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理论分析法等对近10年规则的演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空间规则演变看,现在篮球的发展趋势是“内外兼顾”,有效促进高大队员全面技术,应加强防守和进攻的提高。从违犯规则演变的方面看,各级裁判员应重视规则的学习,加强对违犯规则的理解,从而在临场执裁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温州中学2001届、2002届、2004届3届女子篮球选项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在课堂教学中大胆运用“开放式”教学比赛模式,提倡在女子篮球课堂教学中以学生自我组织的各种教学比赛为主体,营造自由、宽松的课堂氛围。对比传统的篮球教学方法,以测试50m速度素质和台阶实验为对比研究载体,展现出新的教学模式相对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优越,以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中学女生对篮球运动的爱好和篮球技能的学习,深化当前中学体育课程的改革,培养学生的终生体育观。  相似文献   

3.
赛前训练是针对在比赛中容易出现的或容易引起学生心理变化和情绪波动的因素,进行有计划、有目的训练。一般来说,影响比赛的主要因素有学生的心理状态、自信心、比赛环境及身体恢复状况等几个方面。笔者结合多年来带队进行训练和比赛的实际情况,就这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加强学生的赛前训练。  相似文献   

4.
足球有世界第一运动的称誉,是全球体育界最具影响力的单项体育运动,深受大众喜爱。目前各高校足球比赛的数量只增不减,而足球裁判员大多是当地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裁判员作为整场比赛的核心人物,需要从身体、心理及专业上培养学生足球裁判的能力,做到"严肃认真,公正准确"的八字方针,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裁判员。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 篮球是一个以集体竞争的形式,以投球入篮的多少采判断胜负的运动.学生在学习篮球前就已经掌握了这一点.因此,当教师把滑步和徒手投篮作为篮球教学时,学生虽然在理性上知道这是在学篮球,但手中无球、眼中无篮、无对手、无同伴、无比赛、无胜负,实际上他们在感性上并没有认为在学习篮球.经常是还没有打篮球,还没有比赛,学习就结束了,从而降低了学生上篮球课的积极性.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说明:中等职业学校的篮球教学是在篮球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自主地去感受和体验其特征价值和乐趣为主线,不过分追求其技战术细节.这不但合乎篮球教学中可以采取游戏教学法的要求,而且还可起到集中学生注意力和提高学生兴奋性的作用,从而有利于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较快地掌握篮球运动的各种技术与技能,对篮球教学工作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四川省普通高校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行因子分析,其结 果表明:影响四川省普通高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开展的主要因子有:体育物质因子、教师因子、学生因子 、体育文化因子和外部环境因子五个因素,并对每一个影响因子进行研究与分析,提出了较为科学而合理 的建议,为四川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也为四川省普通高校今后进一步作好 学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篮球运动员的综合实力中,篮球意识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重,另外,战术和身体素质的完美发挥也在一定程度上需要篮球意识发挥作用。运动员根据日常的练习而形成了一种由于比赛情况的变化而对进攻和防守战略作出调整的意识,这一意识便是篮球意识。对于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而言,学生们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篮球意识的培养上很明显处于劣势状态,然而篮球意识的培养却能狗有效的提升学生们的篮球水平,同时也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对高职院校的体育发展而言,有效的培养学生们的篮球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运动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提高,体育运动影响着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这就对大学篮球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比赛教学法应用到高校篮球教学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篮球技术水平,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本文通过对比赛教学法进行概述,提出比赛教学法的理论基础,进而对比赛教学法在大学篮球教学中的作用进行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在排球比赛中,对比赛胜负起决定性作用的,除了技、战术水平外,教练员的临场指挥正确与否,对场上队员技、战术发挥和比赛的成败,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下面谈淡在排球比赛中,教练员应当怎样做好临场的指挥工作。为了使人体获得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适应及准备,首先必须做好比赛前的准备活动,以便使机体进入最佳的比赛状态。而准备活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比赛时队员技、战  相似文献   

10.
以现阶段影响篮球职业教练员成才的因素为研究主题,运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分析了影响中国篮球职业教练员成才的因素问题,为今后篮球职业教练员的培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影响中国篮球职业教练员成才的因素有五大部分,他们的贡献率分别为:理论与实践因子贡献率15041%、教练组管理因子贡献率14895%、政策体制因子贡献率13850%、教练员自我完善因子贡献率11504%、社会发展因子贡献率10744%。分析得出影响教练员成才的主要因素,根据五大因素去探究教练员的具体情况为今后教练员的培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河南农业大学160名篮球选项课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高等学校篮球选项课学生采用"自主—探究"教学法进行实验研究。希望通过这一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进而形成终身体育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高校作为高水平篮球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应创新教育机制,改革篮球人才培养与管理模式,借鉴世界体育强国尤其是美国的篮球人才培养与管理模式,继续办好CUBA联赛,适当增加CUBA的比赛场次,放宽参赛人员的条件限制,让更多的篮球人才参与比赛和锻炼,让高校真正成为高水平篮球人才培养的场所。  相似文献   

13.
对篮球竞赛规则演变纵向比较、归纳,从哲学思辩的角度来分析其理论原由。篮球竞赛规则的演变蕴涵人的"个性张扬",与中国传统体育哲学的"注重节制个人情感、欲望,为人庄重、谨慎,追求和谐、平稳,反对固执一端的偏激片面的中庸的文化性格"相对。也就造成我们对篮球竞赛规则的理解的偏差,裁判员执法只在"物质"层面模仿,不能达到"精神"层面的领悟。在影响中国篮球竞技运动水平提高诸多因素中,篮球竞技运动的管理者和执法者政策(规则)的引导就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4.
基于SD法的城市带状公园植物景观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北京市4个城市带状公园: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皇城根遗址公园、北二环城市公园和菖蒲河公园为研究对象,借助心理实验的SD法—语义差异法(Semantic Differential)分析了游人对城市带状公园植物景观的基本印象及心理感受.通过现场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共收集到有效问卷268份,运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植被因子、认知因子和活动因子是影响游人对公园植物景观印象的3个主要因子;皇城根遗址公园的综合因子得分最高,菖蒲河公园得分最低.可见在植物景观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做到景观效果美观、植物素材丰富,更应注重运用植物素材违背和满足游人需求的有效使用空间,在实现优质景观的同时提高植物景观的功能性.  相似文献   

15.
篮球裁判员在篮球运动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篮球裁判员在篮球运动发展过程中,具有公正、科学、合理评判比赛结果和宣传、规范篮球规则,发展篮球理论,促进篮球运动技、战术不断发展以及普及与提高等重要作用。一名优秀的篮球裁判员应当是一名具有高超篮球技艺的赛场导演和表演艺术家。  相似文献   

16.
采用O*NET工作分析系统中的工作技能、工作风格和工作价值观问卷对660名高校体育教师进行调查,研究表明:高校体育 教师O*NET工作技能问卷包含专业技能、认知技能和社会技能,工作风格问卷包含关系导向、事业导向和创新导向,工作价值 观问卷包括工作条件、自我实现、独立自主和环境支持,各因子均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O*NET问卷所包含的因子在任务 完成情况、学生体育成绩、学生比赛成绩和教学研究成果四个方面对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绩效起到正向预测作用;高校体育教 师的教龄能显著正向预测学生比赛成绩和教学研究成果两方面的工作绩效,职称高的体育教师取得高工作绩效的可能性大于职 称低的。  相似文献   

17.
从个人主观积极因素、客观积极因素、主观约束因素和客观约束因素4个方面对广州大学城大学生体育健身消费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影响广州大学城学生体育健身消费的原因主要是自身对体育健身运动的爱好,同时受到体育健身消费和个人体育技能以及周围同学朋友的影响;学校场地、体育消费场所的价格、学生的基本生活水平、体育健身意识等都会影响体育健身消费;不同年级的学生体育健身消费不同.建议学校从课程安排上给学生留出一定的锻炼时间,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尽情运动和锻炼;多组织体育运动比赛,并聘请相关体育专业人员进行体育技能方面的指导;对经济条件差的学生尽量安排勤工助学,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多拓展女子运动项目,积极引导女生进行体育健身运动.  相似文献   

18.
从个人主观积极因素、客观积极因素、主观约束因素和客观约束因素4个方面对广州大学城大学生体育健身消费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影响广州大学城学生体育健身消费的原因主要是自身对体育健身运动的爱好,同时受到体育健身消费和个人体育技能以及周围同学朋友的影响;学校场地、体育消费场所的价格、学生的基本生活水平、体育健身意识等都会影响体育健身消费;不同年级的学生体育健身消费不同.建议学校从课程安排上给学生留出一定的锻炼时间,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尽情运动和锻炼;多组织体育运动比赛,并聘请相关体育专业人员进行体育技能方面的指导;对经济条件差的学生尽量安排勤工助学,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多拓展女子运动项目,积极引导女生进行体育健身运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数学模型评价青少年心理影响因素,定量分析出主要影响因素并联系生活实际判断其合理性。方法以生命教育正向、生命教育负向等6个框架评价青少年心理健康程度(A或B),同时有风险偏好、认知需要等7个因素影响此框架。分析这7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度,结果表明其关系度很小,可认为相互独立。然后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将6个框架与7个自变量转换成某种线性关系。最后利用MATLAB得到自变量的权值,据此判断主要影响影响因素。结果风险偏好是生命教育正负向、生活方式正负向和娱乐正负向的最主要影响因素,直觉型次之,而认知需求对生命教育、生命方式、娱乐的影响均最低。结论教育部门应特别关注青少年的风险意识教育,学校教学要实践与理论并重,培养出心理智力俱佳的人才。  相似文献   

20.
就影响体育课教学情绪的几个因素进行了客观的分析,提出体育教学应注意其科学性、趣味性和应用性,并创造良好的情绪氛围,引发学生最佳心理状态,使学生心情舒畅,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