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方晓  高锋 《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550-6551,6604
[目的]分析沈阳近48年来最大连续降水量的变化。[方法]采用沈阳1961~2008年5~9月的日降水资料,利用一元线性趋势估计和小波分析对各月最大连续降水量进行分析。[结果]沈阳最大连续降水量在1990年以后出现极值的频率加大。5~9月最大连续降水总量的下降总趋势与1990年前后具有一致性,表现出最大连续降水总量的下降将随时间的推移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沈阳5~9月最大连续降水总量存在着5年左右的时间尺度周期,其在1973年出现历史最大值,2000年出现历史最小值。[结论]该研究对深入了解沈阳的气候变化特征以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利用青海省祁连县托勒气象站近50 a的降水观测资料,通过数理统计、线性分析等的方法,对50 a降水的年际变化以及年代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0 a来降水总量呈增多的趋势,降水倾向率为13.0 mm/10a,尤其以雨季降水量增多明显;春夏季节是雨季,占到年降水总量的85.7%以上,秋冬季节是旱季,仅占降水总量的14.3%;在全年中,1-4月和10-12月为干燥,5-9月为湿融;一日最大降水量和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都呈增大的趋势,而最长连续降水日数则呈下降的趋势,说明降水总量增加且更加集中。  相似文献   

3.
1961-2015年四川省汛期极端降水指数时空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近55a四川省156个气象台站的的汛期(月)逐日降水量资料,采用F检验、滑动t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近55a四川省汛期极端降水指数的时空特征、周期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近55a四川省汛期降水总量、强降水量、降水百分率、连续5日最大降水量及暴雨日数均在绝大部分地区呈增加趋势,在川中部地区呈减少趋势;降水强度及1日最大降水量在四川省大部分地区呈增加趋势.2)在年代际变化率上,汛期强降水、降水强度、降水百分率、1日最大降水量、连续5日最大降水量及暴雨日数均对汛期总降水量的长期气候变化趋势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3)降水总量、强降水及降水强度、日最大降水量、暴雨日数均存在准8a以及3~4a的短周期;降水百分率以及连续5日最大降水量为6~8a和3~4a的短周期.  相似文献   

4.
1961~2006年江淮流域极端降水事件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1961~2006年江淮流域降水资料,计算了6种极端降水指数,分析了江淮流域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极端降水指数除了大于10 mm天数呈微弱下降趋势外,其他极端降水指数均为上升趋势,其中非常湿天降水量和极端湿天降水量上升趋势最明显。在年代际变化方面,极端降水出现了气候变得更加湿润的特点,但是这种增加趋势并不明显。在极端降水指数空间分布方面,极端降水指数在不同地区的变化情况并不相同,日最大降水日量和连续5 d最大降水量在江淮流域中部和西南部为增加趋势,在江浙的沿海和西北地区为减少趋势。降水日数在江淮流域的北部和西部地区均为减少趋势,而在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为增加趋势。非常湿天降水量和极端湿天降水量则除了在河南和陕西部分地区是减少趋势外,其他地区呈一致的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
杨旭  高杰  杨青  田广元  陈刚  胡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581-19581,19693
利用辽宁1961~2008年5~9月人工增雨作业季节的日降水资料,选出5~9各月中最大连续降水量作为基础,对人工增雨试验区最大连续降水量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48年人工增雨试验区最大连续降水量各月周期不尽相同,但5、7、8、9月最大连续降水量的变化呈减少趋势,而6月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6.
利用1998年1月~2010年12月空间连续分布的TRMM卫星3B43月降水量资料,借助气候倾向率指数和GIS空间分析技术,以辽宁省为例,对TRMM数据在省级尺度的适用性进行验证,并对辽宁省近13年来降水时空分布及其变化特征进行定量化分析。结果表明,TRMM降水数据与观测数据之间的线性相关性很高,数据具有较高的精度;辽宁省年降水量主要为425~1 082 mm,且总体上表现为由全区东南向西北依次递减的趋势;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该时期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70%以上,其中,7月份的降水量最大,为全年降水量的20%,而2月份最小,不足全年降水量的2%,季节性变化明显;近13年间,辽宁省平均年降水量总体上呈增加趋势,但在夏季降水量呈现减少的趋势,其中辽西区和辽中区尤为明显,说明近13年来这些地区春夏连旱的现象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7.
鄢志宇  杨桂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572-5573
根据1960-2005年锦州地区降水资料,对年际、春季和夏季降水序列通过线性趋势估计法和谱分析法分析了锦州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降水的演变趋势及周期变化,并且根据降水量和降水量距平百分比统计了锦州近50年旱涝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锦州地区年降水量和夏季降水量呈波动减少的趋势,而春季降水却呈上升的趋势。年、春季和夏季降水序列都存在3-5年的高频震荡。通过旱涝统计,锦州地区平均近2年就出现一次干旱。  相似文献   

8.
利用1961—2017年循化县气象站的降水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近57a来的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7a循化年降水量为266. 5mm,以2. 16mm/10a的气候趋势呈微弱增加,降水年际变化较大,20世纪80年代开始降水量小幅上升,但各年代间增减不明显;春夏秋冬四季降水量分别为45. 0mm、165. 1mm、55. 4mm、1. 0mm。年内分布不均匀,夏季降水量最大,冬季最小,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7月最多,8月次之;春秋季降水呈增加趋势,夏季呈减少趋势,冬季降水无明显变化趋势;用M-K突变检验法对循化县1961—2017年年降水量进行突变检验分析,得出1970年为年降水量突变年。  相似文献   

9.
利用近55a四川省156个气象台站的的汛期(月)逐日降水量资料,采用F检验、滑动t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近55a四川省汛期极端降水指数的时空特征、周期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近55a四川省汛期降水总量、强降水量、降水百分率、连续5日最大降水量及暴雨日数均在绝大部分地区呈增加趋势,在川中部地区呈减少趋势;降水强度及1日最大降水量在四川省大部分地区呈增加趋势.2)在年代际变化率上,汛期强降水、降水强度、降水百分率、1日最大降水量、连续5日最大降水量及暴雨日数均对汛期总降水量的长期气候变化趋势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3)降水总量、强降水及降水强度、日最大降水量、暴雨日数均存在准8a以及3~4a的短周期;降水百分率以及连续5日最大降水量为6~8a和3~4a的短周期.  相似文献   

10.
张德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837-16838
利用黑山1961~2010年农作物生长季(5~9月)的日降水资料,从中选出5~9月各月中最长连续降水日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元线性趋势估计和小波变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黑山5~9月最长连续降水日数的平均变化趋势率总体是下降的;5~9月最长连续降水日总数的总趋势和1990年前、1990年后的下降趋势具有一致性,最长连续降水日总数在1978和2005年出现历史最大值,1997和1999年出现历史最小值;最长连续降水日总数存在2~3年的时间尺度周期。  相似文献   

11.
辽宁人工增雨试验区最长连续降水日数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杨旭  高杰  杨青  房彬  赵姝慧  李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7095-17096,17151
利用辽宁省1961~2008年5~9月人工增雨作业季节的日降水资料,从48年的降水资料中选出5~9月各月中最长连续降水日数作为基础,以人工增雨试验区平均值作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人工增雨试验区48年的最长连续降水日数各月的平均变化趋势率5、6月呈上升趋势,增幅分别为0.120和0.123d/10年;7、8、9月的趋势率呈下降趋势,分别为-0.236、-0.034和-0.079d/10年。由此体现出辽宁省在5月的人工增雨作业对于试验区最长连续降水日数的影响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鄢志宇  杨桂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778-10779
根据锦州地区1960~2007年4月下旬~5月上旬日降水资料,应用马尔可夫概型分析方法,建立春季10mm以上有利春播降水预测模型,通过对4月下旬、5月上旬日降水资料将降水分为有和无2种状态,计算各状态转移概率并对未来时刻的降水状态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从1997~2008年预测效果检验来看,其正确率达58%。马尔可夫概型分析应用在春季10mm降水预测中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尚宇  延军平  周正朝  魏丽  张良  茹显军  杨露萍  苟彤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3014-13015,13122
利用1961~2010年延安市的降水日值资料,对延安市的汛期极端降水事件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延安市汛期(5~9月)降水量对当地年降水起决定性作用。延安市汛期极端强降水日阈值为32.6 mm,极端强降水量以10.65 mm/10a的趋势下降;延安汛期相对阈值(R95p和R90p)表现出相近的变化,呈弱减小趋势;绝对阈值(R25mm和R50mm)两者的变化与R95p和R90p相近。进入21世纪后,汛期降水量有所回升,极端强降水量、极端降水强度呈弱增加趋势,但极端降水日数、暴雨日数趋于减少,表明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延安市汛期降水越来越集中,旱涝灾害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4.
陈明  樊新宇  盖小波  李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852-16853,16866
利用1951~2010年锦州市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锦州市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锦州市1951~2010年锦州市降水量变化明显,年平均降水量为570.8 mm,20世纪50年代后期、80年代及90年后期以来处于明显少雨阶段;60年代处于多雨阶段,70年代接近常年;但进入90年代后降水变化幅度开始增大,降水极大值和极小值均出现在90年代。月降水量差异明显,其中6、7和8月的降水占年降水量的50%以上。尤其是近10年来极端旱涝的灾害事件频发,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利用金州气象站1993年和2008年大樱桃物候期的4~5月气温、降水、日照资料,对金州区大樱桃减产原因及对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樱桃花期4月下旬遇低温、倒春寒,导致了大樱桃开花期严重的落花,是金州大樱桃大面积减产的主要原因;花期连阴雨天、光照不足是大樱桃减产的重要因素;花期传粉受阻,致使授粉授精不良,造成樱桃大量萎缩脱落,也是导致大樱桃大面积减产的原因。针对以上原因,提出了选地建园,选用耐低温品种和配置授粉树,重视整形修剪,营造防护林,低温前灌水与花期放蜂,适时根外追肥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