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地膜是农业生产重要物质资料之一,地膜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农业产量和效益的提高,带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和生产力的飞跃发展,随着地膜应用量和使用年限增加,大量残留地膜造成的"白色污染",不但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进行,也对农业环境安全构成了威胁。因此,如何科学使用地膜,同时加强残留地膜回收与治理,已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已经取得非常好的成绩。新的技术和产品不断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本文中主要介绍了农业种植过程中地膜在我市生产应用,地膜具有的优点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地膜气象效应所体现出来的保墒、保温、保湿等特点,提高了种植的经济效益,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高产、高效、优质农业的迅速发展,特种地膜已被广泛地应用到农业生产中,目前,具有先进性、代表性的地膜有银黑双面膜、黑地膜、银灰色膜、紫色膜、黄色膜、红色膜、蓝色膜、环保型泥炭膜等。它们在具有普通地膜作用的基础上,以其特殊的功能,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受农民欢迎。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农业不断向前发展,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不断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切实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地膜覆盖技术近年来在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在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由于地膜不能自行降解,给农田的土壤结构和土壤肥力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研究废旧地膜对环境的危害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文章主要结合临泽县的实际情况,就地膜污染危害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该研究对更好地促进该地区的地膜污染处理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高产、高效、优质农业的迅速发展,特种地膜已被广泛地应用到农业生产中,目前,具有先进性、代表性的地膜有银黑双面膜、黑地膜、银灰色膜、紫色膜、黄色膜、红色膜、蓝色膜、环保型泥炭膜等。它们在具有普通地膜作用的基础上,以其特殊的功能,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受农民欢迎。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我国高产、高效、优质农业的迅速发展,特种地膜已被广泛地应用到农业生产中,目前,具有先进性、代表性的地膜有银黑双面膜、黑地膜、银灰色膜、紫色膜、黄色膜、红色膜、蓝色膜、环保型泥炭膜等。它们在具有普通地  相似文献   

7.
我国地膜应用污染现状及其防治途径研究   总被引:61,自引:8,他引:61  
地膜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资料之一,我国每年地膜应用量近百万吨,地膜覆盖面积1 000多万hm2,覆盖作物达40多种.地膜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但随着地膜应用量和使用年限的不断增加,大量残留地膜造成的"白色污染"不但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进行,而且对农业环境的安全与健康也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农田残留地膜已经成为影响农业环境、破坏土壤结构、危害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并造成农作物减产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统计数据的整理分析,以及在国内外研究文献总结和归纳的基础上,对我国农用地膜应用、污染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论述.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的地膜污染的现状,从地膜的标准化生产、节约使用、高效回收以及未来需要研发的新材料、新技术等方面提出相应的防治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8.
<正>地膜即地面覆盖的薄膜,在农业生产上有着广泛应用。地膜有无色和有色之分。无色地膜即透明地膜,透光率和热辐射率达90%以上,当前广泛应用于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维持土壤结构、防止害虫侵袭作物和某些微生物引起的病害等,促进植物生长。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有色地膜已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有色地膜有多种功能,品种也多种多样,下面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我国高产、高效、优质农业的迅速发展,特种地膜已被广泛地应用到农业生产中,目前,具有先进性、代表性的地膜有银黑双面膜、黑地膜、银灰色膜、紫色膜、黄色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农业生产技术得到显著发展。棉花的膜下滴灌技术就是将滴灌管道敷设在地膜下面,与地膜栽培技术相互适应,通过形成一种新型的田间灌溉方式,在我国新疆等地得到了广泛推广与应用。基于此,主要对棉花膜下滴灌田间的耗水规律试验进行了研究,为棉花种植提供依据,推动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推广应用农用地膜以来,地膜以提温、保墒、抑制杂草、增产等优势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并收到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同时,随着地膜栽培年限的延长,耕地土壤中的残膜量不断增加,造成了白色污染。因此,怎样在确保地膜在农业生产中重要作用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或降低地膜在应用中对环境和土壤产生的污染,是农业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地膜残留污染防控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地膜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资之一,地膜覆盖已广泛应用到全国,尤其是北方干旱、半干旱和南方的高山冷凉地区,且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2015年地膜用量达145.5万t,覆盖面积达1 831.8万hm~2。地膜覆盖技术对保障中国食物安全供给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随着地膜投入量和使用年限不断增加,大量农膜残留在土壤中,不但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持续进行,而且对农业环境安全与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通过分析生物降解地膜替代、一膜两(多)用、机械化地膜回收等地膜残留污染防控关键技术的现状,提出未来应对地膜残留污染的技术措施和策略,为地膜覆盖技术合理应用和残膜污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地膜覆盖栽培可以提高地温,防除杂草,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抗旱防涝,提高作物产量,提高生产效益,可带动农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和生产方式的改变。但随着地膜应用面积的增加,白色污染问题也越发突显。造成农业环境污染,影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为了环境友好和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地膜的"白色污染",发展生物降解膜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4.
地膜栽培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随着地膜应用面积和使用年限的不断增加,负面报导不断增加。大量残留地膜造成的"白色污染"不但影响农业环境、破坏土壤结构、危害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并造成农作物减产。如何合理使用地膜,尽量使用可降解地膜、增加地膜厚度、和加大地膜回收管理力度,有效保护土壤永续利用率是我们迫在眉睫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5.
张文静 《河北农业》2022,(12):43-44
<正>随着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应用,地膜已成为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生产资料,其不但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进步和各地农业发展,而且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实现了早播早收,从而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但是在地膜覆盖技术推广中,地膜并不具有可降解性,废旧地膜给耕地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危害。为此,枣强县农业农村局通过设置监测点调查地膜残留量,做出了相应的分析报告。枣强县地膜监测点残留量说明:2018年在全县11个乡镇设置监测点15个,其中棉花监测点14个,花生监测点1个。  相似文献   

16.
为推动江苏省江阴市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2018—2019年对江阴市蔬菜田地膜使用情况、地膜回收情况、地膜残留原因等进行了调查分析,并结合江阴市蔬菜田农业生产实际,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地膜残留防控对策,主要包括提高认识、严格监管、建立健全回收网络、科学引导、应用蔬菜地膜减量化栽培技术等。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业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各种产品在农业生产中不断应用,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农业污染。严重的危害农作物的生长和农产品的安全。本文中主要介绍了棉花的地膜残留试验以及具体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地膜是继种子、农药、化肥之后的"第四大农业生产资料"。通过地膜覆盖,能够提高土壤温度,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分解、转化土壤养分能力,能提高水肥利用率,促进作物根系吸收,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产出率;同时,可回收地膜的使用可以减少除草、清除残留地膜的用工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多年来,随着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农业农村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地膜覆盖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19.
双城市由于地膜回收站、地膜加工企业匮乏,地膜回收量1600吨,回收率仅为67.4%,有很多地膜残留在地里,对耕作、作物生长、农村环境等方面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通过应用0.008毫米以上地膜的推广、改扩建地膜回收站点和地膜加工企业的实施,地膜清理回收达85%,净化了土壤,提高了肥、水、药利用率,对实现效益型农业和生态型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蔬菜栽培技术的不断提高,有许多新技术、新设施广泛地应用到蔬菜生产中,为蔬菜生产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蔬菜栽培中,采用黑色地膜,为蔬菜生产带来了诸多实效。1黑色地膜的保温作用在定植10天后调查,黑色地膜白天平均地温为10.8℃,比普通地膜平均低1.88℃;定植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