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全面探讨基本农田领域研究态势,该研究采用CiteSpace软件对近30年(1988-2017年)发表的基本农田主题研究领域1 338篇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本农田主题研究集中分布在保护、评价、划定和建设4个聚类组团。其中,基本农田保护领域重点突出了对基本农田数量、质量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研究态势,基本农田评价领域强调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农田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模型的构建,基本农田划定研究重点分析了基本农田保护区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理论和实践发展态势,基本农田建设领域重点研究了不同尺度下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序、分区、标准和模式。近30年基本农田主题领域研究态势表明,基本农田内涵、评价和划定理论和方法在不断丰富和完善,基本农田研究已成为耕地保护领域关注的热点,最后建议加强该领域多学科协同研究和相关基金项目支持。  相似文献   

2.
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定是一个科学的、系统的问题,以往主要考虑数量、用途、质量和位置等因素.该文提出农用地连片性的概念,即同一质量范围(同一等级,或某一等级以上,或某等级区间内)的农用地地块相连程度.力图以之判断优质集中农用地的空间分布,并提议将此概念纳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确定程序中.国内外有关连片性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景观生态学领域,国内也有文章涉及到耕地连片程度的问题,但在数学方法和理论上还有待进一步探讨.该文结合农用地分等成果,设计了3种农用地连片性的计算方法:空间相连性计算法、模糊纹理定量方法、基本农田保护指数方法,并以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为例,采用空间相连性计算法,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支持下,计算了不同约束条件下基本农田划定的空间范围,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实例研究表明,此方法的应用具有3个优点:1)连片的面积不再有最小和最大极限:2)连片的土地不限于零距离的相连:3)连片土地的质量等别可以自定义调整.  相似文献   

3.
耕地保护与基本农田布局方法研究——以济南市为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基本农田保护规划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将总体规划确定的耕地按一定的指标有选择地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过程。为保证粮食安全,运用Lindo模型预测了规划期的耕地数量,运用熵权系数法等方法进行了基本农田的指标分解,并运用逼近于理想点的方法划定基本农田.取得了较合理的结果,有力的支持了新一轮的土地利用规划。通过在济南市的实证,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为基本农田保护制度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提供依据,本研究从社会、经济和生态多个层面对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实施成效进行了系统评价,并深刻反思了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及实施中的问题,提出了“突出重点,集中投入,滚动发展,全面推进”的基本农田保护新思路,重点探讨了“基本农田保护转换机制和基本农田分级保护机制”两大创新路径.这两大创新路径,能在一定程度缓解“吃饭”与“建设”这一对深层次矛盾,破解基本农田保护与经济建设、基本农田保护与农民致富要求相冲突的困局.  相似文献   

5.
为基本农田保护制度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提供依据,本研究从社会、经济和生态多个层面对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实施成效进行了系统评价,并深刻反思了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及实施中的问题,提出了“突出重点,集中投入,滚动发展,全面推进”的基本农田保护新思路,重点探讨了“基本农田保护转换机制和基本农田分级保护机制”两大创新路径.这两大创新路径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吃饭”与“建设”这一对深层次矛盾,破解基本农田保护与经济建设、基本农田保护与农民致富要求相冲突的困局  相似文献   

6.
浅谈基本农田整理中的土方量计算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方量计算是基本农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散点法结合Excel软件进行土方量计算的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并以河北省廊坊市霸州市胜芳镇基本农田整理项目为具体案例介绍了计算的详细步骤。  相似文献   

7.
基本农田整理通过对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是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同时也是对项目区的农田景观重新进行优化配置,形成新的景观格局的过程.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分析方法,以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寻召乡基本农田整理项目为例,通过对项目区整理前后的景观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来探讨基本农田整理的景观效应.  相似文献   

8.
基于农用地分等的基本农田保护空间规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45,自引:21,他引:24  
耕地中直接影响到粮食安全的是基本农田,实施耕地保护实质上就是实施基本农田保护。针对当前基本农田保护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本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的特点和要求,考虑土地利用数据共享原则,对在基本农田保护规划中充分利用农用地分等成果进行了探讨,即在进行基本农田保护空间布局过程中,把农用地综合等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加以考虑。在考虑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再依据基本农田的内涵,建立了以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决策模型为核心的技术方法。通过熵权系数法、理想点法与GIS技术的结合,基于Mapbasic编程并在Mapinfo平台上试验,建立了一套基本农田保护空间规划的技术路线,完成了从专业模型分析到规划图自动生成的全过程,实现了基本农田规划编制的决策支持和决策可视化,使规划成果更加科学合理。通过在济南市的实证,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耕地入选基本农田布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GIS技术和熵权理想点排序法构建基本农田决策模型,对乐东黎族自治县的基本农田划定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耕地综合质量评价体系不应仅考虑耕地自然质量,还须兼顾社会经济发展及生物多样性保护需求对耕地的占用;(2)依据14 857块耕地的贴近度大小对其入选基本农田的优先程度进行分区并排序:将贴近度的范围划分为最优区间(0.640 5,0.916 8],较优区间(0.526 6,0.640 5],一般区间(0.429 5,0.526 6],较差区间(0.330 2,0.429 5]和最差区间0.000 0,0.330 2],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12.60%,33.33%,29.90%,10.73%,13.45%,最优区间的耕地主要集中分布在滨海佛罗镇和尖峰镇;(3)耕地综合质量评价结果和优先度排序表明,约有13.45%的耕地综合质量较差,不适宜划为基本农田,上级下达的基本农田指标不合理.  相似文献   

10.
北京地区基本农田土壤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北京地区基本农田的土壤环境质量和污染状况进行了系统的调研,并对采样区农田土壤的环境质量按照国家标准进行了单因子评价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的污染程度依次为Cd > Cu > As > Pb > Cr > Hg,Cd,Cu,As高于北京市土壤重金属背景值,Pb、Cr接近或略低于背景值,相比较而言,Cd污染为北京市基本农田中的主要污染元素。土壤中的农药残留的主要成分为滴滴涕。只有1处农田的Cd含量超过了国家二级标准限量,其余指标均低于二级标准。整体而言,北京地区的基本农田土壤环境质量属于清洁和安全范围,符合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耕地数量提升潜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京市已划定九大片基本农田保护区,对保护区内耕地数量提升潜力进行估算,可为北京市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耕地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基本农田保护区耕地数量的增加主要有三个来源:农用地中的非耕地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和农田整理转化为耕地,建设用地中的农村居民点和废弃工矿通过整理和复垦转化为耕地,未利用开发转化为耕地。可调整地类可作为耕地增加的来源,规模约为4 789hm2,通过农田整治增加耕地规模约为3 300hm2;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农村居民点腾退补充耕地约为7 500hm2,废弃工矿复垦退补充耕地的潜力约为272.24hm2;未利用地开发可补充耕地数量约为900hm2,主要分布在顺义东部片和平谷西南部片。  相似文献   

12.
半于旱地区的沙漠地带,大气降水基本全部入渗。由于风沙土缺乏土壤毛细管,干沙层可有效防止水分的蒸发,故风沙区的大气降水作为浅层地下水被储存起来,并以海子、湖泊、沼泽、草句和河川基流的形式出露。风沙区的浅层地下水资源,不仅是影响沙丘形态、植被状况、治理难易的关键因子,更是沙漠绿洲形成的主导因素。毛乌素沙地基本农田的发展途径,一是利用河川引水拉沙,缩河造田;二是在支毛沟修筑沙坝,拦蓄径流,下游缩河造田,目流灌溉,并利用提灌,就近在固定或半固定沙地形成沙漠绿洲;三是利用天然海子或沙井,治理固定或半固定沙地,形成小多成群的绿洲农业。  相似文献   

13.
[目的]实现田块尺度的施肥决策和精准施肥,达到测土配方施肥成果数字化延伸。[方法]采用GIS组件ArcEngine,将GIS,RS,GPS和农业专家技术进行集成,以遥感影像为索引,建立基于农户田块为基本管理单元的触摸屏村级农田施肥专家系统。并以犍为县定文镇炮房村为案例区进行了实际应用。利用四川省2005—2009年"3414"试验数据,结合区域实际,构建了系统的主要粮油作物推荐施肥模型。[结果]该系统不但实现了田块尺度的施肥决策和养分管理,同时还具备农田基本信息、缺素诊断、病虫害防治、政策法规和安全常识等查询功能。[结论]该系统具有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明了的特点,并在村级田块尺度上实现了精确施肥。  相似文献   

14.
基于GIS空间分析的基本农田配置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金志丰 《水土保持通报》2010,30(5):134-137,164
各地在将耕地划定为基本农田时,主要考虑完成保护数量的任务,而对地区之间资源禀赋的差异则考虑不够。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借鉴土地适宜性研究的思路,提出依据土地适宜性指数和土地利用现状划定基本农田的思路。以江苏省泗阳县为例,依上述划定方法,入选基本农田的耕地面积为577.5k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84.8%。县域北部、南部区域的耕地因适宜性高而入选比例较高,城镇周边、道路两侧的耕地因适宜性低且开发需求高,入选比例相对较低。这样的基本农田划定模式,有助于发挥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优势,强化划入基本农田部分的耕地保护力度,可达到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相协调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得以发展的基本生活资料,粮食安全是任何国家都必须要重视的基础性问题。分析了我国面临的粮食安全形势,提出大力开展基本农田整理是实现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以河北省香河县刘宋镇基本农田整理项目为例,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经济效益三方面分析了该项目实施后对我国粮食安全的有利影响。对今后基本农田整理项目的实施及构筑我国粮食安全可以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作者对镇安县中低产田的改造进行了调查研究,东分析了该县出现中低产田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加强以农田基本建设为重点的农业系统工程建设,不断提高土地生产力,促进农业生产持续稳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耕地质量评价的基本农田划定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划定基本农田质量、数量的多重要求,以红兴隆垦区二九一农场为例,从耕地的自然质量条件、区位条件、耕地周围影响因素3个层面建立了一般农田划入基本农田的指标体系,并借助GIS技术提取各评价指标的空间属性数据;运用等间隔赋值法进行耕地的质量和区位的优劣排序;建立一种以耕地质量评价为基础的“按质定量”的基本农田划定方法。结果表明:二九一农场优质耕地所占比重较小,且分布较为分散。若使其基本农田保护率达到国家规定的指标,评价分值≥70分的耕地区域是理想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实证研究表明此种方法可以减少基本农田划定中人为因素的干扰,使得基本农田的划定更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8.
按照基本农田建设和管理的要求,通过选取评价指标,引入背包算法建立耕地入选基本农田的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C#、Mapinfo MapXtreme 2004和SQL Server2000三者结合开发基于三层结构的基本农田信息管理与辅助决策系统,使GIS技术与空间决策模型有机结合,实现了数据管理、耕地入选基本农田决策模型和用户管理等功能。实例表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可扩充性。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基本农田整理项目预算编制的相关概念,系统研究了基本农田整理项目预算编制质量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