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花粉粒的形态特征,采用I2-KI染色法测定云南黄连花粉活力,并通过联苯胺+过氧化氢反应液和3%的过氧化氢测定其柱头可授性。结果表明:云南黄连的花粉粒为近圆球形,具有萌发孔,表面具有刺状雕纹;花粉活力一天中最强的时间段是13∶30—15∶30,最强的时期是散粉时期;I型(雌蕊长于雄蕊)的云南黄连柱头可授性高于II型(雄蕊长于雌蕊)的。在散粉初期,云南黄连普遍具有较高的柱头可授性。  相似文献   

2.
云南野生辣椒资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七五”至“八五”期间,云南省农科院园艺所对云南蔬菜资源调查、收集、总结、整理的基础上,受云南省农业厅的委托,又于2 0 0 3年11~12月对云南的野生辣椒资源现状进行了专项调查,从而基本上摸清了野生辣椒资源在云南省的分布情况、濒危状况、植物学特征特性等情况。现将云南野生辣椒资源的有关资料总结整理如下,以馈读者。1 云南野生辣椒资源的种类与分布据《中国植物志》和《云南植物志》记载,辣椒属在中国仅有Capsicumamnum和Capsicumfrutescens两个种,其中Capsicumamnum为栽培种,小米辣(Capsicumfrutescens)为野生种。此次我们所…  相似文献   

3.
对环江、罗城境内九万大山的野生鸡爪黄连资源进行调查,同时对野生鸡爪黄连资源开发做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由于滥采滥挖,野生鸡爪黄连资源日益枯竭,亟待保护。在适生地进行林药套种的生态种植,可以达到鸡爪黄连高产优质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不同采收期云南黄连中有效生物碱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不同采收季节云南黄连根茎、须根、叶中3种生物碱的含量,确定适宜的采收时间.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云南黄连主要有效成分小檗碱、药根碱、巴马汀含量为评价指标,研究7个不同采收时间段云黄连根茎、须根、叶中有效成分含量变化,得出有效成分在根茎中含量最高,须根次之,叶片最低;有效成分在药用部位根茎中的含量在10月及11月最高,云南黄连的最佳采收期为10 -11月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系统地分析了云南药用植物资源的特点及现状,对云南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黄连为毛莨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Y.Chenget Hsiao、峨嵋野连Coptis Omeiensis(chen)C.Y.CHeng、云南黄连Coptis tee toides C.Y.Cheng的干燥根茎。药材商品名:味连,又名川连、鸡爪连、鸡爪黄连、光连,为植物黄连的干燥根茎,是栽培品种中的佳品,主产四川、湖北、陕西、甘肃等地;雅连,又名峨嵋连、嘉定连、刺益连,为植物三角叶黄连的干燥根茎,野生种已不多见,均属栽培品种,种子不育,主产四川(峨嵋、洪雅);野黄连,又名凤尾连,为植物峨嵋野连的干燥根茎,野生于阴湿丛林中,分布四川,产量最小,在黄连药材中品质最优;云连,主要为植物云南黄连的干燥根茎。栽培或野生,主产云南、西藏昌都。  相似文献   

7.
钱璐  杨晓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4103-4105
通过调查云南花卉旅游资源现状,分析云南花卉旅游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探究云南花卉旅游产品开发方向和内容,结合资源、文化、交通、产业基础等方面的优势,对云南花卉旅游的开发进行功能分区,即滇西北、滇西南、滇中、滇东北、滇东南,并对促进花卉旅游产品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方粳稻资源特征特性评价及多样性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规范整理17 858份中国地方粳稻种资源的特征特性相关资料信息,中国地方粳稻种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方,云南是粳稻种资源多样性集中的一个区域,故重点整合云南3141份地方粳稻种资源资料信息。针对稻种资源的主要特征特性,尤其是红米等特种稻类型资源,利用G IS等手段分别从地理分布、早中晚稻、水陆稻、特种稻、抗性、米质等6个部分进行统计和分析,进一步摸清了中国特别是云南地方粳稻种资源的特征特性、分布和多样性的表现,其分析结果可为稻作各领域研究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9.
高黎贡山野生花卉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梅 《江西农业学报》2007,19(10):126-127
介绍了云南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的野生花卉资源的特点,分析了资源利用现状。就高黎贡山野生花卉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云南黄连是滇西北高黎贡山地区最负盛名的药用植物之一。但云南黄连由于长期过度采挖和生境不断遭到破坏,野生居群已处于灭绝的边缘,被列为二级濒危保护植物。黄连生长期较长,播种7年后才能形成商品。在其7年的生长过程中,常会受到多种病虫危害,黄连炭疽病就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主要病害之一。  相似文献   

11.
黄连组织培养细胞中生物碱的研究黄炼栋,胡之璧(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0032)摘要:在川连和云连组织培养细胞和培养基中.检测到小檗碱、巴马汀、药根减,川连培养细胞中药根碱含量高出川连生药的1.88倍.关键词川连;云连;组织培养细胞;生物碱;高压液相...  相似文献   

12.
峨眉黄连传粉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揭示峨眉黄连[Coptis omeiensis(Chen)C.Y.Cheng]开花规律与传粉特征,拟确定其繁育系统类型,为探索峨眉黄连野生居群减少成因与引种繁育奠定基础。方法观察峨眉黄连的花部综合特征与开花动态过程;运用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套袋传粉实验等方法综合评价。结果峨眉黄连花期可分为3个时期,其杂交指数为4,花粉-胚珠比在474~907之间,其雄蕊-花粉粒、雌蕊-胚珠发育正常,能形成种子。结论峨眉黄连的繁育系统为兼性异交,部分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具有异花传粉的结构,又有自花传粉的趋向,在自然条件下50%以上的胚珠能形成种子,可进行种子繁育引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高黎贡山云南黄连做样地调查,对其地理成分和群落成分进行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共收集到维管植物61科94属130种(含亚种、变种)。植物群落区系成分分析表明,该植物区系成分较为复杂,该区作为东亚古老植物区系的一部分,与古热带、泛北极植物区系有密切关系,而与古地中海植物区的联系缺乏。热带和温带区系交错十分明显,明显属于从热带向温带过渡的亚热带性质。群落成分分析表明,植物组成种类十分丰富,类型多样;生活型谱显示,该群落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地面芽植物次之;该种群生活于高黎贡山山地针阔混交林或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中阴凉湿润处,生活力强,以种子繁殖和营养繁殖为主。中等的土壤湿度,微酸性、酸性,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弱等的光照,以及亚热带温凉湿润的气候是适宜该种生存的生境。  相似文献   

14.
椋子木引种栽培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椋子木引种栽培技术及开发利用途径。[方法]对椋子木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进行了观察,并对椋子木种子的萌发特性、1年生苗木及5年生苗木的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椋子木耐寒、耐旱、抗高温、耐盐碱和瘠薄;椋子木种子具有深休眠特性,室外低温沙藏至少应在120d以上,可有效解除其休眠状态,促进种子萌发;椋子木1年生苗高达161cm,地径达1.1cm;5年生苗木高达656cm,地径达7.78cm。[结论]椋子木是一种生态适应性很强的乡土树种,在河南郑州地区表现出良好的速生特性,可以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以3~5年生黄连(味连)样品为实验材料,测定不同时期黄连植株各部位生物量及其药根碱、非洲防己碱、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和小檗碱的含量,分析了黄连植株不同部位生物量和有效成分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黄连根茎、须根和叶生物量的变化遵循一定的规律。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根茎生物量不断积累,所占整个植株比重不断增大,五年生黄连根茎生物量达到总生物量的54.06%~65.28%。黄连须根与叶生物量变化规律一致,占总生物量比例均在逐年减少。黄连叶片和叶柄中6种生物碱要比根茎和须根中的生物碱含量低。叶片与叶柄中的总碱含量在1.71%~2.47%间,须根在4.18%~5.51%,根茎在10.17%~14.35%。除药根碱外,其它生物碱在根茎中的含量比在须根中高。除小檗碱外,各生物碱及总碱含量在叶柄和叶片中以三年生黄连较高。在须根和根茎中,主要是以四年生和五年生黄连中生物碱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温度预锻炼和Ca2+对温度胁迫下黄连生理指标的影响,以2年生黄连为材料,以25℃为对照,设计2组试验,探索温度胁迫下黄连膜脂过氧化及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低温(-5~15℃)或高温(35℃)胁迫下,黄连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增加,Pr(蛋白质)含量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低温胁迫下升高,在高温胁迫下降低,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低温和高温胁迫下都升高;进行12h温度预锻炼或CaCl2溶液浇灌,可以有效降低黄连MDA和Pro增加量,促使黄连Pr含量上升、SOD和POD活性升高。在受试的3个CaCl2浓度中,以100mmol/L CaCl2对膜系统的保护作用最佳。这表明,温度预处理和Ca2+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温度胁迫对黄连的伤害,可作为提高黄连抗逆性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黄连中金属元素的含量。[方法]使用HNO3~HClO4体系消解样品,并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6种不同来源的黄连中的Mg、Fe、Mn、Cu和Zn等5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黄连中含有丰富的金属元素,其中Mg的含量最高,Fe、Mn和Zn含量相差不大,Cu的含量最低;加标回收率在100.10%~107.24%,相对标准偏差在0.19%~3.69%(n=6)。[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灵敏,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黄连的质量控制及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18.
从长城修筑到戍边屯田,延庆长城沿线形成了许多因长城而存在和发展的村落,结合统计年鉴数据与实地调查具体分析延庆长城文化带乡村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总结民宿+文化、特色农业、美食文化餐饮等乡村振兴模式,从创新文旅融合形式、加强文旅资源管理、构建文旅融合发展体系、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等方面提出文旅融合背景下延庆长城文化带乡村振兴的对应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