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乌江峡谷瘠薄地的立地类型和瘠薄地上的造林整地试验、覆盖对比试验、直播造林试验、树种对比试验的研究,总结出适合乌江峡谷瘠薄地不同立地类型的最佳造林模式,旨在为该区域植被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和造林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武隆试验地2004的造林试验,结合实际情况对乌江峡谷瘠薄地植被重建所需单位成本作了具体核算。乌江峡谷瘠薄地植被恢复重建工程造林的单位成本为585.2元/亩。  相似文献   

3.
乌江峡谷瘠薄地是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关键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是长江流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乌江峡谷瘠薄地也是区域内绿化建设的攻坚目标,生态恶化正极大地制约和影响区域内绿化目标的全面实现;同时乌江峡谷瘠薄地往往也是区域内旅游产业的通道,生态环境恶化和旱、涝、泥石流等灾害频繁制约了旅游产业向广度和深度的开发;更重要的是,乌江河谷瘠薄地人民生活长期处于贫困之中,  相似文献   

4.
在乌江峡谷瘠薄山地的典型地段设立了两个造林试验点,采用不同的种植穴土壤覆盖保水措施进行了夹竹桃、柏木、刺桐、黄葛树、黄花槐5个树种的植苗造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种植穴覆盖措施对不同树种当年的植苗造林成活率及成活植株3年生时的保存率均产生显著影响,地膜覆盖的当年植苗成活率最高,而杂草覆盖保存率最高。种植穴经用杂草覆盖后,5个树种3年生幼树期的高生长都存在一定优势,不同覆盖措施对5个树种3年生幼树期的地径生长影响不大。试验结果表明:刺桐和黄花槐较适宜用作乌江峡谷瘠薄山地的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5.
在乌江沿岸典型地段设立不同造林试验点,利用不同覆盖保水方法进行造林试验,通过对几个造林树种造林当年成活率、两年后保存率和3年生幼树生长情况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方式对不同树种当年造林成活率均产生显著影响,地膜覆盖当年保存率比其它两种方式好,草覆盖苗木保存率较其它两种方法高。黄花槐、刺桐在乌江瘠薄地造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1998~2007年,调查黑龙江省兴隆林业局蚂螂河经营所试验小区中采用不同整地栽植方法营造的红松、樟子松和落叶松的当年成活率、3年保存率、现存株数及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干旱、瘠薄的阳向陡坡造林地上采用深坑逆坡整地、靠壁深栽的方法营造的樟子松,各项指标均优于其它2个树种。这说明阳向陡坡瘠薄地上造林,樟子松是理想树种。  相似文献   

7.
马尾松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速生易生。但人们常片面地认为它“贱生”,从而忽视造林前的整地工作。一些地方的群众以“一锄法”造林代替整地造林,造林效果很不理想。造林前的整地工作是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提高造林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国上获地可以改变土壤原有的理化性状,从而改善幼林成活和生长的条件。如通过块状挖坎整地可改变土层的结构,把较为肥沃的表上放到坎的底部。造林时苗木的根系在疏松肥沃的土层中吸收养料和伸展根系。而采用“一锄法”造林,只经一挖一踩,苗木根系常出现弯曲、窝根等现象,加上土壤紧实,栽后不易成活;…  相似文献   

8.
一、整地方法土石山区营造油松材.由于坡地土层薄,坡度大,降水少,因此要细致整地,才能提高成活率和促进幼树生长。整地应在造林前一年雨季杂草未结籽前进行,以蓄水和防止杂草丛生。辽宁建平干旱地区造林试验站的试验证明,提前整地是使雨季油松造林获得成功的重要环节,可使土壤瘠薄,春季造林根本不易成活的阳坡地的成活率提高一倍以  相似文献   

9.
鱼鳞坑整地、容器苗栽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 迁西县的地质构成为北部片麻岩和花岗岩,南部为石灰岩和白云岩。该县的鱼鳞坑整地造林模式经国家、省、市专家检查验收,给予了充分肯定。鱼鳞坑整地造林模式适宜在立地条件较差、土壤瘠薄、水土流失严重、易发生病虫害的地区造林,并进行容器苗栽植。  相似文献   

10.
刺槐是华北地区用材林和水土保持林的优良树种之一,具有耐旱耐瘠薄,尤其在片麻岩山区造林,显示出极强的生物学特性。但采用常规鱼鳞坑整地造林成活率较低,前期苗木生长缓慢。为了提高片麻岩山区阳坡造林成活率,我们于1996年进行了反坡整地对提高刺槐造林成活率的...  相似文献   

11.
选好造林树种。荒山造林要选用耐干旱瘠薄、适应性强、根系发达、根蘖性强的树种,如刺槐、侧柏、杜仲、五角枫等。侧柏、刺槐和栎类已被广泛选用,五角枫也以其独特的优点,逐渐成为荒山造林的优良树种,在造林绿化中被群众所接受。 科学安排造林时间。采取秋季整地,冬季造林;春季整地,雨季造林。秋季农闲整地,劳动力资源充足,又能促进土壤的熟化,把病虫  相似文献   

12.
<正> 卵石丘陵区气候干旱,表土瘠薄,卵石层较厚,造林难度较大。建国以来,绿化丘陵荒岗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由于对丘陵区的立地条件、造林树种、整地方式缺乏调查研究,不能做到适地适树。因而,长期以来,不少地方造林成活率低、林木生长不良,形成“小老树”,成林不成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丘陵区设立了69个调查地点,对其立地条件、造林整地、林木生长表现及自然植被进行了调查研究。经过对比分析,初步提出适合该区的造林树种,整地方式、绿化途径和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13.
随着造林绿化事业的快速推进,立地条件好的区域造林绿化任务已基本完成,干旱缺水、土壤瘠薄等立地条件较差的困难造林地,多次造林成效不佳,林木覆盖率较低。困难地造林已成为制约林业生态建设的瓶颈和短板。通过对安阳太行山浅山丘陵区困难地造林技术和机制的对比分析,确定整地、抗旱措施、栽植方式、苗木处理方式及投资模式。  相似文献   

14.
在浅山丘陵区粗麻骨石荒地及中低山以上的宜林荒山造林困难地,选择耐旱耐瘠薄树种五角枫容器苗造林。通过不同整地方式、不同栽植方法、不同保墒措施等综合性技术进行对比试验,探讨五角枫困难地造林配套技术。通过对比分析,翼状鱼鳞坑整地较鱼鳞坑整地成活率提高11. 1%,保存率提高11. 9%,较穴状整地成活率提高20. 7%,保存率提高18. 3%;截干深栽造林比截干正常栽植成活率提高10. 2%,比全株造林成活率提高28. 9%,当年新梢生长量比截干正常栽植提高22. 2 cm,比全株造林栽植提高45. 1 cm;4种保墒方法中,盖枯叶压石保墒方法造林成活率最高,为94. 6%,比覆盖地膜、施保水剂、对照分别提高9%、18%、40%,苗高净增长比对照提高35%。翼状鱼鳞坑整地+截干深栽造林+盖枯叶压石保墒为五角枫困难地造林最佳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5.
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干旱半干旱地区自然条件复杂严酷,土壤瘠薄,气候干旱、少雨,蒸散量远远大于年降水量.本文结合多年的造林工作经验,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抗旱造林技术进行总结,采取适地适树、科学整地、壮苗、定植、覆膜、遮阳、集水、补水等一系列措施能较大程度地提高造林成活率,并取得有效的抗旱效果.  相似文献   

16.
沙地造林技术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省黄河故道地区有大面积沙地,土壤干旱瘠薄,造林成活率较低。因此在沙地造林时,除了正确选择适生树种外,还要注意其它造林技术的应用。 1.整地方法。在固定且没有风蚀危害的平沙地,造林前要全面整地,消灭杂草如茅草、马唐、节节草等,尤其是茅草,它在沙地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干旱季节每天每亩可蒸腾水分1吨以上。如果不先消灭杂草,直接植苗造林,幼林就难以成长。在半固定的平沙地,以带状整地为宜,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干旱瘠薄山地直播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的实践证明,直播造林是加快山东省干旱瘠薄山地造林的有效途径和主要措施。本文着重介绍了直播造林的适用范围、树种选择、种子处理技术、整地技术、造林密度、播种方式与播种量、覆土厚度、林地管护及幼林抚育技术,供同类地区的直播造林借鉴。  相似文献   

18.
神池县属半干旱亚寒大陆性季风气候,山高坡陡,土壤瘠薄,降水量少,自然环境恶劣,造林成活率低,给造林绿化带来许多困难。为了以最简单的工序,最少的投入,选择最适宜山区的造林树种和最大限度地利用拦蓄天然降水,提高造林成活率,该县把山杏作为当地抗旱造林的先锋树种,结合生产实践,先后在不同立地条件下、不同造林季节,以不同整地方式、不同造林方式进行了造林试验。现将该试验简介下,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19.
阳坡、半阳坡地土壤含水量低,干旱、瘠薄、土层不厚,给造林绿化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阳坡地植树,往往是年年栽树不见树,有的地方甚至连栽四五年竟没有1株成活。为此,我们从1988年起就如何提高阳坡地造林成活率进行了试验研究,现将有关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一、提高整地质量,变小穴整地为大坑整地。  相似文献   

20.
浅析土石山区油松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松是常绿乔木,属于暖温带树种,抗旱、耐寒、耐瘠薄,是北方土石山区造林的先锋树种,对立地条件要求并不苛刻,但近几年气候干燥,雨水缺乏,造成油松难于成活。文章介绍了油松山地育苗即就地育苗就地栽植的好处,并从整地、栽植、保根、管护等方面对油松造林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对提高油松造林成活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