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谢丽  孙瑞珠  马玉龙  李俊莲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6):3601-3602,3614
离心收集泰乐菌素降解菌,超声破碎菌体后,测定不同浓度菌液的电导率值.结果表明,完全破碎后的菌液电导率值与细胞干重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系数(R2=0.999 8),该方法能快速、准确地分析泰乐菌素降解菌的生长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黑果小檗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方法]用超声波提取黑果小檗果实中的总黄酮,然后以芦丁为标准品,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芦丁浓度与吸光度的线性关系方程为A=0.010 74 C+0.009 214(r=0.999 2),表明芦丁在7.5~60.0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值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3.6%;测得黑果小檗果肉、籽粒中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0.78%和1.89%。[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可靠,可用于黑果小檗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定3种微藻的生物量,实现3种微藻的光密度、单位干重和细胞浓度间的相互换算。[方法]测定蛋白核小球藻、杜氏盐藻和钝顶螺旋藻在680、630和560nm下的OD值及其单位干重和细胞浓度,并进行线性拟合。[结果]3种微藻的OD值与其单位干重、细胞浓度(钝顶螺旋藻除外)均呈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应的回归方程为:小球藻细胞浓度(万个/ml)=1557 OD680-34.716,小球藻单位干重(mg/ml培养液)=0.2074 OD680+0.0022;杜氏盐藻的细胞浓度(万个/ml)=901.98 OD630+5.1408,杜氏盐藻单位干重(mg/ml培养液)=0.7516 OD630+0.015;钝顶螺旋藻单位干重(mg/ml培养液)=0.2394 OD560-0.0001。[结论]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通过相应的线性方程,快速、方便地测定3种微藻的生物量,并实现相应微藻3种生物量指标间的相互换算,从而为相应微藻生物量的测定比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当归藤中儿茶素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当归藤中儿茶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检测波长280nill处测定样品吸光度,计算儿茶素含量。[结果]儿茶素对照品在0.00781~0.04686me/ml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2),平均回收率为98.72%,RSD值为0.09%(n=5)。当归藤样品中儿茶素平均含量为2.88%。[结论]该方法简单、快捷、准确,可用于当归藤中儿茶素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一种快速测定异常汉逊酵母和植物乳杆菌菌液浓度的方法。[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菌液的光密度值(OD值),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异常汉逊酵母和植物乳杆菌的菌液浓度,并研究两者的相关关系。[结果]异常汉逊酵母在YEPD培养基中指数期的菌液浓度与光密度值呈现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菌液浓度(y)与光密度值(x)线性回归方程:y=2.246x-0.030(R2=0.998 6)。植物乳杆菌在MRS肉汤培养基中指数期菌液浓度的对数值与光密度值呈现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菌液浓度的对数值(y)与光密度值(x)线性回归方程:y=0.172 4x+8.432 1(R~2=0.996 6)。[结论]分光光度法可用于快速测定异常汉逊酵母和植物乳杆菌菌液浓度。  相似文献   

6.
李向  张艳君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351-11352
[目的]研究利用丁基罗丹明B氧化褪色光度法测定食盐中碘含量的方法。[方法]根据碘酸根使丁基罗丹明B的吸光度下降的程度与碘酸根的量有关的原理,建立了测定食盐中碘含量的分光光度法,并用该法测定了食盐中碘的最大吸收波长和表观摩尔吸光系数。[结果]当丁基罗丹明B用量为1.0ml时,ΔA最大。当KBr用量为1.5ml时,ΔA最大且体系稳定。在30~70℃内,ΔA变化不大。ΔA对浓度的标准曲线显示,在0~400μg/L范围内,碘含量与ΔA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ΔA=0.731C-0.0054,r=0.9916,计算得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60=9.27×104L/(mol·cm)。平行测定10次空白和含碘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其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57%和1.60%,最大吸收波长均为560nm。[结论]样品分析结果RSD为0.66%~0.83%,平均回收率为100.5%,符合微量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发酵蜈蚣粉中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方法]通过醇水提取发酵蜈蚣粉中总黄酮类化合物,在510 nm下测定其吸光度并计算其含量。[结果]黄酮类化合物浓度在0.02~0.10 mg/m L时,其浓度与对应的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在精密度试验中,发酵蜈蚣粉中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平均吸光度为0.420 5,RSD=0.740 7%;在重现性试验中,发酵蜈蚣粉中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平均质量比为9.091 mg/g,RSD=2.007%;在加样回收率试验中,其平均回收率为97.92%,RSD=1.568%。[结论]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发酵蜈蚣粉中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进行测定,其精密度、重现性、回收率均良好,可用来测定发酵蜈蚣粉中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鱼胆草及其不同部位中总黄酮含量分布情况。[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三氯化铝显色后在波长420 nm处测定鱼胆草中总黄酮含量。[结果]芦丁浓度在0.005~0.025 mg/ml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 3),平均回收率为101.69%,RSD为2.21%(n=6),鱼胆草中总黄酮的含量为2.510%。其中,鱼胆草不同部位根、茎、叶中,叶子总黄酮的含量最高,为2.542%。[结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鱼胆草中总黄酮含量操作简便、准确可靠、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肉制品中盐酸克伦特罗残留量的方法。方法 -环糊精与盐酸克伦特罗结合后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吸光度值并建立标准曲线,检测样品中盐酸克伦特罗含量。结果吸光度值强度与盐酸克伦特罗浓度在358 nm波长处呈线性关系。当包合体系p H 7.0、温度30℃、静置30 min时,检出限为0.015 mg/L,线性范围为0.05~0.15 mg/L,线性相关系数r=0.9995,精密度为2.20%~6.04%,回收率为95.0%~106.0%。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是检测肉制品中盐酸克伦特罗残留量的简单、快速、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王莲萍  张莲珠  李庆杰  袁媛  赵全成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1996-11997,12010
[目的]建立侧柏叶总黄酮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侧柏叶总黄酮中的总黄酮含量及穗花杉双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在0.002 08~0.020 8 mg/ml范围内槲皮苷浓度与吸光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0%,RSD为1.98%(n=6);在0.13~1.3μg范围内穗花杉双黄酮浓度与吸光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66%,RSD为1.46%(n=6);[结论]该方法简便、精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1.
张文婷  任越  张英俊  张志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9957-9958,9967
[目的]分析集胞藻6803细胞培养体系的光衰减及分批培养条件下藻细胞的生长特性。[方法]以集胞藻6803(Synechocystis sp.PCC6803)为供试藻种,用尤尼柯7200型分光光度计测定藻细胞浓度和用ST-85自动量程照度计测定光强在通过不同光程、不同浓度藻液时的变化。[结果]随着藻细胞浓度和光程的增加,光强迅速下降。在同一光程下,光强随着藻细胞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在培养初期藻细胞浓度较低时,光衰减程度较小;在培养后期,随着藻细胞浓度的增加,光衰减程度逐渐增加。在培养过程中藻体细胞的生长规律与微生物发酵过程中菌体的生长规律相似。藻体细胞生物量曲线与微生物发酵时的菌体生长曲线相似。[结论]Lambert-Beer公式Ln(I/I0)=-KaXL能较好描述藻细胞浓度和光程对光衰减的综合影响;Logistic方程能很好描述藻细胞的生长曲线。  相似文献   

12.
从枯草芽孢杆菌染色体中扩增出受冷诱导的Δ5Des去饱和酶,构建出可以与集胞藻PCC6803染色体发生同源双交换的质粒,将Km抗性基因::PpsbA1::Δ5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和对照基因分别整合入PCC6803的染色体上,获得转化子后,对不饱和脂肪酸进行研究。结果发现,30℃条件下脂肪酸成分的含量发生了较大变化,20℃时有新成分的出现,且长链脂肪酸的含量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13.
谈晓明  高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5):2559-2561,2564
自集胞藻PCC6803蛋白组学研究工作开展以来,已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主要分为2类:①鉴定了全细胞或亚细胞结构内表达的蛋白质;②发现了许多环境胁迫条件引起的蛋白质差异表达,为理解细胞胁迫反应和蛋白的功能提供了线索。从这2个方面分别对集胞藻PCC6803蛋白组学的研究成果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4.
I-72杨树冠特性与生物量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安徽省安庆市长江外滩地18年生I-72杨树冠特性与生物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冠幅与生物量呈一元线性相关;冠长与生物量为指数相关;冠形率与生物量也呈指数相关,但相关系数较低;冠幅垂直投影面积与单株生物量呈对数相关;叶干重、单株叶面积与单株生物量为一元线性相关。受造林密度、林分立地条件的影响,树冠特性因子与生物量的相关模型在两种密度的林分中基本相同,但其响应系数略有不同。在树冠特性指标中,叶面积、叶干重与生物量的回归模型能较好地反映二者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核糖体小亚基rRNA双甲基化酶基因ksgA的进化关系、蛋白结构和功能,利用MEGA 5.2软件构建了37种蓝细菌ksgA基因和16S rDNA的系统进化树,通过SWISS-MODEL分析和预测KsgA的蛋白质结构模型,并通过克隆集胞蓝细菌Synechocystis sp.strain PCC 6803、鱼腥蓝细菌Anabaena sp.strain PCC7120和聚球蓝细菌Synechococcus elongates sp.strain PCC 7942的ksgA基因对大肠杆菌ksgA突变体进行了异源互补.结果表明:ksgA基因在蓝细菌中与16S rDNA进化分支高度相似,且体现出蓝细菌进化的聚类特征;蓝细菌KsgA甲基化酶与该蛋白家族的其他蛋白质拥有共同的保守结构、催化位点和配体结合位点;克隆的3种蓝细菌ksgA基因均能在一定程度上互补大肠杆菌ksgA基因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茶酒中茶氨酸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以邻苯二甲醛(OPA)为衍生剂,采用超高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茶酒中的茶氨酸。[结果]检测茶氨酸的线性范围为0.1~100.0μg/m L,线性方程可拟合为Y=53.57X-41.664,相关系数r为0.999 59,该方法的最低检出限达到0.05μg/g(以S/N=3计)。样品中茶氨酸的含量为0.25 mg/kg,加标试验的回收率在99.6%~100.1%。[结论]该方法快速、简单、定量准确,可在茶氨酸的测定分析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咔唑分光光度法测定猪硫酸软骨素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咔唑分光光度法测定猪硫酸软骨素含量的方法。[方法]利用咔唑分光光度法,在浓硫酸介质中,将猪硫酸软骨素的标准品和样品溶液经咔唑显色反应,在λ为518 nm处分别测定其吸光度A,按标准曲线法计算含量。[结果]猪硫酸软骨素质量浓度在0~0.25 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8(n=7),加样回收率为99.48%,RSD为0.73。[结论]该测定方法简单、快速,结果准确,可用作猪硫酸软骨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8.
CcmK2蛋白是集胞蓝细菌PCC 6803羧酶体外壳蛋白的主要组分,在羧酶体的组装与功能行使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为解析其功能,本研究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28a-CcmK2,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带有6个组氨酸标签的CcmK2重组蛋白。通过金属亲和层析技术,将CcmK2重组蛋白纯化后免疫家兔,制备抗CcmK2多克隆抗体。基于Dot blot分析的结果显示:该多克隆抗体能够有效检测蓝细菌CcmK2蛋白;进一步的抗体特异性分析显示,CcmK2多克隆抗体与其他羧酶体外壳蛋白存在微弱的抗原抗体反应;最后,通过Western blot分析证实该多克隆抗体能够特异而灵敏地检测集胞蓝细菌PCC 6803中CcmK2的丰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盐度对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生长及总脂含量的影响,以确定最高油脂产率的盐度。[方法]采用微挑法进行藻株的分离纯化;采用血球计数法进行细胞计数、干重法测定藻株生物量;采用氯仿-甲醇法进行藻株总脂含量的测定。[结果]盐度为20‰时,牟氏角毛藻生长最快,最大细胞密度为2.1×106个/ml,干重为58.89 mg/L,;盐度为25‰时,牟氏角毛藻总脂含量最高,达到29.93%。[结论]综合评价其生长及总脂积累,得出盐度为20‰时,牟氏角毛藻总脂产率最高,但与盐度25‰时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20.
李晓梅  杜宇  林炽贤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2981-2982,2987
[目的]分析长砗磲个体大小与虫黄藻数量的关系。[方法]以采自海南东瑁洲岛的28只长砗磲为试材,用SAS统计软件对长砗磲体内的虫黄藻数量和叶绿素a含量与壳长和干重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长砗磲体内的虫黄藻总数随着长砗磲壳长和干重的增加均呈对数增长,与壳长的相关系数为0.967 2(P〈0.01),与干重的相关系数为0.934 0(P〈0.01),二者均表现极显著相关性。长砗磲体内的总叶绿素a含量随着壳长的增长而增加,其相关系数为0.936 7(P〈0.01),二者亦具有极显著相关性,但单个虫黄藻细胞内叶绿素含量不随长砗磲个体的增大而增加,而是保持了1个恒定值2.5(±0.32,n=28)pg/cell。[结论]长砗磲通过增加体内虫黄藻的数量来增加光合作用产物的总量,以满足自身生存与生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