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2004~2005年,在沈阳市苏家屯区养殖场进行丁<鱼岁>池塘养殖试验,试验结果:鱼种培育平均单产6 375.0kg/hm2,平均利润29 668.8元/hm2;成鱼养殖平均单产14071.5kg/hm2,平均利润57 962.0元/hm2.  相似文献   

2.
2012年5-10月,在面积为0.19hm2的试验池1中放养体质量160g的松浦镜鲤(Cyprinus carpio Songpu)117,700尾·hm^-2,混养体质量160g的长丰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春片、乌子头和鳙(Aristichthys no-bilis)夏花鱼种。在面积为0.19hm2的试验池2中放养体质量149.5g的松浦镜鲤3,450尾·hm^-2,只混养鲢和鳙夏花,采用常规饲养方法。2012年10月2日,试验池1平均每hm2产鱼21,025.5kg,其中松浦镜鲤平均全长34.3cm,体质量1425g,产量18,294.0kg;长丰鲢春片平均体质量674g,平均产量1,816.5kg,长丰鲢夏花平均全长18.6cm,体质量112.4g,平均产量592.5kg;鳙夏花平均全长达12.1cm,体质量39.9g,平均产量322.5kg。试验池2平均每hm2产鱼3,069.0kg,其中松浦镜鲤平均全长35.0cm,体质量1225g,平均产量2,766.0kg;鲢夏花平均全长达11.3cm,体质量24.9g,平均产量130.5kg;鳙夏花平均全长达11.1cm,体质量35.1g,平均产量172.5kg。试验表明,高密度养殖的松浦镜鲤产量显著高于密度低时,长丰鲢夏花的出池体质量是普通鲢的4.5倍,特殊生长率(6.27%·d^-1)是普通鲢(3.5%·d^-1)的1.79倍。文中还讨论了松浦镜鲤养殖池的水质和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3.
当前日益提倡生态健康养殖理念之背景下,开展人一水和谐开发利用下的水库虾-蟹-鱼生态养殖技术研究意义深远.在水库12 hm2试验围区,共投放1.5~2.0 cm规格的虾苗850万尾,套养扣蟹5.12万只、鲢鳙鱼种0.29万kg.当年捕捞测产显示:各围区总产青虾4 836 kg、河蟹4 512 kg、商品鱼8 982 kg,产值48.15万元,平均纯收益26 025元/hm2,投入产出比为1:2.9.尾均抽样规格为青虾2.67~2.93 g、河蟹:公133~165 g、母112~135 g;鲢、鳙鱼957~1 325 g.3种放养模式对比表明,水库生态养殖虾、蟹、鱼的放养密度不宜过高,以放养青虾60万~75万尾/hm2、河蟹2 250~3 000只/hm2、鲢鳙鱼种750~1 500尾/hm2为宜,并通过水草移植、投放螺蛳及合理施肥等生态调控措施,使虾蟹当年可达上市规格,产生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对水库生态环境起到良好的修复和保护作用,实现人-水之间的和谐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4.
虾池养殖牙鲆的试验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鲆( Paralichthys olivaceus )是鲆鲽类中的大型种,经济价值高,活鱼价格100~180元/kg.近几年辽宁工厂化养殖牙鲆已经成功,并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室外土池养殖尚未开展,2000年4~11月,我们和青堆子运成水产有限公司合作,进行了虾池养殖牙鲆试验.7月1日在6.7 hm2虾池中放养平均体长11.2(8.1~12.5)cm牙鲆幼鱼8 532尾,之前45d曾投放中国对虾仔虾100万尾.至10月27日出池,获牙鲆2 584尾,平均体长(23.5±2.7)cm,平均体重(161.4±56.7)g,成活率30.3%.同时获对虾1000kg,虎鱼1 750kg.对虾池养殖牙鲆的前景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赤眼鳟池塘养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投喂人工配合饲料,进行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池塘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普通养鱼池塘,放养平均规格35 g/尾的1冬龄赤眼鳟鱼种,放养密度15 000尾/hm2,混养部分鲢、鳙、黄颡鱼鱼种和青虾,投喂粗蛋白含量30%~32%的人工配合饲料,经240 d养殖,赤眼鳟平均规格达0.41 kg/尾,平均单产5 839 kg/hm2,平均养殖净利润34 586元/hm2.  相似文献   

6.
滩涂围网养殖文蛤不同密度对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滩涂围网养殖文蛤养殖密度对其生长的影响.试验设135.88 、249.4、 372.38、 493.74、 617.47 g/m2 5个密度组,每组1个平行.试验结果表明, 135.88 g/m2密度组与372.38 g/m2密度组差异显著,与493.74 g/m2和617.47 g/m2密度组差异极显著.135.88 g/m2密度组增长最快, 617.47 g/m2密度组增长较慢.在试验密度范围内,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平均日增质量速度减慢,密度与日增质量的回归方程式为y=41.97e-0.0015x.根据试验结果以及经济效益和管理等综合因素考虑,投放平均壳长为33.2 mm,93.94粒/kg的文蛤,养殖密度宜控制在249.40~372.38 g/m2(2493.75~3723.75 kg/hm2)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7.
方斑东风螺池塘养殖试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在0.16 hm2的土池中,9月投放壳高1.30~2.61 cm、体重0.90~2.68 g的方斑东风螺稚螺5.41万粒,经4个月的试养,育成商品螺243.0 kg,个体重2.5~12.0 g,平均体重5.25 g;壳高2.53~4.35 cm,平均3.05 cm;成活率86.3%,饵料系数2.3,获产值28 188元。经试验方斑东风螺对养殖环境海水水质的适应能力较强,对水温的适应范围较广,是一种优良的海水养殖品种,适合南方池塘养殖。  相似文献   

8.
徐亚超  翟林香 《水产科学》2004,23(11):33-34
河蟹(Eriocheirsinensis)可进行稻田养殖,既收获稻谷,又促进农业增效,是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笔者于2003年6月11日将4 5万尾平均规格5~6g/尾的河蟹放入3 73hm2的试验稻田中饲养,平均放养密度1 2万尾/hm2;经过3个多月的饲养,收获河蟹2015 7kg,平均规格达55~60g/尾,成活率8  相似文献   

9.
暗纹东方鲀池塘养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玉坤 《淡水渔业》2005,35(1):57-58
平均体长 3cm的暗纹东方苗种 ,经过 18个月养殖 ,出池规格 5 0 8~ 5 76 g/尾 ,平均单产 12 4 17~16 6 17kg/hm2 ,成活率 80 0 0 %~ 85 70 % ,饵料系数 2 6 5~ 3 12 ,为生产单位推广暗纹东方养殖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移植生物饵料养殖中国对虾技术模式由来已久,但随着中国对虾养殖业的连年不景气,中国对虾养殖的二次创业感觉希望渺茫,移植生物饵料养殖中国对虾似乎已经成为过去,2012年连云港对虾综合试验站按照国家虾产业体系的相关要求,在试验基地的4口池塘内开展了移植蜾赢蜚、蓝蛤等在中国对虾与梭子蟹混养中的应用,试验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结果,与周边的相同模式的池塘相比,试验池塘对虾发病迟,对虾各池塘平均产量达765 kg/hm2,比周边池塘高75~450 kg/hm2,梭子蟹的公蟹平均产量达630 kg/hm2,母蟹平均产量达690 kg/hm2,比周边池塘分别高105~390 kg/hm2和90~480 kg/hm2,试验池塘养殖效益明显高于周边池塘.现简单的将技术操作情况介绍如下,以供养殖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