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稿约     
《古今农业》2011,(4):26-26
一、《古今农业》是中国农业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主办的学术季刊。本刊的主要栏目有:"三农问题研究"、"古代农业史研究"、"农村社会史研究"、"农业灾害史研究"、"农业经济史研究"、"农业遗产与民俗研究"、"世界农业史研究"、"农业技术史研  相似文献   

2.
稿约     
《古今农业》2011,(2):120-120
一、《古今农业》是中国农业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主办的学术季刊。本刊的主要栏目有:“三农问题研究”、“古代农业史研究”、“农村社会史研究”、“农业灾害史研究”、“农业经济史研究”、“农业遗产与民俗研究”、“世界农业史研究”、“农业技术史研究”、“古农书研究”、“农业国情研究”、“农业考古发现与研究”、“农业与生态环境”等。  相似文献   

3.
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的巨大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史》七大卷二十大册,已经出版了总论、天文学史、地学史、数学史、物理学史、化学史等五大卷十个分册。第六卷是生物学史部分,计划出六个分册。这六个分册包括全书的第三十八篇到第四十五篇,其中的第四十一篇是《农业》,第四十二篇是《农艺》,由李老博士委托英国农业史学者白馥兰女士撰写。《中国科学技术史》中的这部分,是我们研究农学史者最为关心的。李老博士去年九月访问我国,在上海锦江宾馆礼堂作学术报告时,《农业考古》主编陈文华同志就曾代表了我国农  相似文献   

4.
一、引子 1984年,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系列丛书第六卷第二部分“农业”在剑桥出版。这部分是由农史专家白馥兰执笔独立完成的。白馥兰,号芳春,英国人,英文原名为:Francisca Anne Bray.1948年12月生于埃及首都开罗。1967年毕业于法国巴黎赛维耐学院,取得中国语一级学士学位。1973年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吉顿学院,获自然科学学士学  相似文献   

5.
日本学者对中国古农书的研究,当前主要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即(一)农学史及农业技术史、(二)社会经济史、(三)民俗学、(四)与文人趣味有关的四个领域,现分别加以介绍。 (一) 就农学史及农业技术史方面来说,由西山武一和熊代幸雄共同完成的《齐民要术》译注工作,堪称划时代的业绩。众所周知,《齐民要术》对华北地区旱地农业技术的系统记叙,以及这一技术体系在生产实践中的形成,即使在世界农业史上也都占有屈指可数的重要地位。而成书时间竟早在公元六世纪时,就更不能不使人为之赞叹。《齐民要术》译成日文的过程,据熊代所说大致如下:早在一九四○年,在当时日本占领下的北京,由北京大学所附设的农村经济研究所,组成中国古农书研究会,着手进行《齐民  相似文献   

6.
惠富平 《农业考古》2002,(1):131-135,190
《史记》记述了黄帝至汉武帝时期三千多年间的中华文明史,内容博大精深、体系宏伟,涉及到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被誉为百科全书式通史著作。近年来,《史记》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史记》中的经济、科技问题也进入了人们的研究视野。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司马迁记史叙事,经常涉及到当时的农业经济和农业科学问题,反映出他在这些问题上的独到见解。本文将《史记》研究与农业史研究相结合,揭示司马迁在若干重要农学问题上的认识和创造,扩充史记学以及农业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7.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手鉴《笔耕园》收录有60幅我国宋代至明代的绘画。其中传郭忠恕绘的《柳龙骨车》和传李嵩绘的《龙骨车图》描绘有我国传统的农具"牛转翻车"。前者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柳阴云碓图》有密切关系,后者较写实地描绘了龙骨车(翻车)的构造,它们为研究我国农业史、技术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8.
田村仁左卫门吉茂是日本幕府末、明治初的杰出农学家。他留下的几部珍贵的农书手一稿,是研究日本近代农业科技史、农业经济史和地方史的重要史料,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们的重视。特别是经过战后著名农史学家古岛敏雄氏的《日本农业史》、《日本农业技术史》等书的介绍,田村吉茂和他的农书著作日益广为世人所知。近年在日本东京出版了一套由山田龙雄氏等主编的《日本农书全集》(全三十五卷),吉茂的《农业自得》等五部著作被编为该全集的第二十一卷。兹将吉茂的生平及其著作的内容梗概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李约瑟生前身后与中国人结下了不解这缘。昔人已乘黄鹤去,一代汉学大师李约瑟逝世有8年时间了。李约瑟的《中国科技技术史》撰著工程亦将全面告竣。于是,中国科技史界开始面对“后李约瑟时代”如何发展的问题,也开始了后李约瑟时代的探索——促进中国科技史研究的学科化、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业史问题点》是日本历史学家西(山鸟)定生代表作之一《中国经济史研究》的第一部第一章。《中国经济史研究》全书共分三部,而这一章则可作为全书的绪论,因为全书各部分的主要观点都在本章中得到体现。文中主要概述了中国古代农业史的发展历程,并就有关农业史研究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探讨。近日偶读此文,略有所思,仅就其中两个问题,在此略陈,不对之处,祈望指正。(一)关于农史研究的方法问题。西(山鸟)先生在总结中国农业史研究概况时提出了这一问题,此处不妨摘录文中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业百科·农史卷》第三次筹备座谈会于1985年6月中旬在南昌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农业出版社、浙江农业大学农史研究室、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北京农业大学农史研究室、西北农业大学古农学研究室、华南农业大学农史研究室、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史研究室,江西省中国农业考古研究中心以及《中国农史》、《农史研究》、《农业考古》编辑部的代表。会议对农史卷的条目及有关编撰、出版等问题进行认真而富有成效的研究。(古为农)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陈旉《农书》是继《齐民要术》之后第一部真正的、划时代的著作。它的意义在于对把江南的岁易无肥栽培水稻耕作技术提高为连作施肥栽培进行了评价。关于这部《农书》,天野元之助教授从中国农业技术史的角度、周藤吉之教授从南宋时期农书研究的角度,各自写出了出色的论考,笔者从追踪中国农业观变迁的思想史的立场出发也作过论述。并且以过去所看过的内阁文库藏书和乾隆四库全书抄写本《农书》为线索,于最近发表了关于《农书》的版本关  相似文献   

13.
(本报讯)本刊编辑部最近收到韩国釜山文学崔德卿博士寄赠的《中国古代农业史研究》一书。崔德卿博士是韩国釜山大学校人文大学史学科先秦两汉经济史专业的教授,是韩国著名的专门从事研究中国农业史专家,先后撰写过《中国古代的耒耜和耦耕考》、《秦汉时期小农生产的亩产量》、《关于战国时代铁制农具的考察》、《秦汉时代的牛和牛耕考》、《中国古代农业技术研究史的检讨──以铁制农具和土地利用法为中心》、《关于中国古代个体农民的往宅构造的考察》、《中国古代各地域农作物的分布和加工》、《战国秦汉时代饮食调理和饮食生活》、《…  相似文献   

14.
稿约     
《古今农业》2007,(1):27-27
一、《古今农业》是中国农业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主办的学术季刊,经过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2003年成为公开出版物。本刊的主要栏目有:“三农问题论坛”、“古代农业史”、“近代农业史”、“农村社会史”、“农业科技史”、“农业经济史”、“农业民俗研究”、“国外农业史”、“古农书研究”等等。  相似文献   

15.
中国作物史研究不仅可以拓展中国农业史的研究领域,也可以为中国社会史、日常生活史提供新的学术资源。南京农业大学李昕升博士的专著《中国南瓜史》以独特的视角、丰富的史料和多学科的研究方法阐释了南瓜的引进以及南瓜在中国本土化的发展历程,深入探讨了南瓜在中国历史变迁中的作用,发掘了中国古代南瓜的文化价值和药用价值,堪称是中国农业史研究领域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16.
稿约     
《古今农业》2006,(2):120-120
一、《古今农业》是中国农业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主办的学术季刊,经过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2003年成为公开出版物。本刊的主要栏目有:“三农问题论坛”、“古代农业史”、“近代农业史”、“农村社会史”、“农业科技史”、“农业经济史”、“农业民俗研究”、“国外农业史”、“古农书研究”等等。  相似文献   

17.
专著《金汁:中国传统肥料知识与技术实践研究(10~19世纪)》,对宋代以降中国传统社会的肥料知识与技术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丰富了我国肥料史的研究,在研究范式、史料运用、理论回应等方面,均有所贡献,是一本中国农史研究的力作。本文对其内容进行了介绍、指出了其学术贡献与研究不足,并提出了肥料史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8.
主编部分《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历史卷》 主编及主要撰搞人 农业出版社 1995《中国农业通史·原始农业卷》 主编及主要撰稿人 (出版中)《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 农史分支主编及主要撰稿人 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0专著部分《稻作史论集》 当代科技重要著作·农业领域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3《中国稻作史》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丛书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5《农史研究文集》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9参编部分《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 第一章 原始社会时期 梁家勉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89《中国稻作学》 第一章 《中国稻作的历史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对中国科技史研究是卓有成效的,他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闻名于世界,其中包括对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研究的贡献。他的学生罗伯特·坦普尔也是研究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佼佼者,他的著作《中国——发现和发明的国家》,以通俗的文学、扎实的考据、令人信服的论证,介绍了中国100个“世界第一”。有关农业科学技术的发现与发明对我们研究中国古代农史有极力的参考价值,引起了注意。坦普尔对我国古代农业科学技术发现与发明考证不但精湛,而且比较广泛。为我们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农业史的研究概况中国农业史做为历史学的研究对象为期不久,只是近廿多年来的事。在清代的考证学者中虽然有像程瑶田那样,曾倾注精力从事于《周礼》沟洫制的研究,并注释“九谷”即对古代的主要谷类作物加以厘定的学者,但也只是限于对古代典籍的考据,而没有接触到中国农业的实际,各个历史时期的农业是如何经营的,以及它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发展都还没有成为研究的课题。甚至在历史学的领域里,当中国史的一些问题已经开展了细微深入的研究,社会经济史这一部门已经相当活跃的时候,农业史的研究仍是迟迟未能做为问题提到日程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