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钾肥不同施入量对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新疆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中适宜的施肥水平,提高科学施肥技巧,试验以钾肥的不同使用量为试验因素,选取马铃薯品种紫花白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用量的钾肥对鲜食型马铃薯紫花白块茎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单因素钾肥试验,控制钾肥的不同使用标准,进行紫花白产量、经济性状指标的测定,分析钾肥不同用量对马铃薯的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钾量增大,马铃薯块茎产量、株高、茎粗、地上部干重、单株块茎重、叶面积出现了由低到高的变化趋势,但随着施钾量的过量增加,马铃薯的产量、株高、茎粗、地上部干重、单株块茎重、叶面积增幅明显减少,叶片SPAD值(叶绿素含量测定值)随着施钾量的增加变化幅度很小。由能上能下可知,钾肥用量在240 kg/hm~2时,马铃薯产量68.87 t/hm~2,株高84.46 cm、茎粗1.49 cm、地上部干重398.82 g/株、单株块茎重1.22 kg/株、叶面积各生育期值均达到最高值,叶片SPAD值变化很小,在此试验范围内施肥效果最佳,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性状最好。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栽培密度对藜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在河北省隆化县中关镇开展了藜麦栽培密度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密度株高变化不大;冠径高、冠径长和冠径宽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穗粒重各行距处理间差异不明显,株距处理间差异明显。从产量结果来看,行株距30 cm×25 cm(密度133 339.52株/hm2)、40 cm×20 cm (密度125 007.03株/hm2)、40 cm×15 cm (密度166 675.51株/hm2)条件下产量相对较高,分别为2 033.33、1 837.50、1 750.00 kg/hm2;穗宽、叶绿素、根长、根鲜重、根干重、茎鲜重、茎干重、叶片数量及千粒重等性状在不同栽培密度条件下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沼气发酵液两种喷施方式对甜瓜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以薄皮甜瓜(Cucumis melo)“京蜜11号”为试材、蔬菜残株为材料制作沼气发酵液,进行喷施和浇灌两种施用方式后,利用测量法观察株高、茎粗、地上部干重和地下部干重的变化.[结果]喷施沼气发酵液可以提高甜瓜幼苗株高和茎粗,促进真叶生长,增加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干重,以300倍液沼气发酵液表现最明显,株高、茎粗、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干重比对照分别增加31%、38%、57%,54%;浇灌不同浓度的沼气发酵液,株高、茎粗、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干重比对照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结论]整体来看,喷施和浇灌沼气发酵液都能促进甜瓜幼苗生长,且喷施效果优于浇灌且以300倍液沼气发酵液为最优.  相似文献   

4.
以“金鹏11号”番茄为试材,在不同的栽培株距下,测量番茄的形态、生理、单果质量及产量指标,研究不同株距对番茄生长发育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株距不同,植株的株高、茎粗长势差异显著,40 cm株距的株高和茎粗明显高于其他3个水平。植株叶绿素含量、光合强度、单果质量等随栽培株距的增加明显增加。产量随株距的增加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株距为40 cm时产量最高,25 cm时产量最低。综合各形态、生理及产量指标,以40 cm株距的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各水平,达到6 500 kg/667 m2,得出温室最佳栽培株距为40 cm。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草麻黄进行人工栽培是解决其供需矛盾的主要途径,也是保护生态环境最有效的措施。研究氮磷施肥用量及肥料配施对草麻黄生长的影响,为人工栽培技术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施氮处理、不同施磷处理及不同肥料配施对草麻黄株高、茎粗、茎根干重、叶绿素a、b含量的变化。结果不同施肥处理草麻黄株高增速在0.15~0.34 cm·d~(-1),茎粗增速在0.0040~0.0125 cm·d~(-1),单株茎干重在0.34~1.66 g,根干重在0.08~0.42 g,Chla含量在2.15~26.47 mg·kg~(-1),Chlb含量在1.64~9.31 mg·kg~(-1)。施纯氮量为100 kg·hm~(-2)时草麻黄株高、茎粗和茎干重最高,50 mg·kg~(-1)时根干重最高,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呈增加趋势。施P_2O_5为30 kg·hm~(-2)时,草麻黄株高、茎粗和Chlb含量最高。施P_2O_5为70 kg·hm~(-2)时,草麻黄茎干重、根干重和Chla含量最高。单施磷肥和磷有机肥配施株高最高。单施有机肥茎粗最粗。单施磷肥、单施钾肥草麻黄生物量较高。氮磷配施和氮磷钾配施草麻黄叶绿素含量较高。结论综合分析,草麻黄高产施氮量为100 kg·hm~(-2),施磷量为70 kg·hm~(-2)。施肥措施应为高磷、增钾、低氮,少量有机肥。  相似文献   

6.
通过配制不同硼、锌、铜含量的微肥,并喷施于黄瓜幼苗,观测对黄瓜幼苗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含量的微肥对黄瓜幼苗的株高,茎粗,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壮苗指数、叶绿素含量有影响。其中配方E1对黄瓜幼苗的茎粗、叶绿素含量、叶面积、壮苗指数均有较大的提高,分别比对照高0.046、13.049、0.014、0.046。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不同定植方式和密度对日光温室辣椒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株定植和双株定植对辣椒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地上部、地下部干重无明显影响,随着单株定植密度的增加,地上部干重呈下降趋势;单株定植较双株定植可显著提高辣椒根系伤流量和粗根数;定植密度为83 370株/km2时,单株定植(株距20 cm)的前期产量和总产量分别为22 816 kg/km2、98 227 kg/km2,较双株定植(对照)分别增加13.7%和11.2%,宜在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适合彩叶草栽培的新型专用型栽培基质,以腐熟中药渣、腐熟菇渣、泥炭、珍珠岩和泥土为原料,按照不同比例复配成5种栽培基质,以泥土作为对照,研究不同配比栽培基质对彩叶草奇才系列金黄色和红色品种株高、茎粗、分枝数、冠幅、叶长、叶宽、地上部鲜重、地下部鲜重、地上部干重和地下部干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1(腐熟中药渣∶泥炭∶珍珠岩∶泥土为2∶1∶0.5∶1)和基质2(腐熟中药渣∶腐熟菇渣∶泥炭∶珍珠岩∶泥土为4∶1∶1∶1)中栽培的彩叶草在株高、茎粗和分枝数等10个性状指标均明显优于其余复配栽培基质和对照,其中以腐熟中药渣含量比例更高的效果更好,因此基质2可作为彩叶草栽培的专用基质。  相似文献   

9.
不同育苗容器对番茄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试验以番茄品种合作908为材料,测定了不同育苗容器的幼苗株高、茎粗、展叶数、地上部鲜重、地下部鲜重、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花序节住及产量。结果表明:育苗期相同,营养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番茄幼苗的生物学性状,营养面积越大番茄幼苗越壮,尤其表现在对照上:不同育苗容器培育的番茄均比对照增产明显。增产率达到29%以上。  相似文献   

10.
不同叶面施肥处理对番茄穴盘育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草炭∶珍珠岩(2∶1)体积比的基质穴盘育苗基础上,通过测定各个处理的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成苗株高、茎粗、叶片数、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计算出根冠比和壮苗指数,比较了叶面喷施不同肥料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5的根冠比和壮苗指数均显著高于其他大部分处理,其植株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指标均高于多数处理。综合认为,确定处理5以尿素0.2%、磷酸二氢钾0.1%的组合,按照出苗后间隔15 d叶面喷施1次、连喷3次的方法最优,可以在生产实践中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为定量研究水分对温室网纹甜瓜植株长势(株高、茎粗)以及各器官干物质分配的影响,以温室网纹甜瓜品种"网路"为材料,于2010年3月~2010年11月在玻璃温室内进行不同定植期和不同水分处理的栽培试验,以生理辐热积为预测指标,定量分析了基质水势对网纹甜瓜株高、茎粗以及各器官干物质分配的动态影响,建立了基质水势对网纹甜瓜株高、茎粗和各器官干物质分配指数的模拟模型,并用与建立模型相对独立的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随基质水势的升高,网纹甜瓜的株高和茎粗增加,各器官间的干物质分配量减少。模型对网纹甜瓜植株株高、茎粗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基于1:1线间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77和0.936,预测相对误差分别为6.1%和5.4%;对网纹甜瓜叶、茎、果实、地上部、地下部的干重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基于1:1线间的R2分别为0.971、0.976、0.982、0.982、0.980;相对预测误差分别为10.1%、3.2%、11.8%、9.2%、12.7%。模拟预测精度较高,可较好地模拟不同基质水势条件下的网纹甜瓜植株形态和各器官干物质动态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栽培密度对黄常山生长特性的影响,确定其适宜的栽植密度。[方法]通过人工栽培试验研究不同栽培密度(50 cm×50 cm、40 cm×40 cm、25 cm×25 cm)对黄常山各项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不同栽培密度下黄常山株高、分枝数、叶面积、叶片SPAD值、地上部分干重、地下部分干重和总干重等生长指标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栽培密度为50 cm×50 cm时,黄常山叶片形态指标最优,适合作为观叶观花地被植株栽植;栽培密度为40 cm×40 cm时,黄常山单位面积内生物量产出最大,适合作为药用植物栽植。[结论]试验结果为黄常山的高效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甘肃河西走廊高海拔冷凉区以四季王白菜为试材,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白菜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白菜的株高、球茎长、球茎粗、单重逐渐降低;栽植株行距为35 cm×30 cm下白菜产量、效益最高。因此,河西走廊高海拔冷凉区白菜适宜种植株行距为35 cm×30 cm。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肥料对油菜的施用效果,探讨提高油菜养分利用率、降低劳动强度的肥料类型。[方法]采用控释肥、多功能肥、习惯施肥等不同类型肥料处理,研究了花期油菜对不同类型肥料在生长、光合、荧光等方面的特征响应以及不同类型肥料对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控释肥和多功能肥料能够显著提高花期油菜株高、根茎粗、地上部干重、叶绿素、净光合速率、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等生物学、光合及荧光参数,从而增加了油菜的抗性和产量。[结论]控释肥和多功能肥料均能提高肥料利用率,对油菜增产具有显著效果,但多功能肥料的作用效果优于控释肥。  相似文献   

15.
种植密度对藏红花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藏红花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期,不同种植密度下的藏红花各生长阶段的发生时间和株高差异不大;开花期的花梗长度、花朵直径、叶片数及叶长差异不显著。行株距12 cm×10 cm处理的柱头和雄蕊干重均最高,花瓣干重也较高,建议在生产上藏红花的种植密度以行株距12 cm×10 cm为宜。  相似文献   

16.
铁皮石斛组培苗生长差异与移栽成活率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确定不同添加物处理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生长和移栽后成活的影响,在培养基中分别添加食用甘薯粉、工业甘薯粉、食用马铃薯粉、工业马铃薯粉、木薯粉、香蕉粉以及香蕉泥进行培养,2个月后对组培苗进行移栽驯化,并统计地上部及地下部指标,4 个月后统计移栽成活率。结果表明,添加食用甘薯粉处理的组培苗鲜重和分蘖数最多;而添加香蕉泥处理有利于组培苗株高、节间数、叶片数及2~5 cm之间根数的增加;添加工业甘薯粉处理的组培苗茎粗最粗。各处理对移栽成活率的影响因素由高到低依次为:香蕉泥>工业甘薯粉木薯粉>工业马铃薯粉>食用甘薯粉>香蕉粉跃食用马铃薯粉。通过对不同添加物处理下组培苗性状与移栽成活率的灰度关联分析,得出影响石斛组培苗成活率的首要因子为节间数,其次为叶片数和株高袁而2~5 cm根条数,大于5cm根条数、鲜重、平均节间长、总根数、分蘖数、茎粗尧小于2cm根条数等指标与移栽成活率关联度较低。因此,在铁皮石斛组培过程中,除了注意诱导生根外,还要注意添加物的种类,尤其以能促进其节间数、株高、叶片数增加的添加物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不同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晋饲育1号青贮专用玉米为试验材料,研究了6个不同种植密度对其生物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密度生物产量之间差异极显著,晋饲育1号的最佳种植密度为4.95万株/hm2;种植密度对茎粗、单株鲜质量、单株干质量、单株干穗质量、绿叶数影响较大,对株高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以高产优质苎麻品种中苎一号为材料,研究了扦插苗打顶处理对苎麻低位分枝苗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嫩梢扦插打顶处理可明显增加根系干重和根系体积,减少主茎高度和主茎干重,增加主茎粗度、单株叶片数和叶面积;同时可影响分枝的生长发育,培育出相对较低最低分枝位、最高分枝位和较短分枝位长,促进分枝数、分枝平均长度和分枝干重明显增加。就扦插苗打顶时间而言,扦插时打顶处理明显要优于插后1周打顶处理。  相似文献   

19.
骆驼蓬提取物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浓度的骆驼蓬提取液浸泡玉米种子20h,通过室内培养和田间试验研究了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一定浓度骆驼蓬提取液浸种处理的玉米,根系和地上部生长量增加,根苗比增大;叶绿素和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硝酸还原酶活性提高,而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田间试验表明,0.1g/mL和0.2g/mL浓度浸种处理明显促进玉米株高、茎粗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提高,产量增幅分别达12.68%和11.48%。  相似文献   

20.
采用盆栽试验,以中苎一号苎麻为材料,于2010、2011年研究不同连作年限(连作8~10年,A处理;连作4~5年,B处理;未种植过苎麻,对照)土壤栽植苎麻的生理生态及细胞学变化。结果表明:2010年不同处理苎麻的株高、茎粗、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差异不明显;2011年A处理二麻、三麻株高显著低于对照,茎粗、地上部干重极显著低于对照,连作障碍明显,障碍始于二麻,三麻收获期连作障碍加重,苎麻地下根系基本腐烂,麻株长到40 cm左右生长基本停滞;不同处理SOD活性和MDA含量在头麻、二麻差异不明显,A处理三麻SOD活性明显低于对照,MDA含量高于对照,植株细胞膜质过氧化作用明显,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受到损伤,从而表现出障碍效应。连作4~5年土壤种植苎麻未表现出明显连作障碍。显微观察发现,连作引起麻根横切面内细胞密度降低,细胞排列疏松,并有细胞缺失,影响根系发育,苎麻从土壤中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降低,植株生长受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