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4 毫秒
1.
[目的]研究鹿角盘多糖的抗BVDV作用,为鹿角盘多糖在开发新型抗病毒药品方面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中性红染料法,测定了鹿角盘多糖对MDBK细胞的最大安全浓度。[结果]鹿角盘多糖对MDBK细胞无损伤的最大安全浓度是39μg/ml,在2~39μg/ml范围内鹿角盘多糖抗BVDV效果显著。[结论]鹿角盘多糖具有显著抗BVDV病毒作用,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在安全浓度范围内,随浓度的提高鹿角盘多糖抗病毒的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2.
采用中性红染料法,测定了五味子乙素对MDBK细胞的最大安全浓度,探讨了五味子乙素抗梅花鹿源BVDV病毒的作用。结果表明:五味子乙素对MDBK细胞无损伤的最大安全浓度是19.53μg/mL;五味子乙素具有显著抗梅花鹿源BVDV作用,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在安全浓度范围内,随浓度的提高,五味子乙素抗病毒的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体外研制人参皂苷及其衍生物的抗MDV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吸取各试验药物(人参皂苷、人参皂苷衍生物1~8,阳性对照盐酸吗啉胍)溶液0.5 ml至24孔细胞培养板第1孔中,然后1~10孔每孔加入0,5 ml细胞维持液,再将第1孔内液体混匀,吸取0.5ml至第2孔内,再混匀,吸取0.5ml至第3孔内,如此反复至第10孔。则药物的稀释倍数分别为2~1~2~(10)。其浓度分别是3.000 mg/ml,1.500 mg/ml,0.750 mg/ml,0.375 mg/ml,187.500μg/ml,93.750μg/ml,46.880μg/ml,23.440μg/ml,11.720μg/ml,5.860μg/ml。采用中性红染料吸收法,检测人参皂苷及其衍生物对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体外培养中增殖活性的影响。试验中必须结合细胞病变观察法,通过在光镜下观察细胞的CPE,确定进行测定的最佳时间,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具体操作如下:测定前2 h各孔加入50μl中性红染液,测定时倒掉孔内液体,用PBS洗细胞3次,每孔加入200μl脱色液,置微量振荡器上振荡10 min,使结晶溶解。然后用酶联免疫检测仪测定OD(570)值,作为细胞增殖的指标。OD值与活细胞的增殖呈正比,OD值越大,表明细胞增殖越旺盛。[结果]人参皂苷在大于750μg/ml浓度下对细胞有毒性,在5.86~46.88μg/ml浓度下对细胞有促增殖作用。毒性作用在72 h下降,而促增殖作用在给药24 h后就表现出来。衍生物1在高浓度的4组均有毒性,OD值显著低于细胞对照组,但衍生物1的促增殖作用不明显。衍生物2在48~72 h分别有5~6组高浓度的OD值显著低于细胞对照组。衍生物3在高于187.5μg/ml的浓度时,OD值低于细胞对照组,并且在72 h时,有2组OD值(11.72和5.86μg/ml)高于细胞对照组,表现出促增殖作用。衍生物4的毒性较高,大部分孔的OD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衍生物5在浓度高于187.5μg/ml时,OD值低于正常细胞对照组(P〈0.05),在24和72 h,分别有一组的OD值显著大于细胞对照组。衍生物6的毒性较大。衍生物7的促增殖作用较明显,从浓度93.75μg/ml开始以后的OD值都大于细胞对照组,且在48 h有2组,72 h有3组显著大于细胞对照组。衍生物8在72 h时,低浓度表现出促增殖作用。盐酸吗啉胍没有促增殖作用,3 000μg/ml浓度下与细胞对照组的OD值差异显著。可见,各药物的促增殖作用不完全相同,低毒性的药物促增殖作用更明显。从药物对CEF细胞的不同作用时间点来看,以72 h的OD值和正常对照的差异最大,在24 h和正常对照组差异不显著。[结论]人参皂苷及其衍生物在中、低浓度能够促进CEF细胞的增殖,且药物作用具有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选人参根际土壤微生物的PCR-DGGE反应体系。[方法]以种植1年的人参土壤为材料,利用PCR-DGGE技术,对反应体系中的几种重要参数不同梯度进行了优化研究,包括模板、dNTPs、引物及Mg2+的用量。[结果]最适宜的反应体系为:模板DNA浓度为0.8μg/μl,dNTPs浓度为0.2 mmol/L,引物浓度为0.4μmol/L,Mg2+浓度为1.5 mmol/L。[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为进一步研究人参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张少云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7852-17853
[目的]对人参茎叶皂苷酶降解物中稀有人参皂苷Compoud k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采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人参皂苷Compoud k的含量。采用大连江申Nuclecosil C 18柱(46 mm i.d.×1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ml/min,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03 nm。[结果]人参皂苷Compoud k的进样量在0.8~40.0μg时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31 613x+55 584.5,R~2=0.999 8;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8.6%,RSD=1.40%。[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度高,酶降解人参皂苷Compoud k的方法转化率高。  相似文献   

6.
中性红染色法检测人参皂苷及其衍生物对CEF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体外研制人参皂苷及其衍生物的抗MDV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吸取各试验药物(人参皂苷、人参皂骨衍生物1~8,阳性对照盐酸吗啉胍)溶液0.5 ml至24孔细胞培养板第1孔中,然后1~10孔每孔加入0.5 ml细胞维持液,再将第1孔内液体混匀,吸取0.5 ml至第2孔内,再混匀,吸取0.5 ml至第3孔内,如此反复至第10孔.则药物的稀释倍数分别为21~210.其浓度分别是3.000 mg/ml,1.500 mg/ml,0.750 mg/ml,0.375 mg/ml,187.500μg/ml,93.750μg/ml,46.880μg/ml,23.440 μg/ml,11.720 μg/ml,5.860 μg/ml.采用中性红染料吸收法,检测人参皂苷及其衍生物对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体外培养中增殖活性的影响.试验中必须结合细胞病变观察法,通过在光镜下观察细胞的CPE,确定进行测定的最佳时间,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具体操作如下:测定前2 h各孔加入50μl中性红染液,测定时倒掉孔内液体,用PBS洗细胞3次,每孔加入200μl脱色液,置微量振荡器上振荡10 min,使结晶溶解.然后用酶联免疫检测仪测定DD570值,作为细胞增殖的指标.OD值与活细胞的增殖呈正比,OD值越大,表明细胞增殖越旺盛.[结果]人参皂苷在大于750μg/ml浓度下对细胞有毒性,在5.86~46.88 μg/ml浓度下对细胞有促增殖作用.毒性作用在72 h下降,而促增殖作用在给药24 h后就表现出来.衍生物1在高浓度的4组均有毒性,OD值显著低于细胞对照组,但衍生物1的促增殖作用不明显.衍生物2在48~72 h分别有5~6组高浓度的OD值显著低于细胞对照组.衍生物3在高于187.5 μg/ml的浓度时,OD值低于细胞对照组,并且在72 h时,有2组OD值(11.72和5.86 μg/ml)高于细胞对照组,表现出促增殖作用.衍生物4的毒性较高,大部分孔的OD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衍生物5在浓度高于187.5 μg/ml时,OD值低于正常细胞对照组(P<0.05),在24和72 h,分别有一组的OD值显著大于细胞对照组.衍生物6的毒性较大.衍生物7的促增殖作用较明显,从浓度93.75 μg/ml开始以后的OD值都大于细胞对照组,且在48 h有2组,72 h有3组显著大于细胞对照组.衍生物8在72 h时,低浓度表现出促增殖作用.盐酸吗啉胍没有促增殖作用,3 000 μg/ml浓度下与细胞对照组的OD值差异显著.可见,各药物的促增殖作用不完全相同,低毒性的药物促增殖作用更明显.从药物对CEF细胞的不同作用时间点来看,以72 h的OD值和正常对照的差异最大,在24 h和正常对照组差异不显著.[结论]人参皂苷及其衍生物在中、低浓度能够促进CEF细胞的增殖,且药物作用具有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体外蘑菇酪氨酸酶活性的检测,研究了人参皂苷Rb1对体外蘑菇酪氨酸酶的影响;通过细胞增殖率的测定,研究了人参皂苷Rb1对B16黑色素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Rb1样品对于体外蘑菇酪氨酸酶的抑制率明显低于熊果苷(P0.1),抑制率均在±5%,说明人参皂苷Rb1对于体外蘑菇酪氨酸酶活性没有明显作用;人参皂苷Rb1对B16黑色素细胞增殖的影响随着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当Rb1质量浓度125μg/mL时对B16黑色素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125μg/mL时对B16黑色素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一种利用荧光测定淀粉含量的新方法。[方法]利用荧光分析法的特点,对荧光试剂、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影响淀粉含量测定的各因素进行优化,建立测定淀粉含量的新方法。[结果]选用丁基罗丹明B作为荧光试剂,当其反应浓度为2.0μmol/L时,其荧光强度和浓度呈很好的线性关系;碘的最佳反应浓度为0.8μg/m l,此时丁基罗丹明B的荧光猝灭程度和碘的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反应的最佳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0.5~2.0 h;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淀粉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荧光增强程度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F=7.097w+44.897,相关系数r=0.998 3,检测限为2.5×10-5g/m l,最低可检测到1.0×10-5g/m l的淀粉。[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微量淀粉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控制复方参芪五味咀嚼片的质量标准的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复方参芪五味咀嚼片中的人参皂苷Rg1(人参)、五味子醇甲(五味子)和黄芪甲苷(黄芪)、麦冬药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样品中人参皂苷Rg1、五味子醇甲和黄芪甲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在选择的薄层色谱条件下,各样品斑点显色清晰;复方参芪五味咀嚼片中人参皂苷Rg1、五味子醇甲和黄芪甲苷分别在2.5~17.5、2.4~12.0、4.6~32.2μg/ml的线性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人参皂苷Rg1、五味子醇甲和黄芪甲苷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1%、97.2%、97.7%,RSD值分别为2.0%、1.4%、1.2%。[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重现性好,可以作为控制复方参芪五味咀嚼片的质量标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沈波  孙献莹  孟浩  高庆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111+14119-14111,14119
[目的]确定奶牛精子原位杂交中最佳蛋白酶K浓度。[方法]设置6个蛋白酶K浓度(10、20、30、40、60、80μg/ml),奶牛精子在37℃消化处理20 min,以精子尾部颈段和中段的存在作为选定最佳蛋白酶K浓度的标准。[结果]30μg/m l蛋白酶K既能有效去除精子蛋白质,又能保持精子的基本形态。[结论]精子原位杂交的最佳蛋白酶K浓度是30μg/ml。  相似文献   

11.
王庆忠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560-11561
[目的]研究熟地黄浸提物对培养的小鼠TM4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显微镜观察和MTT法研究不同浓度的熟地黄乙醇提取物对小鼠支持细胞系中TM4细胞的影响。[结果]浓度40μg/ml的醇提取物处理组对TM4细胞已经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而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这种抑制作用越来越强,当处理浓度达到100μg/ml时,TM4细胞的生长已经基本完全被抑制。[结论]熟地黄醇提取物对TM4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揭示有机氯和菊酯类农药对葛氏鲈塘鳢的毒性效应.[方法]采用换水式毒性试验方法研究硫丹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对葛氏鲈塘鳢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硫丹对葛氏鲈塘鳢24、48、72、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8.58、12.46、11.38和7.59 μg/L,安全浓度为1.68 μg/L.高效氯氟氰菊酯对葛氏鲈塘鳢的24、48、72、96 h LC50分别为2.49、2.37、1.93和1.72μg/L,安全浓度为0.65μg/L.根据化学物质对鱼类毒性的分级标准,硫丹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对葛氏鲈塘鳢的毒性属于剧毒.[结论]该研究丰富这2种常用农药对鱼类的毒理学数据,也为农药的安全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滕道祥  马利华  秦卫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703-13704,13706
[目的]提取牛蒡多酚,并进行抗氧化性试验。[方法]采用不同预处理方法处理牛蒡,并提取牛蒡多酚物质;采用电子顺磁共振技术(EPR),分别检测不同浓度牛蒡多酚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Vc浸泡处理后,牛蒡多酚提取率最高;牛蒡多酚浓度与清除效用呈线性关系,其半数清除率EC50为202.04μg/ml。[结论]Vc浸泡处理后的牛蒡多酚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具明显的清除DPPH自由基作用。EPR检测自由基方法快速、灵敏。  相似文献   

14.
石榴皮提取物的酶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石榴皮提取物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方法]以液固比、提取时间、微波功率3个因素,石榴皮多酚为响应值进行Box-Behnken设计,对石榴皮进行提取。以淀粉和PNPG为底物,构建符合人体糖尿病病理的生理特征、更加具有临床意义的高通量体外筛选模型。[结果]结果表明,石榴皮提取物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60 mg/ml时达39.55%;石榴皮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浓度在1~10μg/ml时,其抑制率与浓度呈线性关系;当浓度≥10μg/ml时,其增大趋势趋于平缓。提取物浓度在10μg/ml时,其抑制率达90%。[结论]石榴皮提取物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是潜在的降糖功能因子。  相似文献   

15.
易海艳  查向浩  马刘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038-7039,7042
[目的]了解镰刀菌酸及其枯萎病菌培养滤液对棉花感病品种及其抗性转化品系的致萎作用。[方法]用2种类型毒素制品浸泡棉花种子及幼苗,以无菌水作为CK,根据浸泡的时间不同测定种子萌发率及病情指数。[结果]25%培养滤液中镰刀菌酸的浓度为21.46μg/ml,但其处理种子萌发率却比30.00μg/ml的纯镰刀菌酸处理低,50%培养滤液镰刀菌酸的浓度为30.62μg/ml,其处理种子萌发率与50.00μg/ml的纯镰刀菌酸处理一样。病原菌培养滤液浓度不同、处理后时间不同,其病情指数均不同,随着处理后时间的延长和处理浓度的增加,病情指数也大都呈逐渐增加趋势。[结论]病原菌培养滤液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要高于纯镰刀菌酸。抗性转化品系与原感病品系相比对病原菌培养滤液的抗性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锗在马铃薯—土壤体系内的迁移和转化规律。[方法]用0、0.01、0.30、0.60、0.80、1.00、1.50μg/ml的GeO2溶液对不同品种马铃薯进行浸种处理,研究锗对马铃薯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小区模拟试验,探索锗在马铃薯—土壤体系内的迁移和转化规律。[结果]各个品种的马铃薯幼苗对锗毒性的抵抗能力存在差异。0.60μg/ml的锗对东农303号、延薯4号的农艺性状没有影响,但对克新2号幼苗的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1.00μg/ml的锗对马铃薯幼苗的生长发育具有毒害作用。锗进入土壤后,能够迅速且大量地被马铃薯吸收并运往地上部分,其在马铃薯体内的积累规律为:叶>块茎。[结论]马铃薯对锗是主动吸收过程,锗在马铃薯中的最高允许浓度为0.60μg/ml。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重金属的植物化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方法]以3个水稻品种的幼苗为载体,研究金属锗在水稻体内的植物化过程。[结果]各个品种的水稻幼苗对锗毒性的抵抗能力存在差异。以拌土或浇灌的形式添加锗,0.060μg/ml的锗对吉丰3号、吉丰10号幼苗的农艺性状没有影响,但对吉丰47号幼苗的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1.00μg/ml的锗则对水稻幼苗的生长发育具有毒害作用。锗进入土壤后,能够迅速且大量地被水稻吸收并运往地上部分,其在水稻体内的积累规律为茎叶>根>糙米,并且茎叶中锗的含量远高于根和糙米中的锗含量。锗在水稻体内的最高允许浓度为0.060μg/ml。[结论]锗在水稻体内的植物化过程因水稻品种的不同而不同,0.060μg/ml锗的植物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氯氰菊酯对金鱼鱼种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凡  郭向萌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7):3023-3024
[目的]研究氯氰菊酯对金鱼鱼种的急性毒性。[方法]采用常规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研究氯氰菊酯对金鱼鱼种的急性毒性。[结果]结果表明,氯氰菊酯对金鱼鱼种24、48、72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MTL(Median tolerance limits)分别为17.10、13.50、10.74和10.53μg/L,安全浓度为1.05μg/L。[结论]该研究结果为金鱼及相关观赏鱼的鱼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孙海燕  罗兵  吴佳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751-11752,11767
[目的]为解决干旱问题提供资料,并为茶多酚在蔬菜生产上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黄瓜为材料,研究干旱胁迫下不同浓度的茶多酚对黄瓜幼苗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干旱胁迫降低了黄瓜幼苗中可溶性糖、蛋白质的含量和GS活性。不同浓度的茶多酚均能增加干旱胁迫下可溶性糖和蛋白质的含量,提高GS的活性,促进氨的同化。低浓度(0~20μg/ml)茶多酚处理,可溶性糖含量随浓度的增加而增高。20μg/ml茶多酚浓度的处理效果最好,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GS活性分别比CK2(干旱胁迫)提高了15.67%、40.63%、27.98%。茶多酚可以促进干旱胁迫下硝酸还原酶的活性,20μg/ml的处理效果最佳,活力增强了114.94%。[结论]不同浓度的茶多酚处理均能增强干旱胁迫下黄瓜幼苗的谷氨酰胺合成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提高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20μg/ml为喷叶最佳处理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