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农地确权、资产专用性与农地流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户在农地确权后并不必然进行农地流转,这与产权理论和政策预期存在明显差距。文章构建了"农地确权-资产专用性-农地流转"的理论框架揭示其内在机理,并采用2015年吉林省9市1444个样本农户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地确权本身显著促进农户转出农地;农地确权强化了资产专用性,进而抑制农户转出农地;农业资产、人力资本、土地资产专用性和土地依附程度显著抑制农地转出,而社会资本专用性则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土地制度改革是农村改革的核心。作为激活农村土地这一重要发展要素的基础性政策,近年来农村土地确权被寄予了最大关注和期望,甚至被称为"二次土改"。为从农户层面考察农地确权政策的实施效果,文中基于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从农户生计多样化视角入手,采用Heckman-Probit两阶段模型,对不同生计类型农户关于农地确权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民对农地确权政策实施效果的总体评价并不理想,影响评价结果的显著因素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外出务工经历、农业收入所占比重、土地经营规模、村庄类型、农地确权政策了解程度、土地产权处置能力认知、土地产权交易能力认知及解决实际困难的作用。同时,不同生计类型农户对农地确权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的影响因素也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明确和界定土地产权结构、培育和增强不同生计类型农户的资源禀赋优势、加大对农地确权政策的宣传力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直以来,农村土地产权弱化、主体缺位等都被认为是影响或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因素.对此,国家也开始农地确权来强化农民对土地产权的拥有.同时,随着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农民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阶层分化.在此背景下,测度农地确权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具体影响将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文中基于农民分化视角,利用天津市蓟县周边15个行政村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测算农地确权对农地流转的具体影响.结果表明:农地确权政策对农地流转具有正向的显著影响.基于以上研究,文中提出应当根据不同类型农户区别制定产权保障制度、完善土地权能结构、逐步弱化农地的社保功能并强化其资产功能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地确权是推动农地规模经营、强化地权经济激励、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保障农民权益、改善农村经济的重要政策手段。文中试图从理论和实证层面探讨农地确权对农地产出和农户收入的影响机理,并基于新疆七地州的10个县(市)40个村723份微观农户调查数据构建实证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农地确权对农地产出和农民收入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1)农地确权通过强化地权经济激励,提升农业产出与农户农业生产经营性收入。2)农地确权通过促进农地流转,提高农户非农就业的工资性收入,最终影响农户家庭总收入的增加。基于此提出应持续切实巩固拓展农地确权的政策动态效果,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化经营以提升农业生产绩效,持续关注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趋势以稳定农民收入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实践表明农地租赁市场不完善、契约化程度不高,严重制约农地有序、高效流转,因而研究农地流转中的契约选择,有利于理解农地流转市场的运行机制,并为完善制度安排提出建议。文中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及1079苹果种植户实地调研数据,分析苹果种植户契约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得出:1)流转租金有利于提高契约化程度;2)流转对象间的关系和谈判时间成本影响农地契约化程度;3)流转期限越长,农户越倾向于选择正式契约;4)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有利于提高契约化程度。  相似文献   

6.
文中提出农地流转可区分为内生性和外生性两种模式。在靖远县沿黄灌溉区、高扬程提灌区各选两个乡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了原始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多元回归分析法定量分析不同流转模式背景下的农地收益差异及其对农民收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不管从转入角度还是转出角度,外生性流转和内生性流转的农地收益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其sig值均小于0.05,达到了95%的显著水平;2)两种流转模式背景下农民非农收益的差距较大,外生型流转模式的收益大于内生型流转模式,靖远县更适合外生性农地流转;3)流转类型对农户收益的影响都是显著的,但影响程度不同,对转入方和转出方农户收益的影响程度分别是0.547和0.836。选择适宜的农地流转模式是增加农户收益的重要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7.
农村空心化对农地流转及农地利用方式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农村空心化对农地流转及农地利用方式变化的影响,文中以农户家庭为单元,构建"农村空心化-农地流转-农地利用方式"的理论框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农村空心化对农地利用方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村空心化是以人口空心化为核心,进而演化为经济、农地乃至服务空心化的渐进过程。(2)农村人口、经济、农地和服务空心化对农地流转存在正向影响,其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522、0.281、0.111和0.296。(3)农村空心化的各维度直接影响着农地利用方式,其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583、0.107、-0.043和0.040;并通过农地流转的间接作用影响农地利用方式发生变化,其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160。而且,人口空心化对农地利用方式变化的总效应最大,其值为0.595。本研究为积极转变农地利用方式,切实解决空心化问题和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研究农户土地价值观对农地非农化意愿的影响,为提高农户征地满意度,制定合理的征地补偿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对促进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城乡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农户土地价值观的维度与测量指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农户土地价值观与农地非农化意愿之间的关系进行衡量。结果表明:1)农户土地价值观可以分为土地包袱观、土地保障观、土地致富观、土地为本观4个维度。2)当前征地补偿标准条件下,大部分农户并不愿意流转土地,如果提供非农技能培训或者社会保障,农户农地非农化意愿显著提高。3)持土地包袱观、土地保障观的农户正向影响农地非农化意愿;持土地致富观、土地为本观的农户负向影响农地非农化意愿。研究表明不同土地价值观的农户农地非农化意愿不同,因此在制定合理的征地补偿政策时,应考虑到农户的不同心理需求,注重多元化的补偿方式。  相似文献   

9.
孙屹  杨俊孝  刘凯辉 《干旱区研究》2014,31(6):1170-1175
实现农业现代化,本质上是要提高土地的生产效率。选取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两个指标来表征农户土地生产效率,从农地流转的视角出发,利用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具代表性的玛纳斯县327户农户的实地入户调查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将农地流转、土地细碎化等因素对农户土地生产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转入土地对提高劳动生产率产生了显著影响,农户转出土地与土地产出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地细碎化对土地产出率显著负相关,建议农地流转过程中要引导农户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土地的集中连片经营,降低土地细碎化程度,提高土地生产效率,促进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  相似文献   

10.
新疆玛纳斯县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新疆玛纳斯县369户农户入户调查结果为依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年流转租金、流转年限、户主对农业经营风险认知是影响农户土地转入行为的重要因素,分别在1%、5%以及10%的水平上通过了模型显著性检验。而年流转租金、户主年龄和流转年限、家庭非农业劳动力人数构成了对农户土地转出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且分别在1%、5%和10%的水平上通过了模型的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11.
农民农地产权认知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研究农民农地产权认知的影响因素,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的方法,对河西地区进行调查,并归纳可能的影响因素,运用Logistics模型分析农地产权认知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49.87%的农民认为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94.35%农民对土地流转方式认知清晰,18.71%农民认为土地并非不可以抵押,认为土地增值收益归于集体或国家的农户比例较低。(2)农民农地产权认知主要受农民个体因素、家庭基本特征、外部环境三大因素的影响,其中包含部分不显著因素。农民农地产权认知并非一定与法律所要求相符,但应当重视农民对农地产权中的部分需求;加强农地制度宣传和规范执行,有利于提高认知和解决农地利用中的矛盾。  相似文献   

12.
基于我国2000-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和耦合协调模型分析探讨了农地流转与城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和动态耦合发展态势。研究结果表明:农地流转和城镇化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且表现为较强的正相关性;农地流转与城镇化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即我国的城镇化有效促进了农地流转,但农地流转对城镇化进程的推动效应却并不显著;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系统将以0.8743的调节力度将非均衡状态修正到均衡状态,但在短期内城镇化的自身反馈效应并不明显,农地流转对城镇化的短期推动效应不明显;2000-2014年期间,我国农地流转与城镇化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呈现显著提升的态势,总体而言,为中度协调耦合。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村民关联对农地利用的影响,研究中开发了李克特量表、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以甘肃河西走廊地区为例,在科学测度村民关联度的基础上,探究村民关联对农地流转意愿和农地规模经营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情感关联、认知关联、经济关联和行动关联四个村民关联维度对农地流转意愿影响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16、0.58、0.38和0.20,对农地规模经营意愿影响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19、0.39、0.21和0.32,四个维度正向影响农地流转意愿和农地规模经营意愿,提高村民关联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农地规模经营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探讨土地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路径,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自由转移及农地适度规模经营过程中的农村土地改革提供现实参考.在Logistic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揭示土地因素对农户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路径.结果表明:农户农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劳动力数、劳均年龄、收入相对贫困和劳均农地面积平方对劳动力转移具有直接影响,同时前三者还通过农地转出行为对其产生间接影响;需照料人口比例、劳均农地面积、块均农地面积、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及所在村对外交通状况仅通过影响农户农地转出行为而间接影响劳动力转移决策.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应从农地流转、劳动力转移两方面进行相应的政策设计和制度改革,进而推动两者的同步协调和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5.
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户将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行为,而农户对土地的流转意愿直接影响流转行为。通过对新疆和田地区7县1市43个乡镇的实地调研和524份农户调查问卷,建立了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传统绿洲农业区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户对土地流转和土地政策的了解程度、家庭人口、户主汉语水平、是否有外出务工经历以及是否愿意在城里购房等是影响农户土地流转意愿非常显著的因素;影响和田地区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因素与我国中东部地区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地域差异。根据主要影响因素,从劳动力转移、土地政策实施力度、农民文化素质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提出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东北地区农地经营规模对农民农业收入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农地经营规模对不同形式农民农业收入的影响,为东北地区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及农地流转配套政策的制定提供现实依据.通过构建农民农业收入的C-D生产函数模型,剖析农地经营规模对东北地区农民农业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劳均农地经营规模对农业纯收入和劳均农业纯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地均农业纯收入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劳动力数量对东北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农业纯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地均农业纯收入和劳均农业纯收入影响不显著;地均农业生产支出对农业纯收入、地均农业纯收入及劳均农业纯收入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地域(辽宁省)和年份变量对农业纯收入、地均农业纯收入及劳均农业纯收入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研究表明,东北地区农地经营规模扩大有效增加了农村居民家庭农业纯收入和劳均农业纯收入,然而未能有效提高地均农业纯收入.未来东北地区农地制度改革及相关政策调整,应重点解决如何提高农地利用的地均收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基于嵌入性社会结构理论,分别用收益预期和社会信任来代表影响农户农地转出契约选择的自主因子和嵌入因子,并构建理论分析框架,利用湖北省、山东省784户农地转出户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收益预期显著影响农户农地转出契约选择,即收益预期越高,农户越倾向选择弱关系对象、书面契约和长期期限。2)社会信任显著影响农户农地转出契约选择,其中人际信任水平越高,农地转出时越倾向选择强关系对象、口头契约和短期期限;制度信任水平越高,农地转出时越倾向选择弱关系对象、书面契约和长期期限。3)收益预期与社会信任对农户农地转出契约选择有一定交互作用。其中,农户的人际信任水平越高,收益预期对其转出契约选择的有效影响越弱;制度信任水平越高,收益预期对其转出契约选择的有效影响越强。因此,结合农户的认知水平,重视农户收益预期,培育提升制度信任水平,将有助于促进农地转出契约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8.
劳动力务农机会成本对农地边际化的驱动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劳动力务农机会成本是人口城市化阶段影响农户土地利用决策的重要因素.文中在农户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建立农户决策模型剖析了务农机会成本对农地边际化的驱动机制,并以内蒙古太仆寺旗为例,利用农户调查数据计算和比较了劳动力务农的收益与机会成本,对理论推断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由于劳动力务农机会成本不同,农户做出不同的劳动力配置和土地利用决策,进而形成纯农户、兼业户和非农就业户三种生计类型;在案例区务农机会成本较高的农户,在土地利用上表现为退耕还林、以较低的租金转租或赠送土地、粗放利用土地,均是农地边际化的表征;退耕还林政策与存在务农机会成本较低的农户两个方面因素使得案例区目前没有出现撂荒现象.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非农务工工资的上涨,会导致农地边际化的加剧.  相似文献   

19.
基于内蒙古自治区384份农户调查数据,从资源环境治理视角构建解释农户种植行为决策框架,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农户种植行为的影响因素,评价资源环境治理相关政策实施前后对农户种植行为决策的绩效,并测度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研究显示:资源环境治理、农户收入结构、生产投入、技术进步等变量对农户种植行为决策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进一步对农户种植行为决策效应分解表明,资源环境治理政策对农户种植行为的影响显著为负(-12.97%),表明资源环境治理政策实施并不一定促进农户扩大种植面积,但通过土壤面源污染治理、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农业自然灾害补贴、农业发展基金等措施可显著改善农户种植行为,推动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草原确权作为稳定草原产权的正式制度安排,对激励牧民生产性投资、促进草地流转,实现草原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牧民的产权认知受当前确权环境和以往产权经历的影响而不同,文章采用多分类有序Logit模型,探究基于不同类型牧户异质性视角下的草原确权对牧民产权安全认知的影响.结果 表明:1)区域内,已完成草原确权颁证的牧户占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