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养殖水体中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的侵害会引发鱼类的各种病害,这些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属于水体中的生物性环境因子。而诸如水温、不良水质、食物缺乏、机械损伤等因素则属于非生物性环境因子。在鱼类养殖过程中,特别是在鱼苗、鱼种培育阶段,不良非生物环境因子也会引发多种病害,影响鱼类生长,造成养殖成活率下降,导致经济损失。现将各种非生物性环境因子对养殖鱼类的影响及其对策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鱼类健康养殖主要包括:鱼塘的选择、鱼种的挑选和放养、肥料饲料的合理投放、水质的控制以及鱼病的防治等。采用较为合理的养殖技术,对鱼塘水质、饲料等进行科学管理、防治病害,不仅可以提高鱼类的生长速度和健康状态,还可以实现鱼塘鱼类的优质和高产。本文主要通过鱼塘的选择、鱼种的挑选和放养、肥料饲料的合理投放、水质的控制以及鱼病的防治这四个方面来对鱼类养殖技术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3.
正消毒对水产养殖的病害发生主要起预防作用,利用消毒剂的氧化性及对病原体渗透压的改变,破坏水体中病原微生物的膜结构,使病原体中酶和蛋白质失去活性,进而致其死亡。一方面,消毒可杀灭水体中的病原微生物,降低鱼类感染的风险,减少鱼病的发生,并能调节水质。另一方面,消毒产品都具有一定的氧化性和刺激性,对水产动物造成一定的损伤,加之水体是一个变化的、复杂的系统,某些化学物质对水体  相似文献   

4.
河豚生物学特性较常规养殖鱼类复杂、特殊,易受外界环境因子的影响,疾病发生率较高。近几年来,在河豚规模化育苗和养殖过程中发生病害日益严重,经常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目前河豚养殖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作一总结,供参考。一 、 细 菌 性 疾 病1.河豚暴发病    病原  相似文献   

5.
福尔马林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生动物疾病发生原因比较复杂 ,主要有 :( 1 )饲料的营养不全面。饲料中缺乏水生动物生长所必需的维生素、矿物质等 ,造成养殖对象营养不良 ,抗病能力减弱 ;( 2 )主要因残饵、粪便引起的水质恶化 ,为病原体提供滋生场所 ;( 3)大量条件致使病原体的繁衍并侵袭水生动物机体 ;( 4 )操作不细致 ,造成水生动物损伤。所以 ,水生动物疾病是由于饲料、环境、病原、寄主相互作用引起 ,切断其中任何一个链节 ,都是有效防治水生动物疾病的途径之一。本文讨论的是使用福尔马林对水质进行消毒 ,抑制和杀灭病原体 ,降低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生物量 ,阻断…  相似文献   

6.
汪燕玲 《内陆水产》2004,29(9):25-25
长期使用抗生素和其他化学药物防治养殖病害已引发了一系列问题,近年来.人们开始尝试在养殖水体中施用有益微生物制剂来改善养殖生态环境.提高养殖动物的免疫力.抑制病原微生物.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微生物制剂是由一些对人类和养殖对象无致病危害并能改良水质、抑制水产病害的有益微生物制成,主要包括硝化细菌、光合细菌、枯草杆菌、放线菌、乳酸菌、酵母菌、链球菌和EM微生物菌群等。它具有改良水质、增加溶氧、降低氨氮、抑制致病菌生长、改善动物体内水环境生态平衡、提高动物抗病与免疫力,促进养殖对象生长等功能。  相似文献   

7.
鉴于当前城市人口密集、公众与景观水体接触日益增多、水体整体环境较差的现状,为正确评价景观河道环境现状,以上海市中心城区3条不同营养状态及功能河道为例,选取2017年汛期5场连续降雨,分析了河道病原微生物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劣Ⅴ类水质的河道a晴天粪大肠菌群平均浓度为1.72×10~3MPN/mL,雨天为3.34×10~3MPN/mL,水质较好的河道b和河道c晴天与雨天粪大肠菌群平均浓度保持10~2MPN/mL。晴天3条河道大肠菌群平均浓度相差2个数量级,河道a为5.15×10~3CFU/mL,河道b和河道c分别为30 CFU/mL和99 CFU/mL;雨天大肠菌群平均浓度河道a为1.04×10~5CFU/mL,河道b和河道c分别为289 CFU/mL和147 CFU/mL。在变化趋势上,降雨导致粪大肠菌群和大肠菌群浓度增加,但大肠菌群浓度增加的程度明显高于粪大肠菌群。相关分析显示,3条河道内粪大肠菌群和大肠菌群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存在一定差异,但基本都表现为与TN、TP和NH_3-N显著正相关,控制河道氮磷营养水平能显著抑制病原微生物增殖。  相似文献   

8.
早春,是鱼类的第一发病期。这是因为越冬以后,由于冬天鱼未摄食,体质较弱,加之有不同程度的冻伤,抵抗力下降,因此当春天来临时,水中病原微生物开始复苏、繁殖,因而鱼类很容易感染上细菌性疾病。如何提高早春季节鱼的成活率,保证其健康成长.除了使用药物防治以外,鱼的营养是十分重要的。当水温达到15℃以上,鱼开始摄食,在配合饲料中应使用高能量、低蛋白原料,蛋白质含量应在28%左右,脂肪含量应在6%以上(可适当在饲料中加一些植物油),同时可在饲料中加人越冬安,提高其抗应激能力,可使用半个月至1个月。下面提供一个配方…  相似文献   

9.
非生物性环境因子引起的鱼病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殖水体中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的侵害会引发鱼类的各种病害,这些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属于水体中的生物性环境因子。而诸如水温、不良水质、食物缺乏、  相似文献   

10.
养殖水体变化对鱼的生长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养殖水体的优劣对鱼类生存、生长起着关键性作用。掌握和了解养殖水体水质变化的特点以及水质与鱼类生长的关系,就能很好地控制水质变化,保持优良的水质,为鱼类生长创造一个舒适的生存水体环境。做到健康养殖,减少病害,提高生产效益,提升产品质量。1养殖水体环境主要构成鱼类养殖水体不仅有适宜鱼类生活的生物和非生物因子,还有对鱼类生活有害的生化物质。判断养殖水体优劣的主要几项指标包括:水温、溶  相似文献   

11.
养殖水环境中亚硝酸盐对鱼类的危害及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调查和监测60口优质鱼类养殖池塘中水质理化因子和生物因子共31项,统计结果,鱼类患病的池塘亚硝酸盐含量比未患病的池塘高,其含量均值分别为0.176mg/1和0.095mg/l,以彭泽鲫鱼为实验材料,测定亚硝酸盐对血红蛋白的毒性影响,结果表明,鲫鱼血液中的MHB随NO2-N浓度的增加呈指数递增关系,据实验结果统计分析,1.8mg/l和0.8mg/l分别为48h和96h毒性影响的临界值。养殖水体增加足量溶氧,适量的氧化剂,氯离子和硝化细菌,可降低亚硝酸盐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健康养殖     
如何使鱼类安全越冬鱼类能否安全越冬取决于饲料营养、水质、底质及疾病。一、营养全价配合饲料是保证鱼类摄取全面营养的基础,只有摄人全价配合饲料,鱼类才能有比较好的体质。而由于在越冬期,水温和气温均很低,鱼类处于不振食、只消耗的阶段,在越冬期间鱼类体内的蛋白质和脂肪均有消耗,应注意体脂的适当积累,在越冬前期饲料的蛋能比应保持在10~11千卡消化能:1克蛋白质,以利于积累适当的体脂。由于越冬期鱼类所处的环境比较恶劣,为了增强鱼类越冬期间的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在越冬前一个月应投喂“越冬安”。二、水质水质是越冬…  相似文献   

13.
池塘循环水清洁养殖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滆湖流域精养池塘平均667m^2产量达1500kg,在江苏省的池塘养殖中达到相当的技术水平,为江苏省水产品的有效供给和渔民的增收致富作出了贡献。但是,由于大量饲料、鱼药的使用,以及鱼类自身代谢物大量积累,导致了池塘水质的恶化和鱼类病害频发。同时,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进入外源水环境,使得水源质量严重下降,个别地方的池塘养殖甚至到了无水可换的地步。  相似文献   

14.
<正>水产养殖中常因养殖密度高、饲料大量投入和残余、水产动物排泄物的大量积累以及有害微生物的繁殖,而致使养殖水体水质劣化、鱼类品质下降。利用发酵饲料和微生态制剂对养殖水体进行调整,具有提高饲料利用率、防治鱼类疾病和提高水产品品质的作用。微生物发酵有利于促进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利用并能够改善动物肠道微生态平衡。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用发酵饲料替代  相似文献   

15.
张冬冬 《齐鲁渔业》2020,37(2):18-19
锦州是辽西地区海水养殖规模最大最集中的区域,主导养殖品种是海参和中国对虾。在参、虾混养过程中多使用微生态制剂对池塘进行改善水质、调节微生态平衡、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等。光合细菌简称PSB,是优质的水质改良剂和饲料添加剂。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多使用红色假单胞菌属的混合菌株[1],它能够降解水体中的亚硝酸盐、硫化物等有毒物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将PSB应用于池水净化,对虾养殖池塘应用PSB后,氨态氮下降58%,硫化氢下降50%,溶氧增加13.6%[2],邢华3利用PSB对虾池进行净化.  相似文献   

16.
鱼类养殖的关键技术之一是饲料的合理使用.目前,我国海水鲆类养殖所用的饲料,主要是采用粉料与鲜杂鱼混合加工成不同粒度的湿性颗粒饲料,其营养配比不合理,尤其是养殖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并时常导致病害发生。而使用干颗粒配合饲料,营养全面而均衡,能减轻水质污染,减少病害发生,可谓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如何针对我国鲆类的实际营养需要特点,开发专用干颗粒配合饲料或环保饲料成为当务之急。对鲆类营养需要量的研究主要涉及蛋白质和氨基酸、脂肪和脂肪酸、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以及一些非营养性添加物。  相似文献   

17.
杂交生鱼是底栖性鱼类.对水体中环境因子的变化适应性很强,尤其对缺氧、水温变化、不良水质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该鱼在育苗阶段经过驯化后,可以完全摄食人工配合饲料.且成鱼收获时起捕率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8.
正鱼类皮肤作为黏膜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阻止病原微生物进入体内的第一道防线[1]。鱼类皮肤黏膜免疫系统不仅对宿主防御病原侵入是必要的,而且对水产养殖疫苗应用也十分重要[2-3]。近年来,与系统免疫相比而言,鱼类皮肤黏膜免疫应答研究备受关注[4-6]。笔者针对鱼类皮肤免疫应答的分子机制及蛋白质组学研究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鱼类病害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在鱼类池塘养殖生产过程中,我们发现鱼常出现短暂性的厌食现象,处理不及时往往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从鱼类养殖的水质、病害、天气、饲料等方面出发,试图对鱼类厌食的常见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  相似文献   

20.
正8月为高温季节,是养殖水生动物生长旺盛期,摄食量大、排泄物多,水质、底质容易恶化,病原菌大量滋生,加上大部分地区受雷雨天气和台风的影响,极易造成养殖环境突变,引发水产养殖病害。今年8月份全国各地需重点关注以下疾病。病情预测(一)鱼类疾病1.鲤浮肿病:病原为鲤浮肿病毒,主要危害鲤和锦鲤,发病水温为7℃~28℃,苗种携带病原流通是该病传播和扩散的主要途径,换水、用药不当或水质、天气突变,可诱发该病暴发。各鲤和锦鲤养殖区需重点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