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榆死亡原因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榆(Ulmus pumila L.)是我国北方“四旁”绿化、用材林、防护林和盐碱地造林的主要树种。我区从七十年代初引进河南、山东白榆,经栽植试验对比,较乡土白榆生长快,干形直,深受群众欢迎。但  相似文献   

2.
人工配制不同湿度的土壤,在塑料棚内进行侧柏、白榆、山杏裸根苗栽植试验,结果表明当土壤含水率为8%~18.9%时3个树种的栽植成活率、新梢生长量均与土壤含水率呈正相关关系。从3个树种苗期对土壤水分的反应看,侧柏苗木抗旱能力最强,白榆最弱,山杏居中。3个树种植苗造林所需的最低土壤含水量为侧柏14.2%、山杏15.1%、白榆17.2%。  相似文献   

3.
高松 《甘肃林业科技》2006,31(3):36-39,43
通过祁连山区干旱荒坡灌木的造林试验,对野移灌木幼树苗和实生灌木苗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造林成活率、生长量,栽植穴内覆盖草皮与未覆盖草皮的造林成活率,白榆截干造林成活率,土壤含水量和苗木抗旱性等项目进行了调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野移灌木适应性强,造林成活率高;灌木实生苗造林,在不同栽植措施和立地条件下的成活率差异较大;覆盖草皮可提高灌木造林成活率6~9个百分点;白榆截杆、蘸泥浆造林的成活率可提高38.0个百分点;同一坡向土壤的含水量,海拔每升高100 m,平均可提高17.7%。  相似文献   

4.
<正> 白榆是我县主要速生用材树种。据82年林业区划调查,栽植总数达226万株,占林木总数的39.78%,蓄积量50793m~3,占总蓄积量的30.62%。但由于过去造林用种良莠不齐,使白榆速生特性不能得以充分发挥。据统计,我县尚存劣种白榆196万株,每年少产木材7350m~3,折款147万元。因此,白榆遗传改良、更新换代已成为当务之急。自1974年开始,我们着手对白榆进行选择优树、采种育苗、无性繁殖、造林试验、示范推广等一系列工作。到目前为止,全县已推广8052、8045、8033、8024、8015、8019等优良无性系计115万株,营造丰产林1000余  相似文献   

5.
速生榆树杂种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林科院在1976—1987年以内蒙古巴盟白榆、兰旗白榆、河南孟县白榆为母本,以河南孟县白榆、内蒙古清水河县白榆和巴盟红皮白榆、黄榆为父本,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选育出8个速生榆树杂种。它们均为早期速生,在内蒙古林科院,3年苗期对比试验,高生长量为呼市白榆的133~195%,径生长量为122—189%。8年区域造林试验,表现最好的是巴盟白榆×清水河白榆:树高为13.5m,胸径18.3cm,年平均高生长量1.75m,径生长量2cm,其余7个杂种年平均高生长量均在1.39~1.63m,径生长量为1.73~2.03cm,为呼市白榆高生长量的111~140%,径生长量的173—203%。这8个品种抗旱性强,都具有较强的适应性,适于栽植在呼包、河套平原和乌盟丘陵地区。  相似文献   

6.
<正> 我们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发现,有许多树种,其幼树的成活和生长状况都因栽植季节和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应根据树种的特性来选择较为适宜的造林季节和时期,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和幼树生长量。本试验仅对大叶白蜡等六个平原造林树种进行了不同时期造林的效果探讨,试图为不同季节造林的树种选择,提供一些参考。一、试验方法(一)供试树种选用我院苗圃培育的大叶白蜡、沙枣、白柳、阿富汗杨和新疆白榆、河南白榆(以种源分) 等六个树种进行试验。苗木规格见表1。(二) 试验方法和技术要求选择春季和秋季两个造林季节。春季仅选一期(最适时间);秋季分三期:早秋期、中秋期和晚秋期。栽植时间和苗木状况见表2。  相似文献   

7.
在绥中县网户乡沙质海岸脆弱生态区,对2014年和2015年采用传统方式栽植的油松和刺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平均造林成活率不足30%,而采用新型美植袋大容器苗造林技术结合深井潜水泵提水浇灌,平均造林成活率提高了近3倍,其中2016年秋季的造林成活率高于2016年春季;采用裸根苗营建辽宁杨和竹柳的成活率极低,成活率都不足30%,紫穗槐裸根苗造林的成活率在81.4%以上;在沙质海岸脆弱生态区造林成活率高低顺序是油松沙棘元宝槭刺槐白蜡白榆山杏。  相似文献   

8.
<正> 我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素称“白榆之乡”。全县共有白榆280余万株,占四旁植树总株数的34%。但长期以来,采用混杂种子造林,缺乏科学管理,造成品质低劣、干形弯曲,以致林木生长率、木材利用率较低。据调查,单株年均胸径生长0.98cm,单株材积0.015m~3,主干通直率仅20%左右,加之近年来榆树病虫害严重,大大挫伤了群众栽植白榆的积极性。为了提高白榆生产能力,改变  相似文献   

9.
在阿鲁科尔沁旗,一九八四年春季造林中出现过两件事,很值得我们深思。一是,查干诺尔苏木敖力布格村十二户农民,竟然贷款一万二千元,围封了四千亩流动沙丘,并在沙包上栽植了柳条,在沙窝栽植了杨树。一是,先锋乡先进村农民梁振一家,承包荒山二百五十亩,用一百余元买回河南白榆苗,全家老少齐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白榆家系与无性系选效益的七年结果。它初步表明白榆个体选择的差异程度,提出了增益极大的选择育种的可能性,为选择白榆无性系造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杨森 《防护林科技》2013,(5):12-14,19
对辽西半干旱地区矸石废弃地以排矸年龄为界限,划分为4个类型,在不同类型上进行人工造林试验,通过对比试验筛选适生造林树种。结果表明:Ⅰ类矸石废弃地适宜的造林树种排序为紫穗槐>锦鸡儿>白榆>沙棘>沙枣;在Ⅱ类矸石废弃地上适宜造林树种排序为紫穗槐>锦鸡儿>火炬树>臭椿>白榆>刺槐;Ⅲ类矸石废弃地适宜的造林树种排序为火炬树>臭椿>刺槐>白榆>杨树>侧柏>樟子松;Ⅳ类地区矸石废弃地适宜的造林树种排序为火炬树>臭椿>刺槐>杨树>旱柳>白榆>侧柏>樟子松。  相似文献   

12.
白榆为落叶乔木,主干高大,冠形圆满,既是优良的用材、行道、庭荫绿化树种,又是营造水土保持林、防风林以及盐碱地造林的主要树种。介绍了白榆育苗、造林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3.
白榆(Ulmus Pumila L、)是我国主要的造林树种,生长快材质好,分布广泛,适应性较强,全国各地广为栽培和利用。在50—70年代也是我地区绿化造林的主要树种。通过生产实践证明,分布我区的白榆,由于遭受榆紫金花虫的危害,生长缓慢,干形松散、弯曲,所以,栽培较少。但由于其木材是主要农用材,仍需适当发展。鉴于这种情况,我所于1980年参加了由中国林科院林研所主持的全国白榆种源选择协作组,探讨白榆不同地理种源遗传变异的规律;选择适宜我区白榆造林的最佳种源;并且提出合理发展和利用白榆资源及提高林分生产力的科学依据。现将几年来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4.
1 耐旱树种选择 根据多年试验研究结果,陇中半干旱地区山地造林在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应以侧柏、青海云杉、杜松、樟子松、河北杨、新疆杨、刺槐、旱柳、臭椿、白榆等乔木为主,适当栽植圆柏、油松、刺柏、毛白杨、山杏等;在无灌溉条件下的荒山造林应以耐旱灌木为主,如中国柽柳、毛条、柠条、狼牙刺、沙冬青、山毛桃等为主,适当栽植侧柏、杜松、樟子松.  相似文献   

15.
白榆,柠条造林土壤水分临界值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榆、柠条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的主要树种,经实验,白榆和柠条造林成活的水分临界值分别为8%和13%。  相似文献   

16.
白榆生长快、材质好、分布广、适应性强,是我国常见的速生阔叶用材树种,也是甘肃绿化造林的主要树种。长期的生产实践证明,本省的白榆,普遍表现为生长缓慢、树冠扩展,干形弯曲,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白榆的利用和发展。苗期试验初步探讨和掌握了白榆不同地理种源生长、形态以及抗性等方面的差异。但是要选择最佳种源直接用于林业生产上,进而为种子区划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造林试验就显得更为重要。现将幼林初期(1982—1984年)的试验结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白榆肃抗1号的组织培养和再生植株孙震(河北省林业科学院石家庄050061)白榆材质坚硬,生长迅速,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优良绿化造林树种。因榆蓝叶甲的猖獗为害,严重影响了白榆的正常生长。河北省林科所从1980年开始对抗榆蓝叶甲白榆优良无性系进行选育,经过表...  相似文献   

18.
白榆是我国分布广、栽培历史悠久的优良乡土树种。但过去对白榆种源未开展系统研究,自1980年开始,由中国林科院林研所主持,组织了全国白榆种源选择科技协作,本试验属全国协作的组成部分,在省内组织了白榆种源选择研究协作组,从该年开始,进行国内全分布区的地理种源试验、产地加家系子代测定试验和省内产地试验。其目的主要是探索白榆全分布区种源及省内不同种源的变异规律,为提高白榆选种和生产水平提供科学依据。经1980~1985年多点苗期和造林试验,初步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全国36个白榆种源276个白榆家系的种源选择和种源——家系配合选择试验,证明种源间生长量存在差异,种源选择是提高白榆造林质量的重要途径;山东种源尤其充州种源表现较好,鲁西南地区为山东省白榆优良种源区。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河北平原区白榆连续4年的施肥试验,结果表明,白榆苗木栽植当年及第2年施肥无效;肥料品种对白榆的作用依次为N、P;磷肥处理明显抑制林木根系吸收利用土壤中的Zn;Z_2·P_1施肥处理有利于促进林木根系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P、K、Cu、Zn、Fe、Mn;肥料的最佳配比为N_2·P_1;根据白榆生长节律,白榆施肥时期应确定在6月下旬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