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奶牛酮病是由奶牛体内碳水化合物及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功能失调的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血液、尿、乳中的酮体含量增高,血糖浓度下降,消化机能紊乱,体重减轻,产奶量下降,兼有神经症状。  相似文献   

2.
如何控制奶牛围产期疾病的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奶牛酮病酮病是奶牛主要的代谢障碍性疾病,可引起整体能量代谢紊乱。乳中酮体浓度高的牛,不仅泌乳量下降,乳质量下降,体重减轻,生殖系统疾病和其他系统疾病发病率增高,而且初配所需时间长,受  相似文献   

3.
奶牛酮病是由于奶牛体内碳水化合物及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所引起的全身性功能失调的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血液、尿、乳中的酮体含量增高,血糖浓度下降,消化机能紊乱,体重减轻,产奶量下降,间有神经症状。根据发生原因,可分为原发性酮病和继发性酮病。前者是因能量代谢紊乱,体内酮体生成增多。后者是因其他疾病,如真胃变位、创伤性网胃炎、  相似文献   

4.
奶牛酮病是奶牛产犊后几天至几周内由于体内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功能失调的代谢性疾病.临床上以血液、尿、乳中酮体含量增高,血糖浓度下降,消化机能紊乱,产奶量下降,间断性出现神经症状为特征.  相似文献   

5.
奶牛酮病是奶牛产犊后几天至几周内由于体内碳水化合物及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性的营养代谢性疾病。临床上以血液、尿、乳中的酮体含量增高,血糖浓度下降,消化机能紊乱,体重减轻,产奶量下降,间断性地出现神经症状为特征。根据临床症状的不同可将奶牛酮病分为临床酮病和亚临床酮病。健康牛血清中的酮体含量一般在1.72mmol/L以下,亚临床酮病母牛血清中的酮体含量在1.72~3.44mmol/L,而临床酮病母牛血清中的酮体含量一般都在3.44mmol/L以上。  相似文献   

6.
<正>奶牛酮病主要是由体内碳水化合物和脂类代谢紊乱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功能失调的代谢疾病,其特征是血液、尿、乳中酮体含量增高,血糖浓度下降,消化机能紊乱,体重减轻,产奶量下降,繁殖性能下降。根据有无明显症状可将奶牛酮病分为临床酮病和亚临  相似文献   

7.
奶牛酮病又称牛酮血症,酮尿症。是因奶牛体内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功能失调的代谢疾病,其特征是血液、尿、乳中酮体含量增高,血糖浓度下降,消化机能紊乱,体重减轻,产奶量下降,神经症状。本病常见于产犊后3~6周饲养管理较好的奶牛,产3~6胎的奶牛发病率最高,临产母牛酮病发病率占母牛酮病发病率的2%~30%,且有逐年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8.
奶牛酮病是奶牛产犊后几天至几周内由于碳水化合物及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功能失调的代谢性疾病。以血液、尿、乳中的酮体含量增高,血糖浓度降低,消化机能紊乱,体重减轻,产奶量下降,出现间断性神经症状为特征。奶牛酮病分为临诊酮病和亚临诊酮病。健康牛血清中的酮体(指β-羟丁酸,乙酰乙酸,丙酮)含量一般在1.72mmol/L(100mg/L)以下,亚临诊酮病母牛血清中的酮体含量为1.72~3.44mmol/L(100~200mg/L),而临诊酮病母牛血清中的酮体含量一般都在3.44mmol/L(200mg/L)以上。  相似文献   

9.
奶牛酮病又称牛酮血症,酮尿症。是因奶牛体内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功能失调的代谢疾病,其特征是血液、尿、乳中酮体含量增高,血糖浓度下降,消化机能紊乱,体重减轻,产奶量下降,神经症状。本病常见于产犊后3-6周饲养管理较好的奶牛,产3-6胎的奶牛发病率最高,临产母牛酮病发病率占母牛酮病发病率的2%-30%,且有逐年升高趋势。1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10.
正奶牛酮病是由于奶牛体内碳水化合物及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功能失调的代谢性疾病,该病在本县较为常见。其特征是血液、尿、乳中的酮体含量增高,血糖浓度下降,消化机能紊乱,体重减轻,产奶量下降,间有神经症状。1流行病学(1)本病多发生于产犊后的第一个泌乳月内,尤其在产后3周内。各胎龄母牛均可发病,但以3~6胎母牛发  相似文献   

11.
奶牛酮病又称酮血症、酮乳症、酮尿病,是泌乳母牛产后几天至几周内发生的一种以血液酮体浓度增高为特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其病的特征是酮血、酮尿、酮乳,出现低血糖、消化机能紊乱,乳产量下降,间有神经症状。  相似文献   

12.
酮病是高产奶牛常见的营养代谢病之一。多发生在产后2~6星期的泌乳初期,此时母牛消耗大量能量,而生糖前体不足,导致葡萄糖代谢负平衡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功能失调的代谢疾病。其特征是血液、尿、乳中酮体含量增高。血糖浓度下降,消化机能紊  相似文献   

13.
酮病是高产奶牛常见的营养代谢病之一。多发生在产后2~6周的泌乳初期,此时母牛消耗大量能量,而生糖前体不足,导致葡萄糖代谢负平衡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功能失调的代谢疾病。其特征是血液、尿、乳中酮体含量增高,血糖浓度下降,消化机能紊乱,体重减轻,产奶量下降,间有神经症状。  相似文献   

14.
奶牛酮病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奶牛酮病是由于奶牛体内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血糖浓度下降,酮体生成增多所引起的酮血症、酮尿症、酮乳症的通称,一般发生于产后6周内。  相似文献   

15.
奶牛酮病是奶牛体内碳水化合物及脂肪代谢紊乱,致使血糖浓度下降,酮体(乙酰乙酸、丙酮、β-羟丁酸)生成增多,而引起奶牛全身功能失调的代谢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消化机能紊乱、产奶量下降、酮血、酮尿、酮乳和低糖血症。  相似文献   

16.
奶牛酮病是由于奶牛体内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血糖浓度下降,酮体生成增多所引起的酮血症、酮尿症、酮乳症的通称,一般发生于产后6周内。笔者自2001年以来对赤峰市红山区和松山区的十几个养殖户的216头奶牛调查中,发现患酮病的奶牛有35头,约占16%。酮病的发病率较高,可造成以下危害:血酮和乳酮水平增高,乳质和乳量下降,体重减轻,生殖系统疾病如发情延迟、受胎率下降等。还可造成犊牛机体抵抗力下降。有些病牛久治不愈或愈后复发,最终淘汰,给奶牛业造成严重损失。1原因1.1酮病的发生多在产后的第1个泌乳月,此间奶牛多食欲较差,特…  相似文献   

17.
<正>奶牛酮病是奶牛泌乳早期的常见代谢病,其是奶牛产犊后几天至几周内由于体内碳水化合物及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所引起的。病牛以血液、尿、乳中的酮体含量升高,血糖浓度下降,消化机能紊乱,体重减轻,产奶量下降,间断性出现神经症状为特征。根据临诊症状可将奶牛酮病分为临诊酮病和亚临诊酮病。健康牛血清中的酮体(指β-羟丁酸,乙酰乙酸,丙酮)含量一般在1.72 mmol/L(100 mg/L)以下,亚临诊酮病母  相似文献   

18.
酮病又叫酮血病、酮尿病,主要因饲料中糖和碳水化合物不足,以至脂肪代谢紊乱,酮体生成增多,造成酮在体内蓄积的一种疾病。主要以奶牛发病为主,高产奶牛尤为多发。临床病理变化以血糖与肝糖原浓度下降,酮体浓度升高为主。病畜昏睡或兴奋,产乳量下降,脱水消瘦,偶见运动障碍为特征。1病因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饲喂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饲料过多而糖类饲料不足,导致丙酸生成减少。或体内糖消化过多、过快,造成代谢紊  相似文献   

19.
奶牛酮病多发生于高产奶牛,是由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大量酮体在牛体内蓄积而引起。患病牛临床上表现出消化机能紊乱、神经系统机能障碍、低血糖以及血、乳、尿液中酮体含量增高等症状。人食用患有该病奶牛所提供的奶食品危害性比较大。  相似文献   

20.
<正>酮病是奶牛的一种代谢疾病,常见于产后3周内发病,病程长,一般为1个月左右,甚者可达2~3个月。临床上的血液、尿、乳中的酮体含量增高,血糖浓度下降,消化机能紊乱,体重减轻,产奶量下降,间歇性地出现神经症状为特征。酮病的发生可降低奶牛对其他疾病的抵抗力,从而引起多种疾病的发生。因其病程长,医疗费用高,降低奶牛的生产能力,严重影响奶牛业的正常发展。1病因酮病发病的直接原因是碳水化合物新陈代谢的扰乱,或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