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季花有髯鸢尾杂交育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季开花的有髯鸢尾可以有效延长鸢尾的观赏期,丰富秋季园林开花植物的种类和色彩。以11个有髯鸢尾品种为亲本,在6个两季花品种间、两季花品种与5个一次花品种间进行正反杂交试验,并对各亲本花粉活力以及杂种果实膨大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以5 g/L TTC染色法可高效测定有髯鸢尾的花粉活力,且各亲本花粉活力差异显著,两季花品种再享天福、赫氏蓝和白与黄的花粉活力分别为94.73%、90.14%和87.54%,显著高于其他品种;(2)10个两季花鸢尾品种间杂交组合的平均结实率为76.55%,高于22个两季花品种与一次花品种杂交组合的平均结实率(62.50%),表现出较高的亲和性;(3)两季花品种与一次花品种杂交的9对正反交组合中,两季花品种作为父本时的结实率高于其作为母本的相应反交组合的结实率的组合占77.78%,两季花品种适宜做父本;(4)有髯鸢尾杂交蒴果生长发育曲线呈“S”型,果实长宽比无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2.
籼稻品种杂交后代垩白性状频数分布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籼稻品种杂交后代的研究表明,其稻米垩白面积为连续分布,在小垩白/小垩白组合中,分布曲线为单峰,主峰在无垩白处,且发生频率很高;在中垩白/中垩白组合中,分布曲线为不明显双峰,主峰与低谷之间的发生频率相关差不大,主峰在无垩白、小垩白、中垩白、大垩白处皆有分布,说明杂交后代垩白性状发生了广泛分离。遗传分析表明,籼稻品种杂交后工垩白性状主要受胚乳基因型控制,存在细胞质效应,说明杂交稻稻米要减少垩白面积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红宝石无核×红旗特早葡萄杂交后代核性状遗传规律。【方法】以红宝石无核×红旗特早杂交群体135个F1代植株为试材,鉴定核状态,测定果实单粒重、单核重、单粒核数量、单核纵横径积等核相关指标,分析群体核性状遗传倾向。【结果】红宝石无核×红旗特早杂交群体胚败育率为59.26%;果实单粒重表现为连续分布,遗传力低,呈现变小趋势;果实单核重在有核和无核单株群体之间存在两极分化,但没有明显界限,遗传力低,呈现变小趋势;果实单粒核数量遗传力低,呈现变少趋势,整个组合91.85%的单株具有败育残核;单核纵横径积在有核和无核单株群体之间存在两极分化,且有明显界限,遗传力低,呈现变小趋势,但在有核单株中表现增大趋势。【结论】红宝石无核与具有无核倾向的有核品种红旗特早杂交,可以获得较高比例的无核后代,群体在果粒质量、核质量、数量及纵横径积等指标上均表现为退化趋势,但在无核单株与有核单株群体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果粒质量、核质量、数量及纵横径积与核性状正相关联。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探究无髯鸢尾种间杂交障碍原因及子房败育时间,以西伯利亚鸢尾5个品种为亲本,与黄菖蒲、喜盐鸢尾分别进行常规杂交。方法授粉后观测种间杂交后子房发育动态,并绘制发育动态折线图;在荧光显微镜下,观测不同授粉时间后的花粉管原位萌发动态,并统计每个杂交组合的杂交结实率和种子萌发率。结果无髯鸢尾种间杂交子房在授粉后9~16 d发生败育;授粉后杂交障碍原因主要是花粉附着困难、花粉萌发率低、花粉管伸长障碍和胚囊败育的受精后障碍;黄菖蒲与西伯利亚鸢尾杂交后受精前和受精后障碍并存,喜盐鸢尾与西伯利亚鸢尾杂交主要存在受精后障碍;喜盐鸢尾与西伯利亚鸢尾的亲和性高于其与黄菖蒲杂交的亲和性。结论花粉原位萌发可作为远缘杂交前障碍检测指标,观测花粉原位萌发可及时采用相应措施,增大杂种获得率;不同品种种间亲和性不同,二倍体和四倍体在染色体条数不同的种间远缘杂交中亲和性无显著区别;不同种间杂交,正反交杂交障碍类型不同,可以通过不同种系品种间正反交,增加无髯鸢尾种间杂交亲和性,获得变异丰富的种间杂交类型。   相似文献   

5.
光子棉无短绒,不易传播病菌,可免除播种前的硫酸脱短绒,既有利于机播,又可减少对环境污染,提高播种质量。以30个光子棉杂交后代为研究对象,对其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光子棉材料杂交后代在株高、单株结铃、衣分等方面优势明显,但其纤维品质、籽棉产量等性状优势不明显,需继续改良。  相似文献   

6.
杏杂交后代果实性状的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串枝红×水白杏F1 代137株果实性状的遗传变异研究分析, 结果表明: F1 代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连续变异, 并表现为衰退的趋势, 但也有部分单株两性状高于高亲值。F1 代果形出现扁圆、圆、长圆和椭圆的多形性变异, 但以圆形为主, 表现明显的趋圆趋势;F1 代果肉颜色表现从白色到橙黄色的连续性变异; 果肉粗纤维和多汁液在杂种后代中有较大的遗传优势; 离核性状遗传力强。  相似文献   

7.
采用SWright提出的通径分析方法,对绿豆11个数量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在杂交后代选育绿豆高产品种的策略,即选择荚长9cm左右、百粒重>5g、单株荚数适中(20个左右)、主茎节数多(>10个)、植株矮(80cm左右)、单荚粒数适量(12粒左右)的单株  相似文献   

8.
9.
研究寒地水稻杂交后代穗部性状遗传特性,以中秆弯曲穗型品种和半矮秆直立穗型品系杂交,分析F2代穗型分化和相关特性。结果表明,不同穗型的杂交后代其数量性状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利用5个普通玉米自交系和5个高赖氨酸玉米自交系,按Griffing方法4模式配制双列杂交组合,分析了杂交F1代籽粒性状的遗传表现和配合力效应,从平均值看,普通玉米较高赖氨酸玉米在籽粒密度、百粒重和穗粒重性状上普遍为高,而籽粒含水量较低。普通玉米和高赖氨酸玉米杂交F1代籽粒性状介于中间,但明显偏向普通玉米,以硬质粒普通玉米作亲本可以改良高赖氨酸玉米籽粒的缺陷。配合力分析表明,同一亲本在不同性状间一般  相似文献   

11.
甘蔗杂交后代性状的重复力和预测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甘蔗8个杂交组合有性世代与无性世代之间6个主要经济性状的重复力和预测力。结果表明,茎径的重复力最高,世代间是可以高度预测的,选择的重点可放在有性世代。株高、锤度和单茎重的重复力和预测力中等,选择强度和效果随杂交组合的不同而异。丛重和有效茎数在有性世代与无性世代间的重复力低,难以预测,建议推迟到无性世代再行选择。单系的新植和宿根蔗之间,性状的重复力和预测力明显提离,说明无性世代不同年份受环境的影响较小,选择的强度也要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12.
有髯两季花鸢尾'常春黄'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建华  李永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671-18672
[目的]建立有髯两季花鸢尾‘常春黄’(Iris germanicacv.′Chang-Chun Huang′)的组织培养快繁技术。[方法]以有髯两季花鸢尾‘常春黄’带有部分花梗的花苞为外植体材料,经过消毒后接种在不同组合激素水平的MS培养基上诱导小苗。[结果]花苞在MS+1.0 mg/L6-BA+1.0 mg/LNAA+3%蔗糖培养基上诱导率最高;在不同配方的继代培养基中,MS+1.5 mg/L6-BA+0.1 mg/L IBA+3%蔗糖培养基的分化系数最高,且苗的长势最好;复壮培养基为MS+0.2 mg/L6-BA+0.4 mg/LIBA+2.0 mg/LPP333+3%蔗糖;在添加不同浓度生长素培养基中,1/2MS+0.8 mg/LIBA+2%蔗糖培养基生根率最高,且生根时间最短,根系较发达,长势良好;在移栽试验中,基质(草炭∶蛭石∶椰糠)配比为2∶1∶1的移栽苗生根时间短,生根率最高达97.2%,且成活率达到80.38%,生长情况良好。[结论]该研究可为有髯两季花鸢尾的快速繁殖和广泛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秦冠、富士苹果杂交后代果实性状遗传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深入了解秦冠、富士苹果杂交后代果实性状遗传趋势及探讨性状遗传相关关系,以500余株正反交F1代株系为试材,调查果实的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可滴定酸质量分数和硬度5个主要性状,并对各性状进行了系统的遗传变异分析及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秦冠、富士杂交后代果实有变小的趋势,平均遗传传递力为77.76%,平均变异系数为22.74%。果形指数呈趋中变异,变异系数较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呈升高的趋势,后代平均超高亲率为34.6%。正反交后代可滴定酸质量分数有升高的趋势,平均变异系数为37.64%。果实硬度均呈增大的趋势,平均遗传传递力为103.98%。说明秦冠、富士杂种后代果实性状大多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各性状存在较大变异,具有一定的选择潜力。  相似文献   

14.
有髯鸢尾观赏价值高,但中国夏季雨热集中,有髯鸢尾软腐病多发,限制了有髯鸢尾的应用。为提高有髯鸢尾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的存活率,利用鸢尾属内不同系间远缘杂交有望为有髯鸢尾引入鸢尾(Iris tectorum)和西伯利亚鸢尾(Iris sibirica)抗软腐病特性。将有髯鸢尾与鸢尾、西伯利亚鸢尾人工授粉远缘杂交,观察花粉在柱头上萌发及花粉管行为,分析合子前障碍,观测杂交后子房发育动态,明确胚拯救时期。结果表明:1)有髯鸢尾系间远缘杂交存在一定的合子前障碍,表现为花粉萌发量少、花粉管生长异常及花粉管生长停滞。除有髯鸢尾×西伯利亚鸢尾合子前障碍严重外,其余组合花粉管均能到达胚珠完成受精,合子前障碍不是有髯鸢尾系间杂交的主要障碍。2)有髯鸢尾与西伯利亚鸢尾杂交后败育速度快于与鸢尾杂交,有髯鸢尾系间杂交与亲缘关系呈正相关。3)有髯鸢尾×鸢尾的最佳胚拯救时期为授粉21 d后,鸢尾×有髯鸢尾为授粉24 d后,西伯利亚鸢尾×有髯鸢尾为授粉12 d后。合子后障碍是有髯鸢尾系间远缘杂交的主要障碍,通过胚拯救可获得鸢尾有髯鸢尾系间远缘杂交后代。本研究通过解析有髯鸢尾系间远缘杂交障碍及胚拯救研究,为培育适应性更高...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12个桃杂交组合(杂交亲本包括6个普通型、5个半矮化和2个矮化品种(系))F1的1 361单系5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力,包括盛花期,果实成熟期,果实大小、颜色和风味及果形、果肉硬度、果肉颜色,丰产性,核黏离性状,树体大小和果实品质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盛花期、果实成熟期、果实大小和颜色的遗传力(H2)为0.3~0.5,果实风味遗传力较低;圆形果个体相对于椭圆形、卵圆形和扁圆形果个体呈显性,比例为76∶12∶8∶4;后代的平均果肉硬度较双亲平均果肉硬度低0.2级(最大为5级);所有黄肉亲本的F1个体果肉颜色广泛分离,黄肉个体显著高于白肉和红肉个体;子代的丰产性比双亲平均丰产性低1级,然而,亲本组合7310828(海尔×波南萨)×波南萨和49号(Fortyniner)×7310902(海尔×波南萨)组合获得丰产单系的几率高;通常离核相对于黏(半离)核呈显性,杂交组合7310828×波南萨的后代例外;F1群体的平均果实品质比亲本退化2级(最高为5级)左右;49号×7310828和亨利(O'Henry)自由授粉后代中获得全红、大果、黄肉优系的几率高;乔化单系的几率显著高于矮化、半矮化单系,其比例为82∶14∶4;柱型桃皮勒(Pillar)是强健、直立实生个体的理想亲本。  相似文献   

16.
栽培玉米与近缘野生材料杂交后代的性状表现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采用人工授粉的方法,交多个近缘野生材料与栽培玉米进行杂交,对F1的性状表现进行调查分析,根据各杂交组合F1在株型、生长势、抗逆性、抗病性、生育期、敏茂性和育性等方面的表现特点,提出了远缘杂交与常规育种的青饲玉米要交种的选育、多穗性玉米很杂交种的选育、新型雄性不育材料的选育以及改良现有自交系和选育新型自交系等方面相结合,将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7.
通过观测野鸢尾(Iris dichotoma)×射干(I.domestica)杂交F2代群体(n=61)中每一个体的株高、花径、花数、花色和彩斑等14个表型性状,对F2代与双亲性状差异、群体性状变异、主要性状间遗传相关性及花色遗传变异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明确F2群体性状变异特点,指导夏季开花鸢尾育种实践。结果表明:F2代12个性状中,8个性状的观测值居于双亲之间;除花朵直径和花朵数量外,花葶长等10个性状基本均呈正态分布,属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性状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外花被长与内花被长和外花被宽与内花被宽的相关度最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821和0.734,趋于连锁遗传;对颜色性状的分析结果表明花色和花瓣彩斑的遗传由不同基因调控,但都是由多个基因共同控制。野鸢尾×射干F2代群体的花朵直径、花朵数量、花葶长及花色变异丰富,利于大花、多花、花葶矮生和奇异花色的优良单株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以秦冠×富士杂交F1群体的158个株系2年生植株为材料,研究了树高、干粗、叶形指数、叶柄指数、新梢长等18个性状的遗传效应以及部分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杂交F1代性状指标的平均值大都低于亲中值,F1代表现出了明显的性状退化现象,但也有个别性状出现了超高亲现象,如高粗比、分枝角度、短枝率等。性状变异系数最大的是成枝数(45.66%),最小的为叶形指数(7.26%)。遗传力最大的是叶形指数(90.92%),最小的为新梢长(16.38%)。树高和干粗与绝大多数性状之间都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分枝数则和叶宽、叶柄长、叶柄粗都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为揭示三花杜鹃的表型性状变异规律,以色季拉山7个海拔梯度的三花杜鹃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三花杜鹃的13个叶表型性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7个海拔梯度下13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值为10.17%~28.30%,7个海拔梯度下的变异系数均值为15.53%~22.08%,总体平...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出适宜在三亚市种植的粳稻品种,以R40、GY40、GY40/R40-1、GY40/R40-2、GY40/R40-3、GY40/R40-4、GY40/R40-5、GY40/R40-6、GY40/R40-7、GY40/R40-8、GY40/R40-9、GY40/R40-10作为试验材料,对12个水稻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均适合在三亚市种植,其中GY40/R40-1、GY40/R40-2、GY40/R40-3等3个品种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