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饼形器作为史前石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从前仰韶、仰韶、龙山三个时期对辽河流域、黄河流域兼及长江流域与岭南发现的饼形器的文化内涵、发展脉络、地区差异等进行动态的比较分析,饼形器应该是北方粟作农业的谷物脱粒工具。同时,饼形器自身的发展变化,反映出不同地区农业发展水平的差异,也是衡量农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仰韶早期人类的生计为以农业和饲养家畜为主,辅以渔猎、采集等生计手段。仰韶晚期的生计方式与早期相比并无根本性改变,只是个别经济方式比重有所变化。但是到了龙山时期,生计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建筑、制陶等手工业发展成为了与农业、狩猎并重的一种新的经济方式。这种变化既源于该地区古环境由湿暖变干冷的现象,也符合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即由以氏族为核心的较为平等的原始社会,发展成为以个体家庭为核心的复杂社会。  相似文献   

3.
受寒冷气候影响,前仰韶文化结束至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晚期1000年间,西汉水上游考古学文化出现断层。半坡类型晚期至仰韶文化晚期,气候温暖湿润,加上仰韶中期以来水稻种植规模的逐步扩大和食盐贸易的发展,西汉水上游考古学文化连续发展,至仰韶文化晚期,聚落分布密度达到同时期陇山以西最大值。龙山文化早期,气候寒冷干燥,旱灾频发,新石器文化迅速衰落,来自陇山以东的庙底沟二期文化和泾河上游的常山下层文化乘虚而入,并以盐官镇为界形成东西对峙的局面。相当于龙山文化晚期至夏代早期的齐家文化时期,虽然气候重归温暖湿润,但由于西汉水上游所处的秦岭山地地势陡峻、森林茂密,限制了"锄耕"农业和畜牧经济的发展,以及食盐争夺引发的战争和社会动荡,使这一时期的人类活动强度远没有恢复到仰韶晚期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石虎山类型是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仰韶早中期阶段的文化遗存,在岱海地区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定居聚落。通过对该类遗址采集到的动植物遗存样品的分析来看,该类遗存的基本生业模式以种植农业为主,但采集仍然是获取食物的一项重要手段,肉类食物的获得多依靠狩猎活动,且狩猎水平相对较高,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渔猎活动作为补充,此时尽管已经出现了家畜驯养,但规模小,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5.
包头市设施农业存在的主要气候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包头市大力实施"南菜北薯"战略,设施农业快速的发展,在设施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气象问题日显突出,晚秋至早春低温障碍,多云寡照导致品质变差,产出低。文章围绕设施农业的发展,结合包头地区气候,分析找出影响包头地区设施农业的主要气候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减轻气候灾害风险,提高设施农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提供气象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城子崖遗址自龙山时期即为鲁北区域中心城址,岳石时期承继了龙山时期粟、黍、稻、小麦、稗组合,并继续利用黍亚科、早熟禾亚科等资源,延续了农业与采集业并存发展的生业经济模式,以及对农作物实施精细化管理和加工流程。相较于龙山时期,岳石时期城子崖以粟、黍、稻为代表的农作结构和野生植物利用种类等调控程度不一,反映出先民在自然和社会大环境变迁中生计策略的能动性调整,这当是城子崖所在鲁北,乃至海岱地区社会文化持续发展之动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史前农业概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绝大部分遗址,属于农耕文化的范畴。它的聚落分布、生产活动、农作物种类、农耕工具和家畜品种等方面,都表现出一系列的特点,构成了自成体系的农耕文化,并直接影响了历史时期的农业发展。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是史前农业非常发达的两个地区,至少距今七八千年以前,便遗留着丰富的农耕文化遗存,有关农业的起源或可追溯得更早。随着农业的产生和发展,人类的定居生活也就更加稳固,往往形成大规模的聚落。这些聚落遗址一般位于河旁的台地上,潮湿多雨的平原地区,多半奠居在土墩上,以上的选择是为了防止洪水的袭击。农田都位于聚落的附近,往往定居一段时间之后,由于地力的消耗,不得不反复迁移聚落以适应农耕生  相似文献   

8.
西辽河上游地区夏家店文化时期浮选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2012年开始,以西辽河上游地区为研究对象,在考古调查的过程中,利用剖面采样法,在20个夏家店文化遗址系统采集浮选样品55份,其中,在9个遗址采集夏家店下层文化浮选样品共计24份;12个遗址采集夏家店上层文化浮选样品共计31份,共计出土炭化植物种子26073粒。通过区域性的浮选工作,初步厘清了西辽河上游地区夏家店文化时期的农业状况。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先民以发达的农业活动为主要的生产方式。夏家店上层文化时期,农业活动有所收缩。不同区域先民的生产方式可能发生了分异。南部地区依然延续了前期的农业活动方式,但农业水平有所下降;西部地区主要的生产方式可能转变为以牧业活动为主。农业活动的收缩可能导致了遗址分布的离散化。而牧业活动的发展促使人类在更寒冷的区域定居。  相似文献   

9.
西部地区与中华农业文明发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西南和西北两大部分 ,自然环境独特 ,新石器时代的粟作文化和稻作文化交相辉映 ,是中国原始农业起源和发展的重要地区。农业起源以相对定居为前提 ,而农业的不断开发又促进了定居生活的巩固和文明的进步。西北黄土高原有利于人们早期的定居生活 ,尤其适宜使用木石工具开垦土地、种植农作物 ,因而这里的原始农业发展较快 ,成为中华农业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西部其它地区的原始农业亦因自然条件的差别而得到不同程度的开发 ,形成一定的发展特色。当今我国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分析和总结西部地区在中华农业文明起源进程中…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业的本土起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年表自从1949年以来大量的考古发现证明,中国的农业和动物驯化是与中国第一个成熟的新石器文化同时出现的,这个文化以河南西部的仰韶村命名,1921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J·G·Andersson)在这里发现了彩陶和新石器制品。1928年,在山东省会济南附近的城子崖村,中央研究院的历史语言研究所的人员发现了另一处新石器文化遗址,其特点是黑陶和卜骨,并以附近的龙山镇命名。虽然后来在河南北部几个地方接连发现了一些仰韶、龙山和商  相似文献   

11.
农业的气象灾害表示的就是气候的变化对农业产生的影响,甚至可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气候变化的波动,时刻决定着农业的发展和需求。目前影响着锦州地区的农业大概包括了冰雹、干旱等等的气候问题,随着近些年的气候变得越来越反常,随着全球的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直接的导致了整个锦州地区出现的农业现状堪忧,因此面对这种现状进行分析,分析的内容也就是关于这气候的变化对锦州地区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并提出有利和对应的几项措施,预防锦州出现更严重的农业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临泉宫庄遗址试掘采集土样的浮选分析,获取了该遗址大汶口文化早中期、龙山时期、商周时期的炭化植物遗存,主要包括水稻、小麦、栎属、铁苋菜。量化分析结果显示,宫庄遗址自大汶口文化早中期至商周时期的农业保持着稻作农业传统,与周边同时期的遗址存在显著差异。结合淮河中游地区诸遗址的植物考古证据,大汶口文化早中期该地区的稻作农业持续发展,并成为获取植食资源的主要方式,可能没有形成稻粟兼作农业模式。  相似文献   

13.
登封程窑遗址位于河南省登封市程窑村东北地一带,为一处主体为龙山时期,包括东周和其他历史时期的遗址。本次对程窑遗址开展的浮选工作获得了大量龙山时期和东周时期的植物遗存,包括粟、黍、大豆、稻米、小麦和大麻六种农作物炭化籽粒,以及近20种其他非农作物遗存。根据浮选结果显示,无论龙山时期还是东周时期,粟黍类小米都是当时居民最为重要的农作物资源,大豆也是必要的补充,稻米发现极少,为典型的旱作农业生产模式。东周时期小麦地位的显著提高以及大麻的发现,成为其区别于龙山时期的时代特点。程窑遗址龙山时期的植物考古发现,为我们探讨颍河中上游地区农业经济模式特点提供了新的素材。  相似文献   

14.
汉代古夜郎区域墓葬出土的铁制生产工具、陂塘稻田模型、家畜家禽模型、干栏式陶屋模型、粮仓模型、陶井模型等,都表明两汉时期古夜郎地区已形成农业定居的生活生产方式。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提高了耕作的效率;灌溉技术的提高、育秧播种的采用,使得稻作农业经济在古夜郎地区有了较大的发展。由于粮食产量基本能满足当时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因而农业经济不但得到稳定发展,而且也为汉代古夜郎地区政治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5.
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气候处于异常期,冷暖与干湿环境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波动与变化,导致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对当时的农业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及农业自然灾害,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旱作农业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了耕-耙-耱为中心的抗旱保墒技术。总之,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北方旱作农业技术体系的形成期,与当时气候的异常变化有着密切地关系。  相似文献   

16.
杨剑 《农业考古》2000,(3):228-231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的酿酒国家之一,我们的先民对酿酒技术的独特创造(包括对微生物的利用),也是对人类饮食文化作出的早期重大贡献之一。我们的先民在远古时期已知道酿酒,含糖野果的天然发酵,大概在旧石器时代就引起人们的注意。谷物酿酒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这是有关研究者所同意的,但谷物酿酒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人时期或龙山人时期,学者们的意见就不一致了。主张起源于仰韶人时期的人认为:(一)仰韶人后期,在黄河流域的中游,中原地区的居民已开始主要从事农耕和栽培谷物,有了谷物,酿酒条件就具备。《淮南子·说林训》说:“清醢…  相似文献   

17.
赖功欧 《农业考古》2017,(4):228-232
张光直的考古事业涵括了农业考古,他以极其开阔的视野,通过对新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先秦时期的地下发掘资料之考证,确立了"农业文化"的概念。张光直对农业文明之起源及仰韶等几大文化圈之间的特征比较,是极有深度的农业文化之探究。近年一系列的考古发掘,印证并支撑了张光直的农业文化观。  相似文献   

18.
河姆渡水井研究——兼论我国水井的起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井是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定居生活的稳定以后才发明的。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当时生产力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另一方面,水井的出现,又对人们的农业生产和定居生活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试论六朝时期广西地区的农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六朝时期 ,由于历史的原因 ,我国南方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 ,经济的重心开始向南转移。而经济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则是农业的大力发展。岭南地区作为六朝的大后方 ,此期其经济也迅速崛起 ,变为江左王朝举足轻重的一个经济区域。作为岭南的一部分 ,广西的经济地位自不待言。就农业而言 ,广西地区土地肥沃 ,江河众多 ,气候温暖 ,雨量充沛 ,十分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早在新石器时代 ,这里就已经出现了原始农业。进入阶级社会以后 ,尤其是汉代以后 ,这里的农业经济以空前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关于广西地区六朝时期的农业状况 ,虽然史料记载…  相似文献   

20.
隋唐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变化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候变化对农业技术的形成和发展起先导性作用,在古代农业社会发展中居重要作用。隋唐时期气候呈现出冷暖交替的波动态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对隋唐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变化的历史考察,归纳了其特征,并运用代用气候材料,初步分析气候变化对隋唐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旨在对我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干旱化趋势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