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7 毫秒
1.
疫苗免疫是布鲁氏菌病防控的主要措施之一,目前,动物使用的布鲁氏菌疫苗主要有牛种布鲁氏菌A19菌株弱毒疫苗、羊种布鲁氏菌M5菌株弱毒疫苗、羊种布鲁氏菌Rev.1弱毒疫苗和猪种布鲁氏菌S2菌株弱毒疫苗。正在研发的疫苗主要有基因工程弱毒活疫苗和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各种疫苗均存在优缺点,本文对动物布鲁氏菌疫苗的应用情况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2.
多重PCR方法鉴别牛、羊、猪种布鲁氏菌株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用eri作为布鲁氏菌属特异性基因,以IS711基因拷贝数差异作为布鲁氏菌种间特异性标志,建立了鉴别牛、羊、猪种布鲁氏菌株的多重PCR方法。结果:牛种布鲁氏菌2308株扩增出大小为494 bp和178 bp的两条带,羊种布鲁氏菌M28株扩增出大小为733 bp和178 bp的两条带,猪种布鲁氏菌S1330株扩增出大小为285 bp和178 bp的两条带,均与预期吻合;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流产沙门菌、都柏林沙门菌、大肠杆菌均未扩增出任何条带。硫化氢和血清学试验结果也符合相应种布鲁氏菌的特点。结果表明,本研究的多重PCR方法可用于牛、羊、猪种布鲁氏菌株的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3.
AMOSPCR是近年来在布鲁氏菌上尝试使用的一种布鲁氏菌检测方法,可作为布鲁氏菌诊断及菌种类型鉴定的PCR方法,可区分牛种布鲁氏菌1、2、4型,羊种布鲁氏菌、猪种布鲁氏菌、绵羊附睾种布鲁氏菌。本试验用来自国内的疫苗S2,M5及国际上常用的布鲁氏菌疫苗S19,104M试验AMOSPCR的效果,同时对AMOSPCR扩增条带进行测序。结果表明,除国内布鲁氏菌S19检测结果与国外菌株不同外,其余的几种疫苗株都得到典型的特征性条带。同时测序结果也表明各种属条带无交叉反应,为今后国内诊断布鲁氏菌病诊断方法研究指出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4.
为新疆制定布病综合性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本研究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辅助鉴定了新疆巴州地区畜间布病流行分离株。2014年从新疆巴州地区收集流产羊胎儿21份,体内分离出疑似布鲁氏菌8株,采用分子分型方法(AMOS-PCR)和生物学分型方法对分离株进行进一步鉴定,结果表明8株分离株均为羊种布鲁氏菌,传统细菌分类学鉴定8株布鲁氏菌均为羊种生物3型。应用AMOS-PCR方法可以安全、快速对布鲁氏菌流行株进行种型鉴定,以期为新疆布病的综合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调查新疆某地区牛、羊布鲁氏菌感染情况,收集该地区3个牧场共3 223份样本,其中牛血液样本1 404份、羊血液样本1 590份、牛流产胎儿样本66份、羊流产胎儿样本75份、牛生鲜乳样本65份及羊生鲜乳样本23份。血液样本经血清分离后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流产胎儿样本的部分脏器及生鲜乳样经DNA提取后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将PCR结果为阳性的样本进一步进行PCR扩增及系统进化树分析。RBPT结果显示,3个牧场RBPT平均阳性率为牛6.8%,羊9.5%;其中牧场A阳性率为牛7.1%,羊9.1%;牧场B阳性率为牛11.7%,羊10.8%;牧场C阳性率为牛4.2%,羊9.1%。经PCR共鉴定出54份布鲁氏菌阳性样本,其中包括牛流产胎儿22份、羊流产胎儿30份、羊生鲜乳1份及牛生鲜乳1份,其余均为阴性。从上述PCR阳性样本中共鉴定出38份为羊种布鲁氏菌,其中包括牛流产胎儿16份、羊流产胎儿20份、牛生鲜乳1份及羊生鲜乳1份。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鉴定出的羊种布鲁氏菌与内蒙古地区、挪威及印度等国分离的羊种布鲁氏菌生物3型菌株亲缘关系非常接近。综上所述,羊种布鲁氏菌是引起该地区牛、羊布鲁氏菌病的主要病原菌。研究结果为新疆地区控制和预防布鲁氏菌的感染提供了流行病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青海省部分仔猪水肿病病原的血清型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青海省仔猪水肿病多发区分离鉴定的45株溶血性大肠杆菌进行了血清学定型,结果表明:已鉴定出血清型的菌株33株,占73.3%,12株未定出血清型,占26.7%;其中O8 10株(22.2%),O25 1株(2.2%),O101 1株(2.2%),O138 3株(6.7%),O139 7株(15.5%),O141 5株(11.1%),O149 6株(13.3%)。O抗原优势菌株分别为:O8、O139、O141、O139,占全部菌数的62.2%。  相似文献   

7.
布鲁氏菌病VirB8-PCR诊断试剂盒的特异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VirB8-PCR诊断试剂盒对布鲁氏菌标准株、疫苗株及新疆分离株共7株布鲁氏菌的VirB8基因序列扩增、克隆并与Genbank中发表的VirB8基因序列(AF226278)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该基因非常保守,7株布鲁氏菌的同源性在99.2%以上,其中A菌与Rev1基因序列100%同源,B菌与Genbank发表的基因序列100%同源;牛种(544A、A19)和羊种(M5、Rev1)分别各自在相同部位发生了相同的碱基突变,因此VirB8基因有可能做为布鲁氏菌疫苗菌的鉴定分类基因。VirB8基因在布鲁氏菌中高度保守,可作为布鲁氏菌检测模板,VirB8-PCR诊断试剂盒特异、敏感,检测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堪培拉国立布鲁氏杆菌病参考中心和国立生物学标准实验室,对1981-1985年接收的布鲁氏菌分离物进行鉴定的结果,指出了该菌的种和生物型在各州和各种宿主情况的分布。在澳大利亚分离的培养物,被鉴定为流产布鲁氏菌1、2、3型和19号菌株;猪布鲁氏菌1型和绵羊布鲁氏菌。马尔他布鲁氏菌3型是从地中海地区感染的人分离的。最常见的分离物为流产布鲁氏菌1型。从牛分离的非典型培养物有猪布鲁氏菌1型和利用赤藓醇的19号菌株变异型,讨论了它们在影响国家根除布鲁氏菌病运动中的流行病学意义。本文记载了1981—1985年期间提交给国立布鲁氏菌病参考中心(NBRC)的所有布鲁氏菌(以下简称布氏菌)培养物的特性,它们来自除塔斯马尼亚外的各州和各地区,多数是由各州兽医实验室提供的,少数来自医院和开业者的病理材料。联邦血清实验室(CSL)1965—1976年的研究结果已在以前作过报导。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采用SAT方法对乌鲁木齐地区某牛场进行了布鲁氏菌病监测,对阳性奶牛的乳汁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用VirB8-PcR方法对分离株VirB8基因进行扩增鉴定。结果表明,2个分离株均为布鲁氏菌,布鲁氏菌分子分型PCR的鉴定结果显示该牛场感染的自然菌株为布鲁氏菌牛种(3b,5,6,9型)。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一种羊种布鲁氏菌Rev.1疫苗株PCR-RFLP鉴定方法,利用羊种布鲁氏菌Rev.1具有链霉素抗性的特性,选取与链霉素抗性相关编码核糖体蛋白S12的rps L基因为模板设计引物,经PCR扩增后,将产物进行Nci I酶切,发现羊种布鲁氏菌疫苗株Rev.1出现约500 bp条带,而不具有链霉素抗性的羊种布鲁氏菌株16M则出现384 bp条带。结果表明,PCR-RFLP方法能够用于羊种布鲁氏菌Rev.1疫苗株的鉴定,这为今后区分羊种布鲁氏菌疫苗株Rev.1免疫与野株感染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了测定牛、羊、猪三株不同种布鲁氏菌参考强毒株的毒力,选择了牛种2308、羊种M28和猪种S1330株,分别用雌性豚鼠(Hartley)和雌性小鼠(Balb/c)对其毒力进行测定。豚鼠测毒试验中,用含不同菌数的菌液腹股沟皮下注射5只豚鼠,测定2308、M28、S1330菌株的豚鼠最小感染量(MID),结果显示以上3种毒株对豚鼠的最小感染量分别为9 CFU、10 CFU和30CFU。小鼠测毒实验中,将2308、M28和S1330菌液按1×105CFU/0.2 mL/只腹股沟皮下注射小鼠各5只,2周后分别剖杀小鼠,取脾脏测定含菌量,平均脾含菌量分别为1676971、314765、83811CFU/g脾脏。豚鼠和小鼠测毒均显示牛种2308株毒力最强,羊种M28株次之,猪种S1330毒力最弱。本研究首次用豚鼠和小鼠同时测定了布鲁氏菌2308、M28、S1330株的毒力,补充了布鲁氏菌参考强毒株的毒力数据。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克隆了羊种布鲁氏菌16M株、羊种布鲁氏菌M28株、犬种布鲁氏菌、绵羊附睾种布鲁氏菌、牛种布鲁氏菌A19株、猪种布鲁氏菌S2株的omp28基因并对以上不同种菌株的omp28基因序列及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比对,结果显示不同种布鲁氏菌omp28基因之间仅6个碱基不同,而且只有2个氨基酸不同,亲水性分析结果显示两处氨基酸的差异对蛋白亲水性不造成影响.将羊种布鲁氏菌16M的omp28基因亚克隆到pET32a中表达,OMP28在低温下诱导以可溶性形式高效表达.Westem-blot结果显示OMP28反应原性良好,是布鲁氏菌病诊断抗原的可能选择.  相似文献   

13.
研制牛种布鲁氏菌A因子血清和羊种布鲁氏菌M因子血清,用于光滑型布鲁氏菌特异性种属鉴定。将灭活牛种布鲁氏菌2308株及羊种布鲁氏菌16M株免疫1.5~2 kg家兔各5只制备高免血清。对高免血清采用抗原交叉吸附的方法,制得A、M因子血清,分装冻干后置-20℃保存。微量试管凝集试验结果显示:研制的A因子血清对16M抗原在1∶2.5时无凝集现象,对2308抗原凝集价为1∶320;研制的M因子血清对2308抗原在1∶2.5时无凝集现象,对16M抗原凝集价为1∶160。玻片凝集试验结果显示:研制的A、M因子血清对异种抗原无凝集现象。试验表明,研制的A、M因子血清具有特异性强、效价高的特点,可辅助光滑型布鲁氏菌特异性种属鉴定。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区分猪种布鲁菌S2疫苗株接种奶牛与布鲁菌自然感染奶牛,BLAST比对分析羊种、牛种、猪种、犬种、沙林鼠种和绵羊种6种布鲁菌基因序列,发现repA-related基因是猪种布鲁菌与牛种及羊种布鲁菌的差异基因。设计引物PCR扩增获得repA-related基因片段,克隆并原核表达得到了布鲁菌repA-related融合蛋白,以repA-related蛋白建立间接ELISA检测方法。用repA-related蛋白间接ELISA检测猪种S2疫苗株接种动物血清为阳性,检测牛种和羊种布鲁菌自然感染动物血清为阴性。repA-related蛋白间接ELISA能从试管凝聚实验(SAT)及常规ELISA检测阳性的奶牛血清样本中,区分出S2疫苗接种牛与牛种布鲁菌感染牛。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寻找布鲁氏菌病病原学检测工作的一种便利、快速、特异及敏感性较高的快速诊断方法。方法:收集247份病料,并经细菌学方法分离方法得到26株可疑家畜布鲁氏菌株,接着用分子生物学Vir B8-PCR和AMOS-PCR方法对这批可疑菌株进行确诊鉴定,并对不同对比试验方法结果及应用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细菌学分离方法与Vir B-PCR及AMOS-PCR方法结果一致。AMO S-PCR方法结果同时还显示26株可疑家畜布鲁氏菌株包括19株菌为羊种布鲁氏菌和7株菌为牛种布鲁氏菌。结论:细菌学分离方法所需时间较长、繁琐有感染风险,且不能确定被检可疑布鲁氏菌的属性;Vir B-PCR方法虽然快速、敏感、比较安全等,但是只能确定布鲁氏菌,而不能鉴别菌株属性;AMOS-PCR方法快捷、经济、安全、便利、特异,敏感,且能鉴别菌株属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采用基因分型方法对非典型布鲁菌鉴定的实用性,为非典型菌株的鉴别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常规鉴定方法和VITEK 2.0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系统对菌株进行初步鉴定,利用AMOS-PCR进行种型鉴定,应用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方法(MLVA)确定菌株的基因型。[结果]常规鉴定结果显示试验菌株为疑似布鲁菌;VITEK 2.0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显示3株试验菌株均为布鲁菌;AMOS-PCR扩增表明试验菌株均为羊种菌,MLVA聚类分析表明试验菌株与羊种2型布鲁菌紧密地聚为一类,属东地中海基因型,并在Panel 2B中发现了新的基因型(4-4-3-7-5),命名为CN2B-45。[结论]MLVA基因分型方法对非典型布鲁菌具有极高的分辨力,是非典型布鲁菌分型鉴别的最佳策略。  相似文献   

17.
西藏布氏杆菌病的流行及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布氏杆菌病流行曾一度猖獗。多种动物及人均感染过此病。三地一市15县抽检的牛羊的105875头(只)的阳性13.19%。127头流产羊牛血检阳性率为29.92%。人群血检阳性率为23.76-38.76%。从746只流产的牛羊胎儿里分离出107株布氏杆菌,分菌率15.9%。于不同地区不同宿主先后分离鉴定出117株布氏杆菌。有牛,羊,猪三个种共8个生物型。各地以羊种菌流行为主。连续3,4年用最佳疫苗  相似文献   

18.
对12株至少已冷藏20年的布鲁氏菌冻干培养物按其常规鉴定项目进行了鉴定,S-R变异,对豚鼠的致病性,对动物的免疫原性和试管抗原性等试验,这20株菌中包括4株马尔他热布鲁氏菌,4株流产布鲁氏菌,3株猪布鲁氏菌和一株羊布鲁氏菌,其中部分为定型菌株。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布鲁氏菌病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借鉴已消除该病国家的防控和净化措施,疫苗的免疫预防是关键因素。除了传统的细菌培养疫苗牛种S19株、羊种Rev.1株、猪种S2株以及牛种RB51株,利用基因工程技术针对布鲁氏菌侵害机体的过程及其免疫抗原物质构建的新兴疫苗得到不断发展。笔者对布鲁氏菌的特点、危害、致病机制及动物疫苗应用进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对疑似布鲁氏菌病的样本进行了病原分离,采用血清学试验、染色镜检、PCR和基因克隆测序对分离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4株分离菌株均为布鲁氏菌属细菌,与布鲁氏菌参考菌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52%~100%。采用AMOS PCR对4株分离菌株进行种特异性鉴定,结果显示,1株为猪种布鲁氏菌,3株为牛种布鲁氏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