期、花后10d按3:5:2施入可提高氮素利用率,实现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2.
A 2-year field experiment (2012–2013)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yield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WUE) response of maize (Zea mays L.) to different soil water managements at different sowing dates. The experiment included three sowing dates (22 June, 6 July and 21 July) and four irrigation regimes based on maximum allowable depletion (MAD) of the total available soil water (TAW). The irrigation treatments were marked by I1 to I3 as 40%, 60% and 80% MAD of TAW, respectively, and with no irrig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grain yield reduced when planting was delayed in both years, ranging from 6105 to 4577 kg ha?1 in 2012 and from 7079 to 5380 kg ha?1 in 2013. However, WUE increased when planting was delayed from 22 June until 21 July. Also the highest grain yield was observed in the first irrigation treatment (MAD = 40%) in both years, and the highest WUE was obtained in the second irrigation treatment (MAD = 60%) with 1.64 and 1.61 (kg m?3) in 2012 and 2013, respectively.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delay in planting date and the use of MAD = 60% treatment in Mediterranean-type region such as Golestan, Iran, can be useful in saving water that is highly important in such regions.  相似文献   

13.
密度、氮肥互作对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为了探明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同步提高的最佳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制定合理的栽培措施,实现高产高效提供理论依据,以大穗型品种泰农18(T18)和中穗型品种山农15(S15)为试材,在大田条件下设置4个播种密度(60、75、90和105 kg/hm2)和3个施氮水平(0、180和240 kg/hm2),研究了氮密互作对小麦子粒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密度和施氮量均显著影响冬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且两者间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两因素中密度是导致产量变化的主导因素。子粒产量提高引起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和氮肥吸收利用率的协同提高。综合考虑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等因素,在本试验条件下,泰农18的适宜播量为102 kg/hm2,适宜的施氮量为180 kg/hm2;而山农15的适宜播量为83 kg/hm2,适宜的施氮量为180 kg/hm2。说明在冬小麦高产栽培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充分利用氮密互作效应,在提高氮素利用率的同时,获得较高的子粒产量。  相似文献   

14.
不同氮效率基因型冬小麦生理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通过对两个不同氮效率基因型冬小麦小偃22(XY22)和小偃6号(XY6)产量和构成因素,氮素吸收利用效率以及关键生育期的硝酸还原酶、叶水势、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测定,探讨了其对氮素利用的差异及其机理。结果表明,不施氮处理,子粒产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叶水势、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而施氮后明显提高;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叶水势、叶绿素含量在施N150 kg/hm2时保持在较高水平。两个基因型中,小偃22比小偃6号的生理代谢更加旺盛,施氮加强了这种作用,这可为进一步选育氮高效利用型小麦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设置不同灌溉处理来研究灌溉次数和时期对黄淮海地区冬小麦产量、籽粒品质和水氮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浇足底墒基础上拔节期灌一水不仅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并提高水氮利用效率,减低硝态氮淋失风险,而且可获得较好的物理品质(硬度指数、容重)和蛋白质品质(粗蛋白、湿面筋和沉淀值)及最优的粉质仪质量指数、拉伸仪参数和降落数值。在此基础上增加冻水、开花水、灌浆水等处理的产量增加不显著,各项品质指标没有明显改善,水分利用效率降低,而且显著增加硝态氮淋失风险;因而黄淮海地区最优的节水灌溉模式是浇足底墒基础上拔节至挑旗期灌溉一水。  相似文献   

16.
提高立体匀播冬小麦光合效能和产量的最佳追氮时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立体匀播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播种方式,与之相配套的氮肥运筹技术尚不成熟,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其增产潜力的发挥。研究合理的播种方式与氮肥运筹组合,可为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7-2018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赵县试验农场,以两个中筋小麦品种衡观35和邯6172为试验材料,进行了三因素裂区田间试验。主区为立体匀播(C1)和常规条播(C2)两种播种方式。副区为4个氮肥追施时期:拔节始期(T1)、拔节后10天(T2)、拔节后20天(T3)、开花期(T4),追氮量均为120kg/hm^2。副副区为两个小麦品种。开花期及花后每7天用SPAD-502Plus型叶绿素仪测定旗叶SPAD值,共测5次,测定部位为顶部、中部、基部各一次,取平均值。于小麦开花当天开始,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测定旗叶的相关光合参数,共测5次。于成熟期考察小麦株高、穗粒数、千粒重、穗长,实收测产。【结果】两个小麦品种的单位面积穗数和籽粒产量均在立体匀播条件下T2处理达到最高,且在相同追氮时期下高于常规条播;而千粒重均在立体匀播条件下T4处理最高。同一播种方式下,衡观35拔节始期追氮植株株高达到最高值,邯6172于T2处理追氮达到最高值;而两个小麦品种的穗长和小穗数达到最佳值的追氮时期因播种方式的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在4个追氮时期下,立体匀播小麦的旗叶SPAD值、净光合速率均高于常规条播,其中在花后7天和21天时T2、T3处理追氮旗叶净光合速率均显著高于T1处理追氮。两个小麦品种间的旗叶SPAD值在整个灌浆期间均表现为显著差异,而旗叶净光合速率主要表现在开花当天至花后7天差异显著。与此同时,两个播种方式下小麦旗叶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均随着追氮时期的后移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结论】在立体匀播条件下拔节后10天追施氮肥有利于植株单株营养均衡,促进根系发达,易建成优势蘖群体,有利于单位面积穗数的提高和最终产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研究利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牛场肥水灌溉对冬小麦产量、 氮利用效率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以期为提高灌溉肥水中氮利用效率,降低养殖肥水灌溉的氮损失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田间小区定位试验,以华北平原典型冬小麦种植系统为研究对象,定量研究牛场肥水灌溉对冬小麦产量、 氮素积累、 氮效率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试验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 不施肥、 小麦各生育期进行清水灌溉(CK); 在冬小麦生育期内进行2次牛场肥水灌溉(越冬期和灌浆期,肥水灌溉带入氮量为160 kg/hm2),其他生育期清水灌溉(T1); 在冬小麦生育期内进行3次牛场肥水灌溉(越冬期、 拔节期、 灌浆期,肥水灌溉带入氮量为240 kg/hm2),其他生育期清水灌溉(T2); 在冬小麦生育期进行4次牛场肥水灌溉(越冬期、 拔节期、 抽穗期和灌浆期,肥水灌溉带入氮量为320 kg/hm2),不进行清水灌溉(T3); 农民习惯施肥,冬小麦播种时施复合肥(15-21-6)375 kg/hm2、 拔节期追肥尿素600 kg/hm2(氮投入量为332 kg/hm2),全生育期灌溉清水(CF)。每个处理重复3次,冬小麦全生育期灌水4次,灌水定额为830 m3/hm2,灌水量用超声波流量计计量。【结果】牛场肥水灌溉对冬小麦产量和氮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连续三年冬小麦产量均随牛场肥水灌溉次数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肥水灌溉带入氮为240 kg/hm2(灌溉3次)时,冬小麦产量最高。2)牛场肥水灌溉显著增加冬小麦植株地上部氮积累量。2011年和2012年肥水灌溉的三个处理之间及与习惯施肥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2013年T2和T3处理植株氮吸收量显著高于T1处理和习惯施肥处理。3)冬小麦肥水氮利用率和农学效率随肥水灌溉带入氮量的增加而降低。三年均以T1最高,分别为48.57%和37.15 kg/kg。4)每季冬小麦收获后,随着灌溉带入氮量的增加,0100 cm土层NO-3-N积累量增加。肥水灌溉带入氮为320 kg/hm2时,0100 cm剖面NO-3-N积累量显著高于肥水灌溉带入氮为160~240 kg/hm2处理。【结论】牛场肥水灌溉显著增加冬小麦产量,随肥水灌溉带入氮的增加冬小麦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冬小麦肥水氮表观利用率和农学效率均随肥水灌溉带入氮量的增加而降低,肥水灌溉带入氮为320 kg/hm2,80100 cm土层有大量NO-3-N累积,且有向下淋溶的趋势。本试验条件下,综合产量、 冬小麦植株氮积累量及氮效率等方面考虑,牛场肥水灌溉冬小麦适宜氮带入量为160~240 kg/hm2。  相似文献   

18.
以4个短季棉品种(中棉所50、鲁棉研35、邯686、豫早棉9110)为材料,研究了早播(4月25日播种,密度设置为52 500株/hm2)与正常播期(5月15日播种,密度设置为75 000株/hm2)条件下的子棉产量、皮棉产量及养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早播对短季棉品种的生育期无显著影响,早播条件下,短季棉品种的子棉产量、皮棉产量、衣分均高于正常播期,生物量、每100 kg皮棉产量氮、磷、钾吸收量低于正常播期,氮、磷、钾养分利用效率高于正常播期。本试验条件下,早播提高了短季棉品种氮、磷、钾养分利用效率,从而提高了子棉、皮棉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