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分析桑蚕良种繁育过程中种茧后期死蛹发生的原因,根据原蚕发育的生理要求及良种繁育的技术要求,从蛹体创伤、病原菌感染、不良气候条件、桑叶质量、微量农药中毒和种茧保护条件等方面探讨了种茧死蛹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河南省近几年养蚕成绩较好,克蚁收茧量可达到4.5 kg,但千克制种量偏低。造成制种量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后期死蛹发生较多,死蛹主要有细菌性败血蛹和僵病死蛹两种。后期死蛹通常占蚕蛹总数的10%左右,严重时甚至更多可造成蚕种生产失败。因此,制种量降低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是蚕种生产的重要任务之一。一、发生死蛹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合理的种茧保护是提高千克茧制种量,提高蚕种场经济效益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要根据蛹体发育情况,合理调节气象环境,以适应蛹体发育的需要,充分发挥优良品种的产卵性能.  相似文献   

4.
正在桑蚕春季、秋季制种工作中,蚕蛾的综合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它对增加母蛾单蛾产卵量、提高蚕种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制种生产实际,笔者认为制种期在蚕蛾管理方面应做好以下工作:一、发蛾前期的综合管理工作(一)合理调节种茧室温湿度采茧后必须加强对交品种的发育调节工作,种茧室温度调节应以24℃(±1℃)为中心,注意防止过高或过低温度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蛹早期阶段避免长期在30℃高温中  相似文献   

5.
削茧裸蛹保护野桑蚕的蛹体,对该蛹体的发育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野桑蚕蛹期13~44 d,小于茧腔保护的历期32~154 d。根据蛹体颜色、复眼着色、触角着色、体皮松软情况可以分为4级,各级历期依次为:7~32 d、2~25 d、2~10 d和1~15 d。野桑蚕蛹体颜色变化无法精确预测蛹的发育进度。  相似文献   

6.
后期死蛹是指种茧调查以后出现的各种症状的死蛹,主要有黑死蛹、黄死蛹、红死蛹和干缩黑死蛹等。后期死蛹的产生和增加(特别是夏秋季)是造成蚕种生产产量低、成绩不好、经济效益差的重要原因。因此,防止和减少后期死蛹的发生,对蚕种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减少家蚕原蚕后期死蛹发生,提高家蚕一代杂交种生产的经济效益.[方法]以家蚕原种春蕾(中系品种)与镇珠(日系品种)为研究对象,以原蚕后期死蛹率、发蛾率和工效为考核指标,对比四步削茧鉴蛹法与常规削茧鉴蛹法在家蚕一代杂交种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结果]采用四步削茧鉴蛹法处理的原蚕死蛹率(3.01%)较常规削茧鉴蛹法(14.13%)下降了11.12%(绝对值),二者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在工效方面,两种削茧鉴蛹法操作的工效无显著差异,且越是蚕蛹发病率高的生产批次,应用四步削茧鉴蛹法的成效越明显.2011~2012年在山东广通蚕种集团公司的部分蚕种场推广应用,结果显示,山东广通蚕种集团公司蚕种场的原蚕后期死蛹率明显减少,发蛾率由应用前在70.00%~90.00%波动提高稳定在92.00%以上.[结论]在家蚕一代杂交种生产过程中,合理运用四步削茧鉴蛹法可极大减少病原物通过蛹体间接触的水平传播感染,有效减少死蛹发生,显著提高制种效益.  相似文献   

8.
二化一放柞蚕种茧由于长时间低温保种,对蛹体正常的生理代谢及发育产生不良影响,感温蛹、劣蛾发生较为普遍,在大茧生产中,制种群体中劣蛾的比例与柞蚕茧产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随着制种群体中劣蛾比例增高,柞蚕茧产量和质量呈下降趋势,提高二化一放柞蚕制种中的优蛾率,预防劣蛾发生,对柞蚕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农业》2018,(21)
正家蚕又叫桑蚕,是生产丝绸、茧蛹、蚕蛾的重要来源,东北地区养蚕历史不长,但随着近些年茧蛹和蚕蛾价格不断走高,养蚕户逐年增加,一些蚕户因为不了解疾病防控而造成经济损失,下面介绍3种东北地区常见的家蚕疾病。1白僵病白僵病是一种接触性真菌传染病,因肉眼可见病死蚕被覆白色或类白色菌粉而得名,该病病原是白僵菌,既可感染蚕体又可感染蚕蛹,昆虫和被污染桑叶是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空气传  相似文献   

10.
<正>在桑蚕制种过程中,保证对交品种的发蛾平衡是非常重要的生产环节。桑蚕在生长发育期受品系、饲育环境温度及桑叶叶质老嫩等因素的影响,各个品种之间会出现发育不平衡的情况。种茧期由于受温度、光线等因素的影响,各个品种的蛹体发育也会出现差别。若不采取相应调节措施,会导致制种期出现对交品种发蛾不平衡,如对交品种发蛾时间不一致、雌雄蛾数量不相当等,给制种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造成蚕种的损耗,以及人力、物力和经济的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11.
制好春蚕种,种卵微粒子病毒检出率要控制在0.5%以下、千克茧产卵量达90g以上、孵化齐一、孵化率达95%以上。要达到这个目的,在经销蚕种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社会责任高于企业利润,下面介绍制种方法和措施以适合蛹、蛾、卵的生理要求。1制出高质量种卵的要求和做法1.1要储备合格种茧参加制种合格种茧标准:蛹期无毒、蛹体饱满、雌雄比例不低于42∶58。  相似文献   

12.
蚕是一种昆虫的总称。幼虫成熟后吐丝做茧,在茧里变成蛹,蛹变成蚕蛾。蚕有桑蚕、柞蚕、蓖麻蚕等很多种。蚕丝是织绸缎的唯一原料。中国是世界上养蚕最早的国家。世界上的蚕大概有以下种类。  相似文献   

13.
在养蚕生产上,后期死蛹的发生直接关系到蚕种数量和质量,降低后期死蛹对提高养蚕生产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后期死蛹是蚕种生产中经常发生的现象,在个别蚕种生产单位或个别生产季节及个别品种和批次中发病率较高,造成较大的损失.种茧育的后期死蛹问题应该得到相应的重视,增强蚕蛹的体质,消灭病原体,加强种茧保护,为蚕种稳产、高产、优质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4.
<正>桑蚕僵病是指桑蚕真菌病的总称,因患病蚕(幼虫、蛹、蛾)死后尸体僵硬而得名,其防控措施主要包括:一是养蚕中要及时拾除病蚕和尸体。集中在水缸用浓漂白粉水浸泡或深埋;要勤除蚕沙,清扫蚕室、结茧室的垃圾、灰尘,运到蚕  相似文献   

15.
<正>育种室的准备制种房屋通风良好,切忌窝风,要有对面窗户。育种室及用品消毒干净,用生石灰水粉刷,用具放入制种室内,用3%甲醛药液喷雾,密闭消毒24小时,室温25℃。种茧出窖种茧出窖要在气温较低的傍晚或早晨进行。穿茧、挂茧种茧运到暖茧室后,要将茧薄摊在茧床内或蚕筐中,敞开前后窗户,晾茧排潮,茧皮晾干开始穿茧、挂茧。穿茧时要斜穿茧衣,茧蒂向外又稍向下倾斜,串紧码实,呈六棱形,不要伤害蛹体,每串200粒。茧串行距30~40厘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河南省蚕种主要是由种场技术员指导原蚕点农民饲养原蚕,而后收茧制造的。蚕种场经济效益的好坏,取决于克蚁制种量。克蚁制种量则等于克蚁收茧量与斤茧制种量的乘积。从现有的情况看,一般蚕种场的克蚁制种量偏低。造成制种量偏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常规技术处理未能达到要求外,还有部分技术人员素质差、原蚕点环境恶劣、桑园管理不好和原蚕茧处理不善等方面的问题。一、克蚁制种量低的原因(一)部分技术人员素质差  相似文献   

17.
如何提高柞蚕杂交种的孵化率和产茧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柞蚕一代杂交种以生命力强、发育快齐、遗失蚕少、老熟齐、适应性广、茧大、产量高等优良生产性能深受养蚕群众的欢迎。但在大批量制种生产中,由于操作不当,往往会出现孵化率偏低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蚕农的蚕卵蚕产茧量和柞蚕制种场的经济效益。现将制种期技术处理不当对柞蚕卵孵化率的影响,分析、总结如下:一、种茧的选择和保护(一)选好对交品种的种茧选茧是提高蚕卵质量和蚕茧产量的重要环节,俗话说"好种出好  相似文献   

18.
通过1993~1996年4年试验调查结果:试验调查的原蚕具有龄期经过短、体质强健、结茧率和虫蛹率高、产下卵量多、克蚁制种和50 kg桑叶制种成绩优等特性.与贵州省现行用种相比,试验原蚕的四龄蚕结茧率和虫蛹率平均值分别提高2.01%和2.90%,羽化率提高2.43%,平均单蛾产下卵提高7.25%,克蚁制种和50 kg桑叶制种量分别提高29.41%和24.73%.  相似文献   

19.
<正> 桑蚕、柞蚕、蓖麻蚕是当今被人工完全驯化成功利用的三种吐丝类经济昆虫。蓖麻蚕主食蓖麻叶,具有发育快、龄期短、蚕体健、易饲养、成本低、见效快的特点。饲养1盒蓖麻蚕卵(约1万粒)可收茧25千克,除茧壳作为丝织品原料外,还有鲜蛹18千克、蚕沙100千克均可综合利用。因此,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广种蓖麻、多养蓖麻蚕大有发展前途。其饲养技术是。一、准备  相似文献   

20.
《山西农业科学》2015,(9):1175-1178
针对目前南阳市柞蚕微粒子病高发现状,借鉴桑蚕微粒子病防治的叶面消毒技术,探讨柞蚕微粒子病的防治方法。结果表明,壮蚕期用防微灵1∶100倍和1∶200倍药液防治微粒子病效果较好,镜检各龄迟眠蚕、病蚕、死笼茧、病蛹,化蛾逐蛾镜检,均没检出微粒子孢子,蚕期无毒性反应,对结茧率、上茧率、死笼茧率、全茧量、茧层率、合格卵圈率、单蛾产卵量等均无明显影响;连续2代喂饲的原蚕,1∶100倍药液对次代原蚕的结茧率、上茧率、死笼茧率都有不良影响,茧的性状和卵量亦有下降倾向,而1∶200倍药液则无不良影响。说明壮蚕期1∶200倍药液防治微粒子病效果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