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品五元杂交商品猪配套系之构想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喻传洲  李文献 《猪业科学》2010,27(10):88-89
<正>在全世界的商品猪生产中,杂交配套系已经是通用模式。杂交猪与纯繁猪比较,除了两者都具有基因的加性(育种值)效应(即性状本身的性能)外,前者比后者还多有基因非加性效应,包括显性效应(即杂交优势效应)和互作  相似文献   

2.
汪嘉燮 《猪业科学》2005,22(8):66-67
本刊2005年第三期专题讨论了杂交配套系(下简称配套系)的选育问题后,听到了一些反映,主要是说配套系育种工作太复杂,在我们国家很难施行,恐怕不是近期能做到的。还有的反映猪杂交配套系的培育工作投入太大,没有国家补贴是办不到的。这些认识都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值得很好探讨。培育配套系对提高养猪生产是极为重要的一项技术举措,它能充分利用猪基因的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以及品种间的互补作用,也就是能在生产中获得最佳的杂交效益,这在养猪界都是一致同意并且在理论方面也不会有太大分歧的观点。问题是如何培育配套系以及在我们国家的现…  相似文献   

3.
第四章鸡与火鸡的营养缺乏症状在这一章,主要介绍家禽的各种营养缺乏时的一般症状。所提到的症状,一般是以某一单一营养成分极端缺乏所特有的。但是在非实验条件下,极端的缺乏也往往和多种营养成分的缺乏有关,因此,往往给诊断造成不少困难。由于不能鉴定矫正难治的慢性  相似文献   

4.
一、育种原理1.确定育种目标目标的着眼点是经济效益最大值。AT=∑AiWi,式中的AT为综合育种值,Ai为性状i的育种值,Wi为性状i的经济加权系数。对于数量性状的育种,需考虑两个问题,一是目标性状,二是目标性状的经济加权值。2.利用加性遗传效应基因的传递过程中,加性效应是相对稳定的。加性效应值就是性状的育种值。这就要通过选择来获得加性效应的遗传进展。为此需要3个基本条件:(1)性状有变异。群体内变异幅度越大,获得的选择反应也越大。(2)变异是可以遗传的。有些变异是环境因素造成的,选择不会产生作用。相反,表型值变异中加性遗传效…  相似文献   

5.
杂种优势可定义为杂种1代(F1)与纯合亲代均值间的差数。杂种优势取决于基因的非加性效应,即显性效应和上位效应,而与加性效应无关。显性效应是同一基因座位上2个基因的特殊组合效应,在杂种优势中起决定作用。而上位效应是指不同基因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干旱荒漠区混合凋落物的分解特征,本研究以红砂(Reaumuria soongarica(Pall.)Maxim)、泡泡刺(Nitraria sphaerocarpa Maxim)和珍珠(Salsola passerina Bunge)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单一和混合凋落物质量损失率和养分残留率的变化,揭示了混合凋落物分解的加性与非加性效应。结果表明:各凋落物质量损失率随分解时间延长呈增加趋势;各凋落物C和N残留率随分解时间推移为降低趋势,说明C和N养分元素呈释放模式;混合凋落物质量损失率表现为加性效应,C残留率在分解前期为加性效应,分解末期为拮抗的非加性效应,N残留率在分解前期为拮抗和协同的非加性效应,分解末期为加性效应;凋落物混合后,较高的物种丰富度会导致养分残留率的非加性效应增强。综上,混合凋落物分解中养分变化的混合效应因分解时间而不同,混合凋落物物种丰富度会影响养分元素的混合效应,能改善干旱荒漠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  相似文献   

7.
苜蓿雄性不育系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8个苜蓿(Medicagosp.)雄性不育系和4个优良苜蓿品种为亲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NCII设计),对其F1代的干草产量性状进行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1)苜蓿干草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差异均显著(P0.05),说明基因的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均起到重要作用。苜蓿不育系2号、10号、12号一般配合力较好,可作优良的亲本;2)就苜蓿干草产量性状而言,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之间无明显的对应关系。干草产量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中等,适合在早中世代选择。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实践证明,在养猪生产上合理利用杂种优势,能够有效地发掘物种的遗传潜力,充为利用基因的非加性效应,从而提高商品猪生产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在利用引入的国外肉用型父本猪进行二、三元或多元杂交,提高商品猪的肥育性能和  相似文献   

9.
潘沈元  何斯美 《蚕业科学》1989,15(3):130-134
本文探讨了预测模型的遗传学意义,指出在回归模型中,中亲值主要用于估计基因的加性效应,双亲主成分差主要用于估计基因的非加性效应:双亲各主成分差对F_1性状的贡献并不相同。在讨论中,对本模型在理论和应用上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喻传州 《中国猪业》2015,10(7):28-29
<正>1杂交优势在养猪生产中的作用有人会说,当前,我国养猪生产中使用的每个外来品种或品系都具有瘦肉率高、生产快的特点,为什么不直接纯繁、而要采用杂交生产商品猪呢?其实,在猪育种过程中,与纯繁相比,杂交除了具有基因的加性效应,如本身育种值效应外,还能够获得纯繁所不具备的一些基因非加性效应,如杂交优势效应和不同亲本性状的互作效应。这些遗传效应利用得越多、越好,养猪生产效益就越高。那么在猪的商品杂交模式中,具体需要利用好以下三种遗传效应。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实践证明,在养猪生产上合理地利用杂种优势,能最有效地挖掘物种的遗传潜力,最充分地利用基因的非加性效应,从而提高商品猪生产的经济效益。目前国外畜牧业发达国家,大都采用品种间、品系间杂交,以至专门化品系杂交来  相似文献   

12.
·遗传育种·3 4 4 44关于加强家畜家禽品种资源保存和利用工作的建议(草稿)国外家畜遗传资源保存概况畜群规模与保存有利的非频发突变的可能性浙江温岭高峰牛体重估测及分析关于秦川牛外形及若干体量性状间相互关系的初步分析南阳黄牛肉质成分的分析舍饲家畜生产体制下基因的非加性效应的利用畜禽良种繁育休系的建立与推广有关“火焰牛”问题的探讨黄牛改良趋势及其存在问题渐江温岭高峰牛泌乳性能的测定报告中一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秦川牛》(报批稿)也为秦川牛的保种投一赞成票巴山牛(紧凑细致型)本繁选育1984年工作总结秦川牛生后期若…  相似文献   

13.
<正>夏季高温,尤其在南方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猪只会出现热应激、采食量下降、增重减慢、繁殖障碍等一系列问题。在猪场饲养管理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缓解炎热对猪只的不利影响。1高温对繁殖性能的影响一般认为应激是机体对应激原所做出的非特异性应答,通过  相似文献   

14.
磷(P)是家禽生长所必需的一种营养元素。但是,家禽对植物饲料中所含的磷的利用率很低。因为在植物饲料中,大量的磷以植酸的形式存在,而植酸不易被单胃动物的内源酶消化。例如,大多数植物饲料中只有1/3的磷能被家禽有效地利用。而且不同的日粮配组也会影响家禽对磷的利用率。在不同的条件下,玉米中磷的利用率范围为12~53%。结果,植物饲料中所含大量的磷被排泄而浪费.为了满  相似文献   

15.
Caspase非依赖性细胞死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胞凋亡是一种生理性细胞死亡机制,它是由多基因调控的一种细胞的主动的自杀性过程。一般认为它是由蛋白酶caspases通过两种途径激活的。但是,近年来研究发现除caspases引起的细胞凋亡外,还有caspases非依赖性的细胞死亡形式存在,包括细胞的自我吞噬作用、细胞蛋白酶体的降解和线粒体途径。这些途径无论是在试验的条件下还是在生理或病理的情况下都可以观察到。目前认为凋亡诱导因子(AIF)在caspases非依赖性的细胞死亡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公鸡的培育和配种利用技术规程是在笼养条件下公鸡选育工作中尚未解决的问题之一,因为现行的蛋用和肉用养禽业工艺设计标准基本上是在平养条件下选育。当前研究的主要是雏鸡培育和种鸡管理工艺。种用公鸡的笼饲培育则主要采用雏鸡培育制度。  相似文献   

17.
仔猪腹泻是养猪业的常见疾病,也是非常普遍多发的疾病。无论是集约化养猪场还是中、小型养猪场,或是农村散养户,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该病,只是后者由于条件限制,相对严重些。该病一般可由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引起,主要发生在2个阶段,即出生后2周龄和仔猪断奶期内。  相似文献   

18.
鸡的诱发脱羽一般分为人工强制换羽和非换羽期脱羽二种情况。前者作为一项养禽技术已在生产上应用,而后者则不同,发生严重脱羽时不仅影响鸡群的正常生长或产蛋,且因死淘率增加给养鸡生产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结合有关的调查情况,仅就非换羽期脱羽问题加以讨论。一、鸡群脱羽程度及其危害性调查非换羽期脱羽指在某些诱因作用下,表现为换羽次数增加或局部羽毛过早衰老  相似文献   

19.
博彻特<1930>精确地解答了慢性蜜蜂孢子虫病与急性蜜蜂孢子虫病的问题。他认为慢性蜜蜂孢子虫病是属于(普通病原)一般状态下的问题,而急性传染则属于需要一定的条件(特殊病原)的问题,如越冬蜂的长期幽禁。幽禁前已有明显的发病症状(博彻特,1948)。近年来,有些缺乏辨别力的观察者将蜜蜂孢子虫的重要病因归之为“压力”,作者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提法。因为它是含糊不清的,不能说明问题的。其实,有些病原需要在一定  相似文献   

20.
正文章概述了单细胞蛋白的基本特性、生产原理,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微生物种类,以及单细胞蛋白的营养成分和单细胞蛋白饲料的原料,介绍了单细胞蛋白生产的一般工艺,探讨了单细胞蛋白饲料的安全性评价、营养性评价和应用效果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最后展望了单细胞蛋白在饲料加工中的应用前景。单细胞蛋白(single cell protein)亦称微生物蛋白、菌体蛋白,是指细菌、真菌和微藻在其生长过程中利用各种基质,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培养细胞或丝状微生物的个体而获得的菌体蛋白。利用非食用资源和废弃资源(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