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凤尾菇下床料的营养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充分利用种过菇的废料,我们测定了棉籽壳栽培平菇、凤尾菇后的下床料的成份,以期弄清其营养价值和利用途径。一、材料和方法 (一)供试材料:菌种为凤尾菇PL-27。培养料为干棉籽壳10斤,采用压块栽培,常规管理。共采收鲜菇16斤,其下床料为6斤。 (二)测定项目:主要测定棉籽壳、下床料和凤尾菇的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灰分,还原糖,总糖。 (三)测定方法:蛋白质采用微量凯氏定  相似文献   

2.
利用凤尾菇菌丝生长快,抗杂菌能力强等特点,用生料制作凤尾菇栽培种,可以减少灭菌工序,具有省工、发菌快等优点。我们做了如下试验,介绍于后供参考: 一、料材和方法凤尾菇系我所选育,编号018327。配料:棉子壳98%,石灰1%,过磷酸钙1%,含水量65%,以常规装瓶灭菌为对照。制作方法:料配好后拌匀,加水至正常含水量,再将发满菌丝的原种(玉米粒种)掏出,拌在料中,每百斤料需原种20~30瓶。然后装袋,袋长33cm,宽17cm,每袋干  相似文献   

3.
凤尾菇原生质体再生株出菇能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从凤尾菇原生质体再生菌株中,随机取出20株作瓶载,探索其出菇能力。后又将其产量最高的1株进行袋载扩大试验,现将结果简要报告于下:(一)材料与方法:供试凤尾菇原生质体再生菌株共20株,以凤尾菇出发菌株为对照。斜面培养基为PDA。栽培料为棉籽壳100公斤、蔗糖1公斤,石灰1公斤,水120~140公斤,拌匀后定量装瓶或装袋,常规灭菌,无菌操作接种,瓶栽各13瓶,扩大栽培各200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内各地广泛采用各种代料栽培凤尾菇,都取得较好效果。为寻求在我区来源广泛、成本低廉、优质高产的理想原料,我们进行了废棉、稻草、纸屑、木屑栽培凤尾菇的比较试验。 (一)材料和方法:试验设置四个处理,①废棉(即棉纺厂的破籽棉)5斤;②印刷厂切边废纸4斤,加麦麸1斤;③稻草4斤,加麦麸1斤;④阔叶树木屑4斤,加麦麸1斤。每个处理重复四次。废棉用开水浸泡,使其充分吸水。稻草切成1寸长,用清水浸8小时。纸屑用清水浸1小时。将浸泡吸胀的原料用手挤干,指缝间水能滴下1、2滴为宜。稻草、  相似文献   

5.
我们于1982年3~5月,用4500斤棉纺厂的纯废棉生料栽培凤尾菇,获得每百斤干料平均产鲜菇94.35斤的好收成,其中最高生物学效率达205%。通过实践,初步体会到废棉生料栽培凤尾菇必须解决以下几个技术问题。 (一) 调制好料:废棉由于营养丰富,有利于凤尾菇生长发育。但如果培养料调制不当,会使料温急剧上升烧死菌丝,并招致杂菌  相似文献   

6.
供试菌种系我所选育的凤尾菇018327。培养料为棉籽壳98%、石灰1%、过磷酸钙1%,含水量65%.以常规装瓶灭菌为对照。试验组每百斤料用玉米粒原种20~30瓶,拌匀后装袋(长×宽为33×17cm),每袋装干料0.8斤,袋两头扎上棉花,利于透气,置培养室于25℃下培养。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袋栽和块栽对凤尾菇产量的影响,简化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我们分别在闽西的漳平市和闽北的南平市对凤尾菇进行扩繁栽培试验。从1994年9月到1995年5月所做的试验表明,袋栽凤尾菇的产量比压块的高。现将试验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生产上主要采用稻草床栽或袋栽平菇、凤尾菇,且普遍认为纯稻草不加辅料(如麦麸、米糠等)生物效率极低。但是经我们试验,用纯稻草筐栽平菇、凤尾菇的生物效率分别达到97.8%、65.9%,袋栽凤尾菇的生物效率也有62.8%。纯稻草筐栽平菇、风尾菇,不仅产量较高,且方法简便,省本、省工,尤其适于农家栽培,现简介如下:(一)菌种制备所用菌种为农大11号(平菇)、8223  相似文献   

9.
几年来我一直用砻糠(稻谷加工后的大粗皮糠)制平菇凤尾菇栽培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配料及接种:砻糠100斤,玉米粉4斤,石灰粉1斤,石膏1斤(不加也可以),料水比为1∶1.1。将各种原料混合后加水拌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用棉籽壳、废棉絮等棉纤维栽凤尾菇已很普遍,但利用麻纤维栽凤尾菇还未见有报道。其实,用废麻袋等麻纤维栽凤尾菇,具有料原广、成本低、方法简便、效益高等优点。我县食用菌专业户吴方斌用废麻袋培育凤尾菇,只需一般管理,平均每只废麻袋(约2斤)可产菇2.7斤,生物学效率超过130%。现将废麻袋栽凤尾菇技术简介如下。 (一)浸水。将废麻袋用1%的石灰水浸4小时,再用清水漂去石灰水,然后沥干或拧干。 (二)播种。9~11月或次年3~5月,气温在8~25℃时可多次栽培。播种时,将废麻袋平展,均匀  相似文献   

11.
我们利用糖厂下脚料甜菜鲜粕直接袋装平菇、凤尾菇的试验获得了成功。采用解粕栽培法,出菇较密集,每袋可产鲜菇1.5~2斤。农用塑料薄膜袋可重复使用,操作方便,简单。如在室外温度低于0℃的条件下,在糖厂的出料口直接装袋,在室外完全开放的条件下接种,污染率极低,成功率高达98%。同时可利用室內的边角空间,充分利用了出菇室,现将栽培方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2.
我县自1982年从福建省农科院引种以来,1983年扩大试种了4万余平方尺,加工成罐头30吨,今年春季进一步扩大栽种了65.88万平尺,总产80万斤左右(国家收购71.83万斤),平均单产1.09斤/尺~2,总产值32.32万元,共加工罐头473吨。栽培凤尾菇的菌种,历来采用固体麦粒菌种,因此,大量发展凤尾菇时需要相当数量的粮食。以每瓶菌种用麦6两计算,我县栽菇66万平方尺就需要小麦13.2万斤(以1瓶菌种播种8平方尺计算)。上海师范学院杨庆尧副教授为此向我们提供了一条工厂化栽培凤尾菇的新方  相似文献   

13.
食用菌含一定量的矿物元素,对人体是有益的,但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若超过一定范围,对人体健康则不利。因此,探讨凤尾菇吸收矿物元素的规律,对于提高凤尾菇产、质量都有现实意义。一、材料和方法 (一)供试菌株:凤尾菇(Pleurotus sajor-caju)系1980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曹继业博士提供. (二)培养材料:稻草、大麦秆、甘蔗渣、棉籽壳、  相似文献   

14.
用石灰水处理的截段稻草,大面积床栽凤尾菇,如果栽培得法,每百斤稻草在60~70天内可收鲜菇80~120斤,生物学效率高,经济收益快。根据我们这几年的经验,现就纯稻草床栽凤尾菇提出几个问题与同志们商讨。 (一)菌种选择:根据我们的经验,在纯稻草栽培中,播下8%的麦粒菌种(即1平方尺用干稻草1.5斤需播0.12斤干小麦制的种),生物学效率可达100~120%;如果使用木屑菌种(木屑73%,麦皮25%,糖、石膏各1%),尽管用量比麦粒菌种增加3倍,但生物  相似文献   

15.
凤尾菇的生物效率高,已引起人们的兴趣。我们研究的凤尾菇(Pleurotus sajorcaju)是我院副院长刘中柱同志1980年12月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引进的。试验以稻草作原料,切成3~4寸长,用0.5%石灰水或开水浸泡,采用箱栽,每箱2平方尺装料2斤、3斤或4斤。现将一年来的结果报告如下。 1.温度对菇的影响:菌丝在15~35℃均能生长,最适为24~27℃。高于30℃容易老化,低于20℃生长缓慢。箱栽试验在日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合川县一中教工周宪文,利用废弃包装稻草绳试种平菇、凤尾菇,获得一斤废草绳产菇两斤多的高产纪录。周宪文栽培凤尾菇时,用稻草绳五斤、栽培种一瓶(罐头瓶),三潮采菇10.2斤,生物学效率为204%。紫色平菇栽培,用稻草绳五斤、栽培种一瓶,两潮采菇10.9斤,生物学效率为218%。最大的一丛平菇有75.朵,直径38厘米,高18厘米,重7.4斤。他种菇的方法是,将废草绳用石灰水(pH14)浸泡三天,经清水冲洗pH至7.5时栽培。容器纸箱,将草绳断成节,按顺排装厢,分三层播种,料厚五寸,播种后用土革  相似文献   

17.
用棉籽壳栽培凤尾菇,先要进行消毒处理。本试验是采用不同的消毒方法,测定其对杂菌的抑制效果,并观察对凤尾菇菌丝生长的影响。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供试菌种为凤尾菇PL-27。平板计数培养基为胰蛋白胨5.0克,酵母浸膏2.4克,葡萄糖10克,琼脂15克,水1000毫升,pH7.0~7.2。凤尾菇菌丝培养用棉籽壳瓶栽法。  相似文献   

18.
利用人防地道栽培凤尾菇,可以发展副食生产。但地道温度偏低,通风差,光线弱,培养料易霉烂、感染杂菌,产生畸型菇。去年,我们在西安铁路局9~12米深的地道里试种凤尾菇,每斤棉籽壳产鲜菇1.3斤,生物学效率130%。现将初试结果概述如下: 凤尾菇菌丝体生长时温度要求是20~27℃,子实体以13~20℃为适宜,而地道常  相似文献   

19.
1983年秋季,我室在九池公社两个大队推广生料栽培凤尾菇,并对不同方法培养的凤尾菇菌种作了对比。结果见表1~3。塑料袋是用厚0 .04毫米聚丙烯薄膜制成(22x36cm),装干料1斤,菌龄25~30天.瓶培种是用750毫升菌种瓶,装干料0 .35斤,菌龄15~20天.培养料为胡  相似文献   

20.
1984年以来,我们采用棉花下脚料(棉纺织厂的飞花等杂质)种凤尾菇,菌丝生长快、粗壮,接种后20天左右现原基,一般每斤干料产鲜菇2~4斤。如新华镇菇农沈福寿,用40斤棉花下脚料种,10月20日接种,11月17日出菇,全周期70~80天收鲜菇66.2斤,生物学效率166%,其中有一箱(3斤料)收鲜菇14.2斤,生物学效率达473%。总结菇农的经验,归纳起来要把好五个关: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